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甘肃道教碑刻集(全三册)
》
售價:HK$
1078.0

《
《吉檀迦利》(英汉双语对照)泰戈尔创作的一部“奉献给神的祭品”的作品 冰心文学奖获奖者王钦刚新译作
》
售價:HK$
54.8

《
画中观器:明画里的家具
》
售價:HK$
308.0

《
梵蒂冈图书馆藏中国传统古籍善本总目提要
》
售價:HK$
82.5

《
外国考古学研究译丛——国家与文明的起源:文化演进的过程(精装版)
》
售價:HK$
140.8

《
身体,图像与艺术史
》
售價:HK$
96.8

《
金石万象 梅庵书学 李瑞清 吴守峰
》
售價:HK$
327.8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
內容簡介: |
《消息》,承续作家“努力写好中国文字的每一个句子”的心意,以传说式的绮丽想象与仰观俯察的宏阔视野,将天地自然、历史民俗与世道人心紧密交织,在充满灵性的意象与文字之中,叙写一个又一个生长在秦岭之中、中国大地上的生命故事。小说以黄河晋陕大峡谷开篇,浩荡河水拉开故事的宏大序幕,以天地、生灵、古塔、树木、河流等自然意象和气韵,将传统与现代、天地与世情融为一体,晕染勾勒出一幅斑斓馥郁、灵秀传神的当代“山居图”。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六合之内、虚实之间,万物生生不息。
本书收入二十余幅贾平凹外出采风时的绘画作品,展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
關於作者: |
贾平凹,一九五二年出生于陕西南部的丹凤县棣花村,当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主要作品有《浮躁》《废都》《秦腔》《高兴》《古炉》《带灯》《老生》《山本》《暂坐》《秦岭记》《河山传》等,作品被翻译成英、法、德、瑞典、意大利等二十余种文字。曾多次获全国性文学奖,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和法兰西文学艺术荣誉奖。2008年《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古炉》获得第四届红楼梦文学奖;2014年《带灯》获评“2013年度中国好书”;2016年《老生》获得第六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图书奖;《山本》《暂坐》《河山传》分别获评第三届、第五届、第八届长篇小说年度金榜作品。
|
目錄:
|
第一部分
黄河晋陕大峡谷3
仓颉庙7
三河口9
文笔峰下人家15
集市18
终南山隐者25
元龟岭30
隔河两村34
谢小白38
紫云山42
莲山45
安罗镇53
桃花谷57
李三四61
皋上65
双合墓69
独木寺73
地主与麦客80
凌普渡口86
海坪90
第二部分
蛤蟆101
窟野人106
裴氏107
宜君110
商山道112
桃花命114
唐公房碑117
沙有金119
注水122
临猗滩123
肃成院127
白城市长129
烧锅寨133
华山土地神庙136
丹江137
草堂寺的舌舍利塔139
雁过拔翎141
发现邪恶142
画家145
民间剪纸艺术大师库淑兰146
从黄龙到白水149
好死151
碗158
一个没正形的人159
随走160
猫162
教授164
河167
章回的车169
打火机173
老爹176
第三部分
儿女们183
尖角村186
下雪天190
阴阳先生195
柳长马203
石生光208
岭底212
长长肠子217
鼠灾220
长舌225
搬迁户230
白朗235
敲铜锣237
李结242
小文245
恒峨250
母亲252
可怜人255
方立水261
西洛水266
履历269
缘分275
药树284
上凤凰岭291
禁忌292
段丽295
第四部分
榆林305
寻找父母306
还原成语309
向回报案313
玩龙得道318
花圈没花319
狮不知狮320
月满成饼321
梦城鼓声323
柳嫂哭灵326
老魏一家333
断桥336
童山狼343
诉苦350
后记364
|
內容試閱:
|
西安城里,凡是住高楼的,人家多在楼台上壅土种植果蔬,甚至不用土,以一种营养液的,就可以生长菠菜、芹菜、豇豆、茄子、葱蒜和千禧果。我在一栋楼上购得一间屋子做书房,书房里却长着一棵树。这树是菩提树。
书房的面积并不大,但它是挑空结构,层高六米。南墙原本是整块玻璃的,我嫌望下去眩晕,把它用木板封了,仅留着最上边的一小部分,认作是天窗。三面墙都安装了格架,书桌就摆在南边,每日一点,太阳会从天窗进来,走到书桌上,再走在书桌前那个方几上,方几上卧着黑猫,差不多到三点,太阳便退回去了,屋子里幽暗,那就开灯。
书房里除了那么多的书籍,再就是我的藏品。佛像是上百尊,铜的,玉的,石的,木的,还有瓷的。雕刻的瑞兽十几只,有汉代的,唐代的,宋元明清的。中国的图腾是龙,我的属相也是龙,龙的古件很多。还有,民间里女娲的形象因谐音在壁画里、刺绣里、剪纸里都是一只蛙,我名字里有凹字,凹的谐音也是蛙,各种造型的蛙摆得到处都是。
菩提树来自印度。2022年冬天的时候,朋友带了来,是栽在一个碗大的瓷盆里,枝干纤弱,两来高,有六片叶子。叶子状若婴儿手掌,奇怪的是叶尖突出,那么细长,像是触须。
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菩提树,捧着它,对黑猫说:你起来。黑猫起来了,我把菩提树的瓷盆安置在方几上。黑猫连声叫着妙,我也激动地喘息。菩提树的叶子在我的喘息中微微摇曳,一瞬间,我感觉到屋子里所有的佛像都生动了。
整个冬天里,西安没有下雪,雾霾严重,新冠疫情虽然不再严控了,我却遭遇到新的困境。这关乎于病毒与诅咒,关乎于谣言与诋毁,关乎于阴谋与背叛。我是经历过无数次劫难的,已经不再那么慌张,回家来抖抖衣服,衣服上落下一地的眼珠子,而一夜的威风肆虐,早晨去楼下院里,那三棵油松枝叶如波如浪,成就了另一种景色。菩提树的到来,并长在我的书房,我知道菩提树是智慧树,也坚定我人畜无害啊,仍是吉祥人。
从住家到书房有四站路,每天我搭车来书房上班,进门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菩提树行注目礼,然后给各尊佛像敬香。写作累了,我就坐在菩提树旁。我喝水,也给菩提树浇水。我吸纸烟,看着烟雾顺着菩提树而上,想象着那是起云。
在寒冷里度过了春节,到了2023年的农历二月二十一日,菩提树并没有变化,而我已经是七十岁后的人了。在这一年里,我按我的计划,开始外出采风。长则一个月,短则五六天。我喜欢随心所欲,去到哪儿是哪儿,饥了就寻路边店,或者敲开农舍,掏钱让人家给擀一碗面。晚上了,县城的宾馆睡过,镇街上的小旅社里也睡过。那不是采风,可以说是流浪。
第一次出门走的时候,我拍着书房门口的大石狮,那是汉代的有着人面的狮,说:“好好守护啊!”在商洛的丹江北岸,那一夜我梦到我不在书房,佛像活起来,都在念经和辩论,而那些各种各样的瑞兽就围绕着菩提树跑来跑去。待到我背着一大包搜集来的材料回到书房,菩提树竟爆出了嫩芽。先是绽开一片叶子,再是三片四片叶子都绽开了,像是一个个小手,平托着,要展示着什么又要承受什么。当长出了八片叶子,差不多一米高,枝干仍是纤细如铁丝。
我继续要外出采风,担心那个瓷盆太小,会影响菩提树的成长,便更换了一个大缸,培上腐殖土,还栽了一根细长的木棍儿扶持它。木棍儿有斑点,我说:“长吧,长吧,长到斑点那儿去。”无限的冥想,寄托了多少愿望。但再次回来,它终没有长到斑点处,我知道任何植物一年里只开枝散叶一次,那就指望明年再生长吧。
反复地外出采风,这是我以前没有过的。我去故乡商州,走了六个乡镇,去了陕南、陕北,走了十个县,三十个村寨,还去了黄河、渭河、泾河、洛河、熊耳山、天竺山、大青山、庾岭、苍龙岭。甚至去了甘肃、山西、河南、山东。所到之处,万象繁华,天姿雄赡,一任放飞纵欲了,感触纷至沓来。我在五猴山的那天,接到北京一位友人电话,他问我干啥呢,我说我在汉阴待了三天,才从蒲溪镇过来。他说你是旅游,我说是游观。他哈哈大笑,询问游观的收获,我说,我现在能读懂八大山人了,读懂苏东坡了,他们的书画和诗文,不仅是愤世嫉俗,而更多是意气达适,是精神的自由翱翔了。
在黄龙山,遇上了三个拍摄风光宣传片的年轻人,他们要采访我,我简单谈了四点:
一、一个地方对一个人是有着神秘的微妙的关系,比如你坐在哪儿,你去过哪儿,见到了哪座山哪条河,甚至一个小山湾,一块石头一棵树,什么时候见到,怎么见到,它们都会影响到你的身体、意识、灵魂。
二、去了一个地方,这地方与你投缘了,看山水草木的生长形态,生命变化,你就惊讶,情不自禁地要“啊”,这时你就会发现你是诗人,因为惊讶就是诗。
三、如果我要记下它,用脑子记或笔记,常常不是把所有看到的记下,而是把所爱的记下,这就可以写文章或写生了。
四、你看到了别人没看到的,发现了别人没发现的,你把它记下来,写成文章,目的是带更多人也进入异境,唤起我们的情怀。
我说过我的写作是冬虫夏草,冬天里虫蛰伏在土里,夏天里发苗开花。我在最热的三伏里动笔写新的作品,差不多过去了两个月,让我惊讶的是菩提树又爆了嫩芽。难道一年里还能生长两次吗?菩提树真的就往上长,而且速度极其快,两天就一片叶子,两天就一片叶子,它长过了木棍上的斑点,长出了两米,十二片叶子。
我写作的时候喜欢关门关窗,书房里就不透风,太阳从天窗玻璃里光顾得又很少,菩提树竟然长得这么好,这简直是个奇迹!但凡有人来,我都是拉着让看菩提树,他们赞叹着,不可思议。我就在一种鼓动下写我的作品,写完了2023年最后的一天,又写进入2024年。2024年基本上哪儿都没有去了,就在菩提树下写作。而菩提树在新的一年里迟迟不见爆嫩芽。春茶我喝过了一月,五月端午的粽子也吃过了一月,菩提树还没有动静。从去年的五月到今年的六月连续干旱,久旱必是凶岁,难道菩提树在书房里也能感知天气,明白天意,今年不肯生长吗?六月二十日,我记着这一天,我写着写着,写累了,起身给菩提树浇水,却似乎听到了一种响动,是那种嘭的一声,往上一看,菩提树就爆出了新芽!我那时真的是浑身都激灵了一下,但我没有大呼小叫,定定地看着新芽,说:“啊你还是要长呀!你是憋了劲要长吗?!”它是在憋了大劲往上长,一个月里竟长出了两米。
现在,菩提树已经是四米二三高了,枝干还只是纸烟粗细。三根木棍儿接起来无法能够着它了,我换成了一根特长的竹竿来扶持。我把竹竿叫“韦驮”。
书房初成那时,我给书房起名“上书房”,意思是要华贵,我就是“上书房行走”。后来知道了自己身份和现状的卑微,又有一点清高,欧阳修有“平山堂”,我在书房能看到城南的秦岭,也想起名“平岭堂”。如今书房里有了菩提树,却什么名都不愿起了,书房就是读书写书的一间房子么,时代变了呀,还用得着张扬,它活该默存。
人面石狮还在门口,黑猫卧到书架,我只是把一只玉蛙放在了菩提树下。
黄河晋陕大峡谷
别的江河,就**江、**河,黄河却称之为天下黄河。它诞生在巴颜喀拉山下,少年游荡于青藏寒地,而当知道了遥远的东南有大海,便掉头大行,经过了黄土高原,这就是晋陕大峡谷。
大峡谷从府谷县的河口镇起,到河津的龙门,其实还可以延长,到秦岭的潼关吧,全长一千多公里,岸深一百米或二百米。
世上的路首先是水走出来的,黄河深刻出了大峡谷,大峡谷又将它束缚其中。越是束缚越使最柔软的水坚硬如铁。它奋斗、呐喊、暴躁,充满戾气,生长和完成着自己的青春,囫囵的黄土高原也从此一分为二,一半给了陕西,一半给了山西。
两岸隔绝,竟然是东边岸高耸了,西边岸低落,西边岸高耸了,东边岸低落。川潦泻散,河声充满,只有黑鹳和白琵鹭凭空往来。站在山西永和县的岸上看到了乾坤湾,站在陕西清涧县的岸上看到了太极湾,那是黄河九十九道湾中最神奇的两湾,西窄东宽,东窄西宽,入湾出湾都是几百米,状若左右葫芦。到壶口去呀,壶口是黄河突然下跌,如一脚踏空了,溅起千堆雪。石门下去的大梯子崖,那是河东岸的一个缺口,斧劈刀削般危险。有瀑布,被风吹起,飘然如烟。而栈道其上,若游人经过,从河道看去,真的在“飞檐走壁”。如果再往陕西的佳县,再往山西的麒麟滩,千米长的水蚀浮雕镶嵌于绝壁,两岸山峦起伏,乱石堆砌,散者如塔,聚如城堡,每块石头上又布满虫纹,像汉字蒙文又不是汉字蒙文,疑为天书。面对着大峡谷无数的景点胜地,能想象黄河寻找出路是多么的艰辛:日瘦月小,星寒云低,它在横冲直撞,冲撞出的沟壑峡崖在不断地坍塌,无数的堰塞湖,壅堵滞流,只能千回百折,有大孤独啊,是真的沉痛。有哲人讲,当你遇到风暴的时候,你不要给神说风暴有多大,而是给风暴说你的神有多大。黄河那时的形状正该如此。
大峡谷上下差不多有六十五条小河汇入,流域覆盖了整个黄土高原。而祖籍在这里的或外籍来到这里的人,意识到身上的每一条血管也是黄河的支流,他们便都有了黄河的秉性,大气,豪迈,向往远方,从此英雄风气流转。轩辕在西岸有陵,尧帝在东岸建庙,汉刘彻来后土祠祭祀,李自成登白云山发愿。吴堡用石头垒起了一座城,佳县把城修在三面悬空的山巅。更有毛泽东于高家上高吟《沁园春·雪》,石破天惊,鱼龙出听。
黄河远行,也把黄土带去,送给了河南,送给了山东,送给了一个华北平原,却使黄土高原支离破碎。多少风流人物,能出走的都有一番大世界的作为,留下来的是坚守而顽强。千百年里,黄河奔流不息,大峡谷两岸人畜焦渴,壑梁台峁上树木庄稼干枯。人们要么到十几里外的那一点泉眼里去挑水,要么在门前屋后挖暗窖收储天雨。相传过去的吴堡城,那么大的城里只有一口苦水井,每日由知县亲自掌握,分配给每人一瓢。但这并不妨碍他们的浪漫,城西门上的匾额写着“明溪”,城东门上的匾额写着“闻涛”。干旱使居家只能在土崖下凿窑,凿窑便创造着艺术。由“一炷香”到“明三暗二”“厢六倒四”,西湾的民居在斜坡上层层叠叠,三十多个院落连为一体。李家山村选择了一条梁的两边沟,窑洞从沟底直达梁头,竟能多到九层。土地上是不能种植水稻和小麦了,而糜子、高粱、谷子、荞麦、豆类和土豆,把地里所有营养所有颜色都聚集起来,做出谷面窝头,豆面抿节,红面旗子,小米捞饭。尤其是枣,到处都是枣林啊,姆枣、冠枣、狗头枣、牛心枣,秋天里满山红遍。人们认为天上有多少星辰,地上就有多少红枣,而这里的枣是世上最好的枣,因为它们能听到黄河涛声。再就是开山和钻水了,开山就是挖炭,钻水就是撑船筏。在许多地方,剥开地皮就是炭,有许多地方的炭,用火纸便能点燃。古老的习俗还在沿承着,在除夕夜里,有人家在中堂的案上供奉了土豆和红枣,有人家把一块大炭用红纸裹了就放在门槛两旁,称它们是“黑汉”,还贴上“瓜子人人”。“瓜子人人”后就衍变成了剪纸,鱼虫花鸟、山水人物,遍贴在门上窗上、米面罐上和树上。钻水呢,从河口镇到碛口镇从来都行船筏。船是木船,木船上有艄公扳舵。筏子有油筏木筏皮筏,皮筏是用羊皮做成的囫囵圪筒。除了船筏,两岸还没有通车的年代里,忙碌的都是骆驼骡马和毛驴。碛口镇人讲,凡是门上挂着谷秆绑成的干草把,就代表着是高脚牲口的草料店,全镇就有几十家。船筏卸下的货,骆驼运长途,骡马跑短途,毛驴驮炭,每天下午毛驴排着一字长蛇阵,像一股黑水注入镇来。赶脚人都能唱,有苦了有乐了心里有人了,随口编词,任意起调,这就形成了民歌。张家村的张天恩最有名,唱出了《赶牲灵》。那是一个早晨或是晚上,黄河终于走完了黄土高原,冲开了最后一个关隘,那是惊天动地的轰鸣,自此有了“岳色河声”一词。应该想,当黄河回头一看,叠峦重嶂的关隘竟然薄如门扉,伟大的胜利在最后成功时是这般容易。后人不明就里,也不可思议,认为那是大禹所致,叫其是禹门,而黄河冲出来已经是龙的形象了,所以更叫作龙门。
从龙门再往南二百里,汇入了汾水、渭水。黄河河面开阔,汪洋一片。时而厚云积岸,大水走泥,时而五彩祥光闪耀,“荣光幂河”。但黄河既然是天下黄河,大峡谷经过仅只是它的一段行程,大海还在召唤,它抖擞着力量,那时不时出现的“揭河底”,几百米数千米的河底被卷起,整个河在滚翻,是在嘿动,在聚劲,在誓师。而正是在这二百里,黄河成熟了,它的成熟也成熟了中华民族的文明。西岸的大荔、合阳、韩城,东岸的运城、临汾,产生了那么多的圣君明相,文臣武将,才子佳人。单就文学,司马迁、司马光、王维、柳宗元,这就够了,应是中国最最聚文气的地区了。
黄河继续南行,秦岭却拦住了它,迎头站着的就是华山潼关。潼关为雄关,历来的战争莫不发生于此,那狰狞的崖头,阴寒的壑底,以及怪石、弯树和细路,充满肃杀。中国历史上有过渔樵问答,那只是探询生命难题。而秦岭是否和黄河在此有过对话呢?如果有,那一定是关于天下格局的大事。于是,黄河再没有南下与长江相会,黄河就是黄河,让长江去引南方吧,它就在北方,而转头往东去了。
这该是再一次伟大的转折,东岸就有了鹳雀楼,历史让王之涣登上楼头,看到了那最壮丽的场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