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人体脂肪的秘密
》
售價:HK$
75.9

《
社会史:理论与实践(增订版)(德国著名社会史学家于尔根·科卡重要文集。全面展现德国社会史学派的兴起与
》
售價:HK$
107.8

《
津巴多时间心理学 首次系统论述时间观疗法 菲利普·津巴多 著 自我觉察 活在当下 津巴多 心理学 当
》
售價:HK$
75.9

《
亲爱的族人:菲利普王之战的新叙事(横扫北美史学界各项大奖 以印第安女王视角重写北美大陆的反殖民之战)
》
售價:HK$
140.8

《
中国古代货币思想史
》
售價:HK$
93.5

《
什么是新疆
》
售價:HK$
195.8

《
多资产多策略投资实战
》
售價:HK$
97.9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內容簡介: |
本书旨在通过分析科技创新与金融互动的机制与模式,揭示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首先梳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脉络、及其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分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特征与动力机制;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科技创新和金融体系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及两者如何相互促进、形成合力;最后通过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和实践策略。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全书共分为七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运用文献计量方法,基于知识图谱分析,厘清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趋势,揭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并提出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靶向路径;第二部分,以政治经济学为理论起点,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下,基于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以创新为牵引的四维动力模型,揭示新质生产力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政策路径;第三部分,为了平衡企业资本运作与研发行为的关系,构建不同持有动机下的计量模型,运用动态面板系统GMM法,探讨实体企业金融资产配置对研发创新的影响;第四部分,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深入探讨科技金融如何有效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解决科技型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科技成果转化不畅”等问题;第五部分,基于多期双重差分模型,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衡量绿色转型升级的能力,考察科技金融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效应与内在机理;第六部分,利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考察科技金融发展、全要素生产率及其交互效应与中国城乡收入差距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过程,寻求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有效途径;第七部分,通过大数据文本分析法,梳理了中国科技金融改革的政策背景,指出地方科技金融改革的优势与问题,借鉴国际科技金融发展的有益经验,提出深化科技与金融发展联动机制的具体实践路径。
|
關於作者: |
许嘉扬,女,副教授,主要从事区域金融理论与政策、科技金融、农村金融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在《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财贸经济》《社会科学战线》《浙江社会科学》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出版学术专著 2部,主持教育BU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重点课题等省部级、厅局级项目10余项。
|
目錄:
|
目录
第一章 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脉络 1
第一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研究背景 1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
第三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热点主题 3
第四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演进逻辑 7
第五节 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靶向路径 10
第二章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13
第一节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 13
第二节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14
第三节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机制 18
第四节 新质生产力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路径 22
第三章 金融资产配置与企业研发行为 26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26
第二节 理论分析 27
第三节 指标设计、 模型构建与样本说明 28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33
第五节 异质性、 非线性以及稳健性检验 39
第六节 结论与启示 41
第四章 科技金融与企业技术创新 43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43
第二节 政策背景与理论分析 45
第三节 研究设计 49
第四节 实证结果与分析 52
第五节 影响机制识别与异质性分析 60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66
第五章 科技金融与绿色转型升级 68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68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70
第三节 模型构建、 指标设计与样本说明 72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76
第五节 “双轮” 驱动机制检验与异质性分析 84
第六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85
第六章 科技金融、 全要素生产率与城乡收入差距 87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87
第二节 研究方法 88
第三节 指标测度与模型设定 91
第四节 实证结果分析 94
第五节 结论与政策启示 101
第七章 科技金融制度改革的实践路径 103
第一节 中国地方科技金融改革的政策背景 103
第二节 中国地方科技金融改革的优势与问题 109
第三节 科技金融发展的国际比较与经验启示 113
第四节 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联动机制 117
附录: 中国地方科技金融体制改革的主要政策 121
参考文献 17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