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
內容簡介: |
工业的逻辑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工程问题实践性很强,需要通过大量积累而后逐步改善。工业体系是在历史进程中演化形成的,并且处于动态演进之中。因此,无论是宏观层面的工业,还是微观层面的工程,都需要重视积累的演进过程,这在技术积累、人才培养、创新模式等方面均有所体现。
创新是社会广泛关注的热门概念,也是经济生活中最具活力的部分。然而,创新并非目的,而是服务于产业规律和工业逻辑的一种手段。工业的演进不会呈现短时间爆发的“革命”式突变,重视实践、把握经济现象本质中的供需关系才是推动工业发展的关键。为解决工业领域中的问题,持续实践,形成各种“好办法”,这就是“创新”
本书运用演化论的框架对工业进行分析,侧重对数据、信息、创新、科技转化等面向“未来”的问题展开讨论,涉及诸多热点议题。本书在分析创新的社会体系、数据资产的本质属性、工业浪费与资源利用、工业教育的建设等问题的分析上,具有一定的创见。
本书由作者结合自身在投资与实体经济管理工作中的思考和积累创作而成,可以作为在企业、金融机构中从事行业研究、产业分析人员的业务参考资料和培训材料;也可作为大学本科的通识教育、研究生特色专业课程的教材或参考书。同时,还能为关心实体经济、创新创业、数字经济的社会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机床简史
著名工业传记作家L.T.C.罗尔特在本书中用十一章的笔墨,简要叙述了机床的进化过程——从最早的时代到今天的全自动动力控制机床。这本书的目的是扩大兴趣和增加技术的历史知识,以打破技术专业化带来的交流障碍。机床的故事始于人类制造出第一台粗糙的车床镗床,并随着陶瓷工具、金属成形机和电子磁带控制机器的发展而持续到20世纪。这一健全、平衡的机床发展和机床制造商的历史为车间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连贯的视角,车间技术的发展使所有技术领域的无数进步成为可能。本书的叙述涵盖从个体工匠作坊所中发明的机器,到18世纪机器工具的雏形的发展及其在第一批机器在工厂车间中的使用,到将金属切削提升为一门艺术的亨利·莫德斯雷以及克莱门特、福克斯、罗伯茨、内斯密斯和惠特沃斯等先驱的工作被正确看待,后讨论了美国可互换制造的崛起及随之而来的大规模生产的诞生,最后金属切削发展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直到20世纪我们拥有了精密的机床。
德国工业革命
本书从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和的德国社会政治条件出发,探讨了德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历史过程,根据产业特点把德国工业划分为轻工业革命、重工业革命和新工业革命三个阶段,分析了政府、银行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更为特别是作者探讨了各个发展阶段的社会后果,让人们能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和认识德国工业革命的社会效应。本书视野广阔,不单单着眼与工业和技术在工业革命过程中的作用,还关注了工人和城市的发展甚至房屋等社会因素,为人们提供了关于德国工业革命发生、发展和完成的全景画面。
|
關於作者: |
叶桐,现任某上市公司总经理。毕业于清华大学,曾在房地产、股投资、智库研究和数据库等行业任职,拥有正高级经济师、高级调查分析师与工程师资质。任湖北省产业教授,清华大学基础工业训练中心客座研究员,吉林大学经济学院兼职教授,东南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等高校硕士导师。编著有《实体经济导论》《工业讲义:工业文明与工程文化》《工业系统概论(第三版)》,主持清华大学产业创新与金融研究院的调研项目,主持或执笔过住房与城多建设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等国家部委课题项目。
迪特?齐格勒(Dieter Ziegler ),生于1956年。比勒菲尔德大学教授,研究领域有科学史、日耳曼学、社会学,曾在图宾根、柏林和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任教。著作有《德国采矿史》《工业化时代的德国政府和铁路》《德国工业革命》,等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