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葛剑雄文集一:普天之下

書城自編碼: 4153393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历史地理
作者: 葛剑雄
國際書號(ISBN): 9787218094724
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4-09-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504/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81.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HK$ 118.8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HK$ 187.6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售價:HK$ 174.6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HK$ 233.6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售價:HK$ 70.6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台湾四百年:精装珍藏版 》

售價:HK$ 59.7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 古玺印与古玺印鉴定 》

售價:HK$ 141.6
中国官箴
《 中国官箴 》

售價:HK$ 120.0

建議一齊購買:

+

HK$ 181.3
《葛剑雄文集七 冷眼热言》
+

HK$ 254.8
《葛剑雄文集三 悠悠长水--谭其骧传》
+

HK$ 254.8
《葛剑雄文集二 亿兆斯民》
+

HK$ 129.8
《万有引力书系——何以中国(葛剑雄文集第8卷)》
+

HK$ 129.8
《万有引力书系——也是读书(葛剑雄文集第9卷)》
+

HK$ 198.0
《成蹊集(二):葛剑雄先生从教六十年誌庆论文集》
內容簡介:
《葛剑雄文集一:普天之下》收入葛剑雄四部重要的历史地理学著作: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滔滔黄河》和《未来生存空间》——讲述沧海桑田,人间几度寒暑,人类靠什么与自然相处?捅破预言谬误,用历史昭示未来。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从马王堆汉墓和放马滩秦墓中的惊人发现开始,讲述原始地图、汉代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各时期的中国地图演变与测绘,详尽的中国古代地图测绘技术史,从地图读懂中华文明的辉煌与苦难。
關於作者:
葛剑雄,祖籍浙江绍兴,1945年12月出生于浙江吴兴县南浔镇(今属湖州市南浔区)。1965年当中学教师,1978年考入复旦大□□史系历史地理专业研究生,师从谭其骧教授。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留校工作。1983年在职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85年任副教授,1991年任教授,1996年至2007年任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1999年至2007年兼任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2007年至2014年3月任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任复旦大学资深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历史学部委员、上海市历史学会副会长、“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政府参事,全国政协常委。
目錄
普天之下:统一分裂与中国政治

一、统一观的回顾与思考
(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二)中国地图的联想
(三)长城的价值
(四)炎黄子孙与中国人
二、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一)历史中国的范围
(二)历史中国的分合大势
(三)统一的含义
(四)分裂、分治、自治
三、统一与分裂的根源
(一)地理环境
(二)人口迁徙
(三)生产方式与经济水平
(四)文化与制度
(五)个人与阶级、阶层的作用
四、统一与分裂的比较
(一)社会财富的投向与作用
(二)行政效率与政治制度
(三)分裂政权对地区开发的贡献
(四)农牧对抗中分裂的作用
(五)分裂时期与百家争鸣
(六)历史经验呼唤政治改革
后记
滔滔黄河
一、黄河——中国的母亲
(一)鸟瞰黄河
(二)无可争辩的地位:中国古人类的发祥地
(三)农业文明的曙光
(四)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二、黄河儿女遍中华
(一)黄帝与夏的传说
(二)商周时期:早期的外迁
(三)秦汉的开拓和移民
(四)南迁的序幕
(五)永嘉南渡和向边疆的迁移
(六)怛罗斯的战俘和安史之乱后的南迁浪潮
(七)靖康南迁和金元时的外迁
(八)移民东北和南迁的余波
(九)各族人民的大熔炉
(十)黄河儿女的贡献
三、黄河之水天上来
(一)导河积石
(二)重源伏流
(三)亲历河源
(四)探寻河源
(五)测定正源
四、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一)大庆关沧桑和洛水、汾水入河之谜
(二)变化莫测的下游河道
(三)分流湖沼何处觅
五、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一)世界最大的黄土高原:黄河泥沙的来源
(二)下游悬河:泥沙堆积的杰作
(三)中游来沙,暴雨助虐
(四)干支流的下切和侧蚀
(五)沟壑的发育和原的缩小
(六)从统万城的兴废看沙地的扩展
(七)平原飞沙何处来
(八)森林的消失
(九)八百年安流谁创造
六、大禹的后人
(一)大禹治水
(二)战国筑堤,河道固定
(三)瓠子堵口
(四)贾让的“治河三策”
(五)王景治河
(六)高超合龙
(七)贾鲁河的来历
(八)潘季驯“束水攻沙”
(九)靳辅和陈潢的贡献
(十)近代水利学家的代表——李仪祉
七、黄河万古流
(一)黄河能长期安流吗
(二)黄河能变清吗
(三)黄河流域能保持繁荣吗
(四)黄河文明能复兴吗
未来生存空间
一、不是预言:让历史昭示未来
(一)世界末日:预言的谬误
(二)世纪之交:过分的期待和忧虑
(三)让历史昭示未来
二、人间几度寒暑:未来的气候变迁
(一)人间几度寒暑
(二)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吗
(三)地球正越变越暖吗
(四)人类是能够适应未来气候变化的
三、天灾?人祸?——水旱灾害的未来
(一)洪水滔天,赤地千里:历史上的水旱灾害
(二)水旱灾害的形成和防治
(三)水旱随人:梦想还是现实
四、沧海桑田:水土流失、海陆变迁和物种存亡
(一)沧海桑田的神话和事实
(二)从黄河流域的兴衰看水土流失
(三)从恐龙时代的结束看物种的兴亡
五、人类能奈地震何?
(一)地震——亘古巨灾
(二)候风地动仪的成功与地震预测的失败
(三)并非无能为力
(四)来自地震之国的信心 六、天外来客——来自地球外的威胁 (一)以往的天外来客 (二)小行星与地球:会不会有“世纪之吻” (三)外星人:企盼还是担忧 (四)走出地球:新的生存空间 七、中国人能养活自己吗:持续发展与资源 (一)“地大物博”的事实 (二)人均资源的危机 (三)中国人能养活自己吗 (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理想与梦想之间 八、面向未来:不能无忧,不必过虑 (一)自然灾害是越来越多吗 (二)人类活动增加了自然灾害吗 (三)生态平衡的基础:以人为本 (四)靠什么与自然相处 (五)不能无忧,不必过虑 中国古代的地图测绘 一、引子:马王堆汉墓和放马滩秦墓中的惊人发现 二、原始地图和早期地图 (一)原始地图的出现 (二)九鼎的传说 (三)早期的测量技术 (四)早期的地图 (五)放马滩地图 (六)《兆域图》 三、汉至南北朝时期的地图 (一)形形色色的地图 (二)马王堆汉墓地图 (三)最早的地图学理论——裴秀的制图六体 (四)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裴秀的《禹贡地域图》 (五)京相璠、杜预、谢庄的成就 四、隋唐至宋时期的地图 (一)隋唐的图经和地图 (二)贾耽及其《海内华夷图》 (三)《五岳真形图》与等高线的运用 (四)宋代的地图 (五)宋代的石刻地图 (六)沈括的地图学成就 五、元明时期的地图 (一)郭守敬与元代的纬度测量 (二)朱思本的《舆地图》、罗洪先的《广舆图》和杨子器跋《舆地图》 (三)测定和绘制黄河源地图 (四)海图的发展 (五)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对中国地图测绘的贡献 六、清时期的地图 (一)黄河正源的测定 (二)康熙时期的经纬度测量和地图测绘 (三)乾隆时期的经纬度测定和地图测绘 (四)康熙《皇舆全览图》和《乾隆内府舆图》 (五)登上巅峰后的急剧衰落 (六)中国历史地图集大成之作——杨守敬的《历代舆地图》 (七)《申报地图》的出版 七、结束语:中国古代地图测绘史告诉了我们什么 (一)从世界看中国 (二)过去为什么辉煌 (三)历史给我们的教训
......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