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乳腺整合肿瘤学 国际经典乳腺肿瘤学译著 一部聚焦乳腺肿瘤综合治疗的实用专著
》
售價:HK$
140.8

《
识药食药——免“疫”防病
》
售價:HK$
53.9

《
钩针编织曼陀罗花样
》
售價:HK$
65.8

《
两晋南北朝史 一口气看懂两晋南北朝史
》
售價:HK$
74.8

《
这样吃 长得高 临床营养师和新手父母的儿童营养指南 专注解决0到16岁孩子营养问题
》
售價:HK$
57.2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索恩丛书·马克斯·韦伯:跨越时代的人生
》
售價:HK$
108.9

《
无路之路
》
售價:HK$
65.8
|
內容簡介: |
《设计色彩》共6章,优质章为色彩理论与学习方法,简要介绍色彩的发展历程、基本理论和重要色彩教育家及其教学理念,以及学习方法;第二~四章为递进式的基础实践单元,设置秩序性色彩、色彩形态、色彩错觉3组专题实验,是由易至难进阶式的色彩训练组合;第五~六章是两个综合性实践单元,强调运用色彩进行主观性色彩表达和主题性色彩表达。本书强调“以实验作为方法”,对中外重要色彩教学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整合与再设计,使学习者通过一系列“色彩实验”在不断试错、思考过程中建立对色彩的认知。《设计色彩》为设计类、美术类色彩基础课程适配教材,亦可作为视觉艺术爱好者的色彩入门工具书。
|
目錄:
|
目录
优质章 色彩理论与学习方法 / 1
课程思政目标及融入点 / 1
优质节 色彩历程 / 2
第二节 重要色彩系统 / 9
第三节 重要色彩教育家及教学理念 / 15
第四节 色彩学习方法 / 18
第二章 秩序性色彩实验 / 21
课程思政目标及融入点 / 21
优质节 色轮 / 23
第二节 单色相色阶 / 26
第三节 色温有序转换 / 29
第四节 色彩和弦 / 31
第三章 色彩形态实验 / 37
课程思政目标及融入点 / 37
优质节 几何形态实验 / 40
第二节 数理性形态实验 / 46
第三节 单元复制形态实验 / 52
第四节 有机形态实验 / 54
第四章 色彩错觉实验 / 57
课程思政目标及融入点 / 57
优质节 色彩的属性错觉 / 58
第二节 色彩的混合错觉 / 65
第三节 色彩的空间错觉 / 68
第五章 主观性色彩表达实验 / 75
课程思政目标及融入点 / 75
优质节 自然色彩与树叶色彩构成实验 / 76
第二节 色彩四季表达实验 / 80
第三节 色彩的通感表达实验 / 83
第六章 主题性色彩表达实验 / 89
课程思政目标及融入方式 / 89
优质节 中国传统色彩专题实验 / 90
第二节 大师色彩专题实验 / 96
第三节 我的色彩叙事实验 / 102
参考文献 / 111
|
內容試閱:
|
前言
关于色彩知识,约翰内斯·伊顿在著作《色彩艺术》中将其比作“交通工具”:“对于能够凭直觉创作出色彩杰作的人来说,他不需要借助这个交通工具即可抵达目的地。而对于大部分创作者而言,通常需要乘坐一段路程才能走上自己的道路,而且这段路程并不轻松,因为这条道路是由一些无情的色彩规律所决定的。”这里说的是对于大多数创作者而言,对色彩知识系统性的学习是必要的。
本书的目的是帮助艺术和设计创作者打造一个便捷有效的“交通工具”,使其尽快解决有关色彩的基础性问题,包括色彩的客观特质和主观表达。与很多类似教材不同,本书的内容设计并未将色彩理论学习作为重点,而是更强调从动手实验、反复试错中观察色彩、感知色彩,通过探索和实践构建个体化的色彩运用规则。
对于在一线从事色彩基础教学的教师来说,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的契合度、学生的学习体验、教学管理要求等都是当下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了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和专业发展特点,本书在整体设计上摒弃以绘画为基底的教学思路,而将色彩作为相对独立和纯粹的要素看待,借助一系列目标明确的实验探索来达到训练色彩观察力和感知力的目的。同时,对中国传统色彩的学习和课程思政内容的植入也是本书的特点,可以为教师在课程中体现思政特色和育人目标提供借鉴。
作为色彩视觉语言的入门教材,本书适合设计、美术类专业低年级学生和视觉创作爱好者自学使用。本书按照从色彩客观特质到主观感受、主题性表达的顺序安排实验项目,在兼顾由易到难原则的基础上具有灵活性,教师在授课中可根据实际情况更换或增删项目。
为撰写本书,编者认真查阅了目前可搜集到的国内外同类教材和课程,前辈和同行的探索为本书撰写提供了可贵的借鉴和灵感。在内容架构和教学理念上,编者借鉴了约翰内斯·伊顿和约瑟夫·阿尔伯斯的色彩理论与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保罗·兰德和理查德·梅尔关于学习与游戏本能的探索为编者以实验法开展教学提供了灵感;在中国传统色彩的认知与探索方面,彭徳对于中国五色的深入研究为教学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出于专注于色彩本身和课堂效率的考量,在色彩与形态单元,编者参考了朝仓直巳的部分平面构图形式;另外,中央美术学院周翊老师的色彩教材给了本书内容设计方面的启发。
对于本书的使用,编者建议优质~四章按照顺序进行逐一训练,因为这部分内容有前后递进的关联性。而第五章和第六章的内容相对灵活,读者可根据条件和资源进行内容删减、重新编排或替换。当然,编者更期待学生能参与本书内容的反馈和设计,以师生共创形式丰富、改进本书内容。
对于本书中涉及的材料,编者的建议仅供参考。在工具无限丰富、数字化手段广泛普及的时代,单一材料或指定材料已不合时宜,使用者可根据情况自行选取合适的工具和材料。
虽然编者希望本书能成为创作者驾驭色彩的有效工具,但色彩作为创作者的基本教养,是一件需要长期且深入研究的事情,绝大多数艺术或设计创作者需要穷其一生才能掌握其必然规律并形成具有个体特质的色彩体系。所有关于色彩的知识和方法都是工具而非目的,其最终都应该内化为创作者的个体直觉。正像达·芬奇在《绘画论》一书所说:“如果你试图按照规则进行创作,你什么也完成不了,而只会设计出一团混乱。”编者衷心地希望每一位创作者借助这一“交通工具”早日踏上自己的创作旅途。
本书由白晓霞、陈冠羲、康欣编著,具体分工如下:白晓霞撰写优质、五、六章,陈冠羲撰写第二、四章,康欣撰写第三章。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笔者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在此谨向原作者深表谢意。
由于编者专业能力和学识所限,书中难免会有错误或疏漏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欣然接受并及时修正。
2025年7月于宁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