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壹卷YeBook——晚清民国的国学研究(重塑国学回到国学大师的黄金时代)
》
售價:HK$
105.6

《
壹卷YeBook——中国现代考古学的思想谱系(增订版)(论世衡史 重返学术现场考古学如何应答时代之问
》
售價:HK$
90.2

《
在城在乡:清代江南市镇与农村关系的空间透视(清史研究丛书新编)
》
售價:HK$
108.9

《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 全新增订本 带你领略西域诸国的风土人情
》
售價:HK$
50.6

《
法律解释:来自其他学科和私人文本的视角
》
售價:HK$
96.8

《
世界戏剧史(第10版)
》
售價:HK$
327.8

《
琴道新论 琴学与中国哲学的会通
》
售價:HK$
107.8

《
从帝国到共和国1299至1938:土耳其的现代化转型之路
》
售價:HK$
94.6
|
| 編輯推薦: |
香具、乐器、铜镜、屏风 见证东亚文明的交流历程 藏品、记录、文书、真迹 重现日本天平时代政治脉络 从正仓院的吉光片羽之中 以“物”见“史”,照见千年
|
| 內容簡介: |
众所周知,中国唐代文明对日本文化样态的形成产生过深远影响。若将唐代文化比作一幅长卷,日本奈良正仓院所藏的宝物,也是其中流光溢彩的一段。本书作为一部详细介绍日本正仓院藏品的文化普及图书,也从侧面反映了中华文化的海外影响力。正仓院中的藏品,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更凝结了一个时代的精神图景。那个时代的人们所具有的丰饶的精神世界,所进行着的广阔的交流、所创造的璀璨文化,都凝聚在馆藏的精美器物中。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以一个崭新的视角,结合政治、思想与文物,将正仓院和正仓院宝物置于历史的宏大脉络中,关注点从“物”转变为其背后的历史语境,为我们重新审视东亚文明交流史和东亚信仰与文物的世界,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
| 內容試閱:
|
陈杰兄大著出版在即,请我作序。欣然答应。陈杰兄长期在文博系统工作,谦谦君子,涉猎广泛,学问扎实,待人真诚。同在杭城,多有往来。他主持博物馆的讲座,组织海上丝绸之路的展览,都邀我参与。有时就在路边采访录像,对工作极为负责。收到书稿,翻阅之下,大为赞叹,想不到陈杰兄在忙碌的工作之余,竟能收集如此丰富的材料,撰写出一部以日本奈良末期的正仓院为切口,探讨天平时代政治脉络的专著。其内容丰富、叙述清晰、观点敏锐,实为上乘之作。 中古时代,从亚洲内陆,到东海扶桑,佛教的兴起与传播是搅动人类历史的一件大事。佛法东传,不唯是信仰与宗教的输出输入,也是意识形态的融合与激荡,不但置中古时代人的心灵世界于佛光的照耀之下,而且重塑政治内涵,改造政治话语,为统治者论证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使中国、日本等亚洲诸国的政治面貌与思想面貌焕然一新,在中古时代的政治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痕迹。奈良时期,佛教对日本政治、信仰、艺术和生活世界的影响已经非常全面和深入。日本王权也在佛光的笼罩之下,比如建造弥勒大像的运动,武则天在洛阳建造,日本奈良朝廷也在日本建造。这都是弥勒下生信仰对政治的影响。 奈良时期,佛教已经逐渐在国家政治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之前从中国传入日本的南都六宗(华严、法相、三论、俱舍、成实、律宗)承担着镇护国家的责任,但是后来这些佛教势力干涉政治,跟王权发生矛盾。784年(甲子年),桓武天皇(737—806)借“甲子革政”这一纬学思想发动迁都运动,将首都从奈良迁至长冈京,数年后再迁往平安京(京都),此后平安京作为日本首都延续千年。桓武天皇是天智天皇的曾孙,而奈良时代的天皇几乎都出自天武天皇(天智天皇的胞弟)一系,桓武天皇用沾满鲜血的双手给自己夺得天皇之位,因此他的即位被视为具有强烈的“改朝换代”色彩。他迁都平安京的主要目的,乃是与过于强势的旧佛教势力和天武系势力决裂,重建新的王朝。桓武天皇晚年派出的遣唐使空海和最澄(767—822),如其所愿,带回了新的佛教。以奈良为根据地的南都六宗,受到迅速崛起的天台宗和真言宗的挑战,最澄所传播的天台宗,被称为“总括释迦一代之教”,大有统摄六宗之势;空海创立的真言宗,被视为镇守国家的法宝。桓武天皇钟情天台和真言,乃是为了实现政教合一的理想,创建以天皇为中心的集权国家。日本天台宗甚至奉圣德天子为中国天台远祖慧思的转世,将天台法脉系于中国天台和日本皇室。 整体来说,奈良和平安时期的日本,思想和信仰世界是本土宗教、儒家学说、道教、阴阳五行等各种文化元素的混合体。在这样的思想氛围里,瘟疫、饥荒、地震等天灾被认为是天谴而非自然现象。作为君主的天皇,和佛教神祇联系在一起,强调他保护国家角色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奈良、平安时代见证了神佛习合的历史进程。日本的神和佛教的神融合起来,形成新的神祇系统。日本的神道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信仰体系,中世的神道,是作为佛教教化方式的一种存在。日本的神,被视为彼岸的佛的“本土垂迹”。这些神佛连接着现世和佛土,成为人们诉求的对象。 佛教改造了日本的王权内涵,重塑了日本的国家认同,影响了日本的信仰世界和民众日常生活,也带去了新的仪式形式和艺术主题,深刻影响了后续日本历史的走向。反过来,这些信息对帮助我们理解中国文明本身具有启发意义。陈杰兄的大著,用一个崭新的视角,去探查佛教在日本天平时代的发展脉络,结合政治、思想与文物,将正仓院和正仓院宝物,置于佛教发展史的宏大脉络中,关注点从物转变为其背后的历史语境,为我们重新审视东亚文明交流史和东亚信仰与文物的世界,提供了极好的契机。 孙英刚 2025年9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