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写作革命2.0:在所有学科和年级中通过写作提升思维的指南(美国亚马逊高分畅销教育类图书)
》
售價:HK$
65.9

《
理想国译丛073——他们也是幸存者:纳粹大屠杀亲历儿童的人生与记忆
》
售價:HK$
107.8

《
蝴蝶的世界:它们的自然史与多样性
》
售價:HK$
140.8

《
礼记训纂 全2册 十三经清人注疏
》
售價:HK$
162.8

《
可持续盈利 可再生战略变革释放企业发展潜力(剖析当下环境挑战,探讨企业应对策略,推动企业可持续盈利)
》
售價:HK$
74.8

《
拒斥死亡(文明本质上是一场抵御死亡恐惧的集体英雄主义骗局)
》
售價:HK$
76.8

《
牛津通识读本·世相I(中英双语 全五册)收录《全球化面面观》《后殖民主义与世界格局》《国际移民》《人
》
售價:HK$
214.5

《
什么是教育 “轴心时代”提出者雅斯贝尔斯毕生教育思想精华
》
售價:HK$
74.8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职业教育教材编写规律和职业院校学生学习规律,配套齐全
|
內容簡介: |
本书共设计6个教学项目、22个工作任务,以任务驱动教学,教学合一、理实合一;内容依据1+X建筑信息模型(BIM)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评大纲,与我国BIM应用的实践相结合,与用人企业的实际需求相结合,结合工程项目实践,侧重提升学生的BIM知识与技术实际应用能力。本书配套资源丰富,有微课视频电子课件、习题库、试卷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及精品在线课程。可视化的教学内容,平台化的教学模式,构建了全新的学习生态系统,实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升教学效果。在丰富教材内容的同时,本书注重对学生工匠精神、爱岗敬业、沟通合作等职业素质的培养。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土建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土建类专业技术人员和自学者的参考与学习用书。
|
目錄:
|
目 录前 言项目一 学习BIM 基础知识 1任务一 了解BIM 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情况 1任务二 熟悉Revit 建模环境 7项目二 创建建筑系统模型 32任务一 创建标高、轴网 32任务二 创建墙体 43任务三 创建幕墙 51任务四 创建门窗 57任务五 创建楼板 65任务六 创建迹线屋顶 72任务七 创建拉伸屋顶 82任务八 创建楼梯扶手 90任务九 创建柱梁 104任务十 输出成果 116项目三 创建体量和族 128任务一 创建体量 128任务二 创建族 136项目四 创建暖通系统模型 149任务一 创建风管及风口 149任务二 风管附件及暖通设备的添加与连接 173任务三 设置风系统颜色 184项目五 创建水系统模型 194任务一 创建水管 194任务二 管道附件及设备的添加与连接 207任务三 创建喷淋系统 227项目六 创建电气系统模型 237任务一 创建电缆桥架 237任务二 添加电气设备及创建系统 245参考文献 267
|
內容試閱:
|
前 言本书较为完整地阐述了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国内外发展历程,依托校企合作项目,以实际工程项目和1+X 建筑信息模型(BIM)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真题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将理论知识和工程实例相结合,培养书证融通型技术技能人才,真正做到了校企融合、书证融通,有效推进1+X 证书制度改革及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满足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要求。本书面向企业实际岗位需求,培养学生具备创建建筑系统模型、创建体量和族、创建暖通系统模型、创建水系统模型、创建电气系统模型等方面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本书的主要特点有:1)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培养目标,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内容。教材内容面向智能建筑领域,对接相关专业教学标准要求,融合1+X 建筑信息模型(BIM) 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使学生能够运用BIM 相关软件创建建筑和机电模型,具有规范和节能、环保意识以及民族、工匠精神和社会公德。2) 本书内容落实标准,对接岗位需求,通过信息化手段与“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精品慕课相结合,将在线课程中的微视频、题库等内容通过二维码嵌入本书,读者可以通过手机或移动设备扫描二维码,将线上、线下学习资源有效衔接。同时通过更新在线课程资源,实现教学内容的及时更新。3) 本书可以使读者不受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学习了解丰富的教学内容及行业发展新动态。本书编写团队都是长期从事专业教学的教师,在教改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分别获得过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及二等奖。教学团队为北京市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具有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本书由张莉莉担任主编,陈小荣、刘婷婷和林梦圆担任副主编,具体编写分工如下:项目二、项目三和项目六的任务二由张莉莉编写;项目六的任务一由陈小荣编写;项目四的任务二和任务三由刘婷婷编写;项目一由林梦圆编写;项目五的任务一和任务二由周芬编写;项目四的任务一由李晖编写;项目五的任务三由李宏编写。全书由张莉莉统稿。由于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编 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