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DK草药大百科
》
售價:HK$
294.8

《
甲骨文丛书·英国人在印度:三百年社会史
》
售價:HK$
173.8

《
唯美手编.17,绚丽的春夏毛衫
》
售價:HK$
53.9

《
朱可夫回忆录:艰难的胜利
》
售價:HK$
140.8

《
儿童与青少年异常心理学(第四版)
》
售價:HK$
217.8

《
积弊:清朝的中叶困境与周期感知(一部政治思想史力作,反思传统时代的王朝周期)
》
售價:HK$
86.9

《
从概念到思维——写给法科新生的12堂法学导读课
》
售價:HK$
74.8

《
甲骨文丛书·尼罗河的源头:非洲大湖地区两千年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分册之一,从机动突击系统概念内涵入手,介绍了当今世界较为典型的陆域机动突击系统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坦克、步兵战车等主战装备,并较为全面地对当今研发机动突击系统的体系总体技术、平台(坦克装甲车辆)总体技术、车辆综合信息技术、突击武器技术、推进技术、综合防护技术、综合机电技术进行了介绍说明,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启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可作为陆域机动突击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科研、生产、管理等相关从业人员和部队官兵的参考用书,同时还可以作为相关兵器知识的科普读物。
|
目錄:
|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1 火炸药的概念与内涵
1.1.1 火炸药的定义和分类
1.1.2 火炸药的特点
1.1.3 火炸药的能量特性
1.1.4 火炸药的综合性能
1.1.5 火炸药的重要地位
1.2 火炸药的发展历程
1.2.1 含能化合物发展历程
1.2.2 高能炸药发展历程
1.2.3 发射药的发展历程
1.2.4 固体推进剂发展历程
1.3 火炸药设计与应用
1.3.1 设计方法
1.3.2 合成与制备
1.3.3 装药设计
1.3.4 武器的高效利用
1.3.5 武器系统对火炸药的战术要求
1.3.6 退役处置
1.4 火炸药的发展趋势
1.4.1 含能化合物的发展趋势
1.4.2 高能炸药的发展趋势
1.4.3 发射药的发展趋势
1.4.4 固体推进剂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 2 章 火炸药基本组成及能量利用方式
2.1 火炸药分类
2.1.1 炸药
2.1.2 发射药
2.1.3 固体推进剂
2.2 火炸药用基础材料
2.2.1 含能化合物
2.2.2 高能氧化剂
2.2.3 高活性可燃剂
2.2.4 黏结剂
2.2.5 增塑剂
2.2.6 功能助剂
2.3 火炸药赋能方法
2.3.1 含能化合物设计合成
2.3.2 微纳米复合含能材料结构调控
2.3.3 火炸药配方设计与高效利用
2.4 火炸药释能方式
2.4.1 热分解
2.4.2 燃烧
2.4.3 燃烧转爆轰
2.4.4 爆轰
参考文献
第 3 章 火炸药性能与表征
3.1 概述
3.2 结构表征
3.2.1 分子结构
3.2.2 晶体结构
3.2.3 微介观结构
3.2.4 先进表征技术
3.3 化学组分
3.3.1 元素组成分析
3.3.2 纯度、杂质含量分析
3.3.3 酸碱度分析
3.3.4 水分 / 挥发分分析
3.3.5 灰分分析
3.3.6 组分含量分析
3.4 物理性质
3.4.1 熔点 / 凝固点
3.4.2 密度
3.4.3 吸湿性
3.4.4 粒度(粒径)
3.4.5 溶解度
3.4.6 黏度
3.4.7 比表面积
3.4.8 比热容
3.4.9 热导率
3.4.10 玻璃化温度
3.4.11 药型尺寸
3.5 力学性能
3.5.1 静态力学性能
3.5.2 动态力学性能
3.5.3 长期力学行为
3.6 能量性能
3.7 感度
3.7.1 机械感度
3.7.2 热感度
3.7.3 静电放电感度
3.7.4 冲击波感度
3.7.5 激光感度
3.8 热安全性与相容性
3.8.1 安定性
3.8.2 相容性
3.8.3 热安全性
3.9 环境适应性与贮存寿命
3.9.1 环境适应性
3.9.2 贮存寿命
3.10 生物毒性
3.10.1 一般毒性研究
3.10.2 遗传毒性研究
3.10.3 生殖毒性研究
参考文献
第 4 章 高能炸药
4.1 高能炸药概述
4.1.1 高能炸药的分类
4.1.2 炸药爆轰理论
4.1.3 炸药的关键性能参数
4.2 高能炸药配方设计原则与方法
4.2.1 高能炸药配方设计原则
4.2.2 高能炸药配方设计方法
4.3 高能炸药制备与成型工艺
4.3.1 熔铸炸药制备与成型工艺
4.3.2 压装炸药制备与成型工艺
4.3.3 浇注炸药制备与成型工艺
4.4 爆轰与爆炸性能测试
4.4.1 爆轰性能测试
4.4.2 爆炸性能参数测试
参考文献
第 5 章 发射药
5.1 发射药基础性能
5.1.1 发射药概述
5.1.2 能量性能
5.1.3 燃烧性能
5.1.4 力学性能
5.1.5 烧蚀性能
5.1.6 烟焰性能
5.1.7 内弹道性能
5.2 发射药配方设计
5.2.1 发射药的基础类型
5.2.2 配方设计原则及方法
5.3 发射药制造工艺
5.3.1 挤出法制造工艺
5.3.2 球形(扁)发射药制造工艺
5.3.3 发射药连续化制造工艺
5.3.4 特种发射药制造工艺
5.4 装药设计技术
5.4.1 装药结构的基础类型
5.4.2 装药的基本元件
5.4.3 装药设计原则及方法
5.4.4 装药技术的研究进展
5.5 试验测试与性能评价
5.5.1 能量参数测量
5.5.2 燃烧性能测量
,,,,,,,,,,,,
|
內容試閱:
|
出版说明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教育、科技、人才 “三位一体” 强国战略,对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作出专项部署,强调坚持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打造强大战略威慑力量体系,增加新域新质作战力量比重,加快无人智能作战力量发展,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为兵器科学技术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兵器科学技术的内涵与范畴,已不能适应新时期军事变革的需要,必须更新和完善兵器科学技术知识体系。2020 年,兵器工业集团决定组织编撰出版《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成立了由兵器工业集团、兵器装备集团两个集团领导参加的丛书编审委员会,以兵器行业首席科学家、科技带头人为主体的丛书编写委员会,以及以兵器行业两院院士为主的丛书学术指导委员会,于 2020 年 12 月正式启动编撰工作。按照丛书编审委员会的部署要求,丛书编撰出版工作遵循 “兵器丛书、兵器主导” 的原则,基本定位是: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以普及更新现有知识和引领未来发展为重点,提高兵器行业科研生产和管理人员、部队官兵的科技素养,为加快兵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建设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有力支撑。着眼系统性、知识性、引领性,丛书设置综合、装备、基础 3 大类 18 个分册,系统总结兵器科学技术及工程应用发展现状,展望兵器科技发展趋势与方向重点,其中:综合类包括《兵器科学技术概论》《陆域装备体系工程》《兵器智能化技术》3 个分册,介绍了兵器科技总体发展态势,装备体系化、智能化发展趋势等;装备类包括《兵器信息化与信息系统》《机动突击系统技术》《远程火炮与火箭炮技术》《智能化弹药技术》《陆战防空系统》《士兵系统》《定向能与电磁武器技术》《陆战场空天信息资源与应用》8 个分册,介绍了兵器装备的分类、装备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基础类包括《火炸药技术》《兵器核心元器件组技术》《引信技术》《火工品技术》《兵器材料科学与技术》《兵器先进制造技术》《兵器技术基础》7 个分册,介绍了与兵器科技相关的基础支撑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2024 年,围绕党中央关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事业发展的部署要求,根据丛书学术指导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丛书编写委员会结合推动兵器学科建设发展,优化了有关分册的结构和内容。丛书编撰工作历时四年,于 2024 年 12 月完成。丛书内容繁多,虽经不同兵器科技领域的专家精心撰写,并征求有关军内外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反复修改,仍然不免会有疏漏和差误。欢迎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以便今后修改完善,为丰富拓展兵器学科内涵、推动兵器科学技术创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编写委员会2024 年 12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