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奥维德《拟情书》译注

書城自編碼: 415658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文学评论与鉴赏
作者: 奥维德,刘淳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36348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8-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51.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如何了解一个人 》

售價:HK$ 75.9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木石交响:日本古都与欧陆遗产的千年对话 》

售價:HK$ 87.8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中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自我评估问题研究 》

售價:HK$ 88.0
蝉鸣震耳欲聋
《 蝉鸣震耳欲聋 》

售價:HK$ 75.9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刘心武谈《三言》(冯梦龙文学经典“三言”原著的替代性通俗读本) 》

售價:HK$ 74.8
边际利润
《 边际利润 》

售價:HK$ 75.9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无用知识的有用性(科学的进步,在于人类不断探寻“山的另一侧”的风景) 》

售價:HK$ 41.8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量价狙击:精准捕捉股市机会(新时代·投资新趋势) 》

售價:HK$ 86.9

編輯推薦:
1.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爱情诗集《拟情书》由二十一封信组成,大多是诗人假托希腊罗马神话中的著名女性,例如海伦、美狄亚,甚至还有女诗人萨福,用她们的口吻写信给自己的爱人,爱人中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奥德修斯、阿喀琉斯、赫拉克勒斯等。奥维德以此二次创作了希腊罗马神话故事,令女性成为故事的主角,从而谱写了一部影响深远的经典,为后世探索古代神话和古代文学打开新一扇门。
2. 本书为奥维德作品的拉中逐句对照本,为美国埃默里大学罗马史讲席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津瑜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全集译注”的译注成果,译者提供详尽注疏,适合拉丁语学习者、西方古典学研究者与爱好者。
3. 奥维德的《拟情书》在文学史中影响深远,二十一封书信揭示了爱情的幸福与痛苦,讲述了分离的哀伤,还有对背叛的愤怒,它是西方文学中女性心理描写的先驱之作。假若狄多留下了埃涅阿斯,假若海伦没有跟随帕里斯,我们熟悉的神话故事又会变得多么不同,奥维德对希腊神话的二次创作给读者留下种种遐想,留下了虚构文学的传统。本书也有译名为《女杰书简》。
內容簡介: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的《拟情书》由哀歌双行体写成,包括二十一封诗人虚构的书信。书信大部分以神话中女性人物的口吻,写给她们各自的爱人,也有三对男女互致的书信,唯有第十五封书信以古希腊女诗人萨福的口吻写成,这也是诗集中唯一托名真实人物的书信。奥维德通过他人的口吻,重写古罗马读者熟悉的神话故事,不仅带来新的叙事角度,也挑战乃至重写了他之前的经典作品,同时构建了此前作品中缺失和掩盖的女性视角与声音。《拟情书》作为罗马文学的代表,自文艺复兴以来,影响了一系列的诗人和作家。该诗集由民国译者最早引介到中国,本译注基于古今学者研究,力求呈现奥维德文本的复杂性,分析其原创性和艺术特色,并引入重要的文学批评成果,以期助力有兴趣对《拟情书》展开深入研究的读者。
關於作者:
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7或18年),全名为普布利乌斯·奥维狄乌斯·纳索(Publius Ovidius Naso),古罗马三大诗人之一,与维吉尔、贺拉斯齐名。生于罗马附近的苏尔莫,于罗马求学、生活,创作了《恋歌》《爱的艺术》《拟情书》《情伤疗方》《女容良方》《岁时记》《变形记》,后被流放于黑海边的托米斯,继而著有《哀怨集》《咒怨诗》《黑海书简》。奥维德创新了诸多诗歌体裁与主题,改造与加工了希腊罗马神话,其作品是后世窥视古代世界的窗口,其诗歌影响了历史上众多文学和艺术作品。
译者简介:
刘淳,比较文学博士,2011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开设希腊罗马神话、西方古代史诗传统等课程。发表中英文论文若干,有《荷马史诗中的生与死》等译著。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全集译注”工作,负责《拟情书》部分。
目錄
I 珀涅洛珀致尤利西斯
II 费利斯致得摩丰
III 布里塞伊斯致阿喀琉斯
IV 费德拉致希波吕托斯
V 俄诺涅致帕里斯
VI 许普西皮勒致伊阿宋
VII 狄多致埃涅阿斯
VIII 赫耳弥俄涅致俄瑞斯忒斯
IX 得伊阿尼拉致赫拉克勒斯
X 阿里阿德涅致忒修斯
XI 卡娜凯致马卡琉斯
XII 美狄亚致伊阿宋
XIII 拉俄达弥亚致普罗忒西拉俄斯
XIV 许佩耳墨斯特拉致林叩斯
XV 萨福致法昂
XVI—XVII 帕里斯致海伦·海伦致帕里斯
XVIII—XIX 勒安得耳致赫罗·赫罗致勒安得耳
XX—XXI 阿孔提俄斯致库狄佩·库狄佩致阿孔提俄斯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拟情书》中译人名索引
附录二 《拟情书》中译地名索引
附录三 《拟情书》中译古代作者作品名对照
译后记
內容試閱
总 序
刘津瑜
意大利的苏尔莫纳(SuImona)(罗马时代的苏尔莫[Sulmo])和黑海之滨罗马尼亚的康斯坦察(Conslanta)(罗马时代的托米斯[Tomis]),相距数千里,却各有一座古罗马诗人普布利乌斯·奥维狄乌斯·纳索(Publius Ovidius Naso,即奥维德,公元前43--公元17或18年)的雕像。前者是奥维德的出生地,距罗马不远;后者则是奥维德的流放地和飘零逝去之所。两座雕像皆出自意大利雕塑家埃托雷·费拉里(Ettore Ferrari,1848?-1929年)之手,奥维德身着托袈,低头沉吟,神情凝重,略带哀伤。雕像的基座上刻着奥维德为自己所撰写的简短墓志铭(《哀怨集》3.3.73-76 ):
hic ego qvi iaceo tenerorvm lvsor amorvm
ingenio perii naso poeta meo
at tibi qvi transis ne sit grave qvisqvis amasti
dicere nasonis molliter ossa cvbent
我,诗人纳索,温柔爱情的调侃者,
长眠于此,殇于自己的诗才。
曾经有过爱的人,若路过,请不吝
说声:“愿纳索尸骨安眠。”
这几行诗自不足于概括奥维德一生的成就,却道出他伤心与不甘之源:成于诗,亦败于诗。墓志铭写于流放之中,但接下来还有两行(《哀怨集》3.3.77-78):
hoc satis m ttulo est: etenm maiora libelli
et diutuma magis sunt monimenta mihi
墓志铭如此这般足矣,因为我的小书是我更宏大、更长久的纪念碑。
这里所说的“小书\,指的是奥维德的诗集,它们的确成了历经两千年而依然坚固的碑石,正如奥维德在长诗《变形记》中最后一词--Vivam,“我将永生”,掷地有声,回音不绝。
永生的奥维德
奥维德家境股实,属于骑士等级,年少时便赴罗马求学,他本可走上“公务”之途,却放不下他的“缪斯”,决意以诗作立身。在罗马期间他创作了《恋歌》《爱的艺术》《拟情书》《情伤疗方》《女容良方》《岁时记》《变形记》等诗作,而罗马也成了他的“故乡”(patria),主宰着他的身份认同与记忆。公元8年,他被奥古斯都皇帝放逐到黑海沿岸的托米斯,具体原因奥维德并未细述,言辞多有含糊,欲言又止,引起后世多种猜测。流放期间,奥维德创作了《哀怨集 》《咒怨诗》《黑海书简》,并且修改了之前的部分作品。他本人博览群书,对他之前的古希腊罗马文学史有着系统而全面的把握,诗作深受荷马史诗、希腊悲剧以及卡利马科斯、维吉尔、普罗佩提乌斯等诗人作品的影响,是研究古典文化的重要文献。奥维德在西方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影响过西方历史上众多文学和艺术大师。在体裁和题材上他也多有创新之处,比如对神话的改造与加工,把爱情哀歌(或哀歌体情诗)发展到极致,用哀歌体来撰写史诗题材(如《岁时记》),用女性的口吻撰写离情别绪等等。奥维德还是以书简体形式抒情的鼻祖之一,在蒲柏的《爱洛伊斯致亚伯拉德》、卢梭的书信体小说《朱莉,或新爱洛伊斯》以及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中都可以清晰地看到奥维德的影子。在东欧,奥维德的影响亦不遑多让。在白俄罗斯、波兰等地都有着关于奥维德逝于彼处的传说。普希金的叙事长诗《茨冈人》中,吉卜赛老人讲述奥维德在比萨拉比亚的传说。而多位俄罗斯诗人在遭受祖国放逐和疏远之时,从奥维德诗作中寻求灵感乃至力量。

迟迟不归的尤利西斯,你的珀涅洛珀寄上此信;我不要你回信,只盼你本人归来。希腊少女憎恨的特洛伊城,确实已夷为平地;可普里阿摩斯和整座城池,都不值如此大的代价。......佩尔伽玛只还在我心中存在,对旁人来说早已覆亡;胜利的外来者垦殖不休,驱策着虏获的耕牛。特洛伊曾耸立的地方,如今是一片庄稼,土壤浸透弗里吉亚人的沃血,作物繁茂,只待刀镰收割。弯弯的锄头翻起逝者半掩的白骨,新生的草木掩盖了毁弃的屋舍。你虽是胜者却不见踪影;我亦无从得知你拖延的缘故,或是你心肠似铁地,藏匿在世界的哪个角落。每每有远来的航船停靠在我们的海岸,来人离开前我都会细细盘问,打探你的消息;还要给这人一封我亲手写成的信函,倘有一天他见到你,便可转交与你。
《拟情书》中更常见的是“未来投射”,后来的作品指向更早文本,但这却令读者意识到眼前作品中将要发生,但还尚未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事情。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人物、读者和诗人并不处在同样的位置:人物还不曾经历未来的某个事件,读者却已从更早的作品中读到了,而诗人的叙事到此为止,并不在当前的作品里公布人物和故事的结局。《拟情书》作为当下的文本,其中的故事正在进行之中,人物正处于“成为自己”的过程中;她们的结局尚未到来,未来尚不明朗,甚至指向一个不同的、平行的可能结局。于是,更早的文本所确立的传统,作为将要发生之事与眼前的文本发生关联,这就使得读者可以从新的角度来看待人物和她们的故事,感受到当下文本中的反讽;而诗人能够自由地将独立创作和文学引用相结合。
在《拟情书》第一封信的开篇,珀涅洛珀声明,自己并不需要丈夫回信,只希望他马上回来。她也声称自己会向每一个来到伊塔卡的陌生人询问丈夫的下落,也让每个人都带走一封她的亲笔信,期待某一天他们能遇到自己的丈夫并把信转交。如果对照《奥德赛》19.163行以下的内容,就会发现,此时珀涅洛珀的丈夫尤利西斯,正乔装成乞丐,自称来自克里特,并受到珀涅洛珀的关注和问询。根据肯尼迪的推断,珀涅洛珀很可能在写完信后,把它交给刚刚来到家中的陌生人,也就是说,她写给丈夫、让他马上归来的信,恰巧要交到已经归来的丈夫本人手中。这显然构成了一种反讽,而更大的反讽可能在于,虽然开启《拟情书》第一篇的女主人公最终与丈夫团聚,是一个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但实际上,珀涅洛珀的丈夫并非因为读到她的信而归来。她将信交给他的那一刻,也就意味着这封信失去了本来所寄托的功能和希望。于是,当读者读完全篇的时候,回顾第一句话,则会不由得再次感叹互文给这篇作品带来的艺术效果。第一封信的女主人公看似皆大欢喜的结局背后,是诗集中女性人物写信时的孤独和无助,以及她们不得不接受的、书信并不能实现其本有功能的现实。在之后的单篇书信中,读者会发现,这些信很多根本无法投寄,还可能在投寄过程中被其他人读到;即使送到收信人手中,可能也不会被(认真地)阅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