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隋唐与东亚
》
售價:HK$
63.8

《
理解集(1930-1954)(阿伦特作品集)
》
售價:HK$
118.8

《
智慧储能革命 揭示储能行业的技术路线与底层逻辑 洞见能源革命的未来图景
》
售價:HK$
86.9

《
身体知道幸福:发现感恩、幸福与喜悦的意想不到的方式 (美)贾尼斯·卡普兰 身体 幸福
》
售價:HK$
86.9

《
海外中国研究·道家与中国治道(国际汉学泰斗顾立雅集大成之作,一部打破哲学迷思的中国治道探源经典。开辟
》
售價:HK$
63.8

《
人体雕塑解剖学
》
售價:HK$
140.8

《
投喂AI 人工智能产业的全球底层工人纪实 詹姆斯·马尔登 著 聚焦AI产业链底层 技术伦理 社会观察
》
售價:HK$
75.9

《
诛仙.全6册(最新典藏版)
》
售價:HK$
348.5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新形态教材,融入课程思政,配套教辅,是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学指导委员会、河南省物流学会推荐教材。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9章,主要介绍了物流金融概述、供应链金融概述、物流领域的金融业务、农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生产制造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流通分销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产业平台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及金融科技赋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本书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每章正文前有引导案例,正文中除常规的知识体系外,加入若干扩展阅读、视频,每章正文后附有即测即练和案例讨论。本书可用于工商管理、物流管理、物流工程、供应链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也可作为相关领域从业人士自我提升的参考用书。
|
關於作者: |
张如云,博士,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副教授,一流本科课程“国际物流学”课程负责人。获本科教育教学“汪胡桢奖”教师教学一等奖等奖项。主编教材2部,参编5部,出版学术专著2部。主持或参与多项、省级科研项目;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指导学生参加多项、省级学科专业竞赛取得优异成绩,并获得指导教师荣誉称号。
|
目錄:
|
目录
第1章物流金融概述
1.1物流金融的概念与特征
1.2物流金融的功能与作用
1.3物流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即测即练
第2章供应链金融概述
2.1供应链金融的产生和发展
2.2供应链金融的相关概念
2.3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和业务流程
2.4物流金融与供应链金融的关系
即测即练
第3章物流领域的金融业务
3.1物流结算金融业务
3.2库存类融资业务
3.3物流授信业务
3.4国际物流金融业务
即测即练
第4章农业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4.1农业供应链金融概述
4.2传统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4.3数字化农业供应链金融模式
即测即练
第5章生产制造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5.1生产制造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概述
5.2生产制造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模式
5.3流程化产业金融服务
5.4定向化产业金融服务
5.5整合化产业金融服务
即测即练
第6章流通分销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6.1流通分销服务商的概念和特征
6.2流通分销领域的供应链金融概述
6.3物流导向型供应链金融业务
6.4市场导向型供应链金融业务
6.5一体化供应链金融业务
即测即练
第7章产业平台领域的供应链金融业务
7.1产业平台概述
7.2供应链金融产业平台体系
7.3产业平台下供应链金融的创新模式
7.4产业平台的供应链金融实践
即测即练
第8章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
8.1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风险概述
8.2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
8.3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操作风险管理
8.4物流与供应链金融的法律风险管理
8.5物流与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策略
即测即练
第9章金融科技赋能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创新
9.1金融科技创新
9.2金融科技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场景中的应用
即测即练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
在供应链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供应链中的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但从实践来看,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困境依然长期存在,制约其良性运营。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政府及相关部门发布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性文件,旨在推动供应链金融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在此背景下,金融市场积极围绕供应链和物流服务提供更为灵活、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风险可控的金融产品和融资模式,物流与供应链金融应运而生,在国内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从金融实践看,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的“供应链金融”业务,通常需要第三方物流(TPL)提供物流服务、信息及其他增值服务。而物流金融(logistics finance)业务则可以不依托供应链运营活动独立开展,如企业以自有存货(仓单)质押融资、第三方物流企业基于其提供的物流服务进行融资,如“运费贷”或者“信用贷”。所以从本质上而言,物流金融不等同于供应链金融,也不包含于后者。但是,现有多数教材或资料常将“物流金融”作为“供应链金融”的一种融资模式予以介绍。
为了使理论研究更加反映行业现实,本书在编写时特别将两种金融形式区别开来,在充分吸收和借鉴已有相关教材与资料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全书结构体系。
本书在教材结构、内容和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适当超前,从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出发,以优质的教材促进课程教学的改革,进而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质量。本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特色与创新。
1. 对全书框架结构予以创新
本书采用“基础知识—场景应用—风险防控—行业前沿”的逻辑编排结构,以体现全书章节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得教材内容结构更为严谨、逻辑性强、体系完备,满足“物流与供应链金融”课程教学需要。
2. 对全书构成内容予以创新
本书在编写中,密切关注“一带一路”重大国家倡议推进对金融行业趋势和发展热点的影响,对同类教材内容进行改革,特别加入“国际铁路单证融资”和“运费贷”等物流金融新产品相关内容。同时本书加入了金融科技在物流与供应链金融业务中的创新应用,以反映相关领域热点和变化。
3. 对全书呈现方式予以创新
本书融合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采用立体化呈现方式,通过二维码实现纸质教材与数字资源之间双向关联,满足线上、线下学习者的需求。
4. 全书配套资源丰富
本书除纸质教材外,还提供了丰富的配套课程资源,包括知识点体系表、扩展阅读、电子课件、教学大纲、课后习题答案、视频、模拟试卷、案例等。使用本书作为教材的老师,可联系出版社索取相关资源。
本书由张如云、刘徐方、南嘉琦和仝好林共同编写,由张如云负责全书框架安排和内容分工,具体编写分工如下: 第1、3、9章由张如云编写; 第2、8章由南嘉琦编写; 第4、7章由刘徐方编写; 第5、6章由仝好林和张如云共同编写。全书文字校对和部分配套资源的整理由李子璇完成。
本书吸纳和借鉴了国内外供应链金融、物流金融等专业领域的期刊论文、经典教材及专著,十分感谢所有作者对本书的启发,主要参考文献在书后列明,网络资源文献在正文中以脚注形式列明,如有遗漏,请相关作者联系编者在后期的版本中增加。由于水平所限,书中难免有不当之处,敬请同仁及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4年10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