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教育人类学田野研究十二讲(教育人类学研究丛书)
》
售價:HK$
42.9

《
古代以色列人及其宗教的兴起
》
售價:HK$
74.8

《
动物社会的生存哲学 : 探索冲突、背叛、合作和繁荣的奥秘
》
售價:HK$
97.9

《
猫和花草的刺绣
》
售價:HK$
53.9

《
《史记·货殖列传新诠》 一篇学问世故、治身治国的文章;一个经济、教育大学者的经世解读;奇伟文章在乱世
》
售價:HK$
41.8

《
博物馆里的中国 故宫
》
售價:HK$
85.8

《
海洋治理与中国的行动(2024)
》
售價:HK$
107.8

《
阿萨姆茶园:一部环境文化史
》
售價:HK$
107.8
|
內容簡介: |
本书收录的文章反映了杜链后半生对信息化和信息问题的研究成果与思考历程。上篇”信息化与电子政务篇”收录了杜链在中国信息化建设和发展进程中,对国家经济信息系统规划与设计、电子政务、社区信息化、城镇信息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信息化立法等重大问题的研究成果。下篇”信息哲学篇”收录的文章是近几年杜链对信息问题的深入思考,他从信息化的工具层面上升到哲学层面,借助东西方哲学思想,特别是维特根斯坦语言哲学思想以及古老的东方佛家、道家智慧,扩展和深化对信息的认识与领会,力图超越逻辑语言的束缚,为信息的哲学思考开辟新的空间。
|
關於作者: |
周宏仁,1962年7?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学)?动控制系;1984年7?以三年半时间和全优成绩获美国明尼苏达?学电机系控制科学博?学位。20世纪60和70年代,在国防科研和?业部?从事导弹与雷达系统?程研究,对我国机载雷达的发展有重要贡献,是我国机载 雷达多?标跟踪理论的奠基?。1985年4?起,先后任国家计划委员会委员、经济信息管理办公室主任、国家信息中?常务副主任兼总?程师,负责主持国家经济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1990年5?起,任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跨区域?级顾问,专注全球信息化发展研究并负责联合国对50余个发展中国家的信息技术援助项?,为该部?受发展中国家评价最?和表扬最多的专家。2002年2??2022年6?,任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国家制造强国战略咨询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外交部?络外交专家咨询委员会等20余个专家委的主任、副主任或?级顾问。此段期间,受聘为联合国信息与通信技术?作组?级顾问;中国信息协会第?副会?;北京、上海等多个省市信息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和副主任;北京邮电?学经济管理学院特聘院?(12年)、博??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学、?北?业?学、上海交通?学和北京师范?学等?校顾问教授、兼职教授和博??导师。曾当选为四川省第六届??代表、常委;第七届全国??代表、外事委员会委员。杨志刚:2004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8年9月?D2013年12月,电子科技情报所信息化研究与促进中心副研究员、副主任。2013年12月?D2014年7月,信息化推进司产业信息化处副调研员。2014年7月?D2017年12月,中央网信办信息化发展局副调研员、信息经济处副处长、处长。2019年9月至今,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中心信息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
目錄:
|
上篇 信息化与电子政务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思路与方法探讨 ..................................................................... 002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总体设计的逻辑步骤及各阶段的设计思路与方法 .................................. 020
积极推进国家经济信息资源网的建设 ..................................................................................... 033
建设好信息资源网是信息化健康发展的关键 ......................................................................... 038
关于信息化进程中立法框架建议 ............................................................................................. 043
中社网:“官督民办”与“网群结构” ................................................................................... 052
突出电子政务规划的地位和作用 ............................................................................................. 055
电子政务与社区信息化 ............................................................................................................. 062
电子政务是有机体 ..................................................................................................................... 067
电子政务和社区信息化 ............................................................................................................. 068
电子政务规划研究的几个问题 ................................................................................................. 073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PKI 组织 ..................................................................................................... 081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回顾 ......................................................................................................... 087
推动政府与市场双轮驱动发展形成以服务百姓为中心的发展道路 ...................................... 100
城镇信息化:信息惠民工程先行 ............................................................................................. 102
关于城镇信息化系统战略 ......................................................................................................... 108
城镇信息化系统战略(纲要) ................................................................................................. 110
顶层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D D城镇信息化战略研究 .................................................................. 116
顶层设计与系统的自组织 ......................................................................................................... 131
国家经济信息系统建设的任务、思路和创新实践 D D回忆与思考 ...................................... 143
生物科技抗疫信息系统顶层设计思路研究 ............................................................................. 163
教育系统科学研究中值得思考的三个问题 ............................................................................. 172
下篇 信息哲学
《分析信息:香农、维特根斯坦、图灵和乔姆斯基对信息的两次分离》序言 .................... 178
关于“概念大树”的随想 ......................................................................................................... 185
信息与当代认识论革命 ............................................................................................................. 198
信息哲学导言 ............................................................................................................................. 251
信息求真与语言哲学 ................................................................................................................. 256
信息:回归生命的哲学 D D读志刚“随想”之随想 .............................................................. 3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