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惟菊与石:何香凝事迹与作品选

書城自編碼: 4159185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政治人物
作者: 程萍,于欣伟,王明星 编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408063
出版社: 团结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4.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美绘聊斋志异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編輯推薦:
以丹青写山河志,凭铁骨铸民族魂
20世纪初,何香凝组织革命政党、宣传革命思想、参与策划武装起义,与廖仲恺先生及一批革命党人充当孙中山先生的得力助手和忠实信徒,坚决贯彻“新三民主义”和“三大政策”,对广东革命根据地、策源地的巩固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随着九一八事变、一 ? 二八淞沪抗战的接连爆发,何香凝摒弃对蒋介石和其政权的成
见,从欧洲回国,投身到抗敌救亡的洪流之中。
在第二次国共合作中,何香凝成为中国共产党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积极响应者和力促实现者。
在解放战争时期,她坚信南京政府必灭,共产党必兴,以其远见卓识,赢得了国人的尊敬和中共高层的认可。
在 20 世纪 50 年代,她主持国家侨务工作,将爱国统一战线扩大到海外有华侨居住的所有地区,深得华侨的尊敬和爱戴,被赞誉为“华侨慈母”。

1.可读性强,资料翔实,有数百幅民国时期的珍贵照片,还有何香凝的书画作品、诗歌及文章,全方位解读何香凝极不平凡的一生。
2.揭秘何香凝和民国时期各位政要、社会名流来往的鲜为人知的细节和趣事。
3.廖仲恺被军阀陈炯明关押,何香凝如何冒着枪林弹雨、单枪匹马去找陈炯明面谈并救
內容簡介:
本书是一部关于何香凝的传记及作品选,全书共分为四个部分,约45万字,分为:传记与年谱、作品选、回忆与研究论文、附录。全书详细介绍了何香凝的生平事迹和她协助孙中山、廖仲恺为推进国共合作、民族解放、国家独立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及不畏艰险,同蒋介石、汪精卫等反动势力作斗争,同时介绍了她的画作、诗歌和文章。本书真实还原历史,纪念前辈们为国家和民族未来做出的巨大牺牲,教育处在和平年代的我们,珍惜革命前辈为我们创造的、来之不易的和平。
關於作者:
程萍,广东电白人,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原校长。现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宋庆龄基金会主席。中山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兼任民革中央孙中山研究会和中国辛亥革命研究会理事会副会长、广东省微生物学会副会长。曾先后在华中农学院农学系(本科)、武汉大学生物系(硕士研究生课程)、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和美国普度大学生物系(高级访问学者,完成博士论文)学习。曾先后在湖北民族学院园艺系、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厅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任教任职。
于欣伟,辽宁本溪人,教授,广州大学原副校长,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民革广州市委会主委。民革中央委员、广东省政协委员。东北大学化学专业本科、硕士研究生毕业。曾任辽宁科技大学化学教研室主任、化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院长,越秀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广州大学副校长,民革广东省委会副主委。

王明星,山西代县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曾先后在山西大学、复旦大学和澳门科技大学学习,并分别获得史学学士、经济史学硕士和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肇庆学院旅游学院院长、旅游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现代农业研究院院长。现任广州华商学院特聘教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东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院院长、岭南文化创意产业研发中心主任、民革广东省委会常委及省委会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主要学术研究领域是:中华民国史、廖何文化、区域经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及非遗(端砚)学。曾在《光明日报》《中国经济史研究》《当代亚太》《中国流通经济》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公开出版各类学术著作18部。主持国家及省市厅级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
目錄
上篇? 传记与年谱
惟菊与石——何香凝小传/(谭元亨 王明星 王 立)2
序 / 2
为人之女 / 3
为人之妻 / 8
为学东瀛 / 11
文武“双侠女” / 14
吟诗画虎 / 18
革命生涯 / 22
智救夫君 / 28
丹心报国 / 33
遗志犹在 / 42
寒夜双星 / 51
华侨慈母 / 76
情系宝岛 / 82
笔墨丹青 / 85
舐犊情深 / 90
余音绕梁 / 95
参考书目 / 99
何香凝年谱简编/(王明星 王 立)100
中篇? 作品选
画选
菊 / 122
狮 / 123
松·竹·梅
(一九二八年)/ 124
枫 / 125
松 / 126
月下小景 / 127
雪·月·松 / 128
山水人物 / 129
菊 / 130
松·竹·梅(一九三六年)/ 131
山水 / 132
绿梅 / 133
梅·牡丹 / 134
踏歌图 / 135
祖国山河 / 136
冰雪暖于棉 / 137
和平之境 / 138
春山童趣 / 139
书法 / 140
江淹浦畔 / 141
花寒不落墨常新 / 142
梅·竹 / 143
高松立海隅 / 144
松风流水 / 145
白梅 / 146
寒鸟驻芳枝 / 147
喜上眉梢 / 148
虎啸 / 149
诗选
辛亥前二年送仲恺去天津与法国社会党人联系 / 150
征妇怨 / 150
谒金门 无题 / 151
无题 / 151
挽廖仲恺 / 152
有感 / 152
重游大庾岭 北伐途中 / 153
题画 石、牡丹 / 153
总理奉安后一日有感 / 154
题画 梅花(一九二九年)/ 154
往法国途中 / 155
出国途中感怀 / 155
感赋 / 157
题画 落枫 / 157
题画 梅花(一九三一年)/ 157
调寄谒金门 / 158
“一·二八”后寄黄埔学生 / 158
题画(一九三二年)/ 159
题画 枫、菊 / 160
勇哉好男儿 / 160
题画 梅花(一九三五年十月)/ 161
勿忘国耻 / 161
卖画 / 162
题画(一九三六年)/ 162
勖励将士 / 162
赠前线将士 / 163
慰劳奋勇杀敌之健儿 / 163
赠冰莹 / 164
送抗日征人寒衣,“八一三”后办慰劳救伤 / 164
在香港妇女慰劳会周年纪念大会上的开会词 / 165
爱国旗 / 166
题画 梅 / 167
怀粤饥荒闻警报 / 167
香港沦陷有感 / 167
日寇侵占香港后回粤东途中感怀 / 168
感怀 / 168
香港沦陷后赴桂林有感 / 169
日祸移居广西舟中 / 169
内战饥荒感怀 / 169
画梅花一幅贺朱总司令寿 / 171
闻邻人歌声有感 / 171
题太平天国九女英雄 / 172
遥望台湾 / 172
赴黄花岗及烈士陵园献花 / 173
雁 / 173
采桑 / 174
文选
敬告我同胞姊妹 / 175
在上海国民党本部孙中山先生追悼大会上的演说 176
在国民党和国民政府追悼廖仲恺陈秋霖大会上的演说 / 177
廖仲恺遇害事略及其感想
——在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 / 179
蒋介石是反革命派
——在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汉口特别市党部的演说 / 181
扶助农工的感想 / 181
对时局之意见 / 183
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宣言 / 186
国难救护队后方理事会募捐启 / 186
与日日社记者谈廖承志被捕事 / 188
与《申报》记者谈廖承志被捕事 / 188
保领廖承志出狱书 / 189
致张静江函一九三五年三月十七日)/ 190
致张静江函(一九三五年五月十一日)/ 190
双十节的回忆与展望 / 191
我们的目标 / 195
恢复中山先生手订“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案 / 197
与宋庆龄等呈江苏高等法院文 / 198
与宋庆龄等关于救国入狱运动对上海新闻界发表的书面谈话 / 200
自传初稿 / 204
致扼守闸北四行仓库诸壮士函 / 219
拥护抗战建国纲领实行抗战到底 / 220
为前线将士呼吁扩大征募寒衣运动 / 222
斥汪兆铭 / 225
“三八”我要说的话 / 229
孙中山先生的伟大 / 232
纪念“八一三”再斥汪精卫 / 235
改组国民党的前后回忆 / 242
廖先生被囚 / 248
致蒋介石毛泽东电 / 255
我的简单的希望 / 256
致蒋介石毛泽东等电 / 256
致孙科等函 / 257
与李济深等对“改组政府”的严正声明 / 258
评“惩处”李济深事——答《华商报》记者问 / 260
致海外同胞同志书 / 262
必迅速召开新政治协商会议 / 265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的讲话 / 268
必须以新民主主义为我们的领导思想 / 270
必须为新民主主义彻底实现而奋斗! / 273
中侨委第一次侨务扩大会议开幕词 / 277
中侨委第二次侨务扩大会议开幕词 / 281
对宪法草案的感想 / 293
中侨委第三次侨务扩大会议开幕词 / 295
进一步贯彻执行侨务政策,开展侨务工作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的发言 / 300
我的回忆(节选) / 306
在孙中山先生诞生一百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 / 343
下篇? 回忆与研究论文
我的母亲和她的画 / (廖承志)348
入梦相逢知不易,报国何时尽此心
——从何香凝先生早期创作的四首诗词看她的感情世界 /(庞光华)355
花开花落年年在,血冢黄花几度开
——何香凝先生的诗画试读及心路历程浅析 /(王明星)367
何香凝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贡献及作用 /(李 玲)397
附录
何香凝研究论文索引 / 406
何香凝研究学术论著概览 / 419
何香凝研究相关学术会议概览 / 426
后记 / 427
內容試閱
先开早具冲天志
后放犹存傲雪心
这是何香凝为自己所做的水墨梅花画题诗的前面两句。我们不知道她一生画了多少幅梅花,只知道,一个人独钟于梅花,自是有梅花的品格。梅枝,坚挺如铁,苍劲有力;梅花,笑傲冰雪,其香如故,在画面上透出,历久弥新。画是有生命的,更是有风骨的,画如其人,人如其画。这幅画,既是她一生的抱负,也是她一生的写照。试想,20 世纪初,中国受尽了列强的欺凌,风刀霜剑严相逼 ;20 岁刚出头的她,已胸怀冲天志,嫁给了“乱党”头子廖仲恺,把一生献给中国的独立解放事业。及至 20 世纪70 年代,神州动荡,故友凋零,儿子廖承志被关押,孙子廖晖被发配青海,已是 94 岁高龄的她,犹存傲雪心,直到咽下最后一口气。与她并称为“寒夜双星”的宋庆龄,第一个赶往医院致哀,并且在追悼大
会上致了悼词。 几近一个世纪,她无愧于当年《救亡日报》的称颂,与宋庆龄一道,皎然 如寒夜双星,照亮着风雨如磐、长夜难明的神州大地,“当此中华民族处困苦 颠连之境,趋向自由独立之途中……以其艰苦卓绝之精神,从事与民族解放斗争,为我新中国之历史,挥洒其光辉无限之笔者,在妇女界中,为孙夫人宋庆龄,廖仲恺夫人何香凝”。70 多年前面对日本侵略者肆虐的岁月,这段铿锵有力的评语,今日言犹在耳。
面对这样一位伟大的女性,一位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一位被誉为“华侨慈母”的杰出国务活动家,当年,更是参与推翻千年帝制的民主革命的女元勋,宋庆龄称之为“大姐”,“国民党前辈廖仲恺的忠实、勇敢的妻子”,“为和平民主建国而奔走的马前卒”……这么多崇高名誉集于一身的巾帼英雄,我们当有怎样的敬意?这一个个称号,便是一个世纪一道道惊涛骇浪中发出的呼啸!

为人之女

百年风涛来眼底!
姚黄魏紫向谁赊?
郁李樱桃也没些。
却是南中春色别,
满城都是木棉花。
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二月一日雨寒》诗中的一首。诗人当诧异,二月春寒料峭,为何羊城遍是火红的木棉花?南国春色,别是一番情致。且看这高耸入云的木棉树,竟然在不曾抽出新枝,绽放绿叶之际,却向长空开放出千朵万朵的红花,一如燃烧的火苗,升向天际,烧红了蓝天,有如雪红的彩云,漫遍了天边,让人激赏不已。何香凝就诞生在这嫣红的木棉花下。 于是,她也就有了木棉花的品格。
可不,木棉花等不及新枝绿叶的扶持,就先把花朵开向天空,以显示春天带来的旺盛生命。小小的何香凝又何尝不是这样呢?等不及长大,倔强的意志却早已形成,伟大的理想早已放飞。否则,她何以会在豆蔻之年,就已有了惊世骇俗之举!
何香凝初名谏,又名瑞谏,1878 年 6 月 27 日(清光绪四年农历五月二十七日),出生在繁华的香港 HLIIYWOOD(上环荷里活道)东街 31 号公馆里,在
家中排行第九。虽然出生于香港,但何香凝的祖籍是广东南海县花棣乡棉村(今属广州荔湾区中南街)。村子因有高大的木棉树而得名,木棉树似乎也暗示何香凝先生的坚毅性格和坎坷却辉煌的人生道路。木棉,古称史候花,又名攀枝花,也叫“英雄树”。树身可达数丈,铁干铜枝,刚健坚挺。初春时节,包裹着金黄花蕊的大红花,酷似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鲜艳夺目,映红半边天。木棉生性“争强好胜”,不管旁边长着多么高大苍劲的树木,也无法将它遮盖起来。
童年是一个人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童年时期家庭的环境无疑会深深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何香凝先生的父亲何载祖辈世世代代都生活在棉村,以种花为业。何载的父亲先是到岭南重要的商业市镇佛山经商,后又辗转到澳门、香港。小何载也随父离开棉村外出生活,何载小小年纪就可谓见多识广,加之他又聪明能干、机敏灵活,稍长,何父就让他独自到开埠不久的香港开设一家小杂货铺,跟随父亲久经商场历练的何载很快就打开了局面,因为经营有方,也积攒下一点资本。
不久,他凭借着商业嗅觉的灵敏发现中药、茶叶市场的商机,敢想敢干的他旋即成立了“祥发生”中药铺和“祥安”茶叶行,并附设制茶厂,牢牢地掌握货源供应。随着生意做大,从一间杂货铺起家的何载很快就凭借着雄厚的资本在香港的商界崭露头角。彼时香港已经被清政府割让给英国,不同于清政府,英国殖民者更重视商业的发展,经济逐渐发展,带来了人口的不断增加,地价也就日渐高涨。一些“炒地皮”的商人大做辗转买卖土地的生意,发了横财。而英国殖民政府的一些官员也乘机购置土地建房屋,然后高价出租或转卖,财源滚滚,私囊暴涨。当时,拥有一定资金的何载,也看准这个机会,开始兼做“炒地皮”的营生。他不断买进便宜的土地,先建小房小舍,迅速卖出,再建大房大宅,再卖出,积累更多的资金后,再购进大幅土地建楼房。如此循环这种模式,不久就发展成为拥有百万身家的大地产商。此时,何载在香港拥有众多的店面、房产,其中相当多的房产集中在当时最繁华的地区。何香凝出生的荷里活道的公馆,更是宽阔豪华。
何香凝的生母陈氏,名陈二,原为贫穷人家女儿,为生计,在香港一户殷实人家做长年女佣,广东人称之为“住年妹”。陈氏面容眉清目秀,且聪明伶俐,性格温厚淳善,办事勤快利索,因为她经常要到何载的店铺为主家买日用品,一来二去,同何载相识相知。说起来陈二本是何载的正妻,但何载的年迈双亲却因儿媳“大脚”而心存不悦。便认定儿子未经父母之命,就和一个“住年妹”私订终身,有辱家门 ;何载母则抱怨儿子要了个“大脚妹”,大脚婆娘被认为是不适宜当大户人家的正室太太的。借着这个理由,在何载和陈二结婚半年后,何载父母就亲自做主,命儿子和一个有一双“三寸金莲”的缠足小姐举行婚礼,并把陈二贬为妾氏。但何载内心疼爱陈二,仍让陈二操持整个家庭。陈二勤勉淳朴、敬老爱幼、机敏干练,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一呼百应
的家庭主妇。
陈二因为自己没有缠足而遭受耻辱,便更加坚持要给女儿缠足。头三个女儿都乖乖地缠足了。何香凝七岁那年,母亲对她说:“女儿呀,该轮到你扎脚(广东人把缠足叫作扎脚)了。”小香凝却大声说道 :“我不扎,我不扎!去年,外婆家来的堂舅父说过,太平天国的女兵个个都是大脚姐姐,走路像飞一样,打仗像男人一样猛,我长大了也要当大脚女兵!”母亲严肃地说 :“傻女儿,你是我何家的千金小姐,那些女兵是穷人家的女娃,你怎么能跟她们一样去打仗呢?反抗朝廷的人,无论是官是兵,是男是女,被抓到了都要杀头的,千万别乱说啊!”小香凝执拗地回道 :“我才不怕哩!我会爬树,爬得很高很高,他们抓不到我的。”
根据史料考证,何香凝外祖母家一个亲戚曾在太平军中任职,相当熟悉太平军的情况。他到香港探亲时,经常把自己的见闻当作故事讲给何家人听,小香凝特别喜欢听“长毛”“造反”的故事,尤其对那些有一双天足、英姿飒爽征战沙场的太平军女兵更是佩服有加。她幼小的心灵里萌生了以太平军女兵为榜样的想法,憧憬着自己长大后也跟这些英勇的大姐姐一样 :“大脚着草鞋,天足走天下。”面对小香凝的抗争,父母也毫不退让,软的硬的轮番“轰炸”让小香凝就犯。被强行缠上缠足布的小香凝,从床头柜里面摸出剪刀,对准缠足布一通剪,布片也应声落地,聪明的小香凝把碎布片堆到床底,剪刀也原样放回,一切似乎都没有发生过似的回到床上睡觉。然而好景不长,被父母识破了“诡计”之后还遭受一通毒打,连带着小剪刀也被没收了,还被威胁道:“如果再剪,不给饭吃,推到郊野喂狼去。”小香凝却宁折不弯。“作案工具”被没收了,一时间也是无可奈何,正在这时一个来看望她的小丫鬟给她解了燃眉之急,偷偷地帮她到街上买了一把小剪刀。有了小剪刀之后她继续剪掉可恶的裹脚布,只是机警的她,这次把剪刀藏到了家中神坛上的暗格之中,防止被再次发现。发现裹脚行动失败的父母,再次痛打、责罚小香凝并问她剪刀的来源,小香凝却咬紧牙关坚守着这个秘密。如此反复十数次,父母终于还是拗不过小香凝,只得由她去了。
俗语有云 :“三岁知八十。”何香凝先生从小便显露出这种倔强性格,凡事总是争强好胜,特立独行且任性,凡是她认准了的,一定毫不动摇,九头牛也拉不回来 ;凡是她认为不对的事,一定抗争到底,誓不罢休。让人始料不及的是她那双使母亲发愁的大脚,在后来也成为她与廖仲恺结为伉俪的重要契机。
有谁说,这不是“天作之合”呢?冥冥之中,大洋彼岸,就有那么一个高贵的家庭,在中国仍以“缠足”为国粹之际,却偏偏指定儿子务必要娶一位“大脚”的媳妇。有谁说,这并非命运的安排,偏要娶她的男子,会是一举冲天,要参与推翻千年帝制的革命党人,与她自小叛逆、豪爽的性格,一拍即合,从此风雨同舟,出生入死。
天乎?时乎?命乎?
小香凝天生注定了自己一辈子的不凡。
何家家大业大,何公馆内就设有私塾,请塾师在家上课,一般而言私塾多是以教授男孩为主。塾师主要是教何家子弟们读书,认字以及学习一些古文。每天听到哥哥、弟弟们朗朗的读书声,小香凝心里也是痒痒的。她跑到父亲跟前要求也像哥哥、弟弟们一样读书,思想保守的何载认为如果让女孩子和男孩子一同读书会影响男孩子的聪明,不利于家业。小香凝心有不甘,但也不知道如何反驳父亲,只好暂且不提。然而她依旧每天跑到课堂外听人读书,何父也知道小香凝不是那么容易乖乖就犯的孩子,为了防止小香凝大闹私塾,何载为小香凝找到一家只有女学生的“女书馆”入读。小香凝在这家女书馆里就读两年之后,香港突然流行起来“核疫”,随着死亡人数的不断上升,香港市民也都人心惶惶,学生也纷纷不再上课,女书馆也只好关门停办。何家为了躲避瘟疫,跑到澳门,等疫情过去返回香港之后,女书馆却不再复馆,小香凝失去了上学读书的机会。正如反抗缠足时一样,认为错的事情小香凝会反抗到底,但她认为对的事情,也会坚持到底。女书馆停办之后,她靠着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毅力坚持自学,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 1903 年赴日留学。既然是自学,就不必完全拘泥于规定的课程,这样反而给了小香凝更广阔的学习视野,她广泛地学习古诗、书法、绘画、茶道等传统文化知识。对《唐诗三百首》更是爱不释手。小香凝儿时的习作已显示出不俗之处,她的书法,练楷书笔画规矩端庄,练行草结构稳健而动静有致,各种字体均是刚柔兼济。家中的女佣说她 :“九小姐写的不像女仔字,更像男仔字。”父亲偶尔也过来看看,说 :“如果你是男儿我就让你写副对联贴在门口了。”
这段自由读书学习的生涯,隐约之间显现出了她日后的人生轨迹,更为重要的是这段时间的学习积累为她日后成为大诗人和大画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前面说到何香凝因为反抗缠脚保持了一双天足,但是在旧中国一双天足可 算不上是婚姻中的增分项。按照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排列起来何香凝属“虎”,她也确实配得上她的属相,为人心胸开阔,机警敏捷,意志坚强,同时也争强好胜,性格叛逆。在婚龄较早的旧中国女孩子“年方二八”差不多就要出嫁了,眼看着何香凝已经 19 岁,父母不由得为她担心起来。反观何香凝,她倒是一点儿也不着急,每天仍旧是沉浸在诗、书、茶之中,同时还协助父亲打理家里的事务。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