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棒针编织阿兰花样背心马甲
》
售價:HK$
65.8
|
內容簡介: |
《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得行动研究基于广东清远得项目实践》依托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综合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在专业服务过程中对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的生活细节、监护隐患、资源存量、社会支持网络及其生存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剖析,全面了解并尝试描述广东清远地区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成要素,依托实务项目精准介入,激发监护困境儿童群体自助互助意识,满足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增强社会大众对目标服务群体的包容和接纳。从理念视角、个体救助、同辈互助、家庭呵护、社区关爱、社工介入、政府重视与社会包容等不同层面形成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行动框架,为目标群体社会支持网络巩固指引方向。在行动周期的结束阶段进行了翔实的评估,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提炼,在此基础上为政府部门、社工机构、一线社工和后续研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
關於作者: |
李耀锋,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教授
许函诚,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博士生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001
第一节 研究缘起 001
第二节 研究意义 003
第三节 文献综述 004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013
第二章 研究设计 024
第一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024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架构 029
第三节 研究伦理与原则 034
第三章 行动诊断期:问题的诊断和界定 038
第一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方案设计 038
第二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现实运行 039
第三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的实地观测 042
第四章 行动规划期:两轮行动研究的规划与调整 059
第一节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与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 059
第二节 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行动社群的组建 061
第三节 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资源探索 064
第四节 第二轮行动研究方案的设计 070
第五章 行动执行期:运作方式与具体方法 076
第一节 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行动框架模型 076
第二节 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行动介入维度 077
第三节 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社工行动 079
第六章 行动评估期:检验行动与评估结果 103
第一节 社会支持评估方法 103
第二节 社会支持网络评估指标 104
第三节 社会支持网络评估结果 105
第七章 行动总结期:反思学习与总结建议 123
第一节 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构建的行动总结 123
第二节 行动研究过程的反思学习 128
第三节 研究结论 132
第四节 研究建议 139
参考文献 145
附录:
附录1:困境儿童分类表 154
附录2:城镇监护困境儿童需求与支持情况调查问卷 156
附录3:城镇监护困境儿童风险等级评估表 159
附录4:城镇监护困境儿童家庭访谈提纲 161
附录5: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评定表 164
附录6: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表 168
附录7:社会工作服务满意度调查与建议反馈表 173
|
內容試閱:
|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受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与家庭功能转变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监护困境儿童的教育和安全问题频发,成为制约我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一个现实难点,亟待社会各界重视。《国务院关于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的意见》等政策的出台为我国困境儿童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但目前政策领域和学界的关注点主要在农村地区,对城镇区域的困境儿童缺少关注,且理论与实务融合的行动研究较少,实践性知识积累不足。本研究在确保专业伦理的前提下,深入广东清远城镇地区开展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实地调查、专业服务和行动研究,以期拓展和深化困境儿童的学术研究,为相关政策措施和实务干预提供参考。
本研究的“城镇监护困境儿童”是指年龄未满18周岁,长时间生活在城镇社区,主要因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而陷入困境,难以依靠自身或家庭维持生存和发展,但能进行一般交流互动的儿童。专业研究者依托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综合采用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在专业服务过程中对目标群体的生活细节、监护隐患、资源存量、社会支持网络及其生存发展现状等进行深入系统地剖析,真实了解并尝试描述广东清远地区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构成要素与轮廓,依托实务项目介入,激发监护困境儿童群体自助互助意识,满足该群体的现实需要,增强社会大众对目标服务群体的了解、包容和接纳,降低该地区监护困境的发生率。
本研究运用行动研究范式,基于行动研究的五阶段模式,联合多方共同解决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在密度、范围、连接强度等方面的问题症结,在为服务对象构建社会支持网络、解决监护困境的行动过程中反思不足之处,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推动社会工作组织的服务创新。
本研究从理念视角、个体救助、同辈互助、家庭呵护、社区关爱、社工介入、政府重视与社会包容等不同层面构建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行动框架,为城镇监护困境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巩固与发展指明方向。本研究在第二轮行动周期结束阶段展开了翔实的评估,对整个行动研究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进行总结提炼,并在此基础上为相关政府部门、社工机构、社会工作者和后续研究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