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东坡文化研究(第二辑)

書城自編碼: 4158291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文化研究
作者: 谭新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550646025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5.7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经纬度丛书·三国关键之战:决定历史走向的13场战役 》

售價:HK$ 74.8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动物结构与造型图谱 骨骼×肌肉×立体造型×生活百态 》

售價:HK$ 98.8
救命有术
《 救命有术 》

售價:HK$ 74.8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隋唐与东亚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編輯推薦:
既是了解苏东坡的窗口,也是探究东坡文化的平台。
內容簡介:
《东坡文化研究》由谭新红主编、海南大学海南省东坡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主办,主要收录有关苏轼的研究论文以及海外苏轼研究成果的翻译作品。本辑内容包括东坡的“思想学术研 究”“文学艺术研究”“文献考证研究”“传播接受研究”以及“外文研究译介”等,展现了东坡文化研究的海内外最新成果,所收文章在新方法的运用、新领域的开拓以及新文献的 发掘等方面,均体现出一定的前沿性。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东坡文化的窗口,为研究者搭建了一个共同探究东坡文化的平台。
關於作者:
谭新红,文学博士,原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海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中国词学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主要从事中国文学史、词学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著有《宋词传播方式研究》《清词话考述》等,整理《苏轼词全集》《欧阳修词全集》等多部古籍。
目錄
思想学术研究
家庭环境对苏轼成长的影响 王兆鹏 / 1
苏轼的文统、仁统与韩愈的道统 阮忠 / 20
论苏轼的教育观念及其当代启示 沈茗筠 由兴波 / 31
论苏轼音乐观对庄子艺术精神的再接受 李雷蕾 闫赵玉 / 45
文学艺术研究
《念奴娇·赤壁怀古》经典化研究的视角转换 曹明升 / 58
苏轼作品中“家”之意象的三重内蕴 刘汉君 / 68
破体与融通:“诗画一律”的发生机制及其艺术创新 桂静妍 王晓骊 / 83
文献考证研究
百十二卷本《苏文忠公集》考论——兼论《东坡大全集》的源流 江枰 / 92
苏轼知徐州行程路线考 郑腾尧 / 106
苏适年谱简编 袁志敏 / 120
传播接受研究
朝鲜王朝《承政院日记》中有关苏轼的记事 [韩] 安熙珍 / 130
被忽略的“渔父”:乔仲常《后赤壁赋图》文图关系新探 姚东 / 139
晚清学术转型中的东坡身影——以张之洞金石活动为视角 管仲乐 / 155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的明中后期接受 杨崴 / 174
外文研究译介
中国年画中苏轼形象的重塑 [俄] 塔·伊·维诺格拉托娃 著 吕卉译 / 185
作为诗材的日常之音:苏轼描绘的声音世界 [日] 中纯子 著 王睿译 /192
內容試閱
内容提要 苏轼能够成为一代伟人,与其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分不开。苏家虽以务农为主要经济来源,但家境相对殷实,成长环境自由宽松,家庭长辈的乐善好施、孝顺友爱,深刻地影响到苏轼的为人。父母注重其品格教育,在母亲程氏的引导下,苏轼自幼便树立起为国为民的情怀;父母也重视其文学教育,苏洵曾亲自指导苏轼作文,为他日后成为一代文豪打下了坚实基础。苏轼自幼聪慧,酷爱读书,记忆力惊人,善于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书本知识;其酷爱书画、游山玩水、兴趣广泛的特点,不仅丰富了他的生活,而且为其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也为他成为百科全书式人物奠定了基础。苏轼的成功还得益于贵人的提携,在父亲苏洵的谋划下,苏轼得到了张方平和欧阳修等前辈的扶持奖掖,顺利进入人生发展的快车道。

人格品性的形成,与家庭环境的熏陶、父母的早期教育有着莫大的关系。每个时代都不乏天才,但能用天纵之才成就伟业的,却极罕见。天才苏轼能成为一代伟人、百世宗师,得益于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父母的精心培养,当然,也与他本人的勤奋努力和贵人相助分不开。

家庭熏陶
苏轼的原生家庭,三世同堂,和睦温馨。苏洵《极乐院造六菩萨记》曾说:“始予少年时,父母俱存,兄弟妻子备具,终日嬉游。”苏洵:《极乐院造六菩萨记》,曾枣庄、金成礼笺注:《嘉祐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第401页。可见苏洵很重视家庭成员的完整性。苏轼少年时的家庭环境也完全相似。他出生时,祖父和父母都还健在,上有三个姐姐、一位兄长。祖父苏序在苏轼十二岁时离世,他的大姐早夭,哥哥在苏轼三岁那年夭折。苏轼小时候有两个姐姐和弟弟苏辙陪伴,童年时光充满了欢乐,这对他养成乐观的性格大有帮助。
苏轼的家境不算富贵,父祖都没做官,但还算殷实,物质生活不太匮乏。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曾提及他的家境,说“有山田一顷”,除非是遇上凶岁灾年,正常的年份,温饱没有问题,“力耕而节用,亦足以自老”苏辙:《上田枢密书》,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第319页。。苏轼有《异鹊》诗说到他家有五亩田园:“昔我先君子,仁孝行于家。家有五亩园,幺凤集桐花。”苏轼著,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659页。一家人力耕几亩田地,足以自给自足。苏辙也说他的父亲“有田一廛,无衣食之忧”苏辙:《藏书室记》,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第1238页。。
少年苏轼,常常帮家里放牛,一边放牛,一边悠然自得地躺在牛背上读书。他在《书晁说之〈考牧图〉后》回忆说:“我昔在田间,但知羊与牛。川平牛背稳,如驾百斛舟。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苏轼:《书晁说之〈考牧图〉后》,王文诰辑注,孔凡礼点校:《苏轼诗集》,第1966页。因为川平野阔,躺在牛背上感觉很是平稳,就像驾一叶轻舟在湖面上漂荡一样。放牛娃的生活无忧无虑,自在读书。正因为祖辈、父辈都是力耕为农自给,苏轼小时也放牛,所以他曾自称“世农”苏轼《题渊明诗二首》其一:“陶靖节云:‘平畴返远风,良苗亦怀新。’非古之偶耕植杖者,不能道此语,非余之世农,亦不能识此语之妙也。”(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2091页),说陶渊明“平畴返远风,良苗亦怀新”,不是古代亲自耕田种地的人,写不出这样的诗句;不是我这样世代为农的人,也不能领会它的妙处。正因为苏轼少年时代对农业、农耕生活有着切身的体验,所以他对农村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后来在徐州当知州时,他到郊外祈雨,见到乡村中“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薰”的景象,就生出一种特别的亲近感和熟悉感,而发出“使君元是此中人”的感叹,随时准备“收拾耦耕身”苏轼:《浣溪沙》(软草平莎过雨新),邹同庆、王宗堂:《苏轼词编年校注》,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237页。,回乡种田。没有农村耦耕的经历,是不会有这种“此中人”的真切感受的。苏轼二十一岁才离开家乡,所以有理由相信,在这之前的青少年时期,他应该跟随父亲耕过田、种过地,只是他没有诗文明确说到这一点。
苏家藏书丰富。苏辙《藏书室记》说他父亲藏书数千卷,而且亲自校勘,留下来赠给子孙见苏辙著,陈宏天、高秀芳点校:《苏辙集》,第1238—1239页。。这给爱读书的苏轼兄弟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不像欧阳修,少年时想读书都无书可读,只能跑到富户人家去借书来读。更难得的是,其家庭气氛宽松自由。苏洵从小不爱读书,两个哥哥苏澹、苏涣都考中进士了,他却自顾自地玩耍,二十出头还“不知书”。苏轼的爷爷苏序听任不管,亲戚街坊都觉得很奇怪,问苏序为啥不加管束,他笑而不答。苏洵也是我行我素,到了二十七岁,才幡然醒悟,闭门谢客,发愤读书欧阳修《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洵墓志铭》:“有蜀君子曰苏君,讳洵,字明允,眉州眉山人也。……职方君三子,曰澹、曰涣,皆以文学举进士。而君少独不喜学,年已壮,犹不知书,职方君纵而不问,乡闾亲族皆怪之。或问其故,职方君笑而不答,君亦自如也。年二十七,始大发愤,谢其素所往来少年,闭户读书,为文辞。”(李逸安点校:《欧阳修全集》,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512页)。苏洵开始发愤读书的时间,正好是苏轼出生的那一年。爷爷让苏洵自由发展、自己选择,不干预、不管束,想来苏洵也会用同样开明自由的作风来对待苏轼,让他随着天性自由发展。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