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探月探火

書城自編碼: 416413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童書科普/百科
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馆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84796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

售價:HK$ 140.8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217.8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售價:HK$ 107.8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售價:HK$ 64.9
财富的秘密:一部瑞士经济发展史
《 财富的秘密:一部瑞士经济发展史 》

售價:HK$ 52.8
猎头游戏(尤·奈斯博邪恶又疯狂的独立作 当昆汀遇上科恩兄弟 改编电影创造挪威票房奇迹)
《 猎头游戏(尤·奈斯博邪恶又疯狂的独立作 当昆汀遇上科恩兄弟 改编电影创造挪威票房奇迹) 》

售價:HK$ 54.8
全彩速学低压电气电路
《 全彩速学低压电气电路 》

售價:HK$ 74.8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一位天匠,一把壶,一生清景,一代宗师。致敬顾景舟诞辰110周年 顾景舟WEI一正
《 布衣壶宗:顾景舟传 一位天匠,一把壶,一生清景,一代宗师。致敬顾景舟诞辰110周年 顾景舟WEI一正 》

售價:HK$ 118.8

關於作者:
中国科学技术馆,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大型科普基础设施。中国科技馆以科学教育为主要功能,通过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相结合的展览展品和参与体验式的教育活动,反映科学原理及技术应用,鼓励公众探索实践,不仅普及科学知识,而且注重传播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在开展基于展览的教育活动同时,还组织各种科学实践和培训实验,让观众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科学与技术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潜移默化中提高科学素质。
目錄
为什么要探索别的星球? 1·如果地球资源耗尽,我们去哪儿找“能量补给包”? 3·偌大的宇宙中还存在其他生命或文明吗? 7·通过探索别的星球,我们能回溯地球的形成历史吗? 10月球有什么特别之处? 13·月亮会发光吗?它为什么还会变颜色? 15·月球是如何远程“塑形”地球的? 18·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竟是未来太空探索的“始发站”? 22阿波罗任务是怎么回事? 26·阿波罗任务开展了多久,有哪些准备工作? 28·人类的第一次登月之旅有哪些行程? 32·除了举世瞩目的“阿波罗11号”,其他登月飞行任务顺利吗? 36中国的探月工程 39 “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是如何飞向月球的? 42“嫦娥三号”和“嫦娥四号”,落在了月球上的什么地方? 45·“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是如何从月球带回“土特产”的? 52人们在月球上发现了什么? 57·月球的古老岩石会述说怎样的历史? 60·月球上的土有什么不一样? 63·月壤能用来种菜吗? 67·月球上究竟有没有水? 68中国的探火工程 71·如何飞向那颗红色星球? 73·如何做到高速“刹车”与安全“停车”? 76“天问一号”带了哪些“神器”? 79火星有什么特别之处? 83·是谁开凿了火星“运河”? 85·山为什么那么高,峡谷为什么那么大? 87·火星与地球有哪些相似之处? 90人们在火星上发现了什么? 93·火星上曾经有过水吗? 95·火星上现在还有水吗? 98·火星不仅被“脱水”,还被“消磁”了? 100·火星上也会发生地震吗? 102火星车和月球车有什么不同之处? 104·不同温度和扬尘,会对月球车和火星车产生哪些影响? 106·月球车和火星车,怎样才能走得更稳? 109·火星车比月球车更加独立? 113探月探火还为人们带来了什么惊喜? 115·地下洞穴将是我们未来的月球基地? 117·探月与大模型会发生怎样的精彩碰撞? 122“好奇号”刮开了火星“彩票”? 123
內容試閱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在2300多年前,屈原写下了《天问》这首长诗。这是先贤对自然,甚至对整个宇宙发出的追问。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类从未停下探索的脚步,我们渴望认识世界、了解未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类插上了飞翔的翅膀。从明代的万户飞天,到今天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数千万名中小学生授课,好奇心让我们不断前行,一步步拓宽认知的边界。荀子曾说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人类只有离开地球,才能拥有更广阔的视野。在求索的过程中,我们将有机会更加客观地审视地球、月球,乃至整个太阳系,构建出立体的三维空间图谱;而且还有机会从历史遗迹中找到时光密码,追溯地球和太阳系的演化历史。这仿佛是宇宙尺度的“大航海时代”,我们不仅想绘制出最真实的太阳系地图,还想沿途发掘新的资源、寻找新的文明。就让我们从月球开启这场试图解释“我们从何而来,我们将向何处去”的远行吧!月球是人类离开地球,前往深空的第一站。放眼宇宙,38万千米的地月距离显得微不足道。但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这是我们探索地外天体的黄金起点。在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和工程师面临着火箭推力有限、导航精度较低、地外登陆经历空白等严苛的现实条件,前往月球无论从技术可行性,还是任务安全性上来说都是首选。月球仿佛张开双臂的母亲,鼓励着稚嫩的我们尝试走出第一步。人类在1959~1976年迎来了第一轮月球探测高峰期,世界各国以竞赛之姿开始了多维角力。其中既有人类发自内心对月球起源等科学命题的求索,也有各国抢占空间制高点、提前锁定太空资源的战略博弈。无论是绕月、登月,抑或采样返回,每一次探月任务的实施都是在展示各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与此同时,这也点燃了公众对科学技术的热情,激发了大家的民族自豪感。你将在本书中了解人类的第一次登月之旅,也将与中国探月人一起,感受现代版的“嫦娥奔月”。从清晰的月面图像,到月壤的采样分析,科学家对月球的了解越来越深入。他们利用雷达、光谱等各种技术,在月球上寻找关于水的蛛丝马迹,尝试发现潜在的核聚变燃料氦-3。月球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接一个的惊喜:全新矿物嫦娥石被发现,月球上发现了水的踪迹……这些成就都要归功于一个个盘旋于月球之上的探测器、巡行于月球表面的月球车以及勇敢无畏的航天人、科学家、工程师等众多托举探月事业的参与者。在这场属于全人类的冒险中,许多人耗费了大量心血,甚至牺牲了生命铺就了前行的路。科学探索之路永远充满荆棘,科学家与工程师携手攻克了一个个难关,在探月之路上稳步前行。打卡了深空探测的第一站月球后,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了红色的火星。如果说月球是因为足够“近”才被选中前往,那么火星的优势就是“像”。火星与地球有着诸多共同点:相似的地质结构、四季轮转以及丰富的地形地貌等。这些都让这颗类地行星多年来备受关注。19世纪末,天文学家在望远镜中看到了暗带纵横的火星表面,由此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火星人”科幻热潮。关于火星运河和火星生命的小说、电影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关于个体与社会、科技与生命的深度思考。火星似乎是地球的孪生兄弟,被地球人寄予了厚望,承载着关于生命起源和文明延续的双重责任。于是,这颗红色行星成了深空探测的第二站。从1960年苏联发射的人类首个火星探测器,到1976年“海盗1号”登陆火星,再到2021年中国的“祝融号”火星车顺利驶上这片红色土地,人类正在一步步推进远程实地勘探火星地表的计划。在这本书中,你不仅能领略到火星地表的高山与峡谷,还能一睹火星身边的两颗“土豆形”卫星的真容。你可以在脑海中提前构想出前往火星的方法和路线,再看看书中记载的中国科学家是如何选择的。在了解了实际发射面临的发射窗口限制后,新闻中的火星探测器发射时间将不再是一串单纯的数字,你会对它有多一层的认识和理解。搭载了无数中国人梦想的“天问一号”更是一次性实现了“绕、落、巡”等多个首次,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也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凭借新的观测技术和设备,我们得以发现火星上曾经的水流痕迹,得以听见火星地下的“心跳”声,得以追溯火星的昨日之貌,越来越多的谜题正被慢慢解开。在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再抬头凝视宛如玉盘般的月亮时,你或许会想起留在月表的第一个人类脚印,或许也会思念已在月球表面坚守数年的“玉兔号”和“玉兔二号”当你再看见夜空中火星橙红色的身影时,你或许会天马行空般畅想另一种文明存在的可能,或许也会想象未来你站在火星上的样子。这趟书本中的深空探测之旅绝非为了让你记住各种科学数据,而是希望能与你一起重新感受科学探索的历程,理解严谨科学外衣之下的勇气与柔情。就让这本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