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所有顽固的人(超20家主流媒体报道的上海推理主题独立书店生存实录。马伯庸喊话:谜芸馆,活下去!中国版《书店日记》)

書城自編碼: 414660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小說侦探/悬疑/推理
作者: 时晨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86190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61.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巴格达新版 和平之城 血腥之城 汗青堂丛书055 》

售價:HK$ 118.8
水之契约
《 水之契约 》

售價:HK$ 79.2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ABB工业机器人离线编程与仿真 》

售價:HK$ 130.9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工厂生产计划精细化、精益化、精进化管理手册 》

售價:HK$ 75.9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中国画技法与教学研究 》

售價:HK$ 72.6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生命瞬间 人生风采——晚晴居影集 》

售價:HK$ 107.8
美国国家地理·环球终极探索  全10册
《 美国国家地理·环球终极探索 全10册 》

售價:HK$ 327.8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

售價:HK$ 141.9

編輯推薦:
一、马伯庸喊话“活下去”:逆势而上的理想主义者的独孤守望
“大众点评”上海杨浦区书店影像热门榜第一的谜芸馆,前身是推理作家时晨创办的上海第一家侦探推理小说专营书店——孤岛书店,2021年4月至次年3月营业;2023年1月,孤岛书店另觅新址,升级为谜芸馆,对外营业至今。
新华社、上海电视台、《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等20多家主流媒体对孤岛书店和谜芸馆的报道络绎不绝;著名作家马伯庸、韩松,日本推理作家岛田庄司、绫辻行人、斜线堂有纪等人也纷纷为谜芸馆题词,鼓励时晨将这一特色书店开下去。马伯庸更是直接喊话:“活下去!!”
二、推理作家的另类幽默:一场有关“书与人”的“海派”脱口秀
本书堪称中国版《书店日记》,从孤岛书店告别会,到谜芸馆的建立,开店日常、举办主题讲座、颁布年度榜单。与读者、作家、学者等形形色色有趣的人打交道的故事,都以店主吐槽的方式被记录下来,在纸上呈现出“海派”脱口秀的环绕立体声。
来投稿推理小说的推理迷、把自己的原版推理小说卖给店主的外国读者、被家长“寄存”在店里的小孩子、教店主如何经营的“指挥家”;喜欢用各种优惠券叠加网购却让店主“关门算了”的帕帕,
內容簡介:
所谓顽固,不过是把喜欢的事做久一点。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在数字阅读汹涌而来的时代,实体书店成了逆水行舟的勇士,艰难守护着纸质书的温度。
时晨,这位热爱推理的上海作家,“以书为舟”逆势而上,在创作之余毅然创办了一家侦探推理小说专营书店——谜芸馆。
从推理作家到书店老板,从第一次创业失败的“孤岛书店”到现在仍然挣扎求生的“谜芸馆”,当世界催促你投降,顽固是最优雅的反抗。
本书记录了一家独立书店对抗科技洪流的真实战役,翻开这本书,你终将理解——世界之所以还有光,是因为总有人顽固地举着火把。他们不是不懂变通,只是舍不得让心里的火苗熄灭——哪怕要用肉身去挡时代的穿堂风。
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商业传奇,只有一个纯粹爱书人在困境中坚守的真实故事。这里有经营的艰难、理想的碰撞,更有对推理文化的执着。
时晨化身“被写作耽误的脱口秀演员”,以犀利吐槽记录书店日常:怪客、熟客、作家同行互掐……荒诞与温情交织的365天。
走进《所有顽固的人》,探寻实体书店的挣扎与希望,感受纸质书永不落幕的魅力。
關於作者:
时晨
推理作家
上海唯一侦探推理小说专营书店“谜芸馆”店主
平均每月有一次“关店”的想法
已出版小说16本:
《侦探往事》
《侠盗的遗产》
《黑曜馆事件》
《镜狱岛事件》
《五行塔事件》
《傀儡村事件》
《枉死城事件》
《虫神山事件》
《罪之断章》
《入殓师推理事件簿》
《密室小丑》
《枭獍》
《水浒猎人》(1-4)
但,卖书比写书难100倍!
目錄
01?再见,孤岛书店
02?建立谜芸馆
03?如何选择书目
04?启动!推理主题讲座
05?百年程小青
06?书店怪客
07?书店熟客
08?暗黑技巧研讨会
09?记与两位日本推理作家的会面
10?谜芸馆推理榜单
11?书店日记
附录?美术馆名画被盗事件
后记
內容試閱
01?再见,孤岛书店
如果你在2022年3月12日,约莫晚六点钟左右,踏入南昌路与瑞金二路交会处的那条隐秘小巷,那么,你会看到一幅奇特的景象——在一家不足30平米的小书店里,竟奇迹般地汇聚了众多人群,他们或安然落座,或倚墙而立,甚至有不少人被迫站在书店外,透过落地玻璃,好奇地朝内张望。难道书店在举办什么活动吗?你肯定会很好奇。其实,这里正在举办一场书店的“葬礼”。
这场名为“孤岛书店告别会”的活动,从晚六点一直持续到了晚九点,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我一个人在讲演。当时讲了点什么内容,现在我已经记不清了,唯一记得的是,在场的顾客都用一种略带遗憾和悲悯的眼神望着我,有顾客还在轻轻抹着眼泪,这让我感到一丝紧张,仿佛快要完蛋的不是书店,而是我。
总体而言,那天的“告别会”还算成功,主要的原因是营业额非常不错,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开业第一天,最后一天的营业额是最高的。记得有一位顾客竟然买了两千元的书。对于书店老板来说,一次性消费两千元,这是什么概念,大家明白吗?打个比方,即便这位顾客此前在豆瓣上将我所有的小说都打了一星差评,在那一刻,我也会和他成为世界上最好的朋友。除了当天营业额超出平时一个月的营业总额外,不少顾客还给我带了礼物。这天收到的礼物数量,比我出生三十多年来所收到的生日礼物还要多十倍。
告别会结束的时候,竟然还有一位经营自媒体的朋友问我是不是在强颜欢笑。碍于当时店里的情绪渲染到了一种十分感人的地步,我只能装出一副惋惜的样子,嗟叹几句。其实我并不低落,相反,我很快乐,心想如果能天天办书店告别会那该多好啊!
倒不是我没心没肺,而是这个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我在创办孤岛书店的时候,就已经打算好,如果不出意外,书店只开一年。意外的意思就是书店赚了钱。了解这个行当的朋友们都知道,书店赚钱的概率,相当于中国男子足球队夺得世界杯冠军,而且是决赛对阵法国队进三个球那种。那么,我为什么会想到只开一年呢?
这一切完全源于我在百度上搜到的一条新闻,大意是杭州有一家书店,开业那天老板就宣布,这家书店只开两年,并且整个书店,只卖一本名为《尤利西斯》的书。起初我以为这是假新闻,随后看了深入的新闻报道,发现这竟然是真事。《尤利西斯》鼎鼎大名,它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创作的长篇小说,我当年买回家,翻了两页就合上了,原因肯定不是因为它只有两页。
每次记者采访问我为什么要开书店时,我总会把这个故事讲一讲。后来,尤利西斯书店的老板胡一刀托朋友联系上我,邀请我去他的书店办一场关于推理小说的讲座。和胡老板聊了之后,才发现他自己还经营着一家广告公司。随后我了解到,尤利西斯书店并没有开两年就关门,经营到现在,估计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所以书店赚不赚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老板有钱。
言归正传。书店可以不作为一种投资,而是一种消费。刚接触到这则新闻的时候,胡老板所表达的观点,倒是给我提供了一条思路:尽管书店会亏钱,但如果亏损在承受范围内,倒也不是不能尝试。不过,我也没有立刻展开行动,毕竟维持一家书店经营所需要的费用也不低,何况还是开在寸土寸金的上海。而且根据我一位朋友的观点,书店一定要开在“上只角”才行,因为“上只角”有“文化基金”。起初,我以为是一种特定地段的政府补贴,过了很久我才搞清楚,他说的是“文化基因”。
所谓“上只角”,简而言之就是上海市最好的地段,严格来说是从前的法租界和公共租界。那里马路两边种着法国梧桐,还有不少花园洋房,满是欧陆风情。在民国时期,这里是外国人和社会名流聚集的地方,现在则是各种网红直播的聚集地。
昂贵的租金打消了我开书店的想法,直到有一天,我和两位朋友在吃饭时,他们提出能以合伙人的形式,投资这家书店,就当玩玩。既然做好了亏本的准备,下一步就是寻找店面。那位提出“文化基因”论的朋友也参与了投资,所以尽管我们并没有太多预算,但他坚持独立书店只能开在“上只角”。寻找店面的过程是漫长且痛苦的,几乎每个周末我们都会出去看商铺。沿街店铺价格都很昂贵。多昂贵呢?一个月的租金感觉比我的命还值钱。当然,偶尔也有便宜的,但多多少少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能办理营业执照。
当时有两家店铺我们很中意,都位于进贤路,就是电视剧《繁花》中玲子开“夜东京”的那条路。其中一家是花店,二楼出租,谈下来价格也很合理,面积也不小,开一家小书店绰绰有余。不过,后来我们发现二楼是对方自己搭出来的,承重物仅仅是几根粗木头,如果把书堆在二楼,很有可能会导致坍塌。藏书的朋友应该会有这样的体验:你常常会怀疑自己搬运的是一箱石头,而不是书。另一家从外表上看是独栋的两层店面,门很窄。我们联系到了房东,并询问了租金情况,感觉在预算范围内后,就约了房东看铺。结果房东打开门之后,我发现里面的空间和门一样窄,尽管有两层楼,但两层楼加起来,面积可能还没公共厕所的隔间大。
接连的打击让我们陷入了绝望。就在这时,其中一位朋友提出了灵魂拷问——我们为什么不去找中介?
专业的事情要找专业的人去干。联系上中介的第二天,他就为我们找到了一家不错的店铺。不论地段、面积、装修,还是租金,都让我们很满意,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这个门面不是沿街的,而是在一条蜿蜒曲折的弄堂里。这家店原来是一家花店,装修也很不错,我盘算着可以省下一大笔装修费,只需要买几个书架,就可以开门营业了。花店老板也很好说话,我们给了他一笔转让费,接下来就和房东签订了一年租约。合同敲定后,我们就去工商局办理了营业执照,但由于流程不熟悉,跑了好几次,不是缺这个材料,就是缺那个证件,搞了好久都没办下来。材料全部交齐后,我们错误地认为流程已经在走,营业执照应该很快就能搞定。
2021年4月10日,孤岛书店开业。开业两天后,孤岛书店因无营业执照和出版物经营许可证,被黄浦区文旅局勒令暂停营业并罚款。
问题是,我们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后来才搞明白,如果你要开一家书店,这个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同样重要,否则就是非法经营。可在那个时候,不少媒体已经采访过孤岛书店,新闻报道铺天盖地,非常多的顾客慕名而来,想要见识一下当时国内唯一一家侦探推理书店的风采,结果过来一看,铁将军把门,我站在门口不停地向从全国各地赶来的顾客道歉。于是,出现了以下“荒谬”的对话——
顾客问道:“老板,来都来了,能不能让我们进去看看?”
我摇头拒绝:“不行,我们没有执照和许可证,不能卖书给你。”
顾客又问道:“我们保证不买书!就看看!”
我再三确认:“真的不买?”
顾客用力点头:“绝对不买!”
我如释重负地说:“那……那你进去吧!”
听上去像笑话,但确实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最让人尴尬的,还是上海电视台记者来采访的那次。那天,电视台的记者周老师和扛着摄影机的摄影师大哥来到书店门口时,见到书店里灯光暗淡,便问我怎么回事。我如实相告,周老师十分震惊。来都来了,这可怎么办?我当时羞愧得无地自容。
幸好周老师反应极快,表示既然这样,不如就以“教育”的形式进行一次采访。我对着镜头,歉然地表达了自己因首次开书店,在经营方面有诸多问题和失误,将来一定多加学习,避免犯错。那天晚上,新闻便以《网红侦探书店证照未全,正式开张尚需时日》为题,报道了孤岛书店。
四月份暂停营业,搞定执照和许可证的时候,已经到了六月。也就是说,孤岛书店有两个月时间,只能参观,不能购买。我则负责在门口,阻止顾客买书,大量的顾客被我们劝退,真是滑天下之大稽!这也是我们为自己的无知买单。
刚开业的一段时间,书店的生意还算不错,这要归功于媒体的宣传。毕竟以侦探推理为主题的书店,对大家来说都很新鲜。许多顾客来到店里,会先发出“推理小说原来有这么多”的感叹,见到我后,还会发出“中国竟然也有推理作家”的感叹。每当这个时候,我总会耐心地向顾客们介绍国内的推理作者,这位是“中国的密室之王”,那位曾登上过日本的推理四大榜单……顾客也很给面子,不但不会打断我,而且还会配合地发出赞叹。通常情况下,他们还会在临走之前,买一本东野圭吾的书。
当时孤岛书店有一面留言墙,专门让顾客写下给孤岛书店的赠言。尽管其中有不少胡言乱语,但大部分留言都很有心,其中有一句我特别喜欢——存在即馈赠。我一直认为这面墙是孤岛书店最有价值的部分。书店关门的时候,我小心翼翼地将贴在墙上的便利贴一张一张撕下,保存起来。后来谜芸馆开业,我将这些便利贴排列整齐,裱在相框里,继续在新的书店展出。我希望能带着大家的善意和鼓励,继续下一站的旅程。
直到今天,还是会有人问我,为什么这家书店要叫“孤岛书店”,是因为一本叫《岛上书店》的书吗?真正的原因很简单,是因为英国推理作家阿加莎·克里斯蒂(Agatha Christie)有一部名作,叫《无人生还》,这本书还有另一个译名,叫《孤岛奇案》。有些时候,我会厌倦用同一个答案回答同一个问题,这时我会用另一种方式去解释店名——在推理小说中,有一种模式叫“孤岛模式”,即一群人被困在一个地方,陆续被杀害,他们既不能出去,外部的支援也无法进入,于是形成一个死局。这也是推理小说中的经典模式,爱看《名侦探柯南》的朋友,一定不会陌生。
听到这个答案,有些朋友会觉得比较惊悚,不如他们想象中那么文艺。每当这个时候,我还会说出另一种解释。
——如果说书店是城市中的孤岛,那么侦探小说,岂不是文学中的孤岛?
上面这句颇有文艺气质的回答,其实是我面对记者时,一拍脑袋想出来的。当时随口一说,但事后越想越有道理。
入冬之后,来孤岛书店探店的顾客开始变少了,经常会有一整天一单生意都没有的情况出现。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方面是天气寒冷,大家都愿意待在家里,另一方面是属于网红书店的热度已过,媒体也不再登门。眼见孤岛书店的寿命将近,我们也开始陆续做起了关店的准备。我们告知房东,在租约到期后,不打算续租。几个月前我路过南昌路时,还特意进去看了看,孤岛书店的旧址,现在是一家美甲店。
最后,在关门之前,我们推出了五本书88元的盲盒来清库存。近百份盲盒上架微店后,两分钟就被抢购一空。店里的桌椅板凳都送给了隔壁店家,书架、货架卖给了收废品的,相框、雕塑等装饰品则被我拿回了家。
最后一天,我背着大包小包,和空荡荡的孤岛书店道了别。
这里曾经充满了各种声音,此起彼伏,可是,现在竟连回声都听不到了。锁上门的时候,天空黑压压的一片,气压低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不一会儿,豆大的雨点洒落下来,我和朋友没带雨伞,只能用手里的背包挡住头,逃跑般离开了这里,狼狈且匆忙。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