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绣罗衣裳照暮春——古代服饰与时尚
》
售價:HK$
93.5

《
HR如何招聘人才:招聘思维与技能
》
售價:HK$
61.6

《
《汉印精选》
》
售價:HK$
206.8

《
思索马基雅维利
》
售價:HK$
162.8

《
皇帝与国王:足利义满和他的时代(颠覆天皇王权的逆贼将军,还是活用东亚朝贡规则的政治能人?)
》
售價:HK$
64.9

《
锦衣行 (《白衣公卿》影视原著小说)
》
售價:HK$
54.8

《
乘风而上(美依礼芽中文自传)
》
售價:HK$
85.8

《
金庸江湖的另一面
》
售價:HK$
64.9
|
| 編輯推薦: |
挣脱讨好型人格的枷锁,做最真实的自己
从“取悦他人”到“忠于自我”的觉醒之路
你是否总在压抑情绪、害怕拒绝、用讨好换认可?
从自我牺牲到自我成长,从迷茫自耗到从容自洽,找回被忽视的“自我价值”!
6大篇章深度解析
“讨好型人格”根源
30 场景教你设立边界
勇敢说“不”!
适用人群
习惯性讨好他人、内心疲惫的“老好人”
想拒绝却怕冲突、渴望平等社交的“高敏人”
追求精神独立、希望摆脱他人眼光束缚的“成长人”
这不是一本教你冷漠的书,而是一本帮你在爱自己与爱他
人之间找到平衡的“自我重塑指南”。
|
| 內容簡介: |
|
本书是一本专为长期压抑自我、渴望改变人际关系模式的读者打造的心理自助指南。书中深度剖析讨好型人格的形成根源,揭露“一味迎合他人却难获认可”的心理困局,指明过度妥协、自我牺牲、不懂拒绝等行为对自我价值的持续消耗。通过丰富实用的案例与方法,本书引导读者学会聆听内心真实需求,勇敢设立人际交往边界,掌握温和而坚定的拒绝技巧。同时强调自我成长的关键意义,鼓励培养独立人格,减少无效社交,让关注重心回归自身。从“讨好他人”到“取悦自己”,本书提供了系统完整的心理建设方案,助力读者重塑自信,活出真实、自由的人生。
|
| 關於作者: |
程锦
本名蔚雨奇,浙江人,作家、编剧。自2012年开始创作以来,长期致力于心理学研究与内容创作实践。其作品擅长从现实生活出发,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解析当代社会心理现象,并将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理论及个人丰富阅历相结合,为当前的社会性心理问题提供独到见解与解决方案。
|
| 目錄:
|
01 为什么总是不自觉地讨好别人
第一节 你是讨好型人格吗? / 003
第二节 为了避免冲突,你总是压抑自己 / 005
第三节 为了寻求认可,你总是迎合他人 / 009
第四节 为了取悦别人,你总是自我牺牲 / 013
第五节 不想显得自私,你总是承担不必要的责任 / 017
第六节 太过善良,你总是无法拒绝别人的求助 / 021
02 为什么你讨好却讨不了“好”
第一节 讨好心理的根源 / 027
第二节 为了一团和气,压抑内心的真实想法 / 030
第三节 一度“谦和包容”,却被认为软弱可欺 / 033
第四节 为了得到认可,做“好好先生” / 036
第五节 为朋友尽力付出,却被人利用 / 040
第六节 朋友之间不好意思说“不” / 043
03拒绝讨好,划定人际边界线
第一节 倾听内心真实声音,读懂我想要什么 / 049
第二节 温柔的人也可以有棱角 / 053
第三节 学会表达,沟通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 / 056
第四节 坚持原则,再好的朋友也不能突破底线 / 061
第五节 独立的人格勇于面对他人的反对和质疑 / 066
第六节 不必太在乎外界的声音 / 070
第七节 人与人之间,距离产生美 / 074
第八节 帮助他人应量力而行 / 078
04 学会大声说“不”
第一节 每个人都有说“不”的权利 / 083
第二节 你没有义务答应别人的所有请求 / 088
第三节 有不满就要说出来 / 091
第四节 吃亏不是福 / 096
第五节 怎么礼貌而有力地拒绝别人 / 099
第六节 真正亲近的人不会因为你的拒绝而离开 / 103
05 与其讨好他人,不如自我成长
第一节 遵从内心,增强自我意识 / 107
第二节 追寻真正喜欢的事物,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 / 111
第三节 三观不同,不必强融,无效社交也是一种内耗 / 114
第四节 学会独处,一个人也是一种修行 / 117
第五节 提升自我,学习技能,花香蝶自来 / 121
06 以自我为轴心,把自己当回事儿
第一节 接受自己的不完美 / 127
第二节 欲望是人性,以自我为中心并不可耻 / 130
第三节 学会爱自己更多一点儿 / 134
第四节 你无法取悦所有人,做好自己 / 137
第五节 拒绝内耗,把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 / 140
第六节 我是我自己,不是谁的提线木偶 / 143
第七节 每个人都会讨好别人,把握尺度,适可而止 / 146
|
| 內容試閱:
|
序 拒绝讨好,做最真实的自己
当今社会,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然而,却总是有一种无形的力量束缚着我们的心灵和言行,那就是“讨好”。讨好别人是社会交往中一种常见的文化现象,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个体在讨好他人的同时会给自己带来一些烦恼。一部分人因为无法拒绝他人而感到纠结和痛苦,这让他们开始反思是否有必要“讨好他人”。
回看前半生,我好像一直在讨好别人,甚至为了别人的好恶而活。这种习惯已经深入骨髓,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渴望别人关注我、喜欢我,期待着他们能够看到我,把我当成好朋友。
小时候的我单纯地以为,只要自己足够乖巧顺从,就能够收获大人的爱与认可。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人生阅历的增加,我逐渐发现事实并非如此。我在不断付出中迷失自我,内心充满了疲惫和迷茫,而那些因为讨好而获得的“爱”也脆弱得一碰就碎。我渐渐意识到,“讨好别人”给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困扰。你是否也和我一样,心底总是回荡着这样的声音?
“我内心也有想要表达的情感诉求,可是总是为了避免冲突而压抑自己的欲望,一步一步地退让。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压抑让我的情绪濒临失控。”
“我常常为了寻求别人的认可而迎合他人,可是这些事情并不是我真正喜欢的,我像是被锁链拴住了脖子,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着向前,内心却感到越来越迷茫。”
“我无法拒绝别人的求助,一旦拒绝别人,我的内心就会十分愧疚,感觉自己不够善良,像是做了什么天大的恶事。”
“我害怕别人生气,担心别人受到伤害……”
“我总是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很差劲,不能让所有人都感到满意……”
曾经,我深深陷入这样的痛苦之中无法自拔,但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我逐渐意识到一味地讨好别人是不可取的人际交往方式。在深刻反思与艰难探索的过程中,我逐渐领悟到,拒绝讨好别人并非意味着我们要变得冷漠、自私或与他人格格不入。相反,它是一种自我价值的深刻觉醒。人只有先尊重自己,才能真正地学会尊重别人。拒绝讨好,是勇敢地撕下那层名为“维护和谐”的虚假面具,以坦诚的态度面对自己的内心世界;是学会在人际交往中划定清晰的边界,不再无原则地退让和付出;是重拾自尊与自信,相信自己本就值得被爱和尊重,无须通过讨好别人来换取。
在践行“拒绝讨好”的原则后,我慢慢走出了那个让我不断内耗的怪圈。我不再刻意讨好别人,不再害怕拒绝别人,也不再渴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我学会独自一个人生活,优先满足自己的需求,用爱滋养自己。渐渐地,我的身边多了很多可以交心的朋友,我们互相尊重,互相帮助;我也不再否定自己,信心逐渐增强,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因此,我写下了这本书,希望书中的内容能够帮助到更多和我一样曾经被“讨好型人格”困扰的读者。希望读者能够通过这本书得到力量,找回自信,不再自卑,走出人际关系的困境。只有学会拒绝讨好别人,我们才能做最真实的自己,拥抱更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