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照料母亲十一年:关于责任、爱、死亡,以及矛盾心理 沉重的照护责任,为何更多地落在个人尤其是女性肩上? 失能照护怎样重塑一段母女关系?科尔姆·托宾、莉迪亚·戴维斯盛赞的作家

書城自編碼: 415784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外國小說
作者: 琳恩·蒂尔曼 著 尚晓蕾 译
國際書號(ISBN): 9787575307604
出版社: 江苏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6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140.8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93.5
什么是新疆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編輯推薦:
1、长期照料失能老人,会经历怎样的现实和心路?一部关于家庭养老照护的真实记录,写给天下儿女的共鸣与慰藉之书。
生活天翻地覆后的无措,贯穿24小时的忧虑,为母亲清洁身体时的不安,看母亲独自受苦时的恐惧,个人自由所剩无几的怨念,在医疗失误面前的愤怒,寻找一个好护工之困难,送养老院还是在家去世的艰难抉择,母亲最后的求死愿望——本书以惊人的坦诚记录养老照护中的明与暗,那些医疗奔波、经济压力和情感耗竭的细节,是千万家庭照料者正在经历却鲜被言说的事实。
2、失能照护怎样重塑一段母女关系?从相互角力到依赖共存,不完美母亲和不完美女儿的生命纪事。
照料失能母亲的十一年,也是重新认识母女关系的十一年。曾严苛疏离的母亲,病后却变得温和慈祥;对母亲既敬佩又怨艾的女儿,决心要让母亲有尊严地度过最后的时光,却无法卸下矛盾重重的心防,“我扮演了好女儿的角色,不是凭真心,而是凭良心”。本书以极大的勇气,展现养老照护中爱怨交织的复杂真相。
3、沉重的照护责任,为何更多地落在个人尤其是女性肩上?超越个人纪实,直面养老照护背后的结构性困境。
奔波于家庭、医生、手术室之间的女儿,日夜守护床边的女性护工,牺牲
內容簡介:
本书是美国知名小说家琳恩·蒂尔曼的回忆录,以冷静敏锐的眼光、毫无修饰的坦诚,记录她照顾失能母亲的漫长岁月与复杂心路,讲述突然扭转的母女关系,也写下关于衰老、家庭照护和死亡的思索。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十一年里,曾经干练的母亲变得无法自理,阿尔茨海默病、脑积水、癫痫、痴呆这些词变成蒂尔曼的生活核心。在家贴身陪护,适应母亲的情绪波动,反复跑医院、找护工,应对循环往复的紧急状况,成为她和姐妹无常的日常。尽管蒂尔曼不得母亲喜爱,但她仍想做尽职的女儿,让母亲好好活着。然而,在沉重的负荷下,她也无法回避内心的耗竭、怨怒,以及责任与自我之间的冲突。
坦诚得尖锐,真实得令人心碎,这是一个“不完美女儿”的自我剖白。蒂尔曼用一段极具普遍性的私人叙事,给所有家庭照料者以共鸣,给每个为人子女者以安慰。
關於作者:
琳恩·蒂尔曼,美国小说家、批评家,纽约州立大学奥尔巴尼分校英语系教授。著有长篇小说《人与幻影》《生命不可租》《美国天才》等,非虚构作品《天鹅绒岁月:沃霍尔的工厂,1965—1967》等。曾获古根海姆奖、安迪·沃霍尔基金会艺术作家奖,入围美国国家书评人协会奖。
尚晓蕾,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曾任《智族GQ》杂志海外专题译者,并曾参与中国国家话剧院《战马》中文版及“首都剧场精品剧目邀请展”“新现场”引进剧目的文本翻译工作。出版译著《小镇索雷斯》《与骸骨交谈》《最初的光明,最后的黑暗》《她们》《莎士比亚植物诗》等,翻译剧本《弗兰肯斯坦》《乡村》《明年此时》《我是堂吉诃德》《背叛》等。
內容試閱
我曾经在很多故事中隐埋了我的梦,之后又不再相信它们对于除我之外的其他人有任何意义。最近,这些梦里出现了一座凌乱的房子。母亲把房子打理得整洁有序,井井有条,掸过灰的家具,吸过尘的地毯,打过蜡的木地板,没有任何杂乱之处,除了我的卧室。我从不收拾东西,衣物、书籍随处丢,只要她没看到,我就不以为意。我凌乱的梳妆台抽屉会激怒母亲,她偶尔会把里面所有的东西都倒在地板上。而这也激怒了我。凌乱房子的梦出现,并重复,仿佛芜杂的思绪。并不是每件事都能被收拾妥当。
1994年末,母亲病了。在大约十一年的时间里,她的生活要靠人照料,这些人包括她的三个女儿,也就是我的两个姐姐和我,以及医生、保姆、陪护、理疗师和其他专业人士。她一直住在曼哈顿公寓的家中,由一名全职护工陪伴。姐姐们和我一起分担护工费,确定治疗方案,并为她维持舒适的居家环境。为了让她活着我们不遗余力,却并非出于无私,这更像是一份折磨人的责任。那十一年的时光令人沮丧,但也是一种教育,而且说来奇怪,还发人深省,应该说,是以可怕的方式发人深省。那些年疯狂而压抑,我知道了很多我根本不想知道的事情。
对于照料患病父母的成年子女来说,我的故事会让他们感到似曾相识,但也存在差别,因为所有困境都同中有异。对于还不需要照料父母,或者可能永远不需要照料父母的成年子女,也就是那些幸运的家伙来说,这个故事或许有警示的意义。
别的家庭会讲出别的故事,会有更奇怪的经历。对于同样的经历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经历,我的两个姐姐也会讲出不一样的版本。任何事件都会经过主观取舍,这也使得在回忆录和口述历史中,各人表述出的坦诚、回忆的内容以及他们生活的事实在扣人心弦的同时,也有着同等程度的不可信、误导与偏见。
讽刺的是,我曾经写道:“经验教会我们不要相信经验。”这话没错,别人的经验一定可疑。而人们从自身经验中收获的也未必会对他们有所帮助。照料母亲有时让我感到一种慈悲,有时则是无望和愤怒。写下这个警世故事,我期待得到一些认同,期待与别人的经历有一些相似之处,不过,肯定也会有大大小小的差异。最关键的是,会有观点的问题,观点是叙事的裁决者。无论虚构还是非虚构,任何故事或叙述都代表着讲述者的观点。
我的讲述是片面的,出自个人角度,并很可能对己有利,虽然我正努力对抗这种倾向。我的目的是给你讲一个故事,它或许能为你提供帮助,增长见闻,或许能安慰你,也可能惹恼你。对于这种情况,我想说的是:很难十全十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