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似是故人归:陈漱渝怀师友(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怀人散文集;一部承载着文化记忆与人性温暖的深情之作;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记录了与丁玲、台静农、冯至、杨天石、李敖、林海音等众多师友的温情往事。)

書城自編碼: 412448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集
作者: 陈漱渝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417133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75.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大学问·清代银钱比价波动研究(重绘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

售價:HK$ 152.9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荷马社会研究(增补版) 》

售價:HK$ 165.0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万千心理·与弗洛伊德的咖啡漫语: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精装】 》

售價:HK$ 151.8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内北国而外中国:蒙元史研究 精装 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HK$ 162.8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山中岁月:在日本小镇与传统相遇、与自然相融 》

售價:HK$ 66.0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创伤自救指南:如何摆脱消极模式、修复人际关系并获得自由 》

售價:HK$ 64.9
失控的孤独
《 失控的孤独 》

售價:HK$ 61.6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怀疑:破解天才困惑与凡人焦虑的心理谜题 》

售價:HK$ 87.9

建議一齊購買:

+

HK$ 72.0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增订本)》
+

HK$ 66.0
《精神与爱欲: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的“浮》
+

HK$ 74.8
《负起民族复兴之使命:马一浮文选》
+

HK$ 118.8
《斯文(第十四辑)》
+

HK$ 60.5
《《人生是一万次的春和景明》》
+

HK$ 193.2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黄永玉经典散文全新修订)》
編輯推薦:
☆作为鲁迅研究大家,陈漱渝先生以亲历者的独家视角钩沉往事,每篇都蕴含珍贵史料;书中追忆与丁玲、台静农、杨天石、柏杨、李敖、林海音等众多师友的交往点滴,生动呈现其风貌与逸事,兼具文学美感与史料价值。
☆这是一部承载着文化记忆与人性温暖的深情之作,作者通过那些“亲历、亲闻、亲见”的历史细节,再现了大师们身上所承载的人文情怀、文化精神,对真理的孜孜以求,坚持内心的坚韧与稳定,以及对生命和友谊的尊重与热爱。
內容簡介:
本书为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先生的一部怀人散文集,一部承载着文化记忆与人性温暖的深情之作。书中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深沉的情感,记录了与丁玲、台静农、冯至、杨天石、柏杨、李敖等众多师友的温情往事。这些文字不仅描绘了文人间的真挚情谊,还通过鲜活的细节与逸事,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与时代印记。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书中既有感人至深的情感流露,也蕴含了珍贵的历史片段,兼具史料价值与文学美感。通过这部作品,读者不仅能感受到作者对师友的深情厚谊,还能在字里行间触摸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体会跨越时空的情感共鸣。
關於作者:
陈漱渝,北京鲁迅博物馆二级研究馆员。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著有《搏击暗夜一一鲁迅传》《宋庆龄传》《我观现代文坛》《一个大陆人看台湾》《血性文章一一陈漱渝序跋集》《蒋介石与胡适》等二十余种。编有《一个都不宽恕》《鲁迅论争集》等百余种。
目錄
上篇
一位伟大而可爱的老头——忆陈翰笙
私见与琐闻——忆丁玲和陈明
梦到梅花即见君——李霁野与台静农的两岸情
“坐对斜阳看浮云”——我心目中的台静农
培植《浅草》,敲击《沉钟》——怀冯至
钱谷融先生的真性情
“鹧鸪声里夕阳西”——晚年的徐懋庸
孙用印象
“犹恋风流纸墨香”——我与丁景唐先生
他想让诗更朦胧——“九叶诗人”王辛笛
甲辰中秋夜,吾怀廖沫沙
“小鹿”陆晶清
“一味黑时犹有骨”——聂绀弩先生印象
心灵的债务——怀张静淑老人
苏雪林日记中的逸闻趣事——她日记中提到我
由《夜凉》引发的回忆——诗人蒋锡金
下篇
患难之交杨天石
钟叔河先生的“朋友圈”
从王景山谈到学术传承
“斗士型”的作家柏杨
在暗室里自造光芒——李敖印象
“人生难得是欢聚”——在台北晤林海音
临终前,古远清跟我说了些什么?
快乐的小丑——怀诗人木斧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我的三位发小
善良的人,让人永远怀念——忆罗宗强
天上掉下个陈妹妹——读陈巽如的画作
由冯铁想到学术共同体
以鲁迅结文缘:琐忆裘士雄
附录
我的外公王时泽
我的母亲王希孟

呼唤温情——我写怀人散文
內容試閱
患难之交杨天石(节选)
2019 年 2 月 15 日上午 10 点来钟,天石兄突然来电,说当天中午东方出版社要为他做寿,假座华侨大厦玫瑰厅,希望 我也能参加。我一时犹豫,答复得有些迟缓。我之所以片刻犹豫,是因为我是一个连自己的生日都说不清的人,退休之后从没有参加过类似聚会;又患腿疾,老伴当时瘫痪三年,不提前安排,出家门确有具体困难,但想到这些年故人云散,就下定决心赴宴。老朋友多聚一次就能多见一面,万不能因为疏懒而给自己造成终身遗憾。此前我曾有过两次这样的教训!
待我乘出租车赶到餐厅时,八十八岁的文学评论家陈丹晨已经到了。他是天石大学时代的同窗好友,一位既博学而又有革命资历的人,完全看不出在场人中他岁数最大。六十三岁的史学家雷颐也到了。他是我的湖南老乡,见面时总要先秀几句长沙话表达乡情。到得最晚的是国学家刘梦溪,他是活跃人物,上午刚参加了一个重要会议。梦溪跟我同年,但来时已经架拐,有一位助手照顾他,让我切身感到“岁月无情人有情”这句话。
因为餐桌上还有出版界人士和天石的粉丝,出于周到,天石便将来宾一一作了介绍。轮到介绍我时,天石说了一句:“这是我的患难之交。”这句话让我感到十分准确,十分亲切, 也十分荣幸,顿时心中倍感温暖。
那是五十八年前的事了。1962 年秋天,我刚从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工作,虽然学习成绩还好,政治鉴定上也承认我“政治上一贯要求进步”,但由于抛弃我们母子的生父 1947 年已经带着一个越南舞女跑到中国台湾,让我成了一名备受歧视的“狗崽子”,等分配长达半年竟没有一个单位愿意接收。最后收留我的是西城区第八女子中学,校长王季青是高干夫人,本人是“一二·九”时代的老党员,看重才华,敢于“招降纳叛”,便安排我教初中二年级一个班的语文课,终于领到了五十四元月薪,可以勉强养活自己和远在湖南老家的母亲。
女八中在石驸马大街,那位驸马爷叫石璟,娶的是明宣宗的长女顺德公主。校址即在鲁迅任过教的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原址,学生中有人尽皆知的许广平、刘和珍、杨德群、张静淑……出校门东行,过一个有红绿灯的街口,就到了另一所中学,叫北京西城区第三十一中学。该校前身叫崇德,是北京建校最早的一所完全中学,邓稼先、杨振宁、梁思成、孙道临…… 都是该校的毕业生。我的一位南开室友杜学忠同年分配到该校任教。我在北京无亲无故,课余有时就溜达着到三十一中看望学忠。学忠在三十一中同宿舍的另一位老师叫周思源,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生。周思源有一位无锡同乡,又是中学校友,这就是杨天石。由命运牵线,我跟天石从此就成了“患难之交”。
天石是北京大学中文系“55 级”出身。“55 级”指 1955年入学 1960 年毕业的这批学生,他们在 1958 年的“大跃进”运动中集体著书立说,在国内学界名声大噪。天石是 55 级的佼佼者,但学习成绩优秀给他带来的却只有一顶“白专”帽子。虽然理论上说的是“讲成分,不唯成分,重在表现”,但实际上判断一个人是“红”是“白”,当时主要还是取决于他的家庭出身和社会关系。就这样,这位北大高才生杨天石刚毕业就被分配到了位于北京南苑五爱屯的八一农机学校。当时南苑还是荒郊野地,农机学校号称职业专科学校,但却是借附近小学的几排房子办起来的。天石绝对不懂农机,有一段时间就安排他去看守传达室。传达室的主要工作是收发报刊,闲下来的时候天石就用来通读侯外庐先生的《中国思想通史》。我想,天石对于中国哲学的初步了解,主要是由这部著作奠基的。然而这所农机学校命蹇时乖,匆匆上马,又忽而匆匆下马,留下了一批教职员等待重新分配。如今没有硕士学位大约很难到中学任教了,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北京中学普遍缺少教师,连普通的师范生都一将难求,更何况北大的毕业生?于是,北京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负责业务的副校长听到消息就赶到农机学校挑人,当然可以双向选择。这位副校长看上了天石的学识学历,天石看上了师大一附中位于和平门,离当时文津街的北京图书馆很近,方便查书,于是双方一拍即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