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刘瑞平)

書城自編碼: 412354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刘瑞平、程丽乾、冯明 主编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69854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 第2版
《 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 第2版 》

售價:HK$ 261.8
戏语 图解中国戏曲
《 戏语 图解中国戏曲 》

售價:HK$ 140.8
宋朝往事系列20册
《 宋朝往事系列20册 》

售價:HK$ 1716.0
通用动力F-16“战隼”战斗机
《 通用动力F-16“战隼”战斗机 》

售價:HK$ 204.6
日本国志(上下册)
《 日本国志(上下册) 》

售價:HK$ 184.8
盐铁论(全注全译全本 文白对照) 中国古代经济学奇书
《 盐铁论(全注全译全本 文白对照) 中国古代经济学奇书 》

售價:HK$ 63.8
漫画世界航天史
《 漫画世界航天史 》

售價:HK$ 107.8
中国茶叶全书
《 中国茶叶全书 》

售價:HK$ 1097.8

內容簡介: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是高等教育材料科学与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本书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先后介绍了材料的设计方法、材料的表征技术,最后介绍了不同类型的材料,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其中,重点介绍了各种材料的定义、特点和应用等,旨在使学生对材料专业建立基础概念和激发学生对材料专业的学习兴趣。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通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關於作者:
刘瑞平,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材料系主任、兼任中国材料研究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理事以及超硬材料及制品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工程陶瓷专业委员会理事、JournalofAdvancedceramics编委、Energy&EnvironmentalMaterials、ChineseChemicalLetters和Raremetal青年编委。 先后承担了北京市教改项目材料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样板党支部建设深度融合机制研究(2021)、煤炭学会教改项目材料科学基础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2022)和学校教改项目探究式与案例式教学法在材料科学基础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2016)、材料科学与工程创新教学团队建设(2016)、《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群教学团队建设(2018)、《材料科学基础》线上线下混合式开放课程建设(2020)、材料科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2020)等教学改革项目,从课程教学体系改革、校内外教学团队建设、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双语课程以及课程评价等多面进行了课程建设和改革。相关成果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篇,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优秀课程1门、校课程思政示范课一等奖1门、优秀教学质量一等奖1项、优秀教学质量二等奖1项、校本科生导师制优秀导师。科研方面:主要从事高比能二次电池关键材料研发。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联合基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海淀原始创新联合基金、河北省重点研发项目、青海省重点研发与转化项目等近20项科研项目;先后入选北京市优秀人才青年骨干计划(2016)、北京科技新星(2017)、校越崎青年学者(2017)、北京市青年拔尖人才(2018)。主要从事高比能锂二次电池的结构设计以及关键材料开发等工作。相关研究成果曾获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Joule、AdvancedEnergyMaterials、AdvancedFunctionalMaterials、Small、Smallmethods、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ChemicalEngineeringJournal、JournalofEnergyChemistry、JournalofMateriomics、Energy&EnvironmentalMaterials、CarbonEnergy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70余篇。
目錄
第1章 绪论 001
1.1 材料的定义 001
1.2 材料的发展与人类文明 001
1.2.1 材料与人类的日常生活 001
1.2.2 材料与能源环境 002
1.2.3 材料与新技术革命 004
1.2.4 材料与国防现代化 008
1.3 材料的分类 009
1.4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要素 012
1.5 材料的发展趋势 012
习题 014
参考文献 014
第2章 材料设计方法 015
2.1 材料设计的定义与结构层次 015
2.1.1 材料设计的定义 015
2.1.2 材料设计的结构层次 016
2.2 材料设计的发展概况 017
2.3 材料设计的实现路径 018
2.3.1 材料知识库和数据库技术 019
2.3.2 材料设计专家系统 019
2.3.3 计算机模拟 020
2.3.4 理论计算 021
2.4 人工智能与新材料 021
2.4.1 人工智能与新材料设计数据库和计算方法 022
2.4.2 神经网络与新材料研发 022
2.4.3 传统机器学习在材料设计与加工中的应用 023
2.4.4 深度学习在材料设计与加工中的应用 028
习题 031
参考文献 032
 
第3章 材料表征技术简介 033
3.1 材料的微观形貌或结构表征 033
3.1.1 光学显微镜 034
3.1.2 透射电子显微镜 036
3.1.3 扫描电子显微镜 047
3.1.4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052
3.1.5 扫描隧道显微镜 055
3.1.6 原子力显微镜 057
3.2 X射线分析技术 059
3.2.1 X射线的产生 060
3.2.2 X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063
3.2.3 X射线衍射分析技术 064
3.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 073
3.2.5 X射线吸收谱 077
3.2.6 其他基于X射线的表征方法 080
3.3 化学分析检测方法 084
3.3.1 核磁共振谱 086
3.3.2 质谱 088
3.3.3 紫外光谱 092
3.3.4 红外光谱 094
3.3.5 其他波谱表征技术 096
习题 098
参考文献 099
 
第4章 金属材料 100
4.1 概述 100
4.2 金属新材料 101
4.3 高性能结构材料 102
4.3.1 钛及钛合金材料 103
4.3.2 高端特殊钢 105
4.3.3 镁及镁合金材料 108
4.3.4 硬质材料 110
4.3.5 新型铝合金 111
4.3.6 锆及锆合金材料 113
4.4 金属功能材料 114
4.4.1 稀土永磁材料 114
4.4.2 金属能源材料 115
4.4.3 信息材料 116
4.4.4 超导材料 116
4.5 金属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117
4.5.1 金属的冶炼与精炼 117
4.5.2 金属热处理 120
4.5.3 金属成型工艺 121
习题 124
参考文献 125
 
第5章 陶瓷材料 126
5.1 概述 126
5.2 普通陶瓷 127
5.2.1 普通陶瓷的制备工艺 127
5.2.2 普通陶瓷的应用 130
5.3 新型陶瓷 131
5.3.1 结构陶瓷 132
5.3.2 功能陶瓷 137
5.4 新型陶瓷的制备过程 146
5.4.1 新型陶瓷一般制备流程 146
5.4.2 原料制备 146
5.4.3 陶瓷粉料制备 150
5.4.4 陶瓷成型工艺 150
5.4.5 烧结基础理论 152
习题 161
参考文献 161
 
第6章 高分子材料 163
6.1 概述 164
6.1.1 高分子材料发展历程 164
6.1.2 基本概念 165
6.1.3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 167
6.1.4 高分子材料的制备 168
6.2 通用高分子材料 169
6.2.1 合成塑料 169
6.2.2 合成橡胶 172
6.2.3 合成纤维 175
6.3 功能高分子材料 178
6.3.1 液晶高分子材料 179
6.3.2 吸附分离功能高分子材料 183
6.3.3 电活性功能高分子材料 191
6.3.4 智能高分子材料 198
习题 206
参考文献 206
 
第7章 复合材料 208
7.1 概述 208
7.2 复合材料的定义和分类 210
7.2.1 复合材料的定义 210
7.2.2 复合材料的分类 212
7.3 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 213
7.4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 215
7.4.1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215
7.4.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17
7.5 金属基复合材料 221
7.5.1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221
7.5.2 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23
7.6 陶瓷基复合材料 225
7.6.1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性能 225
7.6.2 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27
7.7 碳/碳复合材料 229
7.7.1 碳/碳复合材料的发展 229
7.7.2 碳/碳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 230
7.8 复合材料的应用 231
7.9 复合材料的进展 234
习题 235
参考文献 236
 
第8章 新能源材料 237
8.1 锂离子电池 237
8.1.1 锂离子电池概述 238
8.1.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239
8.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243
8.1.4 锂离子电池隔膜 246
8.1.5 锂离子电池电解质 254
8.2 锂硫电池 257
8.2.1 锂硫电池的基本原理 257
8.2.2 锂硫电池面临的技术挑战 258
8.2.3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 259
8.2.4 锂金属负极 261
8.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 264
8.3.1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概述 264
8.3.2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264
8.3.3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特点及结构类型 265
8.3.4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组成部分 266
8.3.5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结构和工作原理 267
8.3.6 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关键材料 268
8.4 太阳能电池材料 271
8.4.1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介绍 272
8.4.2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272
8.4.3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273
8.4.4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器件材料和制备 274
8.5 热电材料 276
8.5.1 热电转换效应 276
8.5.2 热电器件 277
8.5.3 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278
习题 282
参考文献 283
 
第9章 纳米材料 285
9.1 概述 286
9.2 纳米材料的发展 287
9.3 纳米材料的研究内容 288
9.4 纳米材料的分类 289
9.4.1 纳米粉末 289
9.4.2 纳米纤维 289
9.4.3 纳米膜 290
9.4.4 纳米块体 290
9.5 纳米材料的基本理论 291
9.5.1 小尺寸效应 291
9.5.2 表面效应 292
9.5.3 量子尺寸效应 293
9.5.4 宏观量子隧道效应 294
9.6 纳米材料的制备 295
9.6.1 机械法 295
9.6.2 化学法 297
9.6.3 物理法 299
9.6.4 光化学法 299
9.6.5 生物法 300
9.7 纳米材料的应用 300
9.7.1 材料科学 300
9.7.2 环境科学 301
9.7.3 生物医学 301
9.7.4 能源领域 301
9.7.5 电子信息 302
9.7.6 材料加工 302
习题 303
参考文献 303
 
第10章 生物医用材料 304
10.1 医用金属材料 304
10.1.1 医用金属材料的生物学要求 304
10.1.2 医用金属材料的种类 305
10.2 生物陶瓷材料 308
10.2.1 生物惰性材料 309
10.2.2 生物活性玻璃 310
10.2.3 羟基磷灰石 311
10.3 医用高分子材料 313
10.3.1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313
10.3.2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分类 314
10.3.3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基本要求 316
10.3.4 医用高分子材料举例 317
10.3.5 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 319
习题 320
参考文献 321
內容試閱
材料是国民经济、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与先导,材料技术已成为现代工业、国防和高技术发展的共性基础技术,是当前最重要、发展最快的科学技术领域之一。发展材料技术将促进包括新材料产业在内的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又将带动传统产业和支柱产业的改革和产品的升级换代。材料学科正在由单纯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向能源、电子、生物医药、环保众多高新科学技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方向发展。材料领域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对担负材料科学与工程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双重任务的高等学校提出了新的挑战。
按照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调整和改革要求,对于材料类专业的学生,在掌握一些特定传统材料的扎实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熟悉其他各类新材料,从而掌握比较全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综合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对于非材料类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甚至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对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有一些基本的认识,了解材料的分类、特性、应用和发展方面的一些基础知识,对拓宽其知识结构,提高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也是必要的。
基于以上需求,作者在多年的材料类专业教学科研经验积累和大量的科研资料基础上编写了本书,系统论述材料的设计方法、表征技术,介绍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列举了若干应用实例,以方便读者更深入查阅相关资料。
本书基础知识介绍较详尽,涵盖了材料的不同类型,包括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新能源材料、纳米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等。本书潜移默化地增加了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包括党的二十大精神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为全方位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提供支撑,可作为高等院校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化学、复合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专业本科生、研究生的通用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
本书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瑞平、程丽乾以及吉林师范大学冯明主编。全书共10章,第1、2、7、8章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刘瑞平编写,第3、6章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王萌编写,第4章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黄啸编写,第5章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程丽乾编写,第9章由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韩鹏编写,第10章由吉林师范大学冯明编写。全书由刘瑞平和冯明统稿。
本书获得中央高校优秀青年团队培育项目(2023YQTD03)资助,在此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指正。
编者
2025年1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