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石窟音乐图像大典
》
售價:HK$
294.8

《
希波战争
》
售價:HK$
96.8

《
泥土之美——探寻泥咕咕的手工艺与生活文化
》
售價:HK$
107.8

《
商业盈利模式一本通 可复制的生意经 让每一分钱聪明盈利
》
售價:HK$
57.2

《
新加坡环境发展史(1965-2015):迈向环境可持续发展之旅
》
售價:HK$
107.8

《
山水并野形图研究
》
售價:HK$
85.8

《
《陈氏香谱》之中国香道(中华经典生活美学丛书)
》
售價:HK$
74.8

《
历史的局外人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说起《史记》,人人都不陌生。霸王别姬的悲壮、荆轲刺秦的决绝让我们深受感动。可这些历史人物,真的只是“古人”吗?
林聪舜教授的《〈史记〉的人物世界》,以“人物”为钥,打开了《史记》的深层密码——千年前在命运里跋涉的,从来都是和我们一样的“人”。
这里没有完美符号,只有鲜活生命:项羽有破釜沉舟的孤勇,也有不肯过江东的执拗,旧贵族的思维方式造就了这位“失败英雄”;刘邦满身市井气,却豁达敢赌江山,凭着几分运气成了时代造就的“真命天子”;吕不韦以商人眼光“投资”政治,一字千金夺得思想领导权,却败给了商人操纵政治的条件不成熟的时代局限;荆轲明知不可为,仍以生命报知遇,易水寒风里,是坚守的脊梁;不甘贫贱的李斯,追逐权势的一生中,藏着每个与天抗争者的欲望与迷失……书中这些人物从来不是扁平的符号,他们带着烟火气,有喜有悲,会犯错,会迷茫,会为人生拼尽全力,也会因未尽遗憾暗自神伤。
读《〈史记〉的人物世界》,不只是读历史,更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精神对话。它让我们在历史人物的孤独命运抗争中照见自己,在他们的选择里读懂人生——原来所有关于理想、勇气、坚守与成长的命题,早已在这些人物的命运里写下过答案。经典之
|
內容簡介: |
《史记》,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文学巨著,对中国人来说,它不仅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记忆与智慧,更是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与文化性格的传世经典。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史记》的文学性以及对历史的独特观察,主要是通过人物传记表现出来的,如商人政治家吕不韦、刺秦王的荆轲、被政治玩弄的李斯、天才将领李广等的生平事迹。在司马迁的笔下,这些人是一个个生动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意志,有属于他们的风姿和精彩。“司马迁以超越时代的眼光,以悲天悯人的情怀,给每一个努力建立起自己尊严丰碑的人唱起了赞歌。”读懂了《史记》,也就走进了中国人的精神世界。
林聪舜精选了数个典型人物,深入剖析了他们命运剧变背后的性格特点和历史背景,揭示了人性的普遍规律与社会变迁的内在逻辑,为读者未来的人生抉择提供了某种启示和指引。
|
關於作者: |
林聪舜,台湾师范大学博士,曾任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所)主任、香港岭南大学客座教授等职。著有《史记的世界:人性与理念的竞逐》《西汉前期思想与法家的关系》《汉代儒学别裁:帝国意识形态的形成与发展》《秦汉历史与思想的几个侧面》等作品。
|
目錄:
|
天道的破产与正义法则的追寻
——伯夷、叔齐怨邪非邪?1
恩恩相报的温馨世界
——信陵君和他的门下客16
布衣卿相背后的辛酸
——游士范雎的悲剧29
把政治当成生意经营
——商人政治家吕不韦48
奇迹的创造
——田单复国62
悲壮的一击
——荆轲刺秦王68
一个完全被物欲操纵的政治人物
——李斯75
狂飙英雄的崛起与陨落
——项羽83
“意豁如”所呈现的生命风姿与政治能力
——刘邦的性格与政治才华的结合115
三种不同的谋士典型
——张良、陈平、范增146
遂令后世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韩信、彭越、黥布的悲剧166
褒贬纷纭的汉家儒宗
——叔孙通189
体制外的豪杰
——天才将领李广206
虚矫的豪杰与怙势凌弱的权臣
——魏其、武安两外戚215
“缘饰以儒术”的真相
——酷吏群相238
抗议精神的体现者
——游离于体制外,伸张“另一种正义”的游侠255
|
內容試閱:
|
三版序
《〈史记〉的人物世界》2003年由三民书局出版,后于2015年更改封面,发行第二版,近日编辑部准备改版重排。目前市面上有关《史记》的著作相当多,这本年轻时的论述仍有机会改版重排,是读者对作者很大的鼓励。
喜欢历史的人大概都很陶醉于“读史明智”这句话,事实上读史而胶柱鼓瑟者也不乏其人,因此读史应该是有诀窍的,以《史记》为例,我们应该采用哪一种阅读方式?
由解读“人物”的角度进入《史记》世界,是最简易也是最直接的方式。其为最简易,是因为《史记》的书写对象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不平凡人物,加上史公擅长写人物,传主的精神面貌具有强大的磁性,读者很容易就被引领到《史记》的历史世界中;其为最直接,是因为《史记》中的人物不仅具有鲜明的个性,更具有典型性,能反映史公的历史观察与历史理解。在典型人物的行动世界中,人物性格和人物社会性不仅得以凸显,甚至还可以带出历史社会的真相。由此,通过“人物”的解读,最能直接深入史公想呈现的“具见其表里”的历史真实与作史理想,这也是史公的方法论:“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孔子语)“空言”与“行事”的对比,是抽象的义理与藉史以明经义(王道理想)的对比,司马迁认为,以人物传记为主的历史记载,对于传达历史真实与作史理想来说,是更为直接,更为“深切著明”的方式。
经典值得后人不断诠释,《史记》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史学经典,一定会有后继者继续提出新的诠释,而用“人物”来解读,仍是很重要的诠释方式。
林聪舜
2020年5月
自序
《史记》长久以来一直被视为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与史学作品,而它的文学性以及对历史的独特观察,主要是通过人物传记表现出来的。因此,深入《史记》的人物世界,是读者进窥历史之美的重要法门。
司马迁写人物,可谓穷“传神写照”之能事,他擅长用写故事的方式,塑造人物性格,作品充满了趣味性;更擅长借着传主某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人生片段,诠释人物性格,并解说传主一生的发展历程。于是,史公笔下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独具魅力的。
当然,《史记》中的人物不但都是活生生的、具体的特殊人物,而且是结合了个别性与典型性,能代表某些重要的社会面的典型人物。因此,通过人物传记的整合,《史记》就可以呈现出由独特的历史观察而来的完整且独特的历史图像,传达史公有别于正统学者的“一家之言”;也可以呈现出历史中的大问题与大趋势,达到“通古今之变”的高度。
人物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结合,其实也是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结合,《史记》达到这个程度,也就颠覆了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诗与历史的评价。亚里士多德认为诗比历史更哲学、更庄重,因为历史学家只描述已发生的特殊事件,如此则不具有普遍性;诗人所描述的,则是某种理想型,具有更大的普遍性,是未来可能发生之事,亦即“诗所显示的为一种更高的真实。所谓更高的真实,不是已有的真实,而是可能的真实”。因而,若能理解《史记》借着人物个别性与典型性的结合,达到个别性与普遍性结合的高度,亚里士多德重诗轻历史的评价就不成立了。
进入《史记》的人物世界,读者可以看到其背后呈现的深刻的人性真相与历史观照,看到各类型的生命在历史场景中呈现的各种风姿。更重要的是,这些人物也是能反映历史普遍性的人物典型。通过史公的妙笔,这些人物传记确实显示了“更高的真实”——一种未来仍可能发生的真实。读历史能到达这个程度,所谓“以史为鉴”或“读史明智”才算有了具体的落实。
我在台湾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所)讲授《史记》课程已十余载,这本集子记录了十几年来教学相长的心得。其中约有一半篇幅曾在《国文天地》上发表过,这要感谢当时担任总编辑的龚鹏程教授,他在《国文天地》特别开辟“《史记》人物论”专栏让我发挥,让平日须尽义务写严肃、枯燥的论文的人,有机会用比较活泼、有趣的方式诠释《史记》。这种经历,随着年事渐增,更觉弥足珍贵。
承蒙三民书局的雅意,让这本集子能顺利与读者见面。博雅君子,请不吝赐教。
林聪舜
于新竹清华园2003年5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