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历代图书总目·哲学卷(全20册)
》
售價:HK$
2200.0

《
RNA时代(诺奖得主解密RNA分子如何创造生命的新奇迹)
》
售價:HK$
86.9

《
无论在哪儿都是生活(中国好书奖、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人民文学奖特别奖得主肖复兴新作)
》
售價:HK$
52.8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美)贾尼斯·卡普兰 身体 幸福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編輯推薦: |
我们在感到焦虑、烦躁、沮丧或无力时,往往会以为是“心”出了问题。但从“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角度来看,这些情绪其实是身体失衡的信号。本书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结合红色、蓝色、绿色三色与拟人化角色,带你认识这套影响深远的身心理论,并提供简单实用的方法,帮助你从身体调节开始,改善情绪与人际关系,迈向更健康、平衡的生活。
书中将三条主要的迷走神经分别命名为“小红”“小蓝”与“小绿”,象征我们在不同压力状态下的反应模式。当你易怒或焦虑,可能是“小红”过度活跃;当你感到嗜睡或孤单,可能是“小蓝”主导了你的状态。通过理解这些神经的作用,我们可以更有意识地调整自己的反应,不再被情绪牵着走。
本书是一份实用的身心调节指南,无论你是心理咨询师、教育工作者,还是正在寻找自我疗愈方法的读者,都能从中获得启发与实践的方向。
让我们一起从身体出发,找回内在的安稳与力量。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为核心,阐述身心联动的奥秘,强调从身体着手能有效应对内心烦恼,调节身体反应,恢复心灵元气。书中用红色、蓝色、绿色三种拟人化角色解析不同神经在特定状况下的作用。易怒焦虑时,是“小红”过度工作致失衡;嗜睡寂寞时,是“小蓝”过于劳累致失衡;受心理问题困扰时,是“各种神经”反射的结果。这些负面情绪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实则反映出了身体已失衡,对外界刺激反应过度。身心紧密相连,身体能量调节好,大脑平衡恢复,心灵也会复原。本书不仅阐释理论,还提供诸多简单有效的方法,助力读者减压、缓解烦忧,改善人际关系与沟通质量,找回安稳、平衡、身心合一的自己,是调节身心新方式的入门佳作。
|
關於作者: |
吉里恒昭(Yoshizato Tsuneaki)
临床心理师、认证心理师、医学博士。“福地村”(Fortune..Village)代表、DMW株式会社董事。拥有超过20年的临床咨询经验,曾活跃于心理治疗科与精神科等一线医疗现场,为抑郁症、成瘾症、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各类心理疾病提供支持与治疗。其治疗方法综合了身体、心理、发展、人际关系等多个维度,擅长采用简快疗法(Brief..Therapy)、叙事取向、正念疗法、多重迷走神经理论(Polyvagal..Theory)、身体调节等多元混合方式。自2020年起,面向心理从业者(如心理咨询师等)开设了线上学习平台“DMW俱乐部”,致力于帮助专业人员掌握最新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实际运用。著有《临床心理师传授的最新心理健康入门》《零基础轻松掌握“最新心理健康”入门》等作品。现于《日经医疗A护理》(Nikkei Medical A-Nursing)连载专栏《为护士而写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陈俊,山东女子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本科毕业于四川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日本上智大学教育学硕士、日本广岛大学教育学博士。发表中外期刊论文多篇,并参与海外著作翻译。
|
目錄:
|
前 言
序 章 容易被焦虑折磨的人
人们都自寻烦恼吗?
面对焦虑时的两种回应模式
“分析问题的产生原因”模式的陷阱
“立刻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案”模式的陷阱
实用指南类书籍的优势和劣势
实用指南类书籍为何不起作用?
当我们归罪于人时丢失的真相
换个视角审视焦虑
何谓“身体状态”?
焦虑其实是一种纠结的状态
纠结是坏事吗
纠结的本质是什么?
缓解焦虑,试着从身体上找寻“线索”
何谓从身体的角度审视焦虑?
本章小结
第一章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运作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概要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与先前诸多理论的不同
“多重语”的概要
认识“小红”——交感神经
“红色神经”启动时人的反应
“红色生理反应”下的情绪变化
认识“小蓝”——背侧迷走神经复合体
“蓝色神经”启动时人的反应
“蓝色生理反应”下的情绪变化
认识“小绿”——腹侧迷走神经复合体
“绿色神经”启动时人的反应
“绿色生理反应”下的情绪变化
尝试用“多重语”描述自己的焦虑
常让“小绿”陪伴你我左右
“调节内心”和“调节身体”
本章小结
第二 进一步了解三种自主神经
进一步理解“小红”
“红色反应”的案例
像“门卫”的“小红”
引发红色神经反应的“刺激”不仅来自人际关系
面对红色刺激,切忌过度启动“红色反应”或“蓝色反应”
进一步理解“小蓝”
“蓝色反应”的案例
像“医生”的“小蓝”
面对蓝色刺激,切忌过度启动“红色反应”或“蓝色反应”
进一步理解“小绿”
“小绿”跟“小蓝”的区别
“绿色反应”的案例
像“指南针”的“小绿”
进一步了解神经的“混合态”
混合态有何特征?
“绿红混合态”
绿红混合时就像在玩游戏
绿 红=“没有焦虑的行动”
“绿蓝混合态”
绿蓝混合生出“爱”
绿 蓝=“没有焦虑的静止”
“蓝红混合态”
摆脱“蓝红混合态”
越急于解决问题,越迷失方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在“多重语”语境下生活
尝试从“多重语”视角审视生活
A女士的“多重语”生活案例
A女士在学会使用“多重语”后的变化
A女士的“多重语日记”
打造“多重语”生活,让我们对自身状态更敏锐
B先生的“多重语”生活案例
B先生的“多重语日记”
B先生的“多重语访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如何提高绿色的占比
何谓“提高绿色的占比”
不要过度减少红色与蓝色的占比
如何识别“绿色反应”是否启动
识别“绿色状态”的“节拍器”
观察是第一步
找到属于自己的“探绿”方式
营造适宜的空间
不要为了摆脱焦虑而寻求过度刺激
专注五感,与绿色相遇
神经会通过五感对外界产生反应
用正念激活“绿色神经”
何谓正念
正念三角形
多样的正念练习,多样的目标对象
正念呼吸
正念饮食
正念步行
正念拉伸
将正念融入日常生活
面、颈、舌、喉的练习
面部口型操
鼻腔冲洗、喉咙冲洗和刷牙
给予面部刺激
绿色的“动态平衡”
甩手功
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的联想
紧张与松弛的“动态平衡”
看见、听见、体验“动态平衡”
抚触的功效
合掌
自我拥抱
头部抚触
和同伴一起激活“绿色神经”
蓝色、红色、绿色的自主神经发育顺序
主客场间的“钟摆”
同伴之间的协同调节作用
神经的自我调节
与能让自己安心的人一起激活“绿色神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新审视焦虑
让“绿红混合态”成为伙伴
回顾“绿红混合态”
太在乎上司评价的下属
因学生成绩焦虑的补习班老师
正式比赛前过度紧张的运动选手
对晚年生活感到焦虑不安的人
留意焦虑形式变化中的绿色和红色
让“绿蓝混合态”成为伙伴
回顾“绿蓝混合态”
疲于工作或学习而动弹不得的情况
遭遇突发事件而全身僵硬的情况
陷入极度不安而无法动弹的情况
留意焦虑形式变化中的绿色和蓝色
找到志同道合的伙伴
身体的变化带来不同的体验
不以意志为转移的思维、情感和行动
因孩子成绩而焦虑的父亲的变化
因陪护母亲而情绪低落的女儿的变化
在沟通中如何熟练使用“多重语”
观察对方神经系统状态的变化
孩子感到焦虑时,我该怎么办?
在持续的调节中对话
在家庭问题上倍感压力的上司和下属的对话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身体再上心一点
试着学会更多“调节身体”的方法
身体是我们的“私有物”吗?
身体绝非道具
人的身体不止一种
我们和身体的关系就像“司机”与“汽车”
改变视角,看见变化
本章小结
后 记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首先,感恩这本书能与读者们相遇。不知作为读者的您,是基于怎样的目的翻开本书,又对书里的内容怀着怎样的期待?您是否被“多重迷走神经理论”(Polyvagal Theory)这一术语所吸引?您是否也在为当下的烦恼寻找解决方法?又或者您对心理学和心理咨询本身就怀有浓厚的兴趣?
不管怎样,笔者的初衷,是期望在您感到烦恼时,本书能为您带来哪怕一丝一毫的帮助。所谓“帮助”,指的是为了达成某个目的或目标所产生的良好效果。比如,雨具在下雨时能派上用场、学具在学习时能起到帮助作用等。同样,本书如果能在您感到烦恼、困惑时起到良好的帮助作用,笔者将感到无限的欣慰与幸福。
本书要为读者朋友们介绍的,是基于自主神经理论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非常期待它能在您感到烦恼时给您带来排忧解困的作用。
接下来,我还想给读者朋友们简要介绍一下创作本书的历程。先跟大家认识一下,我叫吉里恒昭,在心理治疗内科担任心理咨询师已经22年了。我的主要工作是帮助患有心理疾病(如抑郁症、依赖综合征、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的人重返健康。
心理治疗内科容易被大众误解为“治疗内心疾病的医院”“专治心病的地方”。这种误解虽然常见,但其背后往往有类似这样的隐喻性思维:“我必须治好我的心病。”“我必须改掉我的习惯和性格。”“是我自己的努力不够所以心病难愈。”而这样的隐喻性思维往往容易给患者带来更大的压力,诸如此类案例在实际中屡见不鲜。
事实上,心理治疗并不是“直接治疗生病的内心”。那些有“心理问题”的人,绝不能被轻易贴上类似“奇怪的人”这种标签。心理治疗的重点,与其说是“修正内心或性格”,不如说更像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协助患者调节身体开始 → 帮助他们恢复身体的能量 → 进而带动大脑状态的调节 → 最终其心理状态会自然地得到改善。
而能够帮助我们把身体和内心重新连接起来,从而让精神状态逐渐恢复的主角,正是本书所要介绍的“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我第一次接触“多重迷走神经理论”是在2017年。当时虽然觉得这个理论听起来有些复杂,但内心却有一种强烈的感觉:“这似乎解开了长久以来萦绕在我心头的疑团。”随着不断地深入学习,我逐渐能够向患者们说明心理状态与身体之间的密切关系。而直到今天,这一理论依然在我的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2020年,我又与做心理咨询和人际支援工作的伙伴们共同举办了一场研讨会,主题是“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使用方法”。结果,在场的伙伴们都对这一理论的作用赞不绝口。有人表示,了解多重迷走神经理论,首先对自己的生活有很大帮助;还有人认为,该理论不仅对咨询工作大有裨益,还让自己的身心状态变得更加阳光。随着研讨会举办的次数越来越多,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作用不仅在心理咨询从业者中得到认可,在教育界、企业培训等其他领域也逐渐被认同,对这一理论的赞美之词也不绝于耳。
但是,周围也有不少人提出,关于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书籍大多数是面向专业人士的,对于普通人来说理解起来还是颇费力气的。所以,本书在兼具专业性的同时,采用更易于理解的叙述方式,旨在让哪怕是第一次听说这一理论的朋友们也能够读得懂、用得上。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可谓是一个较新的理论,在日本对于它的研究也仅仅处在起步阶段。这是一个兼具深度和广度的理论,而本书旨在抛砖引玉,若您因本书对此理论产生了些许兴趣,希望您一定再进一步对其他同行的佳作进行阅读和学习。
本书所呈现的仅是多重迷走神经理论最为基础的内容。这些内容源于我与患者们、伙伴们在长期实践中共同积累的“小方法”,难免存在局限性,姑妄听之。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开启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学习之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