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菁莪樂育: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

書城自編碼: 41573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教育
作者: 郭峰
國際書號(ISBN): 9787523116562
出版社: 现代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脑结构MRI连续层次解剖学 》

售價:HK$ 162.8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古琴之美·2026(可读、可听、可学、可赏的“立体化”文化日历;专注于古琴文化的鉴赏日历) 》

售價:HK$ 107.8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财之道丛书·贪婪的游戏:金融投机100年 》

售價:HK$ 74.8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算力崛起:重塑未来经济与社会 》

售價:HK$ 76.8
敦煌壁画?纹样
《 敦煌壁画?纹样 》

售價:HK$ 151.8
丑的美学 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丑的美学 一部跨越两个世纪的美学沉思录 》

售價:HK$ 140.8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智圆行方――燕京医学名家处方手迹藏臻 》

售價:HK$ 437.8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大设计师威廉·莫里斯 》

售價:HK$ 151.8

編輯推薦:
全方位立德树人,是对教育实践的全面要求,也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它要求我们从环境、管理、课程、教学、活动等多维度构建育人体系,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內容簡介:
本书以《菁莪乐育: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校本实践》为题,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在全方位立德树人方面的校本实践经验。“菁莪”一词源自《诗经·小雅·菁菁者莪》:“菁菁者莪,在彼中阿。”意指教育者要像培育菁菁芳草一样培养人才;“乐育”则体现了教育实践的幸福感和成就感,寓意教育者以培育人才为乐事。“菁莪乐育”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创新诠释,凝聚了学校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和对育人使命的坚定担当。
關於作者:
郭峰,曲阜师范大学教育领导与管理博士,中小学高级教师,现任山东省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副校长,获得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省齐鲁名师、山东省模范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兼职济宁市传统文化教研员、济宁市课程建设教研员、济宁学院客座教授和教学导师,2022-2023 年曾担任专家指导教师赴香港开展交流协作工作。热爱以儒家文化为底蕴的教育生活,长期致力于传承弘扬孔子教音思想,将孔子教育思想融入现代教育教学,立德树人,菁获乐音,以文化人。曾荣获国家级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1项,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2项。
目錄
第一章百年历程: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积淀·····001
第二节21世纪的跨越式发展·····008
第三节历史经验与发展启示:百年办学的历史经验总结·····015
第二章文化传承: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转化
第一节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理念与当代价值·····022
第二节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路径·····029
第三节“菁莪乐育”理念的校本阐释与实践·····036
第四节学校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框架·····042
第三章办学理念:体现孔子教育思想的现代学校
第一节学校办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049
第二节“菁莪乐育”理念下的育人目标与体系·····055
第三节办学理念在学校管理与文化中的体现·····061
第四章发展规划:学校建设的顶层设计
第一节学校发展规划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基础·····068
第二节学校总体发展目标与战略选择·····074
第三节重点发展领域与实施路径·····080
第四节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与评估机制·····086
第五章儒雅校园:环境育人的物质基础·····063
第一节环境育人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意义·····063
第二节儒雅校园的规划与建设·····065
第三节儒雅校园建设的实践与创新·····073
第六章文化环境:育人的隐性课程·····081
第一节文化环境的内涵、特征与育人价值·····081
第二节学校文化环境的构成要素与分析·····084
第三节学校文化环境的构建与优化策略·····087
第四节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文化环境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成效·····090
第七章管理系统:学校治理的科学架构·····094
第一节现代学校治理理论与实践发展·····094
第二节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管理系统架构·····096
第三节学校管理系统的实践创新与特色·····100
第四节学校管理系统的运行成效与持续优化·····102
第八章发展动力:学校前进的内在机制·····106
第一节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核心引擎·····106
第二节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发展的根本目标·····110
第三节学校整体发展:动力协同与持续提升·····113
第九章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教育实践·····116
第一节德育为先:铸魂育人的根本保障·····116
第二节智育为重:启智增慧的核心环节·····119
第三节体育为基:强健体魄的坚实支撑·····122
第四节美育为要:浸润心灵的有效途径·····124
第五节劳育为本:实践砺能的重要载体·····125
第六节五育融合:协同育人的整体构建·····126
第十章君子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工程·····129
第一节君子教育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129
第二节君子教育的目标体系与内容框架·····133
第三节君子教育的课程体系与实施路径·····136
第四节君子教育的特色创新与实践案例·····140
第五节君子教育的育人成效与推广价值·····145
第十一章十大行动:育人工作的系统推进·····149
第一节十大行动的提出背景与整体框架·····149
第二节十大行动的具体内容与实施策略·····151
第三节十大行动的实践成效与特色亮点·····157
第四节十大行动的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158
第十二章课程体系:育人的核心载体·····160
第一节课程体系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取向·····160
第二节课程体系的结构框架与内容体系·····164
第三节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与保障机制·····175
第四节课程体系的创新特色与实践案例·····180
第十三章教学改革:育人的关键环节·····186
第一节教学改革的理论基础与时代背景·····186
第二节教学改革的核心理念与目标追求·····188
第三节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与创新举措·····190
第四节教学改革的成效与反思·····195
第十四章家校合作:育人的重要支撑·····198
第一节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198
第二节家校合作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203
第三节家校合作的特色项目与实践案例·····211
第四节家校合作的成效反思与发展展望·····216
第十五章社会协同:育人的广阔平台·····223
第一节社会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与价值意蕴·····223
第二节社会协同育人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227
第三节社会协同育人的特色项目与实践案例·····235
第四节社会协同育人的成效反思与发展展望·····243
第十六章特色项目:学校发展的亮点工程·····248
第一节特色项目的内涵特征与价值意义·····248
第二节文化传承类特色项目:根植传统,涵养底蕴·····249
第三节科技创新类特色项目:面向未来,启迪智慧·····252
第四节艺体健康类特色项目:多元发展,塑造身心·····255
第五节劳动实践类特色项目:崇尚劳动,锤炼品格·····258
第十七章创新实践:学校发展的动力源泉·····263
第一节教育理念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思想引擎·····263
第二节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学校治理的科学水平·····268
第三节课程体系创新:构建育人的核心载体·····272
第四节教学方式创新: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277
第五节评价机制创新:促进师生共同发展·····283
第十八章办学成果:学校发展的丰硕果实·····290
第一节学生发展成果:德智体美劳全面成长·····290
第二节教师发展成果:专业素养与育人能力双提升·····292
第三节学校发展成果:办学品质与社会声誉双提升·····294
第四节经验辐射成果:引领区域教育发展·····296
第十九章经验总结:学校发展的理论提升·····299
第一节办学理念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299
第二节育人模式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300
第三节管理机制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301
第四节课程教学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302
第五节学校文化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提升·····304
第二十章未来展望:学校发展的前进方向·····306
第一节发展背景:机遇与挑战并存·····306
第二节发展愿景:建设一流现代化学校·····308
第三节发展策略:创新驱动与特色引领·····310
第四节发展路径:系统推进与重点突破·····314
第五节保障措施:夯实发展基础·····318
后记·····323
参考文献·····325
內容試閱
第一章百年历程: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学校发展的历史脉络与积淀
一、百年办学历程的时代背景
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百年历史,是中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创建,要追溯到20世纪初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历史浪潮。清末民初,当时的中国内忧外患,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教育被视为救国图强的重要途径,各地兴办新式学堂,推动教育改革。随着“废科举、兴学堂”教育改革的推进,全国各地掀起了创办新式学堂的热潮。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正式确立。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曲阜地区的教育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
作为孔子故里的曲阜,在这场教育变革中展现出了独特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当时的曲阜,文化氛围浓厚,儒家传统深厚,社会各界对创办新式学堂的呼声日益高涨,1905年山东省官立四氏学堂(山东省曲阜师范学校)应时而生。在当地开明士绅和教育先驱的共同努力下,1908年,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的前身——“曲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正式创立。学校选址于曲阜师范学校南院,毗邻孔庙,占地面积约五亩,初建时仅有教室六间,教职员工8人,招收学生60余名,曲阜师范学校第一任总理、第74代衍圣公孔令贻兼任附小主任(即校长)。尽管条件简陋,但这所新式小学堂的创立,标志着曲阜地区基础教育的现代转型迈出了重要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学校的创立得到了当地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不少士绅捐资捐物,支持学校建设;当地百姓也纷纷送子入学,支持新式教育。这种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办学模式,为学校的早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曲阜,作为孔子故里,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在这片沃土上创办一所新式学堂,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文化传承的使命。学校的创办,标志着曲阜教育开始从传统私塾教育向现代学校教育转变,是中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二、学校创建与早期发展(1908-1949年)
作为一所师范性质的附属小学,学校的创办不仅为当地儿童提供了接受现代教育的机会,也为师范生提供了教育实习的平台,主要承担师范生教育实习和教学研究的功能,对推动当地教育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创校之初,学校秉承“传承儒家文化,培育时代新人”的办学理念,既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又积极引入新式教育理念和方法;既传承了儒家“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又引入了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形成了独特的教育风格。课程体系上,除了传统的经史子集外,还开设了算术、格致(自然科学)、体操等新式课程,开展美国道尔顿教育实验,体现了中西融合的教育思想。这一时期,学校的教育实践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吸引到当时作为记者、后来成为著名教育家的黄炎培先生到校视察,并给予“全国小学之冠”的高度评价,这份美誉不仅是对学校办学成就的肯定,也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学校发展的早期,一批教育名家的引领和支持,极大地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质。山东省“民国三大教育家”之一的王祝晨校长的治校理念和实践,为学校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李广田等名师的执教,提高了学校的教学水平和文化品位。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为学校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
这一时期,学校形成了注重德育、重视实践、追求卓越的办学传统,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当时的教育界产生了较大影响。这些宝贵的教育经验和文化传统,成为学校百年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
这一时期,学校虽然经历了战争和社会动荡的考验,但始终坚持办学,为当地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在曲阜教育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曲折发展时期(1949-1989年)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调整而几经变迁。这一时期,学校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曾多次停办,但学校的精神和传统并未中断。在各种历史条件下,学校始终坚持教育初心,以自强不息的精神在百年历程中积淀了丰厚的精神文化,在不同历史时期都创造了时代的辉煌。
这一时期,虽然学校的发展受到了诸多限制,但教育实践者的教育热情和专业精神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后来的复校奠定了基础。
四、复校与新发展(1989年至今)
(一)涅槃重生,重新复校
1989年,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同志的关怀下,学校正式复校招生,揭开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这是学校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点。复校初期,学校领导班子制定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策略,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的社会声誉逐步提升,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复校后,学校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全体教职员工团结一心,克服困难,重建校园,恢复教学秩序,使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
1993年,经济宁市教育局与曲阜市人民政府协商,学校迁至南新区(现址),曲阜市实验小学分校并入曲阜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二)更名与管理体制变革:发展格局的拓展(2008年、2016年)
2008年11月11日,学校更名为济宁学院第二附属小学,主管单位为济宁学院。这一变革,使学校的发展有了更广阔的平台和更丰富的资源,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2016年12月,学校划归济宁市教育局主管,成为济宁市教育局唯一驻县级城市的市直学校。这一管理体制的变革,进一步拓展了学校的发展格局,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地位和影响力,为学校的特色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条件。
五、特色发展: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2009年至今)
2009年以来,学校开始探索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之路,这是学校发展的又一重要转折点。2010年,学校成功举办了“首届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研讨会”,标志着学校特色发展战略的正式启动。
在这一阶段,学校以“菁莪乐育”为校训,以孔子“仁爱”思想为魂,依托身处儒家文化发源地曲阜的地域优势和文化优势,不断探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完美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校本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成为济宁市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标杆学校和窗口学校。
(一)起步阶段(1989-1993年)
学校刚刚复校,百废待兴,主要任务是恢复正常教学秩序,建立基本的教学和管理体系。
(二)发展阶段(1993-2005年)
学校迁至新址后,办学条件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学校的社会影响力逐渐扩大。
(三)奠基阶段(2006-2008年)
学校成功举办了百年校庆系列活动,争创成功省规范化学校、省教学示范校、省少先队规范化学校。建立起规范、科学、民主的管理体系,促进了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大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积极性,提升了全校师生的自信心,锻炼了师生的能力,迅速提高了办学水平和质量,扩大了办学影响;初步确定学校整体办学方向,制订了第一个三年发展规划,为学校跨越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构建阶段(2009-2010年)
学校成功召开首届孔子教育思想与现代小学教育研讨会,开始探索儒家文化与现代教育的融合之路,学校特色逐渐形成。
(五)巩固阶段(2011-2018年)
学校以“菁莪乐育”为校训,以孔子“仁爱”思想为魂,全面实施“以校为本的新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探索儒家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小学教育完美结合的特色发展之路,已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和鲜明儒家文化特色的学校。
(六)创新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
作为济宁市“两创”示范校、创新实验重点校,山东省传统文化体验校,不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文化人,素养为导,教学为先,通过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实现全环境立德树人。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