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启微·红帆:中国东南诏安湾的港口、船货与海洋遗产
》
售價:HK$
107.8

《
全球公民教育:批判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售價:HK$
74.8

《
做事的逻辑(专享版)如何持续做正确的事
》
售價:HK$
47.1

《
人形机器人 技术、产业与未来社会 全景式解读人形机器人时代的技术密码与未来蓝图
》
售價:HK$
108.9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英语同义词辨析大词典
》
售價:HK$
294.8

《
三井帝国在扩张——揭开日本财团的经营秘籍
》
售價:HK$
85.8
|
編輯推薦: |
☆2024年度中国好书,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邱华栋三十年构思、四十年创作大成之作
☆空城不空,历史未远
☆一套书读懂西域上下三千年,龟兹、高昌、尼雅、楼兰、于阗、敦煌,汉唐盛代三十六个西域古国中选取六座代表性古城,故事中复活上千年历史
☆荣获2024亚洲周刊十大好书、2024南方周末十大好书等数十种重磅荣誉, 毕飞宇、孙甘露、荣新江、祝勇、马伯庸等倾情推荐
☆“西域群星闪耀时”主题飞机盒礼盒装重磅呈现,珍珠棉四角包裹防磕碰,礼盒内嵌函套,多重保护至臻呈现
☆随书超值附赠价值上百元精美周边,含“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元素杯垫、“空城纪”同款帆布袋、“西域诸国地理”超大仿羊皮纸纹理地图、西域古城风情明信片等多种,多载体全息式体验西域美景和人文历史,足不出户尽享西域传奇与文明
☆便携趁手小开本,纸张柔软,内文精选85g艺术纸,版式疏朗,舒适阅读
|
內容簡介: |
值《空城纪》获评2024年度中国好书之际,译林出版社推出《空城纪》(六卷本),以“西域群星闪耀时”主题礼盒装的形式,一套书读懂西域三千年,诠释“空城不空,历史未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空城纪》(六卷本)包括6个品种:《龟兹双阕》《高昌三书》《尼雅四锦》《楼兰五叠》《于阗六部》《敦煌七窟》。随书附赠西域风景明信片、“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杯垫、“空城纪”帆布袋、“西域诸国地理”仿古地图等多种精美周边。
《空城纪》中,汉、魏晋、隋唐史书里的记载和眼下的废墟交错起来,演绎成无数场景,六座西域古城在故事中复活,一座座废墟还原成宫殿城池,一个个人物从魏晋汉唐史书,从壁画雕塑中走了下来,他们有了市声人烟,有了冷暖表情,他们的生命也被瞬间照亮。
装帧设计全面焕新,便携趁手小开本,内文精选85g艺术纸,纸张柔软,版式疏朗,舒适阅读。
《龟兹双阕》
龟兹,位于今天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一带,是丝绸之路枢纽,也是汉唐西域都护府重要据点。龟兹音乐和舞蹈享誉天下,《霓裳羽衣曲》就深受龟兹乐影响。
《龟兹双阕》由《琴瑟和鸣》《霓裳羽衣》《龟兹盛歌》三个章节组成,以“龟兹乐”为线索,汉琵琶的声音和形状贯穿小说。第一部分,细君公主从中原远嫁西域乌孙国,作为中原民族文化象征的汉琵琶成了她排遣思乡之情的爱物,后又被传递给解忧公主及其女儿弟史。弟史与龟兹王绛宾因龟兹乐结缘,奔赴长安学习典籍文化,归国后致力龟兹乐整理与汉礼的推行。第二部分,唐玄宗年间,龟兹王子白明月隐姓埋名,到大唐做香料生意,身为筚篥高手的他与龟兹女子火玲珑一起被征兆入宫演奏《霓裳羽衣舞》,火玲珑手里那把琵琶,是细君公主曾用过的汉琵琶,琵琶声动,红衣如火。第三部分来到当下,王雪和李刚前往新疆,前者正准备《龟兹盛歌》音乐会,后者是一位民族乐器收藏者,计划寻找那把汉琵琶……
《高昌三书》
高昌,位于吐鲁番盆地北缘木头沟河绿洲,原是军政中心,作为丝路北道心脏,控扼天山南北商路。“居然妙迹见高昌”,高昌的书法墨迹见证了汉文化的融合也突出地域色彩。
《高昌三书》以帛书、砖书、毯书为线索,包括《不避死亡》《根在中原》《心是归处》《高昌对马》四部分。一只铁鸟贯穿历史和当代,见证汉、唐、宋关于高昌的金戈铁马和烟火人间。《不避死亡》中,西域都护班超之子班勇身陷囹圄,静候死刑,回溯父子两代人与西域血肉相连三通三绝的传奇。《根在中原》,大唐西州名士张怀寂随大将王孝杰征讨吐蕃,收复安西四镇。行军途中,他受托讲述高昌故国往事,战火间隙他在烽燧发现一只神秘的汉代铁鸟,鸣响穿越时空。《心是归处》讲述北宋初年,内侍王延德奉太宗之命出使高昌回鹘国。穿越流沙、险渡黄河、躲避暗杀,他历经艰险抵达高昌。他在交河佛龛中意外获得一只鸣响的铁鸟,屡次在危难中预警救命。尾声《高昌对马》中,美术史教授与学生探访交河故城遗迹,剪纸复原千年“高昌对马”,而一只在交河河道被发现的古老铁鸟,在月光下奇异活化,与剪纸骏马共鸣。
《尼雅四锦》
尼雅,即精绝国故地,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左右,其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尼雅是古丝绸之路南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东西方货物、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遗址出土的千余件木牍(用佉卢文书写)显示,其官方语言为犍陀罗语;1995年织有“五星出东方利中国”八个篆字的汉代织锦护臂在尼雅出土,轰动海内外。
《尼雅四锦》以汉代织锦为线索,构建精绝国跨越千年的文明史诗。五篇故事围绕“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长乐大光明”“王侯合昏千秋万岁”等锦纹展开,串联起部族恩怨、和亲使命、宫廷权谋与平民命运等主题。“一锦”讲述大汉派往精绝国和亲的细眉公主,怎样用尽心思将蚕种藏在发髻里带往精绝国,帮人们养蚕育蚕并教会精绝女子抽丝缫丝织出锦帛。“二锦”讲述精绝国两位小王子在危急时刻与临川王两位小王子互换衣装,挽救中原王室血脉。“三锦”讲述精绝国浪荡子沙迦牟伟与善爱私奔的故事。回到序章,精绝先民“马的一族”与“鹰的一族”经战争后融合,传说战死者化为雪人与红柳根,月夜欲返城却化烟消散。视角回转现代,考古学家林谷村带队探访尼雅废墟,挂职副县长杨盈正带领村民培育新蚕种,精绝文明借考古与传承重获新生。
《楼兰五叠》
楼兰,后为鄯善,存在于公元前2世纪—公元6世纪,遗址在新疆若羌县。扼守丝绸之路南北两道分叉点。近代以来,斯文·赫定等对楼兰的“再发现”以及“楼兰女尸”的出土,使楼兰重显露于沙海。
《楼兰五叠》包括《一叠:泽中有火》《二叠:幸毋相忘》《三叠:比龙化影》《四叠:沙丘无尽》《五叠:尸女复生》五章,以一支牛角的鸣响贯穿前后,呈现楼兰历史的层叠变迁,讲述“丝路明珠”楼兰古城和罗布泊文明的兴衰沉浮。罗布淖尔湖畔巴布与芦花两人因打虎定情,获赠牛角号定情信物,后芦花难产而亡,巴布将牛角号放入其手中,划舟北行离开。汉代傅介子奉诏西行,怀揣爱人所赠牛角号,在宴会上果断将其斩杀。魏晋时期楼兰王比龙面临拓跋焘灭佛与沮渠安周侵袭,为保子民,让替身曹无带领部族迁徙且末,自己则剃度出家,在燃烧的佛寺中化身为千佛壁画里的白衣佛。1900年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在罗布荒原探险,向导奥尔德克因寻铁锨意外发现楼兰遗址。2013年摄影家团队历经艰险抵达楼兰古城,在废墟中捡到牛角号,夜晚吹号时,博物馆中手握同款牛角号的“楼兰美女”干尸似被唤醒,上演“尸女复生”奇幻一幕。
《于阗六部》
于阗,位于新疆和田地区,因盛产美玉而闻名。和田玉至今依然是美玉的代名词,“玉出昆冈”的“昆冈”即指于阗古国。除美玉之外,于阗也是西域的佛教中心和丝绸重镇。唐时于阗与中原多有交往,是唐朝安西四镇之一。
《于阗六部》包括《钱币部:汉佉二体钱》《雕塑部:佛头的微笑》《文书部:一封粟特文书》《绘画部:于阗花马》《简牍部:流沙坠简》《玉石部:约特干的月光》六部分,钱币、雕塑、文书、绘画、简牍、玉石,这些沉默千年的物证首次开口,重现西域故城于阗的文明胜景。一枚铜钱,目睹年轻粟特商人为救商队甘为活人祭,见证王族僧侣自焚献祭以祈雨。一尊佛头从流沙中苏醒,追忆朱士行、法显、玄奘等求法高僧在于阗的身影,直至王国倾覆。一封粟特文书,揭开战火中粟特商人的血泪:洛阳焚毁、商路断绝、生死未卜的绝望家书。一匹花斑马,穿梭于岩画与千年画卷,从张骞时代到北宋宫廷,成为尉迟乙僧、李公麟笔下的不朽精灵。四枚深夜“复活”的简牍,在博物馆展柜里窃窃私语,讲述土地买卖、离奇拐卖、少年典押的千年旧案。一块和田美玉,在现代学者手中于月光古墟下神秘增殖又减少,连接起今人与古于阗的奇幻通道。
《敦煌七窟》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最西端,是中原往来西域的门户。世界文化遗产敦煌莫高窟,开凿始于十六国,历经北朝、隋唐、五代、宋、西夏、元千年营造,融合了印度、中亚、中原各种风格,保存精美的壁画、彩塑、建筑和藏经洞文书,堪称佛教艺术史的百科全书。
《敦煌七窟》以敦煌莫高窟中七个真实存在的洞窟(第275、285、296、420、158、98、17窟)为背景,讲述沙门、凶徒、女子、士兵、商人、国王、学者等七个跨越千年的故事,以及佛教东传和莫高窟的人间烟火。沙门在弥勒像前斩断尘缘,却难抵青梅灼灼目光;凶徒面对“五百强盗成佛图”血泪忏悔;绝望女子从壁画中照见自己的前世今生;战死士兵的头颅执念归乡;巨贾在涅槃窟追问生死时遇见捕梦人;于阗国王的亡魂抚摩壁上旧影;现代学者在藏经洞与高僧跨时空对话……佛光之下,人人皆在自渡。
|
關於作者: |
邱华栋,作家,现任十四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1969年生于新疆昌吉市,祖籍河南西峡县,1988年进入武汉大学中文系就读。
著有非虚构作品《北京传》《现代小说佳作100部》,长篇小说《空城纪》《夜晚的诺言》《白昼的喘息》等13部,中短篇小说、系列短篇小说200多篇。
共出版有小说、散文随笔集、诗集等单行本1000多万字。2018年出版《邱华栋文集》38卷。作品被翻译成英文、法文、德文等十多种文字。
|
目錄:
|
《龟兹双阕》
上阕:琴瑟和鸣
下阕:霓裳羽衣
尾曲:龟兹盛歌
《高昌三书》
帛书:不避死亡
砖书:根在中原
毯书:心是归处
外篇:高昌对马
《尼雅四锦》
序章:马的一族与鹰的一族
一锦:“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臂
二锦:“长乐大光明”锦裤与“河生山内安”锦帽
三锦:“王侯合昏千秋万岁宜子孙”与“延年益寿长葆子孙”锦被
四锦:“万事如意”锦袍
尾章:前往尼雅废墟
《楼兰五叠》
一叠:泽中有火
二叠:幸毋相忘
三叠:比龙化影
四叠:沙丘无尽
五叠:尸女复生
《于阗六部》
钱币部:汉佉二体钱
雕塑部:佛头的微笑
文书部:一封粟特文书
绘画部:于阗花马
简牍部:流沙坠简
玉石部:约特干的月光
《敦煌七窟》
第一窟:第275窟,一个沙门
第二窟:第285窟,一个凶徒
第三窟:第296窟,一个女子
第四窟:第420窟,一个士兵
第五窟:第158窟,一个商人
第六窟:第98窟,一个国王
第七窟:第17窟,一个学者
|
內容試閱:
|
《龟兹双阕》
上阕:琴瑟和鸣
一
可能就是那个人的出现,给龟兹带来了厄运。当时,我们正在举办一场歌舞会,乐师和舞蹈者的表演到达高潮的段落时,一个人突然出现了。他身着黑衣,面色黝黑,兴许是在脸上涂了颜色,只有牙齿是白的。他跳了一段不断旋转和腾跃的舞蹈。这种舞蹈不是龟兹本地的,像是身毒或康国那边的。他不停地旋转,转的速度太快了,简直让我们头晕,让我们感到迷惑。他的笑容也很诡异,那种笑似乎是在嘲笑,又似乎是在冷笑。等到大家包括我清醒过来,准备抓住他时,他跳入舞蹈队背后的帷幕,已经不见了。
第二天,在龟兹王宫里就出现了怪病。接着,我的绛宾王就病倒了。他发病很急,很快就不行了,躺在那里喘气,身上都是出血性紫癜,一片一片的黑红色,像是不祥的黑玫瑰长在了身上,十分吓人。
我的故事还是由我自己来说吧。女人的故事还是要女人来讲,女人的身影总是不被人看到,她们活在男人的阴影里,活在传说的夹缝里,也许被人听到过,但绝不会在书上有更多的记载。书上记载的大多是男人们之间的征战和争夺权力的故事。所以,我来说说几个在西域的汉家女人的故事。
我叫弟史,我母亲是解忧公主,她嫁到乌孙已经很多年。我是大汉和乌孙结合的产物,我长得不像我父亲,更像我的汉族母亲。我母亲解忧公主是一个非常坚强的女性,她嫁给了雄踞天山北面大草原上的乌孙国的统治者大昆莫。出发之前,她就听说了细君公主此前嫁到乌孙之地,死在乌孙的事。因此,我母亲解忧公主在婚礼前一天的晚上大哭一场,并说从此就不会哭泣了。此后她果真一滴眼泪都没有了。我在出生之后一直到长大成年,就没有看到她掉过眼泪,可见她的内心多么地坚毅。
是细君公主死后,乌孙再次提出了和亲的请求。细君公主的故事是怎样的呢?简单说吧,当年张骞出使西域到达乌孙,打算说动乌孙王与大汉联手,共同对抗匈奴。但乌孙王知道自己的实力没有那么强,而匈奴占据着北部广大的地域,千百万人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就像草原蝗虫一样能把一切都吃光啃净,当然也能把乌孙啃噬掉。
乌孙王的称号叫作昆莫,那年,乌孙昆莫派出使者,赶着一批进献给汉武帝的骏马,跟着张骞来到长安。使者把乌孙的骏马进献给汉武帝,在长安城内巍峨的皇宫中受到武帝的接见,内心感到巨大震撼。武帝很高兴,他喜欢骏马,就把乌孙马命名为西极马。回到乌孙后,使者向昆莫详细报告了大汉王朝都城长安的盛大气象和繁华景象,还有人民众多、国土广袤的情况,令昆莫心生向往。
那时的乌孙昆莫是猎骄靡,他派出使者随张骞到长安觐见汉武帝的事被匈奴人知道了。匈奴单于十分恼怒,派出军马使者来到乌孙,警告乌孙不要和汉朝建立任何亲密关系。猎骄靡已经年迈,他政治经验丰富,善于左右逢源。尽管手下都劝他不要再和汉朝来往,关闭联系通道,可他还是审时度势,决定和大汉联姻。他派出一个使团,这个使团有一百人,赶着一千匹乌孙军马作为聘礼,正式请求和汉朝结亲联姻。
汉武帝大喜,仔细考虑该把哪个公主嫁到乌孙合适。经过一番廷议,武帝下诏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远嫁乌孙,和乌孙联姻。细君公主哭哭啼啼上路西行,前往乌孙国。这就是女人的命运,即使你是诸侯王的亲女儿,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在政治联姻方面不过就是一个工具。我听我母亲说——她也是听别人说的——细君公主身体比较弱,受点风寒就会咳嗽,去辽远的塞外苦寒之地,给一个七十岁的乌孙王当王后,这对她来说太痛苦了。何况这个乌孙昆莫猎骄靡本来就有好几个老婆,已经生了一大堆的孩子。
匈奴人听说乌孙与汉朝和亲,汉朝公主已经在前来乌孙的路上,就向猎骄靡要求和亲,并送来一个匈奴女人,把她嫁给乌孙昆莫猎骄靡。猎骄靡把匈奴公主奉为左夫人,把细君公主奉为右夫人。两汉以“右”为尊,匈奴以“左”为尊,匈奴夫人排在前面。
我母亲告诉我——她也是听别人说的——细君公主嫁到乌孙国,白天要吃羊肉牛肉马肉,喝牛奶马奶酸奶,吃奶疙瘩;晚上睡在大帐里躺在毡子上,以天为屋顶,以大地为床铺,这样的生活对于她来说十分艰苦,简直就是度日如年。好在那年出发之前,汉武帝给了她很多赏赐,除了金器银器和锦帛绸缎、布匹香袋,还有一些乐器,有埙、笛、鼓等,特别是还有一把汉琵琶。这把汉琵琶是汉武帝让宫廷乐师根据秦国琵琶的形状专门为细君公主定做的。琴师把鼓的部分改造成满月形,命名为汉琵琶。后来,在乌孙国,细君公主烦闷的时候,就抱着这把汉琵琶弹奏吟唱,就像把一轮中原的月亮揽在怀里,倾诉着思乡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