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实践解惑篇2025版 修订本
》
售價:HK$
54.8

《
修剪情绪藤蔓
》
售價:HK$
76.9

《
3秒下单文案:4步成交法则
》
售價:HK$
65.8

《
中式园林的秩序(文津图书奖得主朱良志教授的园林美学新作,在园林里读懂中国人的生命哲学)
》
售價:HK$
96.8

《
魏晋之变:门阀政治与中古中国社会秩序的重塑
》
售價:HK$
96.8

《
诈骗社会学:谎言与信任的攻防
》
售價:HK$
63.8

《
20世纪20年代日本侵华研究(抗日战争专题研究)
》
售價:HK$
162.8
|
編輯推薦: |
1.重置多巴胺基线水平,重置大脑内稳态,提升日常生活中的愉悦感,在生活、工作、享乐之间找到平衡。
2.减少多巴胺带来的不良冲动和渴望,找到健康的替补方案,摆脱不健康的物质、行为对我们的控制。
3.学会驾驭情绪的波动,科学地管理心理、身体的不适,在艰难时刻有效地进行自我安抚,迅速恢复平静和理智。
4.找到人生的核心驱动力,将注意力从外界的诱惑中转向内心真正的需求和渴望,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事,让内心获得深度满足,告别空虚与焦虑。
|
內容簡介: |
疯狂购物,吃大量甜食,不停地刷手机、玩游戏,沉迷社交媒体……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多巴胺给我们快乐,也偷走我们的人生:
它们掏空我们的钱包,透支我们的健康
窃取我们的时间,占据我们的注意力和心智
夺走我们对生活的掌控感……
让我们陷入越快乐、越空虚的恶性循环。
本书基于神经科学与行为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多巴胺如何操纵我们的渴望与冲动,驱动我们对物质和行为产生依赖,并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策略,帮助我们:
重置多巴胺基线水平,提升日常生活中的愉悦感。
驯服冲动,抵制诱惑,减少对“垃圾”快感的依赖,重获人生掌控感。
有效调节情绪,安抚渴望与冲动引发的不适,让身心恢复平衡、自洽。
专注于真正有价值的事,告别空虚与焦虑,让每一天都“人间值得”。
|
關於作者: |
安娜斯塔西娅·赫罗尼斯(Anastasia Hronis)博士是一位悉尼的临床心理学家,活跃于学术研究和临床实践两大领域。她在悉尼科技大学任教,主要从事成瘾、智力障碍和农村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赫罗尼斯博士经常在国内外出席各类学术会议,并为澳大利亚各地的心理健康工作者提供培训。她尤其珍视在农村社区工作时的经历。赫罗尼斯博士还是澳大利亚人类健康研究所的创始人,该机构在悉尼设有一家诊所,她与团队在此为那些有心理健康问题的患者提供专业服务。除了她的临床心理学工作外,她还是一名受过专业训练的古典钢琴家,曾多次在悉尼歌剧院和纽约的卡内基音乐厅以独奏家的身份登台演出。索
|
目錄:
|
赞誉
作者的话
引言 欲望与满足的共舞 /1
第一部分:理解多巴胺驱动
哪些因素激活了大脑中的多巴胺通路?潜意识过程如何驱动我们做出无意识的选择?购物、赌博、饮酒、病态上网、使用社交媒体、追剧等这些行为与多巴胺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第1章 什么是多巴胺?它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14
第2章 破除多巴胺的误区 /22
第3章 是什么扰乱了我们的多巴胺 /34
第4章 追逐快乐,逃避痛苦 /43
第5章 还有哪些神经递质至关重要 /61
第6章 快乐与目标的冲突 /71
第7章 确定你的目标行为 /80
第二部分:目标与快乐的平衡
能在即时快乐与长期目标之间找到平衡吗?怎样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并设立相应的目标?这一切与多巴胺有什么关联?
第8章 为什么总是感到不快乐 /86
第9章 找到人生的核心驱动力 /95
第10章 内心挣扎的根本原因 /106
第11章 克服障碍 /114
第12章 在人生岔路口做出抉择 /122
第13章 提升生活中的满足感 /129
第三部分:建立行为控制
如何远离由多巴胺驱动的不良行为?如何管理戒断时的渴望、冲动以及不适感?如何用符合个人价值观的行动来替代那些不良行为?
第14章 重塑大脑神经通路 /144
第15章 暂停一下 /151
第16章 与不适共处 /162
第17章 驾驭情绪波动 /173
第18章 当你难以驾驭情绪波动 /182
第19章 构建新的自我 /199
第20章 摆脱束缚,找到平衡 /206
致 谢 /211
注 释 /214
|
內容試閱:
|
作者的话
在你翻开这本书之前,我想对那些慷慨分享自己故事的人致以深深的谢意。他们以如此真挚的方式敞开心扉,让我得以记录他们的故事。从这些故事中,我学到了许多关于生活、失落与坚韧的宝贵经验。能够与这些充满启发性的人共事,倾听他们生活中的点滴,彻底改变了我对真正重要事物的看法。
书中所涉及的患者和故事虽源自真实的生活经历,但为了保护隐私,姓名和某些生活细节已被修改或隐去。在某些情况下,我提供的案例可能是基于我所接触的几位患者的相似经历的融合。
尽管这些故事的某些元素可能有所改动,但其中传达的情感、挑战与洞见,皆深深根植于真实的人生体验。我希望通过尊重且细腻的方式分享这些故事,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人类境况的复杂性,并在其中找到慰藉、启发与共鸣。
愿这些故事成为你反思、共情与情感联结的源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