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溪山

書城自編碼: 415955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者: 武捷宇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742956
出版社: 深圳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52.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40堂生死课(国内生死学教育先行者、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25年孜孜讲述,百万人慕名追听的“人生必修课”
《 40堂生死课(国内生死学教育先行者、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25年孜孜讲述,百万人慕名追听的“人生必修课” 》

售價:HK$ 63.8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日本第一:对美国的启示(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61.6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砂与海之歌纪念画集 》

售價:HK$ 107.8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大学问·月照崇徽:章献刘后与宋真仁之际政治 》

售價:HK$ 107.8
荆棘里
《 荆棘里 》

售價:HK$ 47.1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中国近代外交官群体的形成(1861—1911)修订版 》

售價:HK$ 107.8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拉开人生差距的关键能力 》

售價:HK$ 65.9

編輯推薦:
小说集《溪山》,有情感的引动与缠斗,有人生的相遇与碰撞。烦恼与欢乐,追求与选择,尽显正在茁壮成长中的“深二代”所特有的青春气息与精神气质。作品的故事与意蕴,文字与叙述,充分彰显了新锐作者不拘一格的才气与活泼不羁的英气。
武捷宇以深圳为原点,构建了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文学世界。她的文字老练考究,情节凝练,对现实的拷问深刻有力,立意亦不乏奇崛。她对历史的敬畏和省思,让我们看到了深圳这座城市背后普通人的悲欢离合。
作为深圳青年作家新生代的佼佼者,作者兼具经典传统的成熟技艺和Z世代小说的“当代感”,文笔老练,叙述节制干净,有适切及时的戏剧感,有较大的社会生活容量,行文有清新和唯美的格调。

白烨、谢有顺、杨宏海、南翔、王国猛、于爱成联袂推荐。
作者为“新芒文学计划”全国一等奖、叶圣陶教师文学奖、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获奖者。
95后深圳新锐作家全新中短篇力作,“深二代”眼中的七个深圳故事。
內容簡介:
《溪山》是深圳本土青年作家武捷宇的一部中短篇小说集。集子包含:《金色罗汉》《隔江相望》《所罗门婚歌》《溪山》《摩伊赖的剪刀》《螺》《橙色背心》7篇中短篇小说。用“君子”矫饰童年苦痛的琴师,在生与死面前作出艰难抉择的爱侣,在螺壳里溺亡的父亲,被应试压力裹挟而穿上“橙色背心”的学生……在多元文化碰撞出的新城市图景下,完成“深二代”眼中的城市在地书写,关注普通人的缠斗姿态和生存境况,探问爱与痛的谜题,诠释人性的幽微和密谛。
關於作者:
武捷宇,1998年生于广东深圳,青年作家,深圳市福田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高中教师,香港浸会大学文学硕士,粤港澳大湾区教育改革创新杰出人物,深圳文艺名家驻校园计划专家。著有长篇小说《十五日》《蕉鹿》。荣获第三届”新芒文学计划”全国一等奖、第六届叶圣陶教师文学奖、2022 全国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榜·小说榜“年度十大劳动者文学好书”、第九届深圳十大佳著、2024深圳睦邻文学奖、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2024年度十大好书,获评“深圳报告2022·深圳都市题材精品文学扶持项目”等,入选深圳市福田区图书馆“深圳书房”2024年度文学榜,入围首届梁晓声青年文学奖。《蕉鹿》上线微信读书、新华文轩等平台。部分作品刊登于《百花洲》《特区文学》《特区文学·深圳评论》《鄂尔多斯》《晶报·深港书评》等报刊。
內容試閱
试读
三角洲布鲁斯歌王
他们第一次见面是因为一次跨年的读书活动。活动由蛇口一家书店的老板温树发起,已经办了六年,每周三晚上,他们在书店相聚,围绕几本特定主题的书,展开分享讨论。温树的店里还卖一些从各种渠道搞来的黑胶,也会随心播放一两张自己的挚爱。陈山其实不太懂黑胶,但后来,林溪告诉他,就是因为第一次去温树的店,听到了店里在放罗伯特·约翰逊的《三角洲布鲁斯歌王》(King Of the Delta Blues Singers),所以选择点了一杯咖啡坐下。这张唱片,不是罗伯特自己推出的专辑,而是后人为他整理的。有人说,罗伯特是在十字路口与魔鬼做的交易,把灵魂送给了魔鬼,允许魔鬼附在他的身体里,他的演奏,实际上是魔鬼的演奏。因为这张难搞的黑胶,林溪和温树的轨迹有了交点,从而和陈山的轨迹也有了交点。不过跨年这天,温树说自己不想上班了,早早关店,于是年尾的最后一场读书活动,场地选在了陈山的琴社。
他当时在和两位已经提前到访的朋友聊天,林溪穿着一身灰色大衣走了进来,提了一扎饮料,裹着冬日深圳的寒气。高挑,清瘦,像竹子,美从狭窄的形体中抽梢。林溪的脸又尖又短,像猫科动物,眼睛却大而圆,澄明,洒落,湿漉漉的,嵌在巴掌小的脸上。她看着像是还在上学的样子,太嫩了。他本不想用这个词,觉得有些亵渎的意味,但脑袋里第一反应就是“嫩”,眼神太嫩了。他忍不住站起身。其实每天进出他琴社的人太多了,他早已习惯得宜地接待,唯独见了林溪,有些惶然和无措。林溪对着他笑笑,把手上的饮料很自然地拿给他,他假装很自然地接过,心里却有些颤晃,像枝头有小鸟伫立。
他在茶室泡茶,隔着屏风看林溪,她在琴社的书架前踱步,不知道被什么书吸引了。他不禁微笑。先用沸水温茶器。这把壶是朋友送的,用的是四号井本山绿的泥料,茶壶看起来温润有光。然后注入沸水,迭杯清洗。接着用茶漏置茶,他轻轻拍打茶壶,像哄睡一个小婴儿,当然,这样做更多是为了让茶叶睡得均匀。洗茶,注水。他每一步都很用心,注水时,不可太速,否则茶叶就要被冲跑出来了。过了一会儿,泡沫涌了出来,他用茶壶盖撇去,盖好盖子,再用沸水冲壶身,在热力的迫击下,茶香溢了出来。他将茶倒入公道杯,沉壶提手,均匀注入每只饮杯。
茶泡好了,他轻呼一口气,抬头,却发现林溪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在门边,笑吟吟正看着他。她笑的时候,唇边跳出一只小虎牙,有些乖,又有些黠。他的心脏几乎要漏跳半拍,也许是被她默不作声的动作吓着了。
陈山说,这款茶叫“东方美人”,很适合你。
林溪问,是在夸我吗?
陈山说,当然。这款茶是有来历的,之前茶叶出口到英国,英国茶商就把这款茶送给维多利亚女王喝,冲泡后,茶色艳丽,口感也让人回味不已,又因为茶来自岭南,所以就取名为“东方美人”了。
陈山拿了一杯给林溪喝。林溪抿了一口,说,谢谢你。
陈老师,零食和水果都摆好了。你看要不要先入座?外面有人招呼。
他走出去一看,才发现几位客人已经把叫的外卖、水果、饮料都摆上桌了。外面开始放新年的烟花了,璀璨的光焰照亮了楼体。他想起了唐人李频的《湘口送友人》:“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
他们围着桌子坐下。陈山一开始坐在主位,其实更多是因为林溪坐在主位的右手边,他想离她近点。
陈山主动和林溪攀谈:你是哪里毕业的?我高中是翠园的。我也是在深圳长大的孩子。不过,我是十六岁才回来上学的。林溪很惊喜的样子,说自己是实验的,对他的态度明显热络了许多。她还想跟他聊聊自己的青春,今晚的最后一位客人唐斌走了进来。唐斌已经五十来岁,具体干什么的不知道,但也参加了几次温树书店的读书活动。陈山觉得自己再坐在主位,不太礼貌,干脆起身,让位给唐斌。他和林溪的第一场对话,就这样草率收场。
唐斌一入席,聊天就开始走向无趣的沉沦。他想到哪里说哪里,聊起文学、历史、哲学、政治,哪个都四不像。不过他说得最多。其他人做了几次插话的努力,发现不过是无效的挣扎,也都不约而同地默契作罢。林溪作罢得最早,她本来就不想参加这次活动,只是因为很早就答应了温树。她轻易不答应,答应了就不喜欢失信。她的注意力都在面前的车厘子和草莓上。
唐斌不肯放过她,冷不丁问她,你知道“孝庄”吗?唐斌一进来就注意到了林溪。她美得漫不经心,小脸白净,眼白也白净,甚至白净得发蓝,手指也白净,被车厘子和草莓的汁水染红了,于是指尖泛起暧昧的粉红。
“孝庄”?“小庄”?“嚣张”?她糊涂了。本来她就没认真听他们在聊什么,纤丽的手指捏着车厘子,车厘子也因为尴尬,变得更紫了。
唐斌挤出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很高兴的样子,说,哎,我记得你是作家吧?你为什么不知道?
林溪很想反问一句,我是作家,我为什么要知道?但她忍住了。没必要跳进这种无聊的自证陷阱,更何况,人这么多,再过几个小时,就是新年,真犯不着为这号莫名其妙的人物给自己添堵。但她离场的决心却在车厘子尴尬的紫红里变得笃定。她眼瞅着这场读书活动也聊不出个所以然了,找了个蹩脚的借口,说要回家处理点事,起身和众人道别。陈山没想到告别来得这么突然,顿生不舍。他把这种情绪掩饰得很好,只是起身,张罗大家一起合照。温树也拿出了提前给大家准备好的新年礼物。几个人匆匆合了一张影。照片里,他悄悄站在林溪身后,林溪白得发光,他的牙齿倒是白得发光。

他没有想到林溪会主动加他的微信。他有了很多揣测,但都不敢细想,统统狼狈推翻。他喝了两泡茶,搓搓脸,才冷静下来。林溪的朋友圈暴露在他的眼前,像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所有的噪闹都将尽数折腰于枝头灿烂的芽苞。林溪比他小,但名望已经比他大。林溪是少年成名,而他少年时还在村头玩泥巴。
林溪问他有没有推荐的印社,想刻一方自己的印章。陈山说,这个简单,我给你安排,我认识很多刻印的朋友。林溪说,不过玉石、印泥、字体怎么挑,我都不太懂。不是用于书画的,不需要太讲究,就是普通的姓名章。我还查了一下,这种性质的章,是不是叫“闲章”?
陈山说,闲章就是表达一些意趣、闲趣的章,姓名章、字号章一类属于比较正式的章。印章一般用篆书,分为朱文印和白文印。
陈山把朱文印和白文印的示意图发给林溪看。林溪说,我喜欢朱文印。陈山说,你看到的这款就是朱文印,是我的琴社的名字,“溪山”。
林溪问,为什么叫“溪山”?
陈山说,这个名字取自明末琴家徐上瀛的《溪山琴况》,是我国的一部琴论著作,你感兴趣的话,以后我们再一起慢慢了解呀。我以前叫“赓和斋”,清代有一本讲音律学的书,叫《赓和录》,就借用了。但是笔画太多了,我就换了。林溪说,原来如此。在林溪眼里,陈山和她过往认识的男人都不一样。他博学,含蓄,谦谨,温和,她不能自拔地坠入他的一双眼睛里,那双眼睛像一把上好的老琴。林溪说,那就麻烦陈老师了。那这种一套大概多少钱?你告诉我,我转给你。陈山手一挥,不要钱!能帮到林老师,是我的荣幸。
林溪顺水推舟说,真是太不好意思了,那我得请你吃饭。
林溪告诉他,她喜欢吃烤肉。他算是投其所好,推给林溪两家福田的烤肉店,其中一家,是一位韩国朋友开的,店面装潢也更符合小女生的喜好,清新,干净。果然,林溪很惊喜的样子,隔着屏幕,也能感受到她的雀跃。
林溪走进烤肉店的时候,身边的食客都纷纷看向她。她却浑然不觉,以一种柔力,粉碎了旧的容器。烤肉店的排烟管轰鸣如管风琴,她在他面前坐定,两排睫毛之间,眨着一盏灯。他的话一向不多,于是只是笑着为她烤肉,把新鲜的粉色的纹理清晰的肉片,一片片放在烤炉上,油汁轻溅,他的手背跟着刺痛,但又被林溪的笑安抚。林溪笑,他也笑,他们都不约而同用笑掩饰局促和好感。
他们那晚聊了很多,聊了很久,聊到烤肉的炉子彻底凉透,仍然意犹未尽,又换了一家茶咖继续。他在荷尔蒙的推动下,眼神蒙眬,像喝醉了一般,有些醺然。他们的关系如吟猱恰好,没有阻滞。“吟”是古琴弹奏中的指法,左手按弦取音,在指按处往复移动,上下不出三四分。吟之缓急,俱需圆满,少则亏缺,多则过繁。“猱”的手法和“吟”很像,不过力度要约过本位五六分,较吟则愈加疾,愈加烈。林溪就像一张琴谱,他只觉得相见恨晚,神秘,美丽,太想读懂她。

林溪调侃他,你单身多久了?
陈山认真地说,很久了。
他其实也不是没想过成家,但他实在觉得这事不能急,急不得。他看人有自己的一套,琴社里每天来来往往的人很多,来来往往的女性更多,漂亮的更不少。他对外自嘲没有人看得上他,实则是他内心傲气,谁也看不上。他总觉得,她们珠光宝气的躯壳后面隐藏着腐朽的灵魂,发青,未熟,可能吹口气就会变成风沙,随风扬撒。
有个香港的女人,有段时间每周坐地铁来深圳找陈山学琴。喷花香调的香水,每次她坐在陈山旁边,陈山就觉得自己坐进了一丛花里。花朵吐着黏稠的涎液,想将他生吞掉。他视力很好,能看到她的眼线又黑又绿,大概是纹的,脱色了。眼纹往下坠落,鼻子和嘴唇也一起溃不成军往下坠落。他不知道她有没有小孩,但她主动告诉他,她离婚了。
陈山说,为什么告诉我这个?
女人说,喜欢你啊,我想和你谈恋爱。只要你不嫌弃我,我有健身的,我除了年龄大点。
陈山回应女人说,可是我不喜欢你,我不想和你谈恋爱。他把剩下的学费都退给了女人,让她不要再来上课了。
林溪说,为什么告诉我这个?
陈山没告诉林溪为什么。他对她一见钟情。她走进琴社的时候,灰色的空间都变得纯白了,里尔克的诗很应景:“我是一根弦,/绷在嗡嗡作响的/宽广的共振之上。/万物是提琴的躯干,/充满咕咕哝哝的黑暗。”她的灵魂太纯净了,透出来的纯净。他不敢,胆怯,如果她没有加他微信,他真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勇气,想要触摸她的灵魂。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