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暗黑历史书系·古代战争史
》
售價:HK$
107.8

《
长路行(带你看民国顶级书香世家的真实生活日常)
》
售價:HK$
74.8

《
风声(珍藏纪念版,全4册)
》
售價:HK$
173.8

《
问心三部曲 追问初心撕裂 名家力荐 持续畅销的现象级作品
》
售價:HK$
129.8

《
DeepSeek实战应用大全:从职场到生活的AI革命
》
售價:HK$
76.8

《
暗黑历史书系·罗马帝国
》
售價:HK$
96.8

《
美绘聊斋志异
》
售價:HK$
131.8

《
创建强势品牌(典藏版)
》
售價:HK$
130.9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以涂尔干社会学理论为核心,系统梳理其社会、政治与教育学说内在逻辑的学术研究专著。作者以19世纪末欧洲工业化转型为背景,聚焦涂尔干对现代社会分工危机的诊断与重构方案,揭示其理论体系的整体性与实践性,填补了既有研究对三者关联性探讨的不足。
|
關於作者: |
王世泽,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校地合作处)处长,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社会治理、高等教育研究。
潘建雷,温州医科大学北京大健康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理论与社会转型。
|
目錄:
|
目 录
导言:转型间隙期的团结危机与道德科学
一、 资本无度扩张的道德约束者 / 5
二、 大革命理想的继承者 / 12
三、 道德科学的建立者 / 16
四、 道德社会重建的纲要 / 22
第一章. 社会团结的一般原理及其现代困境
一、 作为理想型的两种团结类型及其属性 / 31
二、 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互补关系及其演进规律 / 36
三、 经验决定机械团结与有机团结的比重与限度 / 38
四、 契约嵌入社会:对功利主义“契约团结”的批判 / 40
五、 资本主导的“失范分工”乃至“强制分工”是转型
时期的“疾病” / 43
六、深度分工时代可能的团结配置 / 49
第二章. 一切本质皆为社会:据道德科学为社会正名
一、 必须驳倒“唯意志论”的社会观 / 55
二、 社会(社会事实)是自成一体的客观精神实在 / 59
三、 社会(社会事实)约束个人行为 / 65
四、 平均类型:如何确定社会事实是否“正常” / 69
五、 社会事实的存在及其运行法则要用“社会”的因素
来解释 / 75
七、小结 / 78
第三章.一切本质皆为社会:社会史的案例研究
一、 社会史视野中的“社会事实” / 83
二、 乱伦禁忌与图腾制度 / 86
三、 分类观念的社会本质 / 96
四、 对涂尔干“原始分类”研究的批评 / 101
第四章. 一切本质皆为社会:“社会主义”思潮研究
一、 社会主义源自法国大革命 / 107
二、 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经济生活的组织化与规范化 / 109
三、 “封建—神学”向“产业—科学”的转型:圣西门的
危机诊断 / 118
四、 “产业—科学”社会体系:圣西门的未来社会蓝图 / 124
五、 涂尔干对圣西门与社会主义的反思 / 132
第五章. 宗教:社会生活的基本形式与人的本质
一、 宗教“外衣”下的社会本质:“圣—俗”二分的社会
世界 / 140
二、 肯定性仪式:集体欢腾、禳解仪式与社会的自我再生产 / 144
三、 否定性仪式:污秽、 禁忌与社会的自我保全 / 146
四、 灵魂是社会的个体化形式 / 149
讨论:深度分工时代的道德(宗教)重建如何可能?.
一、 大转型与现时代宗教情感的衰微 / 157
二、 道德科学与现代社会的宗教体系 / 161
第六章. 人文宗教:现代社会的宗教形式总论
一、 科学与分工:未来宗教给定的历史条件 / 167
二、 道德个人主义:与两种社会思潮的辨析 / 176
三、 神圣人格的历史渊源与法国大革命的道德意义 / 181
四、 作为一项“社会工程”的人文宗教 / 189
第七章. 财产权的社会本质及其现代形式
一、 财产权的实存状态 / 200
二、 对“劳动学说”与“意志学说”的批判 / 202
三、 财产权的社会起源与生成机制 / 209
四、 涂尔干的设想:道德个人主义与财产权的现代形式 / 218
第八章. 契约:市民社会生活的仪式与规则
一、 两种约束关系 / 228
二、 血盟、实物契约与圣誓契约:第一种约束关系的几种
形式 / 229
三、 同意契约:社会经济与集体意识转型的产物 / 234
四、 正义契约:新时期世俗生活的仪式与规范 / 239
五、 小结 / 247
第九章. 国家:社会的首要道德机构及其现代形式
一、 国家与社会的一般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 251
二、 道德个人主义是现代国家的普遍信仰 / 257
三、 现代国家面临的两种挑战:人类理想与军国主义 / 260
四、 现代国家的政体与民主的社会学定义 / 263
五、 转型期法国政治危机的反思:狂热固执的幻觉与民主
的恶性变种 / 268
第十章. 职业团体:现代社会生活的道德引力中心
一、 新社会的基础道德组织必然是职业团体 / 279
二、 职业团体的历史形态与社会功能 / 283
三、 应当促成职业团体的现代转型 / 291
四、 职业团体未来的组织形态与道德功能 / 294
第十一章. 涂尔干的设计:职业团体与政治国家的复合道德结构
一、 职业团体作为中间政治机构的优势 / 303
二、 公民国家与职业团体互为限度的道德关系 / 305
三、 民主国家应以职业团体为选举单位 / 308
第十二章. 现时代的道德教育与道德人格
一、 现代社会需要“理性的道德教育” / 316
二、 道德的两个基本要素:纪律精神与对群体的依恋 / 324
三、 现代社会的道德难题:个人自主精神与社会道德约束
的冲突及其整合 / 332
结语:涂尔干的理论风格 / 341
参考文献汇总 / 34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