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史记的文化发掘:中国早期史学的人类学探索
》
售價:HK$
199.4

《
风起红楼:百年讹缘探秘
》
售價:HK$
221.8

《
跑外卖:一个女骑手的世界
》
售價:HK$
68.4

《
封关运作背景下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丛书)
》
售價:HK$
85.8

《
滞后情书
》
售價:HK$
47.1

《
日本新中产阶级:东京近郊的工薪职员及他们的家庭(看日本系列)
》
售價:HK$
96.8

《
图说航天科学与技术
》
售價:HK$
107.8

《
北派2:西夏梵音(网络原名《北派盗墓笔记》)
》
售價:HK$
52.8
|
編輯推薦: |
本书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统一、立足国情与借鉴国际相结合、现实透析与未来前瞻相衔接,具有理论创新、结构合理、内容全面、方法得当、资料翔实等特点。本书综合运用需求层次理论、职业生涯理论、角色理论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对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进行研究,有助于拓宽研究视角,丰富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研究的理论体系,让更多学者关注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这一群体,同时相关研究结论能够对高职院校推动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提供实践参考,为政府提供决策参考。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为研究对象,以理论探讨、政策梳理、现状调查、国际借鉴、个案分析、对策研究为研究路线,以需求层次理论、职业生涯理论、角色理论等理论为支撑,进行系统性研究。理论探讨部分尝试从学理层面深入阐述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内涵、特征,基于文献分析基础上厘清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相关概念并辨析,为后续研究奠定理论基础。政策梳理部分主要通过政策分析法从国家、省市、院校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相关政策进行梳理,厘清政策的演进逻辑,并对政策进行评析。现状调查部分主要通过采取访谈法、文本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方法,从引进与发展两个角度对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基本现状进行客观呈现并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国际借鉴部分主要通过梳理澳大利亚TAFE学院、德国双元制大学、美国社区学院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不同发展情况,以不同的视角总结凝练各国的特色和经验,从“他者”镜像中审视自身、博采众长,为我国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启迪。个案分析部分主要从个体、专业、院校等不同层面、不同视角进行个案挖掘,通过追踪法、作品分析法等深入了解、整理和分析,揭示出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对策研究部分则主要针对实证调研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探寻问题成因,并结合国际经验,最终提出对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孙凤敏,女,山东临沂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教育学硕士。在《中国高教研究》《外国教育研究》《大学教育科学》《中国教育报》等刊物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和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等省部级以上项目5项。主要科研成果:[1]孙凤敏,孙红艳,邵建东.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现实阻碍与破解进路[J].大学教育科学,2022(03):120-127.[2]孙凤敏,邵建东,王亚南.瑞士高等职业教育学位制度的现状、特征及发展趋向[J].外国教育研究,2021,48(08):97-112.[3]邵建东,徐珍珍,孙凤敏.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团队建设的影响因素、现实困境及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22(01):102-108.
|
目錄:
|
第一章 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生力军1第一节 研究背景1第二节 研究现状5第三节 研究意义10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13第五节 研究设计19第二章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政策供给25第一节 国家层面: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政策演进25第二节 省级层面: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政策比较59第三节 院校层面: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政策剖析69第三章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现状分析77第一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的意愿考察77第二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的主要举措92第三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的现实困境99第四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职业发展的过程111第五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职业发展的主要问题130第四章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影响因素148第一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的影响因素148第二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162第五章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国际经验177第一节 澳大利亚:TAFE学院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177第二节 德国:双元制大学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187第三节 美国:社区学院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193第四节 澳、德、美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对中国的启示201第六章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对策建议206第一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的优化对策206第二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职业发展的优化对策216第三节 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耦合优化机制221附录225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访谈提纲225后记235
|
內容試閱:
|
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是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助推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长期以来,高职院校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企业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严重制约了高职教育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为了破解这一难题,近年来,随着“自2019年起,原则上应从拥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且具备高职及以上学历的人员中公开招聘”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高职院校开始积极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这一举措为高职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高职院校深化产教融合、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的支撑。研究高职院校如何有效引进并发展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其现实意义不言而喻。研究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确保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好”,在高职院校中充分发挥作用,不仅关乎富有类型特色的高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更关乎高职院校的高质量发展。本研究聚焦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这一特定群体,从引进与发展两大问题域展开了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借助致策文分析法,从国家、省级、院校三个层面对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深入剖析;基于深度访谈,客观呈现了当前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的现状,揭示了面临的主要困境及背后的影响因素;梳理了澳大利亚TAFE学院、德国双元制大学、美国社区学院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的引进与发展情况,归纳总结了值得借鉴的国际经验;从高职院校具有企业工作经历教师引进与发展两个角度提出了对策建议,并基于双摆耦合模型探究了引进与发展的耦合优化机制。旨在为高职院校更有效地引进并发展这一教师群体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导。本研究作为全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师发展研究系列成果,纳入浙江省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前沿论丛”,得到了所在单位的大力支持。本研究得以顺利完成,也要感谢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的领导及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他们或参与学术研讨,或帮助联系调研院校、访谈对象,或提供数据资料,由衷地感谢他们的辛勤付出。本书在撰写过程中也得到了各兄弟院校的许多帮助,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编辑同志对本书的出版也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由于作者研究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和读者批评指正。再次表示诚挚的感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