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管好零花钱
》
售價:HK$
46.2

《
甲子园 高校棒球100年与近现代日本
》
售價:HK$
64.9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物联网漏洞挖掘与利用:方法、技巧和案例
》
售價:HK$
108.9

《
家族财富管理:永续繁荣的智慧体
》
售價:HK$
74.8

《
让我留在你身边升级新版
》
售價:HK$
61.6

《
中国地方政府债券蓝皮书:中国地方政府债券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62.8

《
我在东汉学伤寒 全两册 仲景医案解读《伤寒论》
》
售價:HK$
63.8
|
| 目錄:
|
第一章 有机合成 001
第一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002
第二节 有机合成 004
一、有机合成及分类 004
二、合成方法 006
三、全合成 009
四、有机合成的地位与哲学意义 011
参考文献 014
第二章 金属催化 015
第一节 金属催化的偶联反应 016
一、偶联反应的三大基元反应 017
二、Suzuki偶联反应及其进展 018
三、Negishi偶联反应及其进展 027
四、Heck偶联反应及其研究进展 029
五、铁催化的偶联反应 031
六、Ullman偶联反应及其进展 034
七、还原偶联反应与氧化偶联反应 037
八、偶联反应在复杂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045
第二节 金属催化的烯烃复分解反应 047
一、烯烃复分解反应 047
二、常见的烯烃复分解反应类型 049
三、烯烃复分解反应的选择性调控 052
第三节 金属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054
一、不对称合成方法概述 055
二、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 062
三、不对称催化氧化反应 075
参考文献 084
第三章 C—H键官能团化 092
第一节 金属催化导向的C—H键官能团化 093
一、Pd催化导向的C—H键官能团化 095
二、Ru催化导向的C—H键官能团化 108
三、Rh催化导向的C—H键官能团化 113
四、3d过渡金属催化导向的C—H键官能团化 119
第二节 金属催化非导向的C—H键官能团化 123
一、金属直接对C—H键的插入 124
二、金属卡宾对C—H键的插入 128
三、金属氮宾对C—H键的插入 131
四、金属催化C—H键氧化 133
第三节 自由基介导的C—H键官能团化 136
一、自由基介导的远程C—H键官能团化 136
二、自由基介导的分子间C—H键官能团化 139
第四节 不对称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 142
一、Pd催化的不对称C—H键官能团化反应 143
二、Rh催化的不对称C—H键官能团化反应 149
三、Ir催化的不对称C—H键官能团化反应 152
四、金属催化卡宾的不对称C—H键插入反应 153
五、金属催化的C—H键不对称胺化反应 155
参考文献 160
第四章 不对称有机催化 168
第一节 手性胺催化 170
一、手性胺催化的发现 170
二、不对称烯胺催化 174
三、不对称亚胺催化 186
四、单占分子轨道催化 189
第二节 不对称路易斯碱催化 194
一、氮杂环卡宾催化 194
二、金鸡纳碱及其衍生物催化 203
三、有机膦催化 208
四、其他类型路易斯碱催化 212
第三节 手性氢键催化 215
一、手性硫脲催化剂的发现与应用 216
二、其他类型氢键催化 218
三、手性双官能团催化剂 221
第四节 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 225
一、手性磷酸催化反应的发现及应用 225
二、其他类型手性布朗斯特酸催化剂的发展与应用 231
第五节 手性相转移催化 234
一、手性阳离子相转移催化 235
二、手性阴离子相转移催化 242
参考文献 245
第五章 天然产物全合成 256
第一节 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研究历史及发展趋势 258
一、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历史 258
二、天然产物全合成的发展趋势 262
第二节 重要天然产物士的宁的全合成研究 263
一、士的宁的合成策略 263
二、Overman发展的合成策略 265
三、Rawal发展的合成策略 266
四、Vanderwal发展的合成策略 267
五、MacMillan发展的合成策略 268
六、秦勇发展的合成策略 270
七、谢卫青发展的合成策略 271
第三节 仿生启发的全合成 272
一、托品酮的仿生全合成 273
二、甾体—黄体酮的仿生启发合成 274
三、虎皮楠生物碱proto-daphniphylline的仿生合成 275
四、土楠酸的仿生全合成 276
五、epicolactone和preuisolactone A的仿生全合成 278
第四节 天然产物全合成新策略 282
一、eudesmane倍半萜的两相合成 282
二、有机催化的达菲高效合成 286
参考文献 288
|
| 內容試閱:
|
本书面向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化学生物学专业和一些对有机合成知识要求较高的非化学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为了满足他们系统性学习和跟踪有机合成领域的前沿研究进展的需求,在深入分析和广泛吸收国内外经典教材优点的基础上,融入有机合成最新研究进展,结合编者多年的教学经验与科研成果,精心编写而成。
有机化学是化学专业最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作为四大基础化学课程之一,其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有机合成则是有机化学的核心内容,其主要研究的是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及其规律,是新物质创制的基础。有机合成与很多专业密切相关,比如药物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资源化学等都需要通过有机合成的方法与技术得到其研究所需的有机分子。基础有机化学的教学内容集中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其制备,有机合成的相关内容分散于各个章节,致使学生缺乏对有机合成的系统性学习及其相关知识的掌握与应用,缺乏对有机合成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及未来发展前景的了解与学习,据此,编者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编写了本书。
有机合成研究进展是化学类专业学生在学习基础有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有机合成分析等课程之后的一门与有机化学密切相关的选修课。本教材旨在为化学类专业学生介绍有机合成化学的前沿研究方向及最新研究进展,深化拓展基础有机化学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为将来从事科学研究或生产研发奠定坚实的基础。编者自2015年入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后,一直从事有机合成研究进展课程的教学工作及活性天然产物的全合成研究。由于缺少适用于农林高校本科生与研究生有机合成研究进展课程学习的教材,编者基于相关专业书籍,结合有机合成化学研究领域的最新发展,选取了一些较为重要内容进行讲解。
本书第一章对有机合成化学进行了简要介绍。“金属催化”作为第二章,其中的金属催化偶联反应为重点内容,还介绍了金属催化的烯烃复分解反应及不对称催化反应。第三章介绍过渡金属催化的C—H官能团化反应,为金属催化偶联的进阶内容。第四章则为“不对称有机催化”,介绍了该研究领域的兴起与发展。最后一章为“天然产物全合成”,简要介绍了天然产物全合成的策略,并结合有机合成方法学的研究进展,阐述新方法和新策略的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编者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多次调整,几易其稿。但由于缺乏与之相适应的教材,学生在学习及复习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难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基于此,编者在课堂教学多媒体课件的基础上,组织学院多位老师合力将教学内容整理成文,以方便学生学习。其中,谢剑波副教授撰写第二章,耿会玲教授和魏宏博副教授共同撰写第三章,郝宏东副教授撰写第五章,本人撰写了第一章和第四章并对所有章节进行了修改,耿会玲教授负责全书统稿、校对等事宜,闫嘉航博士负责参考文献的整理与校对。衷心感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提供的出版资助,诚挚感谢化学工业出版社对本书出版的大力支持,十分感谢朱玲女士对我工作一如既往支持及对本书初稿的校正。
由于篇幅有限,编者只是选取了有机合成领域一些较为重点的研究方向进行介绍,遗憾的是未能涵盖光催化、电催化及酶催化这些前沿的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此外,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忽及不当之处,敬请各位读者批评指正。
谢卫青
2025年6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