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元照英美法词典(简装学生版)
》
售價:HK$
108.9

《
防患于未“燃”:故宫历史上的火灾与消防(在故宫) 探秘故宫防火智慧 解码古建营造技艺
》
售價:HK$
86.9

《
从家族企业到商业世家:创业家族世代繁荣的路线图
》
售價:HK$
86.9

《
敦煌石窟乐舞图像研究
》
售價:HK$
184.8

《
剑桥俄国史:第一卷 从早期罗斯到1689年
》
售價:HK$
269.5

《
原来数学还可以这样学
》
售價:HK$
87.8

《
典籍里的中国 第二辑
》
售價:HK$
140.8

《
108种手艺1:中国人的生活美学 王的手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新再现。以鲜活的一手内容全面展现优秀传统手艺
》
售價:HK$
217.8
|
編輯推薦: |
◎《鲁班出海——鲁班工坊建设纪实》是著名作家狄青创作的报告文学作品,作品记录了鲁班工坊这一国家级海外职业教育项目的发展沿革,是一部集中展示中国形象、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品力作。
◎鲁班工坊在学术界、外交界、教育界都获得了高度认可,但在文化传播界是一个空白,作家狄青以其细腻的语言、淳朴的情感,全方位记录了鲁班工坊的建设过程,用一本报告文学作品填补了这一遗憾,集中展示了文艺界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新作为。
◎以生动的笔法描绘了国家教育强国建设的新篇章,以优美的文字讲述了职业教育的新故事,以珍贵的史料见证了鲁班工坊研究的新成就。
◎既有文学的温暖也有历史的深度,从政府官员、学生、企业等不同视角展现鲁班工坊的建设给合作院校、合作国家和世界带来了什么,同时又以时间的脉络展现了中国从古至今的职业教育文化传承,这是给世界讲述中国故事的最好方式。
◎书中的人物真实不虚浮,书中的故事动人不虚假。书名《鲁班出海》充分展示了鲁班的职业精神、技能和优秀的文化,封面上的骆驼、火车、机械手正是鲁班工坊“出海”、中国职业教育走向世界的过程的生动写照。
|
內容簡介: |
自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非合作论坛上宣布要在非洲设立10个“鲁班工坊”以来,这一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重大创新项目已陆续在亚洲、非洲、欧洲的30个国家建成并运营。本书从“班墨文化”讲到鲁班工坊的缘起,展现中国职教如何走向世界,从“为什么是天津”讲到“鲁班工坊里的天津人”,记录了天津立足本地区现代职业教育优势经验,率先提出并谋划在海外建设职业教育学院,揭示不断“领跑”的天津职业教育;本书还详细记录了我国在泰国、巴基斯坦、柬埔寨、英国、埃及等国家建设鲁班工坊的艰辛历程和鲜为人知的感人故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与合作国人民建立的浓浓情谊。鲁班工坊把我国传统的工匠精神和先进的职业教育“中国模式”介绍到海外,其中的付出与收获见证了天津点亮职业教育品牌,见证了中国支持“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与地区发展的使命与担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思想主张的珍贵实践,是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亮丽名片。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鲁班出海——鲁班工坊建设纪实》内容兼具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作者在创作中自觉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与创作方法,以专业、历史、人文、文学的眼光,贯通中国职业教育近两百年的发展历程,通过鲜活真实的人物和事件呈现中国职业教育“出海”为世界各国带来的发展福祉,不仅记录并传播了中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示范先行、改革创新的成就,也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大国风范,以及实现与各国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愿景,是一部具有使命担当的优秀报告文学力作。
|
關於作者: |
狄青,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文艺评论家协会驻会副主席,《文学自由谈》杂志主编。发表作品400余万字,出版《卡尔维诺年代》《与文学有关的一些话》等随笔、文艺专著、小说10余部。系天津市宣传文化“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在全国总工会、文化部、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组织开展的文艺工作者深入职工创作实践活动中获得优秀个人荣誉称号。
|
目錄:
|
引 子
第一部分 敞开胸怀,中国职教走向世界
北京的秋天拥抱“非洲年”
鲁班工坊是什么?
非洲鲁班工坊,一个都不能少
鲁班VS墨子:相辅相成,殊途同归
黄炎培VS陶行知:“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班墨文化VS鲁班工坊:展示大国工匠精神
作为人文交流中心的鲁班工坊
第二部分 “国家名片”上的“天津底色”
为什么是天津?
不断“领跑”的天津职业教育
EPIP横空出世
漂洋过海来看你
“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
第三部分 古有郑和,今有“鲁班”
中南半岛唱响中国歌谣
登陆欧罗巴,从大不列颠开始
陆的尽头,海的开始:坐标葡萄牙塞图巴尔
目标亚丁湾,点亮“红海灯塔”
“双子星”辉映尼罗河
鲁班工坊助力“一带一路”首倡之地
第四部分 鲁班工坊里的天津人
吕景泉: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黄可莹、孙健鹏:千里姻缘“鲁班”牵
亚的斯亚贝巴盛开的最美“中国花”
民心相通:合作的基石,友谊的保障
鲁班工坊,尽显大国担当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
共同描摹鲁班工坊的“中国颜色”
鲁班工坊,明天会更好
|
內容試閱:
|
亚的斯亚贝巴盛开的最美“中国花”
一
2024 年 3 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老师高洋正为即将开始的埃塞俄比亚之行紧张忙碌着。虽说她此前已经多次往返于中国与埃塞俄比亚之间,甚至就连在亚的斯亚贝巴博莱国际机场工作的安检员都能熟悉到与她打招呼,但这一次还是非比寻常——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即将迎来揭牌运营三周年纪念日,她要准备的资料、需要护送以及随身携带的物品有很多,认真的高洋总是反复核对、检查,以免有任何遗漏。除了这些必要的准备工作,她此行也是去了解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的运行情况,以便做好下一步工作安排。高洋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鲁班工坊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副主任,在工作之余,这一次她还要去看望一个人,一个她日思夜想的人——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负责人、高洋的丈夫江绛。高洋和许多非洲师生一样,喜欢叫他“江绛老师”。事实上,去看望江绛原本也是她工作的一部分啊!高洋笑着说道:“江老师是我十几年来在援非教学和鲁班工坊建设中最最亲密的战友。”是啊,十几年的援外教学经历,3年多的鲁班工坊建设历程,他们夫妻二人用人生中最好的年华做了诠释。时间虽如白驹过隙,裹挟着他们的青春倏忽而逝,但每每想起那些过往,高洋便会在心中默默为自己和江绛点赞。当然,远不止她和江绛,有许多人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留在了异国他乡,将他们的汗水洒在了鲁班工坊。为了让中国的职业教育走向世界,为了“一带一路”建设的国家战略,为了非洲青年的未来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心血与付出都是值得的。
没错,是值得的!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共同建立的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于2021年4月28日在非盟总部所在地、 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揭牌启运。 仅仅5个月后,也就是2021年9月,由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骨干教师组成的代表队,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赛锦标赛上取得了一金两银两铜的优异成绩,实现了埃塞俄比亚在世界级技能大赛中参赛并获奖的双突破。如今,鲁班工坊课程已对接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大纲标准,为当地师生提供本土化实操课程,也为当地企业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同时被非盟总部确定为面向整个非洲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培训中心;2022 年4月又与世界银行“东非职教一体化世行项目中心”合作启动东非地区职业技术师资培训和考核认证,颁发由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世界银行、埃塞俄比亚职业技术培训学院联合认证的证书。2023年4月,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与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合作在埃塞俄比亚设立了全球第一个 EPIP 认证试验中心——东非职教师资培养 EPIP 认证试验中心,这对埃塞俄比亚职业教育、对东非国家乃至整个非洲职业教育的发展都是一件大事。而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江绛和高洋这对“鲁班工坊夫妇”的多年辛苦付出,他们是参与者,更是见证者。
江绛是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的教师,老家在南京,他人生迄今为止最钟爱的三座城市是南京、天津、亚的斯亚贝巴。当年,怀着对世界的好奇与一腔热忱,江绛申报了中国教 育部援外基地的项目。江绛自幼喜欢人文地理,他希望走出去看一看世界,见识一下国外的教育环境,希望利用自己教师的身份,将他掌握的知识传播到不同的国家和地区,这对年轻的江绛来说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埃塞俄比亚联邦职业技术培训学院位于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成立于2008年,曾取名为埃塞俄比亚-中国职业技术学院,从校舍到设备全部由中国政府援建,主要为埃塞俄比亚培养职业技术领域的教师和领军者。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就坐落于该学院内。
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大国,位于非洲大陆东北部,拥有3000多年文明历史,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坐落于该国的中部高原,海拔接近2400米,是非洲海拔最高的首都。非盟总部与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都位于亚的斯亚贝巴。 亚的斯亚贝巴虽然接近赤道,但气候凉爽,四季如春,城市周围峰峦起伏、关山重叠。在当地阿姆哈拉语中,亚的斯亚贝巴的意思是“新鲜的花朵”,因而它又有“鲜花之城”的美誉,是埃塞俄比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中心以及陆空交通枢纽。
2011年,受中国教 育部教育援外基地委派,江绛赴埃塞俄比亚援教,将源自中国天津的职业教育教学模式(即后来的EPIP)融入埃塞俄比亚本土教育教学,为其所在专业开发教学培训资源,在埃塞俄比亚开设了全国首家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技术实验室,开发完成了全球首套“单片机阿姆哈拉语显示系统”。 十几年来,江绛和高洋两位老师共计培训、培养了非洲教师、学员2000余人,这些学生覆盖了埃塞俄比亚全国所有职业院校及部分东非地区其他国家的合作院校。为此,江绛受到了埃塞俄比亚教 育部、埃塞俄比亚合作院校的充分肯定,并多次被挽留,教学任期因而一延再延,至今已在埃塞俄比亚连续工作了将近14年。
高洋在埃塞俄比亚的工作时间有10多年。10年的时光在异国他乡,高洋是为了追求自己的事业,是为了鲁班工坊的建设,同时也是为了陪伴自己的丈夫江绛。高洋至今记得2021年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初创的时候,鲁班工坊的建设得到了埃塞俄比亚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当地合作院校迅速清空了原有的实验设备,按照中方提供的图纸进行了高规格施工。因正值特殊时期,短时间内解决设备的运输、清关、安装,老师派遣等问题并非易事。最具有挑战性的就是,设备可以通过海空运输过来,中国国内的安装调试人员却过不来,怎么办?
为了保证鲁班工坊能够按时揭幕,江绛和高洋两个人一边学习设备原理,一边自己动手摸索着安装调试。
笔者曾问高洋:“看你一个柔弱的女生,行吗?”
高洋说:“没办法啊,鲁班工坊一定要按期揭牌启运,那个时候就完全不想那么多了,反正也指不上别人,我们两口子就是安装工人。”
他们二人连续干了几天,后来江绛让高洋回宿舍休息,他把自己一个人锁在学校里。为了将从国内运来的设备调试到最佳工作状态,江绛好几夜都没有睡觉,预留给鲁班工坊几个房间内的灯光成为远近唯一整夜不熄的灯光,江绛也成了那段日子里唯一夜晚也留在学校内的“保安”和“门卫”。
江绛与高洋见证了埃塞俄比亚鲁班工坊从筹备启动到揭牌启运的全过程,许多场景令他们至今难以忘怀:鲁班工坊受到埃塞俄比亚政府官员、媒体和民众的高度评价和欢迎。时任埃塞俄比亚劳动与技能部长穆芙莉哈特说:“鲁班工坊拥有埃塞俄比亚全国独一无二的工业机器人培训平台,将为埃塞俄比亚培养尖端工业化人才提供极大的帮助。 ”
高洋说:“鲁班工坊成立前的那段时间,埃塞俄比亚教 育部、海关和合作院校都在尽最大努力协助我们把教学设备尽快运到埃塞俄比亚境内。我们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也迅速整合师资,通过在埃塞俄比亚的中方专家为当地的教师开展线上培训,我和江绛老师只是做了我们力所能及的一些工作。 说实话,江绛老师比我更辛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