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适用评释(修订版)
》
售價:HK$
272.8

《
房地产的逻辑
》
售價:HK$
75.9

《
拉贝日记(全新版本。)
》
售價:HK$
96.8

《
情绪脑科学 :解锁大脑密码,重获情绪自由
》
售價:HK$
53.9

《
超智能与未来:宇宙进化、科技趋势与人类未来
》
售價:HK$
85.8

《
人比AI凶(“中国好书”“文津图书奖”得主万维钢全新力作;当AI无所不能,你靠什么不可替代?答案就在这里!)
》
售價:HK$
86.9

《
鲶鱼之怒:日本大众文化中的天灾·疫病·怪异
》
售價:HK$
75.9

《
经典译林:罗生门
》
售價:HK$
42.9
|
編輯推薦: |
【一句话推荐】
八年级上册阅读
2025作者全新修订
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得主
卞毓麟“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经典之作
【产品特点】
★语文八年级上阅读书目
★免费音频★融合SQ3R阅读法
★附带考点练习手册、讲解音频
【卖点推荐】
1.语文阅读书目: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八年级上册语文阅读书目,中国天文学会突出贡献奖得主卞毓麟力作!一部丈量星辰、揭秘宇宙奥秘的人类史诗,带领孩子探索浩瀚宇宙的无穷魅力。
2.2025年全新修订:
作者全新修订!同步新增中国天文研究前沿成就。
3.知识与趣味并重: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用趣味横生的故事展现历代天文学家“量天”的巧妙方法,以深入浅出的语言诠释其中蕴含的大量历史背景、科学原理。内容丰富又有趣,天文、历史知识轻松UP!UP!UP!
4.针对学生的内容设计:
精心挑选80余张配图,助力孩子阅读理解;附赠《考点练习手册》,阅读后及时练习巩固;扫码即可收听音频,全方位帮助学生提升综合素养。
|
內容簡介: |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客座研究员、科普作家卞毓麟先生的代表作。全书以趣味横生的科普故事,串联起人类打造“量天尺”、丈量宇宙的壮阔历程——从测算地月距离到“巡天遥测十亿岛”,涌现出大量科学原理,跃动着人类对宇宙探索的永恒热忱与执着精神。
|
關於作者: |
卞毓麟,1943年生,1965年南京大学天文学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今国家天文台)从事科研30余年,后赴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致力科技出版事业,2004年退休。1976年开始科普创作,著译科普和科学文化类图书30余种,主编和参编图书百余种,发表科普类文章700余篇。作品屡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其中《星星离我们有多远》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1987年)、《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0年)、《拥抱群星——与青少年一同走近天文学》由科技部评为2018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短文多次入选中小学语文读本。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前副理事长,上海市天文学会前副理事长,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终身名誉理事长。曾获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贡献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大众科学奖、中国天文学会九十周年天文学突出贡献奖等表彰或奖励。
|
目錄:
|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 上 篇 星星离我们有多远
序 曲
“天上的市街”
星座与亮星
大地的尺寸
首次估计地球的大小
第一次丈量子午线
三角网和大地的模样
明月何处有
第一个地外目标 ——月球
从街灯到天灯
雷达测月和激光测月
太阳离我们多远
转向了太阳
开普勒和他的三定律
卡西尼测定火星视差
金星凌日
地球的“小弟弟”——小行星
小行星的功绩
太阳究竟有多远
间奏:关于两大宇宙体系
测定近星距离的艰难历程
恒星不再是“固定的”
泛舟泰晤士河的收获
恒星终于被征服了
三角视差的限度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一级阶梯
星星的亮度
恒星光谱分类
有趣的赫罗图
分光法的妙用
再来一段插曲:银河系和岛宇宙
从德谟克利特到康德
银河系的真正发现
宇宙中的“岛屿”
通向遥远恒星的第二级阶梯
聋哑少年和造父变星
一根新的测量标杆
球状星团和银河系的大小
巡天遥测十亿岛
欲穷亿年目 更上几层楼
接力棒传给了新星和超新星
亮星也来出一把力
由大小知距离
集体的贡献:累积星等
耐人寻味的红移
膨胀的宇宙
尾 声
类星体之谜
飞出太阳系
结束语
◎ 下 篇 海阔天空 · 外五篇
天文学与人类
观天治水功垂千秋
—— 纪念元代杰出科学家郭守敬逝世 700 周年
创新成批天文仪器
四海测验和年长
测定群星的位置
《授时历》的诞生
中华民族的骄傲
他激励所有人挑战自己和未知
—— 霍金的人生和宇宙
不迷信课本的“懒散”学生
导师西阿玛
霍金辐射
卢卡斯讲席教授
得了一枚“上过天”的奖章
罗塞塔碑
科学视角下的千古绝唱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别样解读
对联中的日月乾坤
◎ 附 录
评《星星离我们多远》/王绶琯
知识筑成了通向遥远距离的阶梯
—— 读《星星离我们多远》/刘金沂
有道是慧眼识真金
—— 赞语文教育家向中学生推荐《星星离我们有多远》/吴鑫基
|
內容試閱:
|
初秋晴夜,银河高悬,斜贯长空。银河,有许多别名。在西方,它叫作“乳色之路”(The Milky Way);在我国古代,它又叫“银汉”“高寒”“星河”“明河”“天河”……千干百年来,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一直脍炙人口。天河两岸,很容易找到“牛郎”和“织女”,它们是两颗很亮的星。牛郎在河东,又名“河鼓二”。它的两旁,各有一颗稍暗的星。三星相连,形如扁担,牛郎居中,两端宛如一副箩筐,所以它们又合称为“扁担星”。据说,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牛郎就将他的两个娃娃放在箩筐里,挑起扁担,去与织女“鹊桥相会”啦!织女在河西,与牛郎以及自己的孩子遥遥相望。她的近旁有四颗星,构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宛如织布用的梭子一般,它正是织女的劳动工具。另外还有一种传说:就在牛郎星附近有着五颗小星,中国古称“匏(páo)瓜五星”的,其中一、二、三、四这四颗星连贯起来组成一个菱形,很像一个织布的梭子。它是织女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思而抛给牛郎的,因此民间便称它为“梭子星”了。天河之中,牛郎织女之间,有六颗亮星组成一个巨大的“十”字。请看图1,如果我们将它想象为神话中的“鹊桥”,那岂不是既很自然又很有趣吗?
世界上各个古老的民族,都以其长着翅膀的丰富想象力,驰骋在天上人间。他们面对同样的星空,孕育和产生了各不相同却又同样妙趣横生的神话传说。上面提到的那个大“十”字,古代欧洲人将它想象成一只展翅翱翔的天鹅。因此,它所在的那个星座就被叫作“天鹅座”。这个大“十”字,因为出现在北半天空上,西方人又将它称为“北天十字架”,简称“北十字”。
什么是星座呢?简而言之,古人为了更方便地辨认星空,就用种种想象中虚拟的线条,将天上较亮的那些星星分群分组地联结起来,这些星群便称为“星座”。人们又以更加丰富的想象力,让一群群星与许多神奇的故事挂上钩。因此,诸星座最古老的名称通常都溯源于古老的神话与传说(图2)。
世界上最早划分星群的,也许是苏美尔人。他们生活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两河流域的下游,如今属于伊拉克的地方。大概在公元前4000年,他们便在辨认星空时将群星“分而治之”了。他们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经创建了一套书写系统,用文字记下自己的历史。那时,他们已开始系统地注意行星的运动。倘若将苏美尔人的观测当作人类系统观测天象的开端,那么这种世代相传的天文观测绵延至今便已有6000年之久。
在这漫长的岁月中,星座的概念有了极大的发展。演变到公元2世纪,经过古希腊天文学家的详细描述,北天40个星座的雏形便大体确定下来。至于南天的48个星座,那是17世纪后通过航海家和天文学家们的系统观察才逐渐定型的。由于近代科学的启蒙与发展,南天星座中便夹杂着用科学仪器命名的名称,例如显微镜座、六分仪座、罗盘座、望远镜座等;而北天星座的名称则依然充满着古老神话的色彩:仙女座、仙后座、武仙座、飞马座、天鹅座……
现代对星座的划分,建立在更精确的基础上。国际上统一地将整个天空划分成大小不等的88个区域,每个区域便是一个星座,它们犹如地球上大大小小的许多国家。每个星座中都有许多星星,恰似每个国家都有许多城市和村镇一般。牛郎星是天鹰座中最亮的星星,按国际统一称呼,它就叫“天鹰α”。α(阿尔法)乃是希腊文中的第一个字母。织女星是天琴座中最亮的星,所以称为“天琴α”。同样,天鹅座中最亮的星就叫“天鹅α”,它就在那只大天鹅的尾巴上,所以阿拉伯人又叫它“戴耐布”(Deneb),意为“天鹅之尾”。我国人民自古以来一直叫它“天津四”。图3中还标出另一些星星的名字:天鹅座中的β(贝塔)、Y(伽马)、δ(德尔塔)、ε(艾普西隆)、ζ(泽塔)和η(伊塔)等,它们分别用希腊文中的第二至第七个字母表示。
一个星座中的星星是很多的,而希腊字母只有24个,每颗星用掉一个字母,不够用了怎么办呢?不要紧,用拉丁字母;拉丁字母用完后,还可以干脆给星星编上号,例如图3中的天鹅61便是这样。或者,还可以给星星专门列出一份份“花名册”,它们称为“星表”。在星表中给每一颗星指定一个号码,这也就是它的名字了,比如天鹅61。实际上,天鹅61是一个双星系统,由两颗互相绕着转的恒星组成;这两颗星中的每一颗,都称为该双星系统中的一颗“子星”,它们的名字分别叫天鹅61A和天鹅61B。同时,这两颗星在“HD星表”中的编号分别为201091和201092,故 又 称HD 201091和HD201092。这里,HD乃是美国天文学家亨利·德雷珀(HenryDraper,1837—1882)姓名的首字母缩写。这位亨利·德雷珀原本是学医的,做过短时期的外科医生。他对天文学非常入迷,便于1861年在父亲的庄园里自建了一座天文台。后来德雷珀成了擅长用照相方法拍摄恒星光谱的专家,可惜他45岁时就染患肺炎去世了。他的遗孀设立了德雷珀纪念基金,以资助哈佛天文台拍摄和研究恒星光谱,后来又出版了亨利·德雷珀星表,即HD星表。
中国古代经常使用“星宿”这个名称。“二十八宿”就是大致沿黄道分布的28个天区,它们各有自己的名字,如“角、亢、氐、房”等。这些星宿的名字,化作神话人物,频频出现在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例如,在《西游记》中很有名的“昴日鸡”就是昴宿的化身,它的神话形象是一只威武雄壮的大公鸡。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星宿和星座并没有本质上的差别,只是与此有关的神话传说和相应的名称反映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差异。如今,虽然国际上已经统一采用共同的星座体系,但我们中国人谈到流传至今的这些星宿的名称仍然深感亲切而有趣。
可是,美妙的星座,灿烂的群星啊,你们究竞离我们有多远呢?
这是一个曲折动人而又绵长的故事。亲爱的读者,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古人是怎样想的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