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土地发展权与中国的空间治理

書城自編碼: 414662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者: 田莉 夏菁 王晨跃 等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49225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5-05-01
版次: 1
頁數/字數: 465/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36.9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HK$ 65.8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HK$ 65.8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HK$ 74.8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汗青堂丛书155·糖与现代世界的塑造:种植园、奴隶制与全球化 》

售價:HK$ 118.8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企业家业保障与传承 》

售價:HK$ 187.6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世界武器装备知识图解 》

售價:HK$ 174.6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南方丝绸之路与欧亚古代文明 》

售價:HK$ 233.6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文化南方:中古时期中国文学核心传统 》

售價:HK$ 70.6

編輯推薦:
土地发展权体系是我国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国家提升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我国城乡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核心和建构新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目前中国城镇化模式与社会经济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政策挑战。本书旨在对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来土地城镇化引领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开发利用模式提供一个整体性的理论分析框架研究,基于中国土地产权演进的历史脉络与西欧比较制度视角,结合我国土地制度的变迁与土地发展权的特征与面临的挑战,归纳建构了基于“权力—权利”平衡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两场域、三层次”的土地发展权理论分析框架。
內容簡介:
建立土地发展权体系是进行国家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和提升国家空间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当前中国城镇化模式与社会经济转型面临的重大政策挑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合乎时宜的土地发展权体系既能够有效保护有限耕地资源,又可以兼顾城乡与区域发展需求,平衡政府、市场、土地业主间的关系,实现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的优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本书认为合乎时宜的土地发展权应该具备公、私二重性。作者通过产权发生学和制度比较,梳理了中西方土地制度历史演进过程以及西方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流转经验,归纳构建了“权力—权利”平衡下“两场域(体制—社会)、两权能(土地发展权—土地规划权)”的土地发展权理论框架。在不同空间尺度下,结合充分的实证研究,对当前中国空间规划治理作出了有益的探索。
關於作者:
田莉,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教授、土地利用与住房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自然资源部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创新中心主任。曾获首届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首届城乡规划青年科技奖。在城乡规划、土地与住房、城市更新等方面著述颇丰。先后主持十余项国家重点课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主持项目曾获住建部华夏建设科技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际城市与区域规划师学会(ISOCARP)的“葛德?阿尔伯斯” (Gerd Albers)特别提名奖等。连续入选斯坦福大学、爱思唯尔(Elsevier)发布的五版“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在Nature子刊等高水平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90余篇。
夏菁,合肥工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讲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住房、土地利用与城乡规划。发表中英文学术期刊论文30余篇,参与出版著作5部。
王晨跃,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和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自然资源部智慧人居环境与空间规划治理技术创新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清华大学城乡规划学博士后。在《中国土地科学》、《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学刊》、《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Land等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目錄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土地发展权的理论内涵与权能体系
三、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土地与空间治理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中国土地发展权的历史脉络
一、“权力—权利”结构下的土地发展权秩序的形成与运行机制
二、传统中国土地发展权的历史谱系演进
三、现代启示
四、小结

第三章 国际比较制度视角下的土地发展权演进
一、“权力合法性—行为理性”关联的制度变迁与土地发展权演进
二、中西文明演进中的土地发展权秩序与制度基因比较
三、英国传统社会利权关系的制度化与土地发展权演进
四、中英传统社会制度变迁中土地发展权配置的经济效应
五、英美现代社会利权关系的制度化与土地发展权益配置

第四章 基于空间规划的土地发展权配置流转的国际经验
一、英国的土地发展权与规划体系
二、美国的土地发展权与规划体系
三、德国的土地发展权与规划体系
四、国际经验的比较与总结

第五章 国家治理中的我国空间规划体系演进
一、国家治理中的空间规划体系演进轨迹
二、改革开放以来空间规划与土地发展权演进
三、国家治理视角下的空间规划与土地发展权改革思路
四、小结

第六章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土地发展权:治理逻辑与政策框架
一、土地发展权与空间规划失衡的挑战
二、我国土地发展权的治理逻辑:纵向央地关系与横向政府市场社会关系
三、基于空间规划配置的我国土地发展权的层次与框架
四、体制场域中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发展权体系演进
五、社会场域中的国土空间规划与土地发展权体系演进
六、国土空间规划中基于均衡发展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转移制度
七、小结

第七章 中国特色土地发展权理论体系框架
一、“土地发展权—土地规划权”张力与空间规划治理
二、中国土地发展权体系建构的主要内容
三、空间规划与中国土地发展权体系
四、基于“两场域、两权能”的中国土地理论体系建构

第八章 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均衡发展的影响:基于土地发展权均衡视角
一、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中的土地发展权分配逻辑
二、区域均衡发展导向下实施主体功能区规划面临的主要挑战
三、主体功能区规划对区域均衡发展的测度评价:以长江经济带为例
四、主体功能区土地发展权益均等化导向的“影子指标“政策构想
五、主体功能区影子指标的 S-CAD 预评估—以湖北省为例
六、区域均衡发展与主体功能区规划实施优化策略
七、小结

第九章 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与土地发展权益均衡
一、建设用地指标分配的国家治理逻辑
二、建设用地指标分配执行偏差的总体特征
三、省对市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优化的总体思路
四、省对市建设用地指标配置优化策略
五、建设用地指标分配优化与土地发展权均衡配置建议

第十章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用地指标分配优化实践:以河南新乡“人地挂钩”为例
一、“人地挂钩”政策的实施背景
二、河南省“人地挂钩”政策简介
三、新乡市“人地挂钩”政策简介
四、“人地挂钩”实践中的土地发展权转移客体
五、“人地挂钩”实践中的土地发展权交易市场构建
六、“人地挂钩”实践中的土地发展权转移的利益分配机制
七、小结

第十一章 城市更新中的土地发展权配置与流转:以广州番禺区城乡更新为例
一、城市更新中的产权实践场景
二、城市更新中的空间锁定效应
三、番禺区城乡更新的背景与空间锁定
四、番禺区城市更新空间锁定的破解
五、小结

第十二章 结语
一、中国空间规划治理转型图景
二、迈向“土地发展权—土地规划权”均衡的中国空间治理体系展望
三、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內容試閱
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土地价值主要体现在资源禀赋和土地所有者的投入。这一阶段,土地的权利主要是一种私权,其关注的重点大多是以罗马物权法为基础的土地静态权利。罗马法认为土地权利包罗万象,“上穷天寰,下及地心”,持有或拥有土地,自然可对土地进行开发。在这种观念下,土地发展权作为一项隐含的权利,包含在土地产权之中。在西欧的封建土地制度中,土地产权关系建立在分权制衡的权力体系下,受到国王、贵族、教会等多方力量影响。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土地的分配是按权力和等级进行的,皇权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皇帝可以通过限田、王田、占田、均田、屯田、公田等方式,以种种手段直接干预财产关系(李再扬,1999)。由此可见,尽管在古代中国和西方都没有明确提出“土地发展权”的概念,但它一直隐含在“国家-社会”关系的变迁中,是“权力-权利”关系的重要体现。传统社会中的土地制度、赋税体系、法律体系以及现代城市规划的规划管控体系,在社会发展中直接或间接地界定了土地发展权。 19世纪以后,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城市化进程对土地产权产生了重大影响,土地发展权作为土地资源的一种新的属性,其价值逐渐显现,公权力通过立法及规划等多种方式建立起对土地开发活动的管制体系。20世纪以来,城市发展对土地产权产生了重大影响,土地发展权作为土地资源的一种新的属性,其价值逐渐显现。目前,有关土地发展权来源学界主要有两种观点:来源于土地所有权,还是国家管制权?即私有论还是国有论?诉诸价值和立足我国土地国有的制度现实,是厘清土地发展权来源的重要手段(彭錞,2016)。 对于“土地发展权”概念这一舶来品,目前国内有两种翻译:土地开发权、土地发展权。部分学者认为二者并无不同,如胡兰玲(2002)认为土地发展权是在土地上进行开发的权利,是基于土地利用社会性、广泛性而创设的一种与土地所有权具有相同效力和权能的物权。林坚等(2014)认为其以建设许可为基础,可拓展到用途许可权,强度提高权。部分学者进一步从土地发展权在法定地权体系中的地位与属性特征出发,提出其呈现主体多重性、权益将来性、不同主体的土地发展权存续时间不同等特征(张友安,2006)。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有差异,开发权包含在发展权中(汪越,2020)。从法学角度,土地发展权转让是对过度空间用途管制引发的“准征收”的一种补偿(靳相木等,2010)。这也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土地立体发展带来的巨大正负外部性让仅界定二维平面的土地所有权不足以处理复杂的空间利益关系,三维空间上的土地发展权为空间利益纷争提供了解决思路。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