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改变的勇气:数十个真实人生蜕变故事,教你改变命运的密码。
》
售價:HK$
64.9

《
明清时期的灾害治理机制
》
售價:HK$
66.0

《
甲骨文丛书·理查国王:尼克松和水门事件
》
售價:HK$
108.9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现代兵器科学技术丛书”分册之一,从机动突击系统概念内涵入手,介绍了当今世界较为典型的陆域机动突击系统和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坦克、步兵战车等主战装备,并较为全面地对当今研发机动突击系统的体系总体技术、平台(坦克装甲车辆)总体技术、车辆综合信息技术、突击武器技术、推进技术、综合防护技术、综合机电技术进行了介绍说明,分析了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启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可作为陆域机动突击系统及坦克装甲车辆科研、生产、管理等相关从业人员和部队官兵的参考用书,同时还可以作为相关兵器知识的科普读物。
|
目錄:
|
目录
第 1 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内涵
1.1.2 主要研究范围
1.2 地位和作用
1.3 技术特点及应用
1.4 技术基础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 2 章 标准化技术
2.1 概述
2.1.1 标准的定义和内涵
2.1.2 标准化的定义和内涵
2.1.3 标准化的形式
2.1.4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
2.1.5 标准化的作用
2.1.6 标准的分类
2.1.7 标准化对象的确定
2.2 标准制定工作程序
2.2.1 立项论证
2.2.2 编制标准草案
2.2.3 标准送审稿的审查
2.2.4 标准报批和发布
2.3 标准的编写
2.3.1 标准编写方法和规则
2.3.2 标准的结构
2.4 标准体系
2.4.1 标准体系概念
2.4.2 构建标准体系的基本原则
2.4.3 构建标准体系一般方法
2.4.4 标准体系表
2.5 型号标准化工作
2.5.1 型号标准化的作用、任务和特性
2.5.2 武器装备型号研制各阶段标准化工作
2.5.3 型号研制标准化文件体系
2.5.4 型号标准化大纲
2.5.5 型号研制的 “三化” 工作
2.6 标准的实施监督
2.6.1 标准实施与监督的内涵和对象
2.6.2 标准实施及监督的作用意义
2.6.3 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
2.7 标准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 3 章 计量技术
3.1 概述
3.1.1 基本概念
3.1.2 计量标准
3.1.3 标准物质
3.1.4 计量技术法规
3.2 光学计量
3.2.1 太赫兹计量技术
3.2.2 紫外计量技术
3.2.3 强激光和极弱激光计量技术
3.2.4 典型光电测量仪器计量技术
3.3 化学计量
3.3.1 光谱分析仪器计量技术
3.3.2 色谱分析仪器计量技术
3.3.3 质谱分析仪器计量技术
3.3.4 气体分析仪器计量技术
3.3.5 电化学分析仪器计量技术
3.4 火炸药计量
3.4.1 火炸药理化特性计量技术
3.4.2 炸药爆炸特性计量技术
3.4.3 火炸药燃烧特性计量技术
3.4.4 火炸药毁伤特性计量技术
3.4.5 火炸药安全特性计量技术
3.5 防化计量
3.5.1 气溶胶特性参数计量技术
3.5.2 气流阻滞参数计量技术
3.5.3 防护性能参数计量技术
3.5.4 毒剂报警器、侦检仪计量技术
3.6 动态计量
3.6.1 塑性测压器准动态标定技术
3.6.2 弹丸区测速装置动态校准技术
3.6.3 连续波测速雷达动态校准技术
3.6.4 弹道测量设备动态校准技术
3.6.5 冲击波压力传感器动态校准技术
3.6.6 高温环境下冲击加速度校准技术
3.6.7 GNSS、惯性导航设备定位性能动态校准技术
3.7 典型武器平台性能参数计量
3.7.1 电磁炮身管应变参数动态校准技术
3.7.2 火炮自动机关键振动参数动态校准技术
3.7.3 大口径火炮炮口振动位移动态校准技术
3.7.4 炮弹载仪器宽脉宽、强冲击参数动态校准技术
3.8 计量技术发展趋势
3.8.1 量子精密测量技术
3.8.2 数字化计量
3.8.3 在线、实时计量技术
参考文献
第 4 章 通用质量特性
4.1 概述
4.1.1 通用质量特性的内涵
4.1.2 通用质量特性之间的关系
4.1.3 通用质量特性在装备研制中的作用
4.2 可靠性
4.2.1 可靠性基本概念
4.2.2 可靠性要求
4.2.3 可靠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4.2.4 可靠性试验与评价技术
4.2.5 可靠性管理
4.2.6 可靠性技术发展趋势
4.3 维修性
4.3.1 维修性基本概念
4.3.2 维修性要求
4.3.3 维修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4.3.4 维修性试验与评价技术
4.3.5 维修性技术发展趋势
4.4 测试性
4.4.1 测试性基本概念
4.4.2 测试性要求
4.4.3 测试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4.4.4 测试性试验与评价技术
4.4.5 测试性技术发展趋势
4.5 保障性
4.5.1 保障性基本概念
4.5.2 保障性要求
4.5.3 保障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4.5.4 保障性试验与评价技术
4.5.5 保障性技术发展趋势
4.6 安全性
4.6.1 安全性基本概念
4.6.2 安全性度量参数
4.6.3 安全性要求
4.6.4 安全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4.6.5 安全性技术发展趋势
4.7 环境适应性
4.7.1 环境适应性基本概念
4.7.2 环境适应性要求
4.7.3 环境适应性设计与分析技术
4.7.4 环境适应性试验与评价技术
4.7.5 环境适应性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 5 章 试验与测试
5.1 概述
5.1.1 试验与测试技术的内涵
5.1.2 试验与测试技术的地位与作用
5.1.3 试验与测试技术的研究范围
5.2 虚实一体化试验技术
5.2.1 虚实一体化试验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5.2.2 虚实一体化试验技术发展现状
5.2.3 虚实一体化试验技术发展趋势
5.3 靶场测试技术
5.3.1 靶场测试技术的特点及应用
5.3.2 靶场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5.3.3 靶场测试技术发展趋势
5.4 环境试验技术
5.4.1 自然环境试验
5.4.2 实验室环境试验
5.5 无损检测技术
5.5.1 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5.5.2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5.5.3 无损检测技术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第 6 章 科技信息
6.1 概述
6.1.1 科技信息概念演化
6.1.2 科技信息功能和作用
6.1.3 科技信息分析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架构
6.2 数据采集与处理技术
6.2.1 科技文献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技术
6.2.2 网络数据的采集与处理技术
6.2.3 国外兵器科技信息的网络采集与处理
6.3 信息集成技术
6.3.1 数据资源的知识组织构建技术
6.3.2 数据资源的整合和标引技术
6.3.3 数据资源的知识融合技术
6.3.4 兵器科技信息知识组织
6.4 信息挖掘与分析技术
6.4.1 信息挖掘技术
6.4.2 信息分析技术
6.5 信息管理与服务技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