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精益医疗 医疗质量、患者服务与医院效益的协同增长之道 医院管理底层逻辑解析手册+新医改时代医院生存指
》
售價:HK$
86.9

《
怪谈百物语:魂手形 宫部美雪作品
》
售價:HK$
63.8

《
北境之王 白刃 奥斯瓦尔德与不列颠七国时代 魔戒 冰与火之歌 现实版 圣王 奥斯瓦尔德及其所处的不
》
售價:HK$
118.8

《
2025中国企业跨境并购年度报告
》
售價:HK$
379.5

《
中国折纸动画
》
售價:HK$
74.8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的专利技术竞争态势分析报告。报告从全球专利状况、中国专利状况、主要竞争对手、技术发展及热点、专利运营方面,充分结合相关数据,展开多维度分析,并得出分析结论。本书能帮助行业人员了解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产业技术发展现状,并为其研发方向和专利挖掘提供参考。
|
關於作者: |
陈柏强,1982年生,湖南湘潭人,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主任,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先后在北京理工大学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获学士和博士学位,此后长期在高校从事科技成果转化与知识产权运营工作,成功推动多项重大成果实现产业化。应多部委邀请深度参与重要政策研究与文件起草工作,积极推动成果转化税收优惠、技术转移研究生教育、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试点及“先赋权后行权”模式创新、“事业化管理 市场化运营”新型技术转移机构建设等改革创新。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优秀研究成果奖二、三等奖等奖励,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技术经理人先锋榜等榜单,兼任北京高校技术转移联盟联席理事长秘书长等社会职务。
冀小强,2002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正高级知识产权师,全国专利信息领军人才,国家知识产权局高层次人才,北京市海淀区创新领军人才。曾就职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北京中心,现任中国专利技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业务研发部主任。长期从事专利审查、专利分类等专利信息利用研究管理工作。曾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知识产权信息共享与运营服务应用示范”等多项知识产权研究课题项目,先后负责过30多项面向政府及企业的专利技术动向研究、专利分析预警、专利分析评议、专利竞争情报等研究项目。
韩兴杰,现任北京理工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专利代理机构运营管理经验,先后发表过多篇高校科研管理、采购管理论文,主持或参与过多项省部级研究项目,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先进个人”、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校政府采购分会“高校政府采购优秀业务标兵”等荣誉。
|
目錄:
|
目 录
第1章 绪 论1
1.1 技术概况1
1 .1 .1 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优势及难点2
1 .1 .2 钠离子电池技术综述4
1 .1 .3 钠离子电池国内外产业化进程16
1 .1 .4 产业政策20
1 .2 研究内容及方法25
1 .2 .1 技术分解25
1 .2 .2 数据采集处理30
1 .2 .3 研究内容31
1 .3 术语解释和说明32
第2章 全球专利竞争态势分析34
2 .1 全球创新趋势分析34
2 .2 创新区域竞争分析38
2 .2 .1 全球创新区域分布38
2 .2 .2 重要创新区域技术竞争39
2 .2 .3 重点创新区域的域外布局40
2 .3 目标市场竞争分析43
2 .3 .1 全球目标市场分布43
2 .3 .2 重点目标市场技术竞争45
2 .4 全球创新主体分析46
2 .4 .1 全球专利技术创新主体排名46
2 .4 .2 重要技术全球创新主体排名47
2 .4 .3 全球创新主体技术研发热点50
第3章 中国专利竞争态势分析56
3 .1 中国创新趋势分析56
3 .1 .1 中国专利申请趋势56
3 .1 .2 重点技术发展态势59
3 .2 国外在华专利布局60
3 .2 .1 国外在华专利主要来源国60
3 .2 .2 主要技术来源国申请趋势及布局领域62
3 .3 国内区域竞争分析63
3 .3 .1 国内区域竞争格局63
3 .3 .2 国内重要区域市场的技术布局热点65
3 .4 中国专利技术创新主体分析66
3 .4 .1 中国专利技术创新主体类型分析66
3 .4 .2 中国市场专利技术创新主体排名67
3 .4 .3 中国重要专利技术创新主体的技术布局热点68
3 .4 .4 中国专利技术创新主体专利集中度69
3 .5 中国专利运营情况分析71
3 .5 .1 中国专利授权分析71
3 .5 .2 中国专利有效性分析72
3 .5 .3 中国专利运营情况分析74
第4章 重点关键技术分析82
4 .1 钠离子电池技术布局热点82
4 .1 .1 钠离子电池总体技术分布82
4 .1 .2 钠离子电池重点技术分布82
4 .2 重点技术发展趋势86
4 .2 .1 钠离子电池一级技术分支发展趋势86
4 .2 .2 钠离子电池重点技术分支发展趋势87
4 .2 .3 以硬碳为负极材料的专利技术功效分析89
4 .3 技术演进分析97
4 .3 .1 正极材料技术演进97
4 .3 .2 负极材料技术演进104
4 .3 .3 负极材料改性的技术演进108
4 .4 重点专利分析114
4 .4 .1 正极材料重点专利114
4 .4 .2 负极材料重点专利123
4 .4 .3 电极材料改性重点专利139
4 .4 .4 电解质重点专利149
4 .4 .5 钠离子电池黏结剂重点专利158
4 .4 .6 钠离子电池隔膜重点专利161
第5章 重要创新主体分析164
5 .1 全球专利合作申请情况分析164
5 .1 .1 全球专利合作申请总体分析164
5 .1 .2 重要申请人专利合作申请165
5 .2 国内发明人排名分析169
5 .2 .1 钠离子电池领域国内发明人排名169
5 .2 .2 钠离子电池重点技术领域国内发明人排名169
5 .3 国内重要发明团队分析174
5 .3 .1 中科海钠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74
5 .3 .2 宁德时代188
5 .3 .3 中南大学202
5 .4 负极材料领域国内申请人及发明人关联分析223
5 .4 .1 申请人合作网络分析223
5 .4 .2 发明人合作网络分析224
5 .4 .3 主要发明人的专利申请布局周期及布局热点比较225
第6章 结 论228
附 录 申请人归一化处理表233
|
內容試閱:
|
前 言
能源是攸关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重点领域。在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电化学储能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2021年8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储能产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3000万kW
(30GW)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标准体系、市场机制、商业模式成熟健全,与电力系统各环节深度融合发展,装机规模基本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相应需求。
在碳中和、全球新能源加速发展及锂资源相对稀缺的背景下,钠离子电池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下一代电化学储能技术。钠在地壳中储量丰富,钠离子电池具有相对稳定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并且现有锂离子电池组装生产线可以直接用来组装生产钠离子电池。现今,钠离子电池性能已显著强于铅酸电池,只是质量密度、循环寿命等方面还稍弱于锂离子电池。因此,钠离子电池已在中国具备产业化生产的技术基础,中科海钠、宁德时代等在钠离子电池领域走在前列的产业化先行者正在不断涌现。
为更好地把握我国钠离子电池的专利技术竞争态势,明确钠离子电池的技术发展路线,本书采用宏观定量分析以及对关键技术、重要创新主体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钠离子电池技术的专利布局进行点—线—面多维度全景分析,以期为产业用户提供发展定位参考,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产业发展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全书分为六章,第1章在总结钠离子电池技术发展优点和难点、国内外产业化进程、产业政策的基础上,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极材料改性技术、电解质、隔膜、黏结剂、电芯结构设计以及电池辅助部件八个方向来研究钠离子电池专利技术布局情况,以获得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情况。第2章基于全球各国公开的专利数据,从全球创新趋势、创新区域、目标市场、创新主体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全球专利的总体情况。第3章基于中国公开的专利数据,从中国创新趋势、国外申请人在华布局、国内省市专利分布、中国创新主体、中国专利运营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在中国申请专利的总体情况。第4章对钠离子电池领域重点技术进一步做了深度分析,对以硬碳为负极材料的专利进行技术功效分析,研究了正极材料、负极材料以及负极材料改性的技术演进,并对钠离子电池重要技术分支中的重点专利一一做了筛选列举。第5章专门对重要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度分析,剖析了专利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合作申请情况、国内重点技术领域的发明人分布情况,还重点分析了中科海钠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宁德时代、中南大学这三个重要创新主体的发明团队情况,并对负极材料领域的发明人团队进行了对比及关联分析。第6章总结了钠离子电池在全球及中国的专利竞争态势,呈现以下特点:①自2010年以来,全球钠离子电池技术创新飞速发展,专利申请量增幅较大,进入产业化初级阶段;②我国域外布局力度较弱,且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申请人相对较少,产业化基础相对薄弱;③中国、日本、美国是钠离子电池产业未来主要的竞争市场,国内申请人需增强海外布局,扩大国内申请人技术领先优势的影响范围;④钠离子电池的专利布局热点随时代在变迁,早期重点是电解质和负极材料,现今布局热点在于正极材料、负极材料及电极材料改性;⑤国内技术创新突出的省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和华中地区,广东省的产业化基础相对较好;⑥近年来,钠离子电池领域的中国专利转让市场非常活跃,专利许可或质押情况较少,专利转让主要是高校或企业,而受让人多为企业;⑦企业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以产学研结合方式快速完善产业链布局;⑧国内现已具备产业化发展实力的企业是中科海钠、宁德时代,其各自有成熟稳定的研发团队。
在过去十多年中,储能领域已经逐渐进入后锂电时代,其标志便是钠离子电池的复兴。随着钠离子电池产业化技术的不断成熟,钠离子电池必将在低速电动车、大规模电力储能、5G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等应用领域拥有比锂离子电池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