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厌氧氨氧化及其新污染物影响

書城自編碼: 416294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工業技術環境科學
作者: 阎松、袁媛、秦海娟等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22488107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以色列小史 小历史·大世界
《 以色列小史 小历史·大世界 》

售價:HK$ 107.8
空间与秩序:战后日本城市转型的治理路劲研究
《 空间与秩序:战后日本城市转型的治理路劲研究 》

售價:HK$ 85.8
水声学
《 水声学 》

售價:HK$ 109.9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函套精装版)
《 周汝昌校订批点本石头记(函套精装版) 》

售價:HK$ 438.9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 世界中国学:当代发展与未来展望 》

售價:HK$ 140.8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低空经济蓝皮书:低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217.8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蛛网资本主义:全球精英如何从新兴市场攫取利益(理想国译丛074) 》

售價:HK$ 107.8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跨越学习曲线:成就非凡的行动指南 》

售價:HK$ 64.9

內容簡介:
《厌氧氨氧化及其新污染物影响》从全球水资源危机与污水处理低碳化需求切入,综述了厌氧氨氧化技术优势及微塑料、抗生素等新污染物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解析不同条件对系统脱氮性能的调控规律。通过检测酶活性揭示厌氧氨氧化菌关键功能酶的活性响应及功能基因的表达调控。针对微塑料的差异化影响,阐明了聚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与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微塑料通过物理遮蔽与化学浸出干扰菌群代谢通路的机制。利用胞外聚合物组分重构揭示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通过分泌胞外聚合物螯合污染物、调控群落α多样性等的抗逆机制,阐明微塑料与抗生素复合污染的协同毒性。全书通过多尺度研究方法,为厌氧氨氧化工艺应对新污染物挑战提供理论依据与工程实践参考。本书可供污水生物处理等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錄
1绪论001
1.1新污染物001
1.2生物脱氮工艺003
1.2.1传统生物脱氮工艺003
1.2.2厌氧氨氧化生物脱氮工艺004
1.2.3厌氧氨氧化工艺的优化方式005
1.3厌氧氨氧化菌的特性006
1.3.1厌氧氨氧化菌的分类006
1.3.2厌氧氨氧化菌的形态特征007
1.3.3厌氧氨氧化菌的反应原理及代谢途径007
1.3.4厌氧氨氧化菌生态系统中的多菌共生008
1.4新污染物及重金属对厌氧氨氧化的影响009
1.4.1微塑料009
1.4.2抗生素010
1.4.3重金属012
1.5新污染物影响的厌氧氨氧化活性恢复014
参考文献015
2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效果、种群结构研究022
2.1引言022
2.2实验材料与方法023
2.2.1实验装置023
2.2.2实验用水023
2.2.3水样检测方法024
2.2.4实验方法024
2.2.5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025
2.2.6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方法026
2.3反应器的脱氮效果027
2.3.1反应器的脱氮效率027
2.3.2反应器中水样不同氮质的比较028
2.3.3水样的Rs和Rp值029
2.4反应器中菌群SEM分析结果030
2.5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030
2.5.1标准曲线与反应体系030
2.5.2引物定量结果分析031
2.5.3两种不同培养环境菌群微生物的qPCR定量结果分析036
2.6本章小结038
参考文献039
3厌氧氨氧化菌酶学研究040
3.1引言040
3.2实验材料与方法041
3.2.1联氨氧化酶粗酶液制备方法041
3.2.2酶活及蛋白含量测定方法043
3.2.3联氨氧化酶的初步纯化043
3.2.4醌类化合物对联氨氧化酶的影响探究方法044
3.2.5hzsA基因的扩增和克隆表达045
3.2.6hzsA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046
3.3联氨氧化酶初步纯化及醌类化合物对其活性的影响047
3.3.1粗酶液的制备与酶活性探究相关结果047
3.3.2联氨氧化酶的初步纯化结果049
3.3.3醌类化合物对联氨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050
3.4联氨合成酶A亚基功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序列分析051
3.4.1目的基因的扩增克隆051
3.4.2hzsA同源性比较及系统发育分析052
3.4.3HZSA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疏水性053
3.4.4HZSA蛋白的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预测及亚细胞定位054
3.4.5HZSA蛋白的二级、三级结构分析054
3.4.6质粒构建及表达055
3.5本章小结056
参考文献056
4聚氯乙烯微塑料短期暴露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059
4.1引言059
4.2实验材料与方法059
4.2.1主要仪器及设备059
4.2.2实验用污泥及污水060
4.2.3小型厌氧氨氧化序批式反应器061
4.2.4联氨氧化酶活性的测定062
4.2.5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及测定063
4.2.6代谢组学检测分析064
4.3聚氯乙烯微塑料对厌氧氨氧化菌脱氮性能的影响064
4.4聚氯乙烯微塑料对联氨脱氢酶酶活性的影响065
4.5聚氯乙烯微塑料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066
4.6聚氯乙烯微塑料暴露下厌氧氨氧化菌代谢机制的调节067
4.6.1100目PVC下的代谢差异情况067
4.6.21000目PVC下的代谢差异情况070
4.7本章小结075
参考文献076
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急性胁迫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性能的影响研究 079
5.1引言079
5.2实验材料与方法081
5.2.1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和实验操作081
5.2.2水质和污泥检测082
5.2.3代谢组学检测和分析083
5.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对脱氮性能的影响083
5.4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对联氨脱氢酶活性的影响085
5.5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086
5.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对厌氧氨氧化菌代谢机制的调节087
5.7本章小结094
参考文献094
6聚丙烯和聚乳酸微塑料短期暴露下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的特性及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099
6.1引言099
6.2实验材料与方法101
6.2.1聚丙烯和聚乳酸微塑料的来源装置101
6.2.2接种污泥和合成废水101
6.2.3实验装置和操作102
6.2.4分析方法102
6.2.5基于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的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103
6.3聚丙烯和聚乳酸微塑料对脱氮性能的影响104
6.4聚丙烯和聚乳酸微塑料对联氨脱氢酶活性的影响105
6.5聚丙烯和聚乳酸微塑料对胞外聚合物的影响106
6.6聚丙烯和聚乳酸微塑料对功能代谢的影响107
6.7本章小结111
参考文献112
7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的胁迫响应机制研究 115
7.1引言115
7.2实验材料与方法116
7.2.1实验装置与方案116
7.2.2分析检测指标及方法118
7.3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单独胁迫对脱氮性能的影响122
7.3.1脱氮性能分析122
7.3.2比厌氧氨氧化活性分析124
7.4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单独胁迫对污泥形态变化的影响126
7.5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单独胁迫对胞外聚合物含量及组成的影响127
7.5.1胞外聚合物含量分析127
7.5.2胞外聚合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129
7.5.3胞外聚合物三维荧光光谱表征132
7.6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单独胁迫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134
7.6.1生物群落α多样性分析134
7.6.2生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136
7.6.3物种组成及差异分析137
7.7本章小结139
参考文献140
8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的联合胁迫响应机制 143
8.1引言143
8.2实验装置与方案144
8.3分析检测指标及方法146
8.3.1常规水质检测指标146
8.3.2比厌氧氨氧化活性测定146
8.3.3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147
8.3.4生物量测定148
8.3.5胞外聚合物的提取与测定148
8.3.6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149
8.3.7三维荧光光谱表征149
8.3.8高通量测序149
8.4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复合胁迫对脱氮性能的影响150
8.4.1脱氮性能分析150
8.4.2比厌氧氨氧化活性分析152
8.5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复合胁迫对污泥形态变化的影响152
8.6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复合胁迫对胞外聚合物含量及组成的影响154
8.6.1胞外聚合物含量分析154
8.6.2胞外聚合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155
8.6.3胞外聚合物三维荧光光谱表征157
8.7磺胺甲唑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复合胁迫对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158
8.7.1生物群落α多样性分析158
8.7.2生物群落β多样性分析159
8.7.3物种组成及差异分析160
8.8本章小结162
参考文献163
內容試閱
全球水资源短缺与污染治理的双重压力正将污水处理技术推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2024年联合国世界水发展报告》指出,目前全球约50%的人口在一年之中至少有一部分时间面临严重的缺水问题。而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的碳足迹占全球总排放量的2%,其高能耗、高药耗的运行模式已难以匹配“双碳”目标下的技术需求。在此背景下,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mmox)技术因其低能耗优势脱颖而出,该工艺通过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 bacteria,AnAOB)的独特代谢途径,在厌氧条件下将氨和亚硝酸盐直接转化为氮气。这一自养反应过程无须投加有机碳源,污泥产率降低90%,能量消耗仅为传统硝化-反硝化工艺的40%,被《自然·生物技术》评价为“污水脱氮工业的基因编辑革命”。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的首个实验室验证,到新加坡樟宜再生水厂的百万吨级工程应用,Anammox技术已逐渐突破菌种富集慢、启动周期长的瓶颈,其规模化推广标志着污水处理从能量净消耗型向资源回收型的范式跃迁。
然而,技术的迭代始终与环境污染的复杂化进程交织博弈。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加速,微塑料与抗生素等新污染物逐渐侵入水环境系统。环境毒理学研究表明,全球淡水系统中微塑料丰度已达4.8×103个/m3,其与表面因疏水性吸附的多环芳烃、全氟化合物等污染物形成“复合毒性载体”;医疗与畜牧业排放导致水体中抗生素浓度突破ng/L~μg/L级,诱导的抗性基因通过接合质粒、转座子等可移动遗传元件的水平转移,加速了耐药菌的生态入侵。然而,传统活性污泥工艺对微塑料的截留率不足40%,对抗生素的去除效率普遍低于50%。当Anammox这一高效脱氮体系遭遇新污染物的持续冲击,其功能菌群的生态脆弱性成为制约技术推广的关键瓶颈。
AnAOB的生物学特性决定了该系统对外界干扰的高度敏感性。作为一类化能自养型微生物,其倍增时间长达11~14天,且严格依赖厌氧环境维持代谢活性。系统溶解氧浓度超过0.1mg/L时,AnAOB的氨氧化速率下降32%;温度波动幅度超过±2℃将引发菌群丰度减少20%以上。这种苛刻的生存需求虽保障了脱氮过程的高选择性,却使系统在复杂污染物共存场景中表现出显著的不稳定性。多污染物协同作用可能引发毒性的非线性增强。尽管学界已初步认识到这些交互影响的危害,但关于污染物暴露的累积效应、污染物-菌群互作的分子机制、工程级抗干扰调控策略等关键问题仍悬而未决。
本书立足于环境微生物学、生态毒理学,系统解构新污染物与Anammox系统的多维互作机制。全书共分8章,第1章是绪论,介绍了以Anammox为主的生物脱氮工艺及新污染物对其影响的研究现状;第2章分析了不同氮质条件下Anammox系统的脱氮性能;第3章研究了AnAOB功能酶活性及功能基因的表达;第4章介绍了聚氯乙烯微塑料对Anammox过程的影响;第5章对Anammox颗粒污泥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急性暴露下的代谢机制进行了介绍;第6章分析了Anammox过程对不可生物降解的聚丙烯微塑料和可生物降解的聚乳酸微塑料响应机制的区别;第7章从Anammox颗粒污泥细菌胞外结构与生物群落结构分析了细菌抗污染机制;第8章研究了Anammox系统对微塑料与抗生素的复合污染响应变化。
本书由阎松(大连交通大学)、袁媛(大连交通大学)、秦海娟(大连交通大学)等著。感谢曾经和正在从事Anammox及其新污染物影响相关研究的硕士研究生们。本书主要作者分工如下:阎松负责实验方案设计,秦海娟、吕宇华、李竺芯完成了主要实验内容;赫明俊编写第1章;袁媛编写第2章,共同编写第3章;刘帅豪编写第4章;赵誉量编写第5章,共同编写第3章;杨谟宁编写第6章;刘佩印编写第7章;秦海娟编写第8章。全书由袁媛统稿、阎松校核。希望本书的出版能够对污水生物处理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高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有所帮助。在这场生态保卫战中,每一组数据、每一次实验、每一座污水处理厂,都是人类与自然和解的无声宣言。由于水平有限,书中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读者不吝赐教、指正。
作者
2025年7月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