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北京城市规划概论

書城自編碼: 415862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教材研究生/本科/专科教材
作者: 荣玥芳
國際書號(ISBN): 9787577222912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中国史前玉器
《 中国史前玉器 》

售價:HK$ 96.8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第一性原理穿透思维定势
《 第一性原理穿透思维定势 》

售價:HK$ 85.8
俄国史译丛——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知识界
《 俄国史译丛——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知识界 》

售價:HK$ 115.6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98.2
土地发展权与中国的空间治理
《 土地发展权与中国的空间治理 》

售價:HK$ 136.9
道德革命的结构(交界译丛)
《 道德革命的结构(交界译丛) 》

售價:HK$ 115.6
时间线上的中国史
《 时间线上的中国史 》

售價:HK$ 537.6

編輯推薦:
本教材适用于北京地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的师生,以及对北京城市规划感兴趣的相关从业者。
內容簡介:
本教材包括7章内容:第1章“什么是城市规划”,介绍了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知识与体系构成;第2章“国内外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构建了国际比较视野,系统梳理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轨迹;第3章“千年沧桑的古都北京”,聚焦城市空间基因的历史生成;第4章“新中国的首都北京”,解析现代规划体系的建立与演进;第5章“开拓创新的首都发展”,立足当代战略转型的规划实践;第6章“保护传承的北京老城”,聚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第7章“和谐宜居的人民城市”,介绍了北京市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指导下,在城市更新、城市精细化治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每讲均配套经典文献、规划文本、实证案例等参考资料,既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又体现实践导向的操作性,可为城乡规划学、建筑学、人文地理学、历史学等专业的教学提供核心素材,亦可为城市规划实践者、城市历史研究者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参照。
關於作者:
荣玥芳,北京建筑大学城乡规划系教授,从事城乡规划专业教学和科研工作。代表性科研成果:1.城市规划中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化研究, 科技部国家“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8,项目负责人;2.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北京市边缘区人居环境优化策略研究,北京市*项目,项目编号:ZF17033, 2017.7,项目负责人; 3.天津、河北、河南小城镇详细调查,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项目编号:ZF16114, 2016.12,项目负责人; 4.中国人居环境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住房与城乡建设部,项目编号:H15021,2014.12,项目负责人; 5.北京市朝阳区乡村调查研究,北京市首规委,2013.6,项目负责人;6.中小城市人居环境评价体系研究,住建部科研项目,2015,项目负责人。7.低碳发展背景下北京市边缘区城市空间可持续规划研究,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计划面上项目,项目编号:KM201210016004, 2011.5,项目负责人。8.北京市边缘区城市空间发展机理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1D005017000003, 2012.3,项目负责人。参加标准及规范编制:1.《国家茶叶公园标准及评定》、主编,行业标准,20172.《北京市传统村落修缮技术导则》,参编,地方标准,20183.《村庄整治技术标准》(GB50445-2019),参编,国家标准,20194.《小城镇低碳运行通则》,主编,地方标准,20185.《黑龙江省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编制规范》,主编,地方标准,出版著作及教材:1.见证规划,著作,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7,(第一作者)2.城市社会学,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2.7,(第一作者)3.基于触媒理论的哈尔滨冬奥会建设规划对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7,专著 4.地方可持续旅游规划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7,第二作者。
目錄
目 录第1章 什么是城市规划 1.1 城市规划的概念 1.2 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与构成 1.3 现代城市规划的任务 1.4 我国的城乡规划体系 1.5 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和任务1.6 城市详细规划的作用和任务 1.7 城市专项规划的作用和任务第2章 国内外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 2.1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城市规划理论渊源 2.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规划理论发展 2.3现代城市规划新思潮 2.4后现代城市规划转型发展 第3章 千年沧桑的古都北京 3.1 中国古代主要城市规划思想与北京建城之始 3.2 北方重镇 3.3 首次建都 3.4 都城营建 3.5 近代发展 第4章 新中国的首都北京 4.1 第一版总规:1954年《改建与扩建北京市规划草案的要点》 4.2 第二版总规:1958年《北京市总体规划方案》 4.3 第三版总规:197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4.4 第四版总规:1983年《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 4.5 第五版总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 4.6 第六版总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5章 开拓创新的首都发展 5.1 第七版总规的编制背景 5.2 落实首都城市战略定位,明确发展目标、规模和空间布局 5.3 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优化提升首都功能 5.4 科学配置资源要素,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5.5 加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强化首都风范、古都风韵、时代风貌的城市特色 5.6 提高城市治理水平,让城市更宜居 5.7 加强城乡统筹,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 5.8 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 5.9 转变规划方式,保障规划实施 第6章 保护传承的北京老城 6.1 北京历史城市保护的重点与难点 6.2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变迁 6.3 理想都城秩序——北京中轴线 6.4 《北京“十四五”时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发展规划》解读 6.5 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优秀案例 第7章 和谐宜居的人民城市 7.1 人民城市理念 7.2 城市更新行动的北京范式 7.3 城市治理与责任规划师制度 7.4 城乡统筹的一体化发展 7.5 城市更新的实践案例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前言北京,作为一座连续承载三千年建城史与八百年建都史的都市,其城市空间的演化轨迹始终与国家治理逻辑、文明发展脉络深度交织,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历程就是一部微缩的中国城市规划思想史。从《周礼?考工记》中“匠人营国”范式下的古蓟城雏形,到元大都“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的都城规制,其体现了古代营城思想的发展演变;从新中国成立后“变消费城市为生产城市”的转型探索,到新时代“减量发展”“京津冀协同”的战略重构,其集中体现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对国家道路的探索和对首都城市建设的思考。北京的城市规划不仅代表了我国城乡规划理论与实践领域的前沿方向,也是学习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的最佳案例。本教材旨在为高等院校城乡规划及相关专业师生提供系统性的知识框架,通过理论知识、历史回顾、当代实践三大板块的内容,将城市规划的基础原理、国际经验与北京的本土实践有机融合,聚焦首都规划的特殊性,解析政治属性与城市功能、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局部优化与区域协同等核心矛盾的解决路径,展现北京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对于高校师生而言,理解北京的规划至少具有如下三重价值。其一,北京是认识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的活标本。通过对北京的中轴线、城墙、坛庙、街巷等城市空间要素的了解和学习,读者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营城思想。其二,北京是把握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中国化的典型案例。从1954年第一版总规中“四个中心”的雏形,到2017年第七版总规提出的“减量发展”,北京的规划实践一直在西方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移植与本土创新的过程中探索前进,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超大城市规划治理模式。其三,北京是观察当代城市治理难题的前沿现场。“大城市病”的破解路径,历史文化保护与现代化发展的共存方式,区域协同与城市自身发展的统筹策略,对这些命题的探索正在副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本教材内容体系遵循历史演进与逻辑展开相统一的原则,分为7章逐层深入。第1章“什么是城市规划”,介绍城市规划的基本概念知识与体系构成。从国内外对城市规划的定义辨析入手,深入解析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特点、构成要素与核心任务,重点梳理我国城乡规划的法规体系、行政体系与工作体系,明确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及相关专项规划的作用与任务。第2章“国内外近现代城市规划发展脉络”,构建国际比较视野,系统梳理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演进轨迹。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带形城市、工业城市、田园城市等早期理论到《雅典宪章》确立的功能主义范式,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区域规划、卫星城运动的实践探索,到《马丘比丘宪章》推动的规划思想转型,再到后现代时期文脉场所理论、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新思潮的涌现,完整呈现城市规划理论从技术理性走向人文关怀的发展历程,为理解北京规划实践提供可参照的规划思想发展脉络。第3章“千年沧桑的古都北京”,聚焦城市空间基因的历史生成。以北京建城史为脉络,系统梳理从春秋战国时期古蓟城初创,到辽南京、金中都的格局转型,直至元大都、明北京、清北京的都城定型过程。重点解析《周礼?考工记》礼制思想与《管子》“因势利导”理念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实践形态,阐释中轴线、城墙体系、坛庙布局等空间要素的文化内涵,以及近代以来铁路修建、市政革新等带来的空间转型,揭示古代营城思想向近代城市规划的演变逻辑。第4章“新中国的首都北京”,解析现代规划体系的建立与演进。通过对1954年至2004年六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介绍,展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城市规划从计划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生活”的思想倾向,到市场经济转型期分散集团式、多中心空间策略的调整,探讨首都功能定位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动态调适关系,揭示总体规划作为公共政策工具在资源配置与空间治理中的作用机制。第5章“开拓创新的首都发展”,立足当代战略转型的规划实践。以第七版总规,也是最新版总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为核心,解析“四个中心”战略定位的内涵,阐释疏解非首都功能、人口规模管控、生态空间优化等减量发展策略的实施路径。同时,将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规划等重大战略纳入区域治理框架,探讨首都圈空间结构重构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挑战,展现新时代首都规划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第6章“保护传承的北京老城”,聚焦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从单体建筑保护到整体风貌管控的理念演进出发,解读首都功能核心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技术方法,通过前门三里河整治、崇雍大街更新、白塔寺地区微改造等典型案例,分析历史文化资源活化利用与现代生活需求的平衡机制。第7章“和谐宜居的人民城市”,介绍了北京市在“以人民为中心”的规划理念指导下,在城市更新、城市精细化治理领域的前沿探索。通过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京张铁路遗址公园、鼎好电子大厦转型等实践案例,解析空间更新中的社会参与机制、功能混合策略与文化注入方法,探讨责任规划师制度等治理创新机制的实践价值,揭示城市更新作为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激发空间活力重要手段的内在逻辑。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注重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每讲均配套经典文献、规划文本、实证案例等参考资料,既保持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又体现实践导向的操作性。其内容体系既覆盖城市规划的基础理论与核心概念,又突出北京作为首都的规划特色,可为城乡规划、建筑学、人文地理学、历史学等专业的教学提供核心素材,亦可为城市规划实践者、城市历史研究者提供系统性的知识参照。城乡规划作为一门动态发展的交叉学科,其理论与实践始终处于不断创新之中。北京城市规划的探索仍在持续,本教材亦将随实践发展不断完善,期待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批判性思维,共同深化对首都规划规律的认识。编者2025年春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