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全二册)(第三帝国通史写作的里程碑!7年魔鬼养成期+6年帝国崩塌录=13年人类至暗
》
售價:HK$
206.8

《
甲骨文丛书·古代东亚的车舆社会史
》
售價:HK$
196.9

《
大西洋现实主义:帝国与国际政治思想的德美交汇
》
售價:HK$
87.8

《
四海车书总会同 元代文人游历与行旅诗研究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售價:HK$
140.8

《
接触 2025全新升级版
》
售價:HK$
74.8

《
21天打造翘臀
》
售價:HK$
64.9

《
匠心传承:山西非遗日历·2026年·木版年画
》
售價:HK$
151.8

《
唐诗中的历史:战争、王朝与兴衰之歌 追随唐人“诗路”印记剖析大唐历史盛衰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1、简媜创作40周年纪念版,华语散文中不可绕过的经典之作。几度绝版后,作者亲定授权版本,全新修订呈现。
2、女性最勇敢的一次生命书写。「你以为你还年轻啊?」「不管!我老要老得理直气壮!」全社会热衷讨论生育、创业、养生时,唯独无人教我们如何面对老病死。简媜以文字搓一条绳索,牵病榻上的“人”渡河。
3、简媜以淬炼多年的文字功力,将沉重课题转化为充满诗意的生命体悟,残酷中见温柔,撕裂处见愈合。笔触细腻,刚柔并济。
4、收录《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宛如流沙》《仿佛一群野兽住进家里》等经典文章。文笔华丽又温润,将现实与哲理缓缓托举,平和有力。适合睡前读、通勤读、emo时更要读。
5、精巧独特130*195mm瘦长小开本。特邀知名设计师重塑意象,演绎朦胧与现实。外封精选特种质感花纹纸。
6、随书赠印签特种纸书签1枚,仪式感拉满,值得珍藏!
7、我愿意把所有的悲沉、蒙昧、大痛、无明都化约到一种素朴的乐观上,我认为它是生命某种终极的境界。——简媜
8、第一辑《女儿红》《梦游书》《微晕的树林》(简媜女性三部曲)现已推出;第二辑《胭脂盆地》《陪我散步吧》《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简媜生命三
|
內容簡介: |
简媜创作40周年纪念版·第二辑(3本)重磅来袭:《胭脂盆地》《陪我散步吧》《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简媜以日常生活的思考点切入,创造文学与时代、哲学对话的可能性,行远自迩,从少女时期至今,虽偶遇险境,仍踽踽蜿蜒出一条“灵魂追索”的轨迹。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可谓一部凡人初老启示录。作者以寓言式的魔幻奔想,勾勒了在“老人世界”里的鎏银岁月:有自己的阿嬷、外婆、母亲和姑姑,也有周围人在面临“老、病、死”时候的状态。
“最壮观的风景是人性”,一句话可读懂本书之重。
|
關於作者: |
简媜
一个专情散文、试探小说的人。生于宜兰,台大中文系毕业。
以“独自一人,长途跋涉”的步伐走创作之路,自云鬓时光至霜发岁月,步履坚定,至今不辍。
题材涵盖乡土、亲情、女性、教育、饮食、生死、爱情,深刻演绎城乡变迁、社会观察、历史记忆、生老病死等议题。对社会变迁脉络、人性幽微幻景恒常保持浓厚的书写兴趣。
书写手法多元奇变,不复踏旧路,自成一格。自称散文是与读者心心相印的古老行业、作者修炼“理想我”的新道场。
曾两度获金石堂年度风云人物、2017年青年学生文学奖“青年蕞爱作家”、2018年获“当代台湾十大散文家”。著有散文《女儿红》《天涯海角》《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我为你洒下月光》《陪我散步吧》,小说《十种寂寞》,古典书写《一个人漫游,古典森林》等二十四种。
|
目錄:
|
目录
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
在街头,邂逅一位盛装的女员外
手工刑法
活得像一条流浪狗
老,是贼
焦虑派养生恐怖分子
山海经大药局
〔幻想之一〕向肉身道谢
你属于你今生的包袱
版权所有的人生
物,你的看守所
心灵小屋
〔幻想之二〕一趟悲欢
老人岛
老人之乱
鎏银岁月
祖字辈任务
自己的老屋
哀歌的屋檐
世界降下她的黑幕
宛如流沙
哀歌无尽
银发服务有限公司
老年财金生活体验营
老人词典
老伴儿走了
〔幻想之三〕晚秋絮语
病,蕞后一项修炼
欢歌与悲啼同在
病役通知书
仿佛一群野兽住进家里
病之遐想
医院浮生录
侍病者是下一个病人
寻找奇迹
尊贵地离席
第二个爸爸
〔幻想之四〕水面上的鸢尾花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一人旅途
〔幻想之五〕葬我于一棵被狂风吹歪的小树
冥界神游
悲伤终结
尾声 下着雨的冬天早晨,阿嬷启程
序 老年书写与凋零幻想
1.是你吗?
是你吗?翻动书页的是你吗?
你刚踏入滚烫的世间,还是甫自水深火热的地方归来?你才扛起属于你的包袱,还是即将卸下重担?你过着你甘愿的日子,还是在他人的框架里匍匐?你兴高采烈写着将来的梦想,还是灯下默默回顾活过的证据?你身手矫健宛如美洲虎,还是已到了风中残烛?
人生对你而言,是太重还是太轻?是甜美还是割喉的苦?是长得看不到终点,还是短得不知道怎么跟心爱的人说再见?
2.梦与街道
四年多前,我做了一个很短的黑白梦。梦中出现两位老者,一男一女,穿黑衣,极老,一前一后慢慢走着,走在宽阔的干涸河床暴露出的黑色砾石上。旁边,有一个小孩也可能是个侏儒,躲在大石边偷偷看着他们。梦自行运镜,没有对话,老者从小孩的右侧缓慢地走到左侧,蕞后,镜头停在小孩的白衣背影上。
几乎也在这时节,我发现街道上、公园里,轮椅老人越来越多,婴儿车越来越少,社会曾有过族群裂痕,现在出现的是人口裂痕,从“高龄化社会”即将进入“高龄社会”、可能迈向“超高龄社会”的统计数据佐证了台湾的处境。这冲击着我。我这一代从小熟背卫生所宣传口号“一个不算少,两个恰恰好”,从来没想过有一天会短少婴儿,而且仿佛被下了蛊,昔年那个蒸腾着梦想与青春、挥舞着汗味吹着稻风的岛,似乎进入花果飘零。一夕间,人全老了。
梦预言了书写方向。黑色砾石指社会环境也是迈向死亡的老年之路,那个偷窥的小孩或侏儒应该是我;梦点出,我自觉像个孩子或是内在力量像个侏儒,不足以处理“老”这么沉重且庞大的主题。
但是,我并未走开,仍然偷窥着,埋伏在那里,睁着我的散文眼睛。
3.四个老师、十一位助教、六位学长
连助孕的指导疗法都有,连胎教的书都可以找到,更别说关于童年期、青春期的教养。生命落地,人生开始,指导手册一路排开;成年以后,以主题区分,教你如何小额创业,如何买下第一间房,如何克服恐惧战胜忧郁,如何挽救婚姻经营家庭。接着法定退休年龄到了,六十五岁开始,可以游山玩水过自己的日子,另一排闹轰轰的书教你如何养生,如何消灭癌症,如何活到一百二十岁不生病。
没有人教你,如何准备“老病死”?没有人敢挑明:你会老你会病你会死。相反地,那论调是:你不会老,你不会病,你不会死。在酥爽麻醉、通体舒畅的气氛下,怎可能自我反问:若人人如此,那死的都是谁?
在生的现实里,我们是否应该谦虚地想一想,灵魂可能是永远轮转的,但身躯是借来的,用坏了才归还且不须赔偿,已是莫大的福利了!
我无意写一本指导手册,但迫切觉得“老年学”(或老年产业)是一门有待各方齐力砌建的学问。作家关心的仍是世间现场里人的特殊困局与突围,生命之无奈与高贵。在酝酿的数年间,我常常浮出疑问:这世间真的甘甜如蜜吗?既然苦楚多过喜乐,为何又恋恋不能舍?街道上行走的多是苍老者,肢体抖颤、步履艰难,却又展现无比的坚强。老的过程非常缓慢,像黏蝇纸上一只苍蝇慢慢地抖动小脚,抖不出下文。等我们老的时候才能体会,老人嘴里含了一颗沾着蜂蜜的石子,硬得会崩牙,可是咂巴咂巴之后,分泌了甜,又吮了一口生命的蜜。
然而,预言写作方向的梦,同时也质疑自己的能力。我必须感谢不可思议的众缘汇聚,齐力提拔了我。
二〇一〇至二〇一二两年间,我的亲人走了四个;熟识朋友家中有长辈辞世的,共十一人;二〇〇八至二〇一二,有六位熟朋友罹患重病,蕞年长的才六十一岁。四年之间,参加告别式带回来的纱袋毛巾有一大叠。不管是基督教追思礼拜唱“奇异恩典”、佛教诵“阿弥陀经”,我都同样流了告别的眼泪。四位至亲中,有一位我侍立在侧、笔记变化陪着走完全部病程,有两位我在现场送他们启程。这四位都是以肉身做讲坛的至亲至爱的老师,详详细细教我修习“生死学分”;十一位助教,提供各式各样“人生终程”考古题,供我深思、解纠缠的谜;六位学长,化疗、电疗、插管、加护病房,从鬼门关爬回来,好似做了“疾病笔记”,替我划出勇气、意志等必考题。
不可思议啊,众缘汇聚!我的书写生涯里从未出现像这书一般的铁人三项式的磨炼,我再不成才,有此不择手段改造我的造化,种种人生角色都完足地历练、多少滋味都尝过之后,依随死神踏查的轨迹,我自诩已有能力下笔。
4.用文字搓一条绳索,渡河
我们的一生花很长的时间与心力处理“生”的问题,却只有很短的时间处理“老病死”,甚至,也有人抵死不愿意面对这无人能免的终极课题。然而,不管愿不愿意,无论如何挣扎、号叫,“老病死”联合账单终会找上门——先找上我们的父母,再找我们。大约从四五十岁开始,我们得先承接父母的账单,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和着肝肠寸断甚至满腹怒火付完了账单,接着,轮到自己的了。
“老病死”不仅是社会也是家庭、个人的总体检,不仅只是肉身衰变,亦同步涉及家庭伦理、经济、法律、宗教信仰、哲学素养……这些仓储,若等到事到临头再盘算,往往太迟。一个人老了,不只是一个人的事,是一个家的事,整个社会的事。生老病死是自然律,但走这条路的人怎可毫无准备、顺其自然?一个毫不准备的人是不负责任的,他把问题丢给家人及社会。
文学脱离不了人生,这本书也可以说是直接从人生现场拓印下来的,视作导览亦无不可,邀请读者在风和日丽的时候预先纸上神游。由于是现场,不乏也有Live段落,刻意保留该有的硝烟与疲惫,正在体验的人或许心有戚戚焉、掬了一把泪,尚未经历的或许嫌它带了刺。我的用意不在刺,在于人。
然而,要把“老病死”学分修好,关键还是在于有没有把“生”这门课读好。是以,这本书需要复合式的书写策略。正文五辑从肉身如舟、人生版权谈起,往下才能谈“老”“病”“死”。全书二十六万字,各辑比例不一,又有“书中书”的安排;辑三“老人岛”九万多字形同本书的“书中书”,而我私心所爱的“阿嬷的老版本”三万多字又似辑三的“书中书”。正文五辑之外,附挂五篇“幻想”,是我的自我对话。虽然天光还算灿灿,但转眼变天的故事听多了,我也得想一遍自己的凋零结局。用文字搓一条绳索,有一天,牵病榻上的自己渡河。
侍病送终、日常劳役、伏案书写期间,宛如生死矿坑里的矿工,日日忙得伸手不见五指。感谢老友黄姐每隔一段时间叫“小黄”运来她的拿手佳肴,减少我挥铲的辛劳,解我倒悬之累。
5.致读者
有时,我想起你们。今生,用文字与你们做了心灵交流的朋友,无比荣幸。我也许不能记得脸庞、名字,但记得那些卡片、字条、信件、礼物,无一不是纯然且诚恳的关怀,我衷心感谢。
熟悉我作品的你们恐怕也跟着我渐老了,设想你们也开始要修习父母的或是自己的“老病死”课程。你们伴着我走过浪漫、空灵、典丽、朴实,跟着我读了“初生之书”《红婴仔》、看了“身世之书”《天涯海角》,现在也到了该翻一翻“死荫之书”的时候了。昔时的青春悲愁如此纯洁,都是真的,今日于沼泽丛林搏斗这般认份诚恳,也都是真的。“完整的人生应该五味杂陈,且不排除遍体鳞伤。”这是我的感悟。
但愿你们阖上书的时候,心生喜悦,如我写完这本书的心情:相逢在人间,无比赞叹,一切感恩。
|
內容試閱:
|
肉身是浪荡的独木舟
我渴望走路,渴望对话,以恢复一些元气。
你属于你今生的包袱
大部分时候,生活是琐碎得不知道意义在何处但是不解决又不行。
老人岛
一年中最好的季节,正是橙橘由绿转黄的初冬时节。
病,最后一项修炼
你从不认为你会生病,以致,当你生病,一群野兽立刻住进家里。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冤冤相报都是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