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道德革命的结构(交界译丛)
》
售價:HK$
115.6

《
土地发展权与中国的空间治理
》
售價:HK$
136.9

《
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报告(2025)
》
售價:HK$
198.2

《
俄国史译丛——先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的知识界
》
售價:HK$
115.6

《
最后的使团:1795年荷兰访华使团及被遗忘的中西相遇史
》
售價:HK$
96.8

《
午夜时分的解放 1947印度独立与印巴分治实录 汗青堂丛书150
》
售價:HK$
140.8

《
轻松读懂大唐风云三百年(全4册)
》
售價:HK$
262.9

《
雅贼(偷天大盗斯特凡·布雷特维泽的双面人生)
》
售價:HK$
60.5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云浮市新兴县第一部关于方言母语的专业著作,同时以方言为载体,收集记录了大量与新兴地情、广府文化相关的信息。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主体内容分《语音》《词汇》和《口头文化》三大部分。《语音》篇共收集新兴方言1500多个字音、5000多个字。《词汇》篇共分九大类,收词条9000多条。《口头文化》篇共收集熟语1700多条;歌谣100多首(句);民间故事10多个。
本书适合对粤语方言、新兴文化有兴趣的读者阅读参考。
|
關於作者: |
曾炳辉
中级记者,新兴县融媒体中心节目编导、主持,新兴县第十届、第十一届政协委员。从事传媒工作20多年,主导策划制作《谈古论今话新兴》《新兴乡旅》《话说新兴话》《新兴历史人物》《讲古新兴》等系列乡土文化电视栏目。获广东省委宣传部首批“广东省基层文化传播能人”称号,“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广东汉语方言调查·新兴课题发音人。
李立林
博士,广东财经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际中文教育南方联盟理事,数字人文专业发展联盟理事。主要从事现代汉语、汉语方言学、国际中文教育等研究,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广东省哲学社科项目2项,广东省教育厅项目2项。在《中国语文》《语言研究》《南方语言学》等期刊上发表论文1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2部。
|
目錄:
|
绪 论 ………………………………………………………………………… 001
一、新兴县概况 ………………………………………………………… 001
(一)山川 ………………………………………………………… 001
(二)水资源 ……………………………………………………… 001
(三)自然资源 …………………………………………………… 003
(四)建置、沿革 ………………………………………………… 003
(五)区域划分 …………………………………………………… 005
(六)县城区 ……………………………………………………… 005
(七)人口、民族、人物 ………………………………………… 006
二、新兴方言概述 ……………………………………………………… 008
(一)语音特点 …………………………………………………… 008
(二)词汇及语法特点 …………………………………………… 010
上篇 语音 …………………………………………………………………… 013
一、音系 ………………………………………………………………… 014
(一)声母 ………………………………………………………… 014
(二)韵母 ………………………………………………………… 014
(三)声调 ………………………………………………………… 016
(四)连读变调 …………………………………………………… 016
二、同音字汇 …………………………………………………………… 018
中篇 词汇 …………………………………………………………………… 045
凡例 ……………………………………………………………………… 046
一、数量、自然物与自然现象 ………………………………………… 047
二、人体与各种人的相关称呼 ………………………………………… 085
三、生理、心理活动 …………………………………………………… 120
四、运动与动作 ………………………………………………………… 183
五、人类活动与相关物品 ……………………………………………… 209
六、抽象事物 …………………………………………………………… 306
七、状况与现象 ………………………………………………………… 376
八、时间与空间 ………………………………………………………… 403
九、语气与模拟声响 …………………………………………………… 422
下篇 口头文化……………………………………………………………… 431
一、熟语 ………………………………………………………………… 432
(一)歇后语 ……………………………………………………… 432
(二)惯用语、成语、谚语 ……………………………………… 438
二、歌谣 ………………………………………………………………… 484
(一)顺口溜 ……………………………………………………… 484
(二)童谣 ………………………………………………………… 485
(三)哀歌 ………………………………………………………… 488
三、民间故事 …………………………………………………………… 498
参考文献 ……………………………………………………………………… 513
附 录 ………………………………………………………………………… 515
附录一 新兴方言拼音方案 ……………………………………… 515
附录二 文字、词汇发音人,歌谣采集人 ……………………… 517
附录三 新兴县镇村名录 ………………………………………… 518
|
內容試閱:
|
序
汉元鼎六年(前 111 年)在今新兴县地域设置临允县,这是新兴县建置之始,至今已经超过 2000 年。西晋时从临允县分置出新宁县,县治在今新兴县新城镇。新兴县正式得名始于东晋永和七年(351 年),是年设置新宁郡,因郡、县同名,就改新宁县名为新兴县。从南朝梁普通四年(523 年)设置新州,至明朝洪武二年(1369 年)废除,超过 1000 年的时间新宁郡(新州)的治所大多在今天的新兴县境内。唐朝贞观十二年(638 年)禅宗六祖惠能出生于新州,故新兴县成为中国禅宗发祥地之一。由此可见,新兴县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岭南古县。
新兴县因为毗邻珠江三角洲,全县通行粤语,唯有少数地区使用客家话。根据《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B2-1 广东省的汉语方言”图,新兴县方言属于粤语广府片,但是东南部与四邑片相连,西南部与高阳片交界。新兴县的大小河流大多属于西江—珠江流域,但也有少部分河流属于潭江流域(在江门市新会区崖门口入海)和漠阳江流域(在阳江市阳东区北津港入海),因此新兴县南部一些乡镇的粤语也兼具四邑片、高阳片的一些语言特征。
特殊的地理区位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决定了新兴县的粤语不可能完全等同于广州话,而是颇具特色。诚然,因为长期与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来往频繁,新兴县的粤语与广州话同属广府片,基本上可以交流。过往学术界对新兴的粤语关注不够,已经发表的成果非常有限,迄今尚未有专著出版。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15 年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正式启动,次年该工程广东项目开始实施时,新兴县的粤语就被列入了计划。2018 年上半年,广东财经大学李立林博士承担了新兴县的粤语课题,严格按照上述工程项目的技术要求进行实地调查、纸笔记录、音像摄录及语料整理,同年年底经专家组验收合格后提交中国语言资源保护研究中心入库。本人作为广东项目的首席专家,参与了李立林博士有关新兴粤语课题的指导和管理工作,因此而与新兴粤语结缘。
新兴县政协第十届委员、新兴县广播电视台记者曾炳辉先生酷爱方言文化,对家乡新兴方言尤其关注,此前已经收集了大量的材料。作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新兴粤语课题的发音合作人之一,为课题组提供了许多准确可靠、生动有趣的语料。也正是 2018 年这一年,新兴县政协文史学习委员会决定成立编委会,编写《新兴方言》一书。李立林博士和本人也因为上述课题而结识曾炳辉先生,进而参与到《新兴方言》的调查、编写工作之中。本人作为顾问所做的工作非常有限,只是先后两度从广州赴新兴县确定了县城所在地新城镇的语音系统,以及初步了解周边乡镇具有代表性的口音,并对全书的编写纲要及体例提出了建议。具体工作都是曾、李二位所做,他们的合作可谓完满,曾炳辉先生负责提供字词句篇的采集和辑录等,李立林博士负责罗马字拼音方案的制定、同音字汇的编排和篇章行文的修订等。时光荏苒,白驹过隙,三年时间一晃而过。
上个月底的某天,曾炳辉先生驾车前来广州,就该书初稿的修改与李立林博士及本人进行商讨。我提出了一些修改和增补意见,并与他们就一些关键性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半个月又过去了,他们做了不少的改进工作。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这本数十万字的《新兴方言》,可以说是他们三年来不畏艰难、精诚合作的成果。
该书所说的“新兴方言”,实际上是新兴县县城新城镇的方言。该方言既是曾炳辉先生的母语,也是该县使用范围最广的权威方言。以县城方言作为县域方言的代表,当然没有问题。通观《新兴方言》一书,可以看出该方言的一些显著的语言特征,下面仅就语音方面略举几条:新兴方言只有 8 个调,比广州话少了 1 个调,即阳上调并入了阳平调,如“社”与“蛇”,“我”与 “鹅”,“被(~褥)”与“皮”,“柱”与“厨”分别同音,广州话则不同音;另外,新兴方言有前字连读变调现象,8 个调的调值与广州话相应 8 个调的调值大多很不一样,因此方言腔调上与广州话相比应该显得非常特殊。新兴方言的 i[i]、u[u]、ü[y]这 3 个单元音韵母都没有分化出复合元音韵母[ei][ou][?y],如:戏 hi4、布 bu4、土 tu3、女 nü2、句 ɡü4,这显然是早于今天广州话的特征。新兴方言没有唇化软腭音声母[kw][k?w],合口呼韵母唯独只有 u[u],因此“瓜”“家”都读 ɡa1,“怪”“戒”都读 ɡai4, “闺”“鸡”都读 ɡai1,“广”“讲”都读 ɡonɡ3,而且“安”“官”“权”韵母相同,“活”“决”“割”韵母相同,这点也与广州话很不相同。
《新兴方言》全书分《语音》《词汇》和《口头文化》3 篇,唯独没有语法。可能是因为中篇《词汇》和下篇口头文化已经包含了大量的语句,所以编者认为不需要单独编写语法例句表。全书几乎都是语料,研究性的文字则很少。诚然,研究性的文字少不等于编者没有进行研究。实际上,语音系统的归纳、拼音方案的编制、分类词汇的编排、方言文字的使用等等,都蕴含着编者的用意和匠心,其系统性和科学性都兼顾得较好,实属不易。该书的读者,本人认为首先是新兴县乃至两广粤语区的人民群众,编者把科学性蕴含在通俗性之中,是一个非常明智的安排。当然,该书对于方言学、民俗学等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学者自然可以通过字里行间找到这个方言及其所记载的民俗文化的显著特色。
方言是有感情的、有温度的,唐代诗人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让人不胜唏嘘。地域方言的多样性是地域文化多元化的最重要表现,一种方言消失了,就意味着这种方言所标志的族群民系和所滋生的文化认同也随之丧失或者褪色,这几乎成了学界和民间的共识。最近几十年来,全国各地汉语方言的流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在新兴县这类毗邻珠江三角洲的地区,本地方言面临广州话的冲击和同化也越来越严重。为方言立书,留住祖先的声音,当前可谓时不我待,全社会是已经到了回过头来适度保护汉语方言的时候了。时任新兴县政协主席梁国华以及其他领导高瞻远瞩,秉承为历史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公众负责的态度,从文化建设的高度倡议和支持新兴方言的调查、记录和传承工作,令本人十分钦佩!曾炳辉先生和李立林博士取长补短、联袂攻关,在三年时间内终于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也令本人甚感欣慰!
是为序。
庄初升
(作者系浙江大学文科领军人才,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