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范怨武讲透中医基础理论(全2册,中医临床医生范怨武历经四年精心创作)
》
售價:HK$
118.8

《
怪诞行为学·漫画版——战胜拖延症
》
售價:HK$
41.8

《
四海资身笔一枝:唐寅的书画人生【全球33家顶级机构珍藏,全景展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艺术世界】
》
售價:HK$
184.8

《
50岁后的家庭生活:中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家务劳动与孩童照料
》
售價:HK$
140.8

《
壹卷Yebook——《正义论》导读( 理解《正义论》关于哲学、科学、社会、历史和人类未来的批判性思考
》
售價:HK$
90.2

《
红楼梦脂评汇校本(平装版 全八册)
》
售價:HK$
327.8

《
万物皆有时:中世纪的时间与生活
》
售價:HK$
96.8

《
英特纳雄耐尔——《国际歌》的诞生与中国革命
》
售價:HK$
184.8
|
| 編輯推薦: |
|
《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选录了芥川龙之介、夏目漱石、梶井基次郎、志贺直哉、志贺直哉、太宰治、川端康成、岛崎藤村、萩原朔太郎、谷川俊太郎等日本近现代小说家、诗人的精彩作品的日文原文片段,在解析时贯穿了情感、价值观、自我认知、家国情怀与社会等思政元素。令读者在学习日本语言文化的同时,思索广阔的人生和浩瀚的社会生活,获得心灵和思想的升华。
|
| 內容簡介: |
|
本书为日语本科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主要面向为日语语言文学本科高年级学生以及对日本文学有兴趣者。书稿内容以赏析为主,开篇部分在比较视域下对中日近代文学的开端以及小说特征和基于叙事学的小说阅读方法做了介绍,并辅以相关文本;五个主题单元涵盖了情感、价值观、自我认知、家国情怀、人与社会等思政元素,除诗歌外,四个小说主题单元下编排两位不同作家的作品
|
| 關於作者: |
|
童晓薇,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日本近现代文学、中日比较文学。
|
| 目錄:
|
前? 言...................................................................................................................... 1
开? 篇 日本近代文学的开端........................................................................ 1
一、日本第一部近代文学论:坪内逍遥的
《小说神髓》 ............................................................................3
二、日本近代小说的开端之作:二叶亭四迷的
《浮云》........................................................................................... 5
三、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起点:《狂人日记》................................ 8
四、日本现代诗的起源..................................................................... 10
五、中国现代诗的发端..................................................................... 12
六、小说的主要特征......................................................................... 16
第一单元 诗歌情感与审美.......................................................................... 25
一、岛崎藤村《春天来了》.............................................................. 28
二、萩原朔太郎《竹》....................................................................... 29
三、萩原朔太郎《哀伤的月夜》、
《陌生的狗》(見知らぬ犬)...................................................... 30
四、谷川俊太郎《二十亿光年的孤独》、
《因为世界爱着我》.................................................................... 32
|
| 內容試閱:
|
2020年5月,教育 部颁布《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提出各学科专业、各类课程的思政建设要紧紧围绕国家和区域发展需求,结合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思政体系。要深入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事物发展规律,通晓天下道理,丰富学识,增长见识,塑造品格,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文学是用语言艺术表现的人学。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与人的生存紧密相连,表达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世界之间的困顿与迷惘,展示了人类丰富宽广的心灵与情感世界最隐秘之处的悸动。文学经典作品的阅读和思考,不仅能强化我们的语言应用能力,更能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们追问、探索自己与外界的各种关系,培养思辨能力、研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帮助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2020年版《日语专业教学指南》明确日语专业的课程体系设置应以培养学术与能力相结合、知识与人格塑造相结合的全人教育为目标。将日本文学概论等课程纳入专业核心课程,辅以日本文学作品选读、日本文学史、日本文学专题讨论等专业选修课程,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学课程体系。
其中《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课以作品赏析为主,一般开设在本科三年级。各高校开设时长不一,有的开设两个学期,有的只开设一个学期。选读的作品虽存在差异,但大都是在“阅读经典”的框架下,选取名家名作或广为人知的作品。日本文学之河悠长绵延,优秀作品不胜枚举。一两个学期的课时实在难以容纳太多的经典。另一方面,利用网络获取碎片化信息、满足于了解事件或故事梗概的“浅阅读”“快阅读”正在成为很多人的阅读方式。尤其是一些语言艰涩、缺乏足够趣味性的长篇作品,难免让年轻人望而却步。而仅通过他人介绍与读后感分享的“阅读”,缺乏个性化的阅读体验与自主思考,无法真正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观点。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长内,让学生做到“真阅读”和“深阅读”,仔细领会文学在语言、情感、思想方面的独特魅力,培养起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并把课程思政融入教学,做到自然流畅,在价值导向性、文化引领性等方面充分发挥文学选读课的作用,使之成为“全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支撑,是此类课程普遍面临的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文学作品选读应包括两个部分:阅读欣赏和理性分析。如果说,“欣赏”是培养审美能力和共情能力的话,“分析”则有助于提高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文学文本的意义是读者赋予的。不同的读者赋予同一文本的意义可能不一样,即使是同一读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对同一文本意义的理解和阐释也会不一样。这正是文学经典的价值所在。接受美学等理论把读者大致分为两大类:普通读者和专业读者。前者可以单纯凭个人的兴趣和爱好去选择作家作品,在阅读中获得某些方面的身心满足即可。而对专业读者来说,欣赏只是阅读的其中一个环节,他还需要对作品进行解析、研读,为文学批评和研究作准备。因此专业读者需要超越一已之好恶,尽可能广泛地去接触不同作家、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以培养深厚的阅读趣味和欣赏能力。同时,他需要在阅读过程中始终保持警醒,时刻提醒自己与作品保持一定的审美距离,不断去追问为什么,这一点对外国文学学习者来说尤为重要。
鉴于以上认识,本教材以开课一学期,即36课时的时长进行编排,在以下三个方面作了尝试,旨在为思政视域下的文学作品选读类课程设计提供一种参考。
一、按照思政教育主题进行单元设计。“开篇”在比较视域下对中日近代文学的开端以及小说特征和基于叙事学的小说阅读方法作了介绍,并辅以相关文本;五个主题单元涵盖了情感、价值观、自我认知、家国情怀、人与社会等思政元素,除诗歌外,四个小说主题单元下均编排两位不同作家的作品,让学生在纵向横向的不同维度中进行阅读,深化思考,自主拓展。
二、选取具有良好的价值与情感导向、利于开展思政教育的中短篇作品。力求在有限的教学时长内做到真阅读和深阅读的基础上,拓展主题思考,建立与诗歌、小说的个性化对话交流。
三、作品导读中简化作家生平介绍,增加作品相关信息。特增加作品改写相关蓝本的原文,有利于读者在比较视野下进行阅读和思考,丰富知识体系。同时,在“开篇”中特补充小说的特征以及叙事学的一些基本概念的介绍。小说作为典型的叙事虚构作品,在阅读中引入叙事学的一些理论是科学合理的,有助于读者阅读时拓宽关注视野和阅读内涵,从普通读者向专业读者进发。
“开篇”中关于叙事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参照并引用了谭君强著《叙事学导论-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一书,特此注明并表示衷心感谢!
本教材为日语语言文学本科高年级学生以及对日本文学有兴趣者编写。由于编者水平有限,粗浅或错漏之处敬请包涵,欢迎批评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