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以载道:唐宋四大家的道论与文学
》
售價:HK$
88.5

《
高句丽史
》
售價:HK$
184.1

《
随他们去:别把精力浪费在无法掌控的事情上
》
售價:HK$
81.4

《
聊斋志异:2025全新插图珍藏白话版(全4册)
》
售價:HK$
588.8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全面反映苏轼创作与生平,读懂诗人的生命心魄; 结合苏轼生平,精心选注代表性词作; 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中山大学教授张海鸥选注
苏轼改变了北宋的词风。北宋前期基本上延续着五代词风,除了柔靡绮艳、绸缪宛转之外,人们不知道有什么别的写法。经过苏轼的努力,作为“艳科”的词才有了新的面貌。苏轼改变了对词的传统看法,词不再被视为消遣娱乐、佐欢侑酒的工具。他用词去表现诗的传统题材,从而开拓了词的题材和境界,使词取得和诗同等的地位和功能。词居然也可以用来言志、咏怀,探究人生的意义,表达哲理的思考。苏轼以诗为词,他的作品有诗的沉郁、诗的豪放与诗的淳朴,而又统一于自然天成这一种苏轼特有的风格上。
——袁行霈
|
內容簡介: |
苏轼是罕见的天才、全才, 是思想家又是文学家,博擅众艺,著述丰富,其诗、词、文章都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水平。他性格坦率,真诚乐观,处世态度随缘自适,思想丰富、通达,儒、道、释兼融。2000年法国《世界报》特辟专栏纪念“千年人物”,连载全世界十二位生活在十世纪的杰出人物,之后编辑成书《千年英雄》。苏轼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苏轼存世的三百四十多首词,大部分编年清晰,源于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携带着丰富生动的故事。本书专选编年比较确定的词共一百一十六首,按时序先后排列,结合苏轼生平与创作背景,配以精当的注释、评析,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他的生活轨迹、心路历程。
|
關於作者: |
张海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广州软件学院教授。担任中国苏轼研究会副会长,中华诗教学会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等。从事中国古代文学、诗词学研究,写作各体诗歌。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一百二十余篇,出版《北宋诗学》《水云轩诗词》等著作三十余种。获得 “诗词中国影响力诗人奖”“宝钢优秀教师奖”、中华诗词研究院 “屈原诗学奖 —— 诗学贡献奖”、广东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目錄:
|
华清引(平时十月幸兰汤)
南歌子(绀绾双蟠髻)
南歌子(琥珀装腰佩)
江神子(凤凰山下雨初晴)
江城子(玉人家在凤凰山)
减字木兰花(晓来风细)
行香子(携手江村)
少年游(去年相送)
蝶恋花(雨过春容清更丽)
醉落魄(轻云微月)
虞美人(湖山信是东南美)
诉衷情(钱塘风景古来奇)
南乡子(回首乱山横)
南乡子(旌旆满江湖)
南乡子(东武望余杭)
定风波(千古风流阮步兵)
醉落魄(分携如昨)
采桑子(多情多感仍多病)
沁园春(孤馆灯青)
蝶恋花(灯火钱塘三五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满江红(天岂无情)
望江南(春未老)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江城子(前瞻马耳九仙山)
江城子(相逢不觉又初寒)
水调歌头(安石在东海)
临江仙(自古相从休务日)
蝶恋花(簌簌无风花自嚲)
浣溪沙(照日深红暖见鱼)
浣溪沙(旋抹红妆看使君)
浣溪沙(麻叶层层苘叶光)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
蝶恋花(别酒劝君君一醉)
永遇乐(明月如霜)
江城子(天涯流落思无穷)
减字木兰花(玉觞无味)
西江月(三过平山堂下)
南歌子(山雨潇潇过)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
南歌子(寸恨谁云短)
南乡子(晚景落琼杯)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
南乡子(霜降水痕收)
满江红(江汉西来)
江城子(梦中了了醉中醒)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西江月(照野弥弥浅浪)
念奴娇(大江东去)
洞仙歌(冰肌玉骨)
念奴娇(凭高眺远)
醉蓬莱(笑劳生一梦)
醉翁操(琅然)
满庭芳(蜗角虚名)
定风波(好睡慵开莫厌迟)
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
满庭芳(三十三年)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
十拍子(白酒新开九醖)
水调歌头(落日绣帘卷)
减字木兰花(神闲意定)
满庭芳(归去来兮)
水龙吟(露寒烟冷蒹葭老)
减字木兰花(郑庄好客)
南歌子(欲执河梁手)
菩萨蛮(买田阳羡吾将老)
虞美人(波声拍枕长淮晓)
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
水龙吟(古来云海茫茫)
满庭芳(三十三年)
满庭芳(归去来兮)
蝶恋花(云水萦回溪上路)
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郎)
如梦令(为向东坡传语)
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
哨遍(睡起画堂)
西江月(莫叹平齐落落)
行香子(绮席才终)
点绛唇(我辈情钟)
临江仙(多病休文都瘦损)
南歌子(山与歌眉敛)
鹊桥仙(乘槎归去)
南歌子(海上乘槎侣)
南歌子(苒苒中秋过)
南歌子(师唱谁家曲)
贺新郎(乳燕飞华屋)
减字木兰花(云容皓白)
临江仙(一别都门三改火)
八声甘州(有情风)
定风波(月满苕溪照夜堂)
临江仙(我劝髯张归去好)
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
临江仙(尊酒何人怀李白)
满江红(清颍东流)
木兰花令(霜余已失长淮阔)
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
生查子(三度别君来)
青玉案(三年枕上吴中路)
行香子(三入承明)
行香子(清夜无尘)
木兰花令(梧桐叶上三更雨)
浣溪沙(罗袜空飞洛浦尘)
西江月(马趁香微路远)
临江仙(九十日春都过了)
蝶恋花(花褪残红青杏小)
人娇(白发苍颜)
浣溪沙(轻汗微微透碧纨)
浣溪沙(入袂轻风不破尘)
三部乐(美人如月)
雨中花慢(嫩脸羞蛾)
西江月(玉骨那愁瘴雾)
西江月(世事一场大梦)
千秋岁(岛边天外)
|
內容試閱:
|
苏轼( 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苏洵之子。宋仁宗嘉祐二年(1057)与弟苏辙同登进士第。嘉祐六年(1061)八月,苏轼考“贤良方正能言极谏科”,入第三等(即最高等级),授大理评事,凤翔府签判。之后累官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神宗元丰三年(1080)御史台兴“乌台诗 案”,苏轼被以“谤讪朝廷”罪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元祐初,哲宗年幼,高太后主政,起用苏轼,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但苏轼又不赞成司马光尽废新法,因政见不合,就自请外任,并从此特别讨厌朝廷的党派倾轧,一直不愿回朝为官。先后知杭州、颍州、扬州、定州。高太后去世,哲宗亲政,改元绍 圣,罢黜“元祐党人”,苏轼于绍圣初年(1094)谪居惠州,居惠三年多。绍圣四年(1097)四月再贬儋州,居儋三年。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七月二十八日卒于常州。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谥文忠。今存《东坡全集》一百十五卷。
苏轼性格坦率,真诚乐观,处世态度随缘自适,思想丰富、通达,儒、道、释兼融。他是罕见的天才、全才, 是思想家又是文学家,博擅众艺,著述丰富,其诗、词、文章都代表宋代文学的最高水平。今存诗二千七百余首、词三百四十多首、文四千多篇。
苏词未编入《东坡全集》,另编为《东坡乐府》。现存宋代苏词版本,最早是曾慥所编《东坡先生长短句》,稍后有傅幹《注坡词》。近现代版本主要有:朱祖谋《彊村丛书》本收《东坡乐府》三百四十三首(商务印书馆1936年线装版二册)
龙榆生据此作《东坡乐府笺》(商务印书馆1958年出版线装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7月出版“中国古典文学丛书”本署名朱孝臧编年、龙榆生校笺、朱怀春标点)
台湾曹树铭校编《东坡词》(台湾万有图书公司1968年)
石声淮、唐玲玲《东坡乐府编年笺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
薛瑞生《东坡词编年笺证》(三秦出版社1998年9月)
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9月)
(本书简称:傅《注》、龙《笺》、曹编《东坡词》、石唐《笺注》、薛《笺证》、邹王《校注》)
苏轼何时开始写词呢?薛《笺证》认为苏轼《浣溪沙》(山色横侵)可能作于嘉祐五年(1060)正月路过荆州时,此时苏轼二十五岁。苏轼年轻时可能写过词,但时间判断的依据不太清晰,较难确定。他开始大量写词肯定是在通判杭州(1071—1074)时,那时他三十六至三十九岁。当时他写词主要学三家:欧阳修、张先、柳永。他在赴杭途中先去颍州拜访老师欧阳修,欧公必以自家保留节目《采桑子》十首联章演唱招待客人。离颍赴杭路上,苏轼就写了《南歌子》二首联章词用于宴席间演唱。他对欧公的词很熟悉,倅杭三年间所作五十多首词中,与欧公所用词调相同者十六调三十二首。比苏轼年长四十六岁的著名词人张先本已退居湖州,但苏轼到杭,他便从湖州来杭,与杭州太守及苏轼等文士往来密切,杭州因而形成了以苏轼为中心的词人群体,目前有词可考者十二人,其中苏轼作词最多,五十四首。苏轼对柳永词也很熟悉。他虽未见过柳永,但其词明显受到柳 词影响,风格、词调、叙事章法等方面皆有体现。苏轼对前辈词家不只是学习,更有能力超越之。实际上,苏轼词很快便自成一家,而且达到了很高境界。
他“以诗为词”,大凡纪游、怀古、赠答、送别、说理等,一切生活和心情皆可入词,从而扩大了词的内容和题材,凡诗能写者,皆可入词。诗的章法句法字词之法,诗的风格、意境、叙事方式,于词亦然。所以,后人读苏轼的诗和词,除了文体形式不同,其他并无明显区别。他还大量使用词题和词序,增强了词的叙事功能。他继柳永之后大量写作长调,使长调大兴。他的各种艺术实践,放开了词的功能,提升了词的艺术境界和文体地位。前人说他的词“一洗绮罗香泽之态,摆脱绸缪宛转之度”(胡寅《题酒边词》),“指出向上一路”(王灼《碧鸡漫志》)。
苏轼词风格多样,婉约、旷达、清新、豪放词皆有之。词学史常说苏轼开创了豪放词派,已成定论。苏轼确实是豪放词的开创者和最具标志性的代表。他的豪放词代表是密州所作《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和黄州所作《念奴娇》(大江东去),但他第一首具有豪放风格的词是比《江城子》早一年作于湖州的《南乡子·赠行》,词之上阕已经具备“豪放”的典型特质——豪迈奔放,淋漓尽致:“旌旆满江湖。诏发楼船万舳舻。投笔将军因笑我,迂儒。帕首腰刀是丈夫。”
苏词有时不拘泥于传统的音律格式,被时人戏称为“曲子中缚不住者”,他自己也谦称“曲不如人”。实际上他的词绝大多数格律严谨,不合音律之处很少。他还创制过《华清引》《荷花媚》等词牌,可见他深解音律。
词学家常用婉约、豪放来概括词的风格。婉约大致是含蓄委婉、言不尽意、意在言外。用“婉约词”的基本特征来审视苏轼词,多数是不太合适的。苏轼的性格一点儿也不“婉约”,他的词通常也不“婉约”,比如许多人认为是婉约词代表作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其实并不“婉约”,此词咏杨花而隐喻人生之漂泊无奈,并非含蓄委婉、点到则止的表达风格。
词在唐五代时期,基本是类型化歌唱。从柳永开始向文人个性化转变,经范仲淹、晏殊、欧阳修等人书写个人生活场景和心情意绪,到苏轼手里,这个转变基本完成了。
读苏轼词,有助于了解那个时代的方方面面。比如朝廷党派斗争,仕途之变化莫测。本书选了苏轼作于元祐末年的两首《行香子》“三入承明”和“清夜无尘”,可见他对仕宦风险的反思和厌倦。又比如词在日常生活中演唱的场景,熙宁四年(1071),苏轼赴杭州时途经楚州(今江苏淮安),楚州太守设宴招待,命
两位歌女歌舞助兴,苏轼当场作两首《南歌子》分别赠之,令人想象歌女演唱新词的情景。《采桑子·润州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描写文士宴席听歌的观感:“停杯且听琵琶语,细捻轻拢。醉脸春融。斜照江天一抹红。”在黄州,太守徐君猷常命官妓或家妓侍宴演唱助兴,苏轼也一一赠词,既赞美她们的美貌,也描写她 们载歌载舞的情景。晚年谪居惠州,苏轼偶尔也作词命自家爱妾王朝云演唱。苏轼许多联章词中,隐约可见歌舞元素,令人想象宋代文人生活中的风雅场景。
苏轼有许多词是赠予亲人或朋友的,比如写给苏辙的《水调歌头》《西江月》等多首。关于王朝云的词最多,或赞美,或宽慰,或悼念,本书惠州部分集中选入《蝶恋花》《人娇》等七首。本书所选一百一十六首词中,写给朋友的词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比如他倅杭时期赠送太守陈述古、杨元素词各十余首,本书选入几首。他任杭州、颍州、扬州太守时与苏伯固相关的词十余首,内容涉及政事、生活、心情。他的《八声甘州·赠参寥子》(有情风、万里卷潮来),深情厚谊感人。写给大通禅师(善本)的《南歌子》(师唱谁家曲),幽默风趣,深具人生智慧。写给王定国夫妻的《定风波》(常羡人间琢玉郞),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生活哲理表达得鲜活生动,优美深致。历史如大浪淘沙,许多人根本留不下任何痕迹,但与苏轼交往,有幸进入他的诗词文章,这些人便具备了不朽的生命意蕴。
苏轼用词展示了那个时代许多城市乡村的风貌,不只是黄州、惠州、儋州,凡他所见所赏,往往便与人类分享,华清池“独留烟树苍苍”,西子湖畔“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望江南·超然台作》写密州:“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南歌子·湖州作》:“山雨潇潇过,溪桥浏浏清。小园幽榭枕苹汀。门外月华如水、彩舟横。苕岸霜花尽,江湖雪阵平。两山遥指海门青。回首水云何处、觅孤城。”黄州的山水田园在他笔下活色生香,“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他在那里“认得岷峨春雪浪,初来。万顷蒲萄涨渌醅”。他在那里“醉眠芳草”“倚杖听江声”,忘情地欣赏“雪堂西畔暗泉鸣。北山倾。小溪横。南望亭丘,孤秀耸曾城”。
苏词中对历史人生的思考,以及基于各种思考之后确定的生活态度、乐观精神,对人类深有启发。他常说人生如梦,不是虚无,而是短暂,其来难料,其去难留。那么个体人生如何自处呢?热爱、珍惜、超脱、快乐,这是他自己的生活妙诀,也是他对人类提出的温馨劝导。“诗酒趁年华”,人生要有文化,有激情,快乐地度过每一寸时光。苏轼善于化解忧伤苦闷,乐观而且感恩地生活。他的智慧和情怀在词中表现得缤纷多彩,细致生动。本书最后选入苏轼在海南儋州所作《千秋岁·次韵少游》,这首词是苏轼历经磨难后的政治自白,也是他人生思考的最终结晶。
苏词的情怀最为感人,其中有丰富真切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他对生活、生命满怀热爱珍惜之情,对人对事多有亲切和感恩之心,较少怨怒之意,更无仇恨。他的词真切地映现了他从中年到晚年的情绪变化,情怀波动,在在感人。比如,他倅杭期间出差润州收到妻子的信,乃作《减字木兰花·得书》:“香笺一纸。写尽回文机上意。欲卷重开。读遍千回与万回。”将夫妻离别相思之情写得温馨亲切。在密州作《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将悼念亡妻之意写得淋漓尽致。在惠州朝云病重和去世前后所作若干词篇,情深意长,催人泪下。他和朋友相处也坦诚真挚,情浓意重。当代苏学泰斗王水照先生说:“古代作家中,能够持久地跟同时代和后世的人们建立起亲切动人关系者并不多,苏轼却是其中突出的一位。”他“是现世性和超越性水乳交融在一起的一位智者”(王水照《苏轼研究》自序《走近“苏海”》,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5月第1版第3页)。
苏轼是人类的优秀典范,他丰富、博大、精深,如山高如水长,海涵地负又和霭可亲。阅读苏轼,要读懂他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立德立言的诗意生存。苏轼是人类永远的榜样,亲切又清高,乐观又优雅。阅读苏轼有三个关键词:热爱生命、快乐生活、诗意生存。这是苏轼精神世界的三大内涵,三大支柱。
苏轼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在欧阳修之后数十年间,他是思想领袖,是文学界的泰山北斗。比如他将联章词演唱娱乐活动从京城带到各地,从宫廷官府带到山水之间。咏唱和平时代崇文盛世中各阶层人的生活状况、精神风貌、情怀意趣。苏门弟子秦观、赵令畤、毛滂等人纷纷效仿,衍为一代风会,宫廷中都引为时尚。又比如他的豪放词,影响了从北宋到南宋,乃至千年词坛。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在千年词史上唱和频次最高。无论在当时还是后世,在词坛影响最大的人,非苏轼莫属。
2000年法国《世界报》特辟专栏纪念“千年人物”,连载全世界十二位生活在十世纪的杰出人物,之后编辑成书《千年英雄》。苏轼是唯一入选的中国人。作者让-皮埃尔·朗日里耶是《世界报》记者,2017年他来眉山市参加东坡文化学术论坛,提交的论文译为汉语,大意说选择苏轼是由几位法国汉学家共同推 荐的。他阅读苏轼,认为苏轼是高智商天才、学者型官员,是工程师、水利专家、建筑师,为官时修建学校、堤坝、公立医院,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人物之一,是伟大而全面的文学家。其文在《世界报》发表后,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给他打电话长谈了苏东坡。[参见《首届东坡文化国际高峰学术论坛论文集》(未出版) 第 697—698页]
苏轼存世的三百四十多首词,大部分编年清晰,源于他真实的生活场景中,携带着丰富生动的故事。本书专选编年比较确定的词共一百一十六首,按时序先后排列,以方便读者阅读理解他的生活轨迹、心路历程。
出版社提出此书要面向大众读者,不宜太深太专太学术,须遵从丛书的体例设计。如此,则本书从苏轼现存三百多首词中挑选,最终的选目略能体现笔者阅读苏词的倾向。注释则主要依照邹王《校注》,并参考龙《笺》、薛《笺证》等著本,在此谨致谢忱。导读部分是笔者多年阅读苏轼、阅读苏词的心得体会,参考 了前人或今人研究苏学的许多成果,其中参考最多的是业师王水照先生及王门弟子如朱刚、崔铭等人研究苏轼的成果。
张海鸥于甲辰暮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