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96.8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107.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当代中国经济讲义
》
售價:HK$
151.8

《
40堂生死课(国内生死学教育先行者、广州大学胡宜安教授25年孜孜讲述,百万人慕名追听的“人生必修课”
》
售價:HK$
63.8
|
內容簡介: |
●指导思想——本书阐述了习近平关于历史思维方法和守正创新原则的重要论述对中国经济建设研究的重要指导意义,确立了本书研究的基本指导思想。 ●分析框架——本书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社会生产二重性与社会主义经济特征的基本理论为指导,阐明了中国经济建设的二重内容:物质建设与制度建设,确立了本书的科学分析框架。 ●基本经验——本书分别从物质建设与制度建设两方面总结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伟大成就,在此基础上总结与阐述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基本经验,明确指出中国经济建设是既坚持正确道路又开拓创新的守正创新之路。 ●理论成果——本书从理论上阐述了中国经济建设中“守正创新”的伟大成果与科学结晶,科学阐述了毛泽东的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与习近平经济思想。 ●对策建议——本书基于中国经济建设“守正创新”的基本经验与理论成果,提出了新时代应当以生产方式的变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以制度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以深化改革与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
關於作者: |
于金富,经济学博士,二级教授。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研究会常务理事,国内经济理论界知名学者。辽宁大学经济转轨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河南省特聘教授、省管优秀专家,黄河科技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中国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等。作者先后在《经济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经济学动态》《经济学家》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20余部。主持国家级社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项目10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9项。
|
目錄:
|
第一章 科学指南:历史思维方法与守正创新原则
第一节 历史思维方法对中国经济建设研究的指导意义003
一、历史思维方法的科学内涵004
二、历史思维方法的主要内容006
三、历史思维方法对中国经济建设研究的指导意义008
第二节 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原则的重要论述及其指导意义010
一、习近平关于守正创新原则重要论述的主要内容010
二、守正创新原则对中国经济建设研究的指导意义013
第二章 主要任务:社会主义物质建设与制度建设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社会生产二重性理论019
一、生产的物质内容与社会形式019
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物质特征与社会形式的科学分析020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物质建设与制度建设021
一、社会主义物质建设021
二、社会主义制度建设022
第三章 物质建设: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与伟大成就
第一节 中国社会主义物质建设的历史进程025
一、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建设时期025
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027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028
第二节 中国社会主义物质建设的伟大成就029
一、中国社会主义物质建设在三个时期的伟大成就029
二、中国社会主义物质建设的总体成就032
第四章 制度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的进程与成就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的历史进程041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041
二、改革开放时期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043
三、新时代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045
第二节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建设的伟大成就046
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04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048
第五章 实践成果:现代化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第一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053
一、1949—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现代化探索053
二、1978—2012年:改革开放时期开创现代化新局面054
三、2012年至今: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展开054
第二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055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提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055
二、改革开放时期提出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056
三、新时代提出21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057
第三节 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道路058
一、“中国式现代化”的提出058
二、科学内涵:中国式现代化的一般特征与中国特色059
三、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060
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066
第六章 基本经验:中国经济建设道路是守正创新之路
第一节 守正创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之路071
一、“守正创新”的科学含义071
二、中国经济建设道路是守正创新的成功之路073
第二节 坚守正道:坚持中国经济建设的正确道路074
一、坚持工业化现代化的发展方向075
二、坚持工业化现代化的社会主义道路075
三、坚持与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077
第三节 发展创新:开拓中国经济建设的崭新道路080
一、走出一条完全新型的中国工业化道路080
二、构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新的实现形式082
第四节 有机结合:在经济建设中实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088
一、守正创新体现了中国经济建设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088
二、实现守正与创新的统一是中国经济建设的成功之道089
三、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守正与创新有机结合的光辉典范091
第七章 科学成果: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解读
第一节 物质与制度并举:毛泽东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097
一、以实现工业化为中心的经济建设方针098
二、以社会主义改造为主的制度建设思想102
第二节 发展与改革并重:邓小平关于中国经济建设的理论108
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论108
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经济改革理论11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116
第三节 发展与主体并行:习近平经济思想117
一、聚焦发展主题,推动高质量发展118
二、把握发展方向,确立发展主体120
三、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基本主题与科学体系123
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137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科学探索与创新成果138
一、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理论的科学探索与创新成果139
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理论的科学探索与创新成果145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形成与发展149
第八章 时代要求:新时代推进中国经济建设的历史任务
第一节 以生产方式变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59
一、习近平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及其理论贡献159
二、以生产方式变革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162
第二节 以深化改革推进我国经济制度建设176
一、推进经济制度建设的必要性与重要性176
二、推进经济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177
三、推进经济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179
四、推进经济制度建设的重点环节185
第三节 以科学布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188
一、根本要求: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价值理念与制度体系188
二、战略目标: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模式192
三、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举措195
参考文献19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