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HK$
107.8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HK$
86.9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HK$
184.8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HK$
151.0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HK$
115.6

《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售價:HK$
221.8

《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售價:HK$
69.6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HK$
66.1
|
內容簡介: |
随着电子技术及检测技术的发展,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在各行业的应用愈来愈广泛。基于电化学原理的传感器已广泛地应用于化工、煤矿、环保、卫生等部门对有害气体的检测。目前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领域主要用于检测食品中重金属、残留农药、添加剂等。本书主要介绍电化学传感检测技术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应用,全书共分3章,主要内容包括电化学传感器概述、基于肽基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基于两性离子单体和聚合物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
關於作者: |
顾颖,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多年来从事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樊雪静,昆明理工大学。
张琦,昆明理工大学。
|
目錄:
|
1 绪论
1.1 传感表面污染
1.1.1 概述
1.1.2 抗污机制
1.2 常见的抗污材料
1.2.1 聚乙二醇
1.2.2 多肽
1.2.3 两性离子单体及聚合物
1.3 抗污电化学传感器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挑战
2 肽基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2.1 基于线性肽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2.1.1 基于线性肽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2.1.2 传感器性能评价及在牛乳中四环素检测的应用
2.2 基于 L 形三合一肽的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2.2.1 基于 L 形三合一肽的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2.2.2 传感器性能评价及在牛乳、蜂蜜、乳粉中
万古霉素检测的应用
2.3 基于 U 形四合一肽的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2.3.1 基于 U 形四合一肽的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
2.3.2 传感器性能评价及在鲜羊乳中万古霉素检测的应用
2.4 基于 Y 形肽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2.4.1 基于 Y 形肽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2.4.2 传感器性能评价及在牛乳中四环素检测的应用
3 基于两性离子单体和聚合物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3.1 基于仿生磷酸胆碱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3.1.1 基于仿生磷酸胆碱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3.1.2 传感器性能评价及在牛乳中四环素检测的应用
3.2 基于两性离子磷酰胆碱材料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3.2.1 基于两性离子磷酰胆碱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3.2.2 传感器性能评价及在牛乳、酱油和玉米粉中黄曲霉毒素 B1 检测的应用
3.3 基于多巴胺诱导甲基丙烯酸磺酸基甜菜碱一步共沉积技术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及应用
3.3.1 基于多巴胺诱导甲基丙烯酸磺酸基甜菜碱一步共沉积技术的抗污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构建
3.3.2 传感器性能评价及在牛乳中四环素检测的应用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随着全球食品供应链的复杂化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关注度的日益提高,开发高效、灵敏且可靠的检测技术已成为食品科学领域的重要课题。电化学传感器凭借其快速响应、高灵敏度和易于微型化的优势,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实际食品样本的复杂基质包含多种非目标成分如蛋白质、糖类、脂质及微生物等,常导致传感表面污染,严重干扰检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如何有效解决传感表面的污染问题,是电化学传感器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的关键挑战。
本书聚焦于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构建及其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从基础理论到实际应用的系统性参考。本书总结了目前接受度较广的三种抗污机制,探讨了聚乙二醇、多肽、两性离子材料等经典与新兴抗污材料的性能特点;系统阐述基于线性肽、L 形三合一肽、U 形四合一肽、Y 形肽、仿生磷酸胆碱等多种抗污材料的设计与优化;以构建肽基传感器、两性离子单体和聚合物传感器为例,结合先进导电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逐步展示了传感表面的修饰工艺、表征方法和对于四环素、万古霉素、黄曲霉毒素 B1 等高风险污染物的检测方法的构建策略;同时聚焦于这些传感器在实际食品样品中的应用,通过实验数据与案例分析,进一步展示了所构建抗污电化学传感器在牛乳、蜂蜜、乳粉、鲜羊乳及谷物制品等多种食品基质检测中分析的准确性。
本书得益于国内外同行在抗污材料与电化学传感领域的深耕积累,同时也凝聚了课题组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在此,谨向所有为本研究提供支持的研究团队成员及参与实验的学生致以诚挚谢意。特别感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青年人才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等的资助,以上项目为本书的完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本书面向食品科学、分析化学等领域的科研人员、工程师及研究生,期待本书能为推动抗污电化学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因水平所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恳请读者不吝指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