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孤勇者:寻索抗日英烈陈三才

書城自編碼: 4146582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傳記历史/地理人物
作者: 孙月红
國際書號(ISBN): 9787214308139
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107.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大学问·天津工人:1900—1949(海外汉学家贺萧代表作) 》

售價:HK$ 107.8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稳定币重塑金融体系 》

售價:HK$ 86.9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莆田南少林武术桩功功法 》

售價:HK$ 184.8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HK$ 151.0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HK$ 115.6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售價:HK$ 221.8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售價:HK$ 69.6
营救里斯本丸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HK$ 66.1

編輯推薦:
本书不仅仅是一部记录陈三才以商贾之身行壮士之举的短暂、辉煌而壮烈的人生传记,更是寻索者陆宜泰用20 余年心血写就的史诗。它试图回答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在至暗时刻,是什么支撑一位优秀的商界英才,选择了慨然赴死的孤勇?书中将首次系统披 露大量尘封档案、珍贵照片和独家史料,还原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具血肉与灵魂的陈三才,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一个人的抗战”。
內容簡介:
本书以双线叙事结构,交织呈现了抗日英烈陈三才波澜壮阔的悲壮人生与地方文史学者陆宜泰历时 21 年为其正名的艰辛历程。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陈三才,1902年出生于江苏昆山,从清华学堂毕业后,赴美攻读电气工程专业,归国后成为沪上商界精英。在日寇侵略、山河破碎之际,他毅然抛却优渥生活,秘密投身抗日:从构筑工事、运送军需到谋划炸毁汪伪“76号”,再到筹谋暗杀大汉奸汪精卫,最终于1940年血染雨花台,舍生取义。昆山文史学者陆宜泰,历经21年奔波,踏遍多地寻访档案、联络亲友、申报烈士,终将散落的史料拼凑成完整的英雄图谱,得以让陈三才在2020年列入著名抗日英烈名录。
书中首次披露大量珍贵档案、影像资料与独家细节,在陈三才的英勇就义与陆宜泰的执着寻索中,构建起跨越时空的对话,既展现个体在民族危亡时刻的血性担当,也记录平凡人对历史真相的执着守护。暗夜尽头的微光,照亮的不仅是被遗忘的英雄,更是永不褪色的民族精神。
關於作者:
孙月红,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原供职于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长期从事党史及烈士史料研究,现任《铁军》杂志社副总编辑。
著有长篇纪实文学《绝恋》《芳魂》《生死记忆》及散文集《槎溪神韵》等。长篇纪实文学《墨云惊鸿》曾被改编为同名话剧在上海保利大剧院公演。作品曾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金陵文学奖等多项奖。
目錄
源·清华大学来信
第一章 百川学海
家在陈墓
颜家巷的陈府
清华园里的阳光男孩
五四运动中的陈氏子弟
书香致远
理工学院的工科男
年轻的电气工程师
第二章 沪上名士
“回乡救国之预备”
步入商界
达则兼善天下
为他人服务
沪上遇知音
良辰美景有笑言
北方有战事
一世夫妻七岁缘
第三章 行胜于言
战争打到家门口
工程师也能上战场
让沦陷区的金融混乱起来 魔鬼在人间
“76 号”应该从人间消失 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魔都悲歌壮士行
香港之行创造了新生命
第四章 血翻天红
绑 架
怒斥汉奸汪精卫
营 救
离如春草
第五章 身后诸事
寻找遗信
他到底是哪方面的人?
行远还生
追 凶
跋·终成英烈
內容試閱
序·暗夜尽头有微光
每当我走过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东殉难处前的那条路,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定格的身影:陈三才,那位38岁的清华学子、上海滩的商界精英,如一棵挺拔的水杉,昂首站立在深秋的刑场上。他的目光穿透肃杀的空气,凝望着远方深邃碧蓝的天空,平静地等待着死亡的降临。耳畔,仿佛回荡着陈三才的表嫂汤杨锡琳、表侄女汤美丽以及三姐陈定志那撕心裂肺、震撼山野的恸哭——那是2015年,陈三才的族人陈定馥先生来雨花台烈士纪念馆与我见面交流后,留给我的、再也无法抹去的画面。
陈定馥先生离去时,郑重地将一叠资料交到我手中。那是昆山的陆宜泰先生耗费无数心血征集、整理的陈三才相关资料。透过这些泛黄的纸张和照片,一个鲜活而崇高的灵魂逐渐清晰:1902年,陈三才出生于昆山名门,天资聪颖,14岁被保送至清华学堂(清华大学前身)读中等科,参加过五四运动。从清华毕业后,他考入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攻读电气工程专业。才华横溢的他担任足球队、网球队队长,是留学生中的翘楚。学成归国后,他怀抱实业救国之志,担任美商北极冰箱公司总经理。他更热心公益,身兼上海清华同学会会长、联青社社长,是中国工程师学会发起人,还是沪上工商学界极具号召力的领袖。
然而,当山河破碎、国难当头,这位生活优渥的富商精英,却毅然将安逸抛诸脑后。1932年“一·二八”淞沪抗战的硝烟中,陈三才驾驶汽车,以工程师的身份带领同仁奔赴闸北战场最前沿。面对枪林弹雨,他毫无惧色,运用专业知识,争分夺秒地为守军设计和修筑“既能防御又能反击”的工事。从血肉横飞的战场归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奔走于商界,联络志士,募集巨款和物资,并一次次亲自押送,将希望送到浴血奋战的将士手中。
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爆发,他更是频繁出入险境,为浦东炮兵秘密运送船只和精密仪器,甚至亲手绘制标注日军舰艇方位的草图。在他的协助下,中国官兵巧妙伪装,夜袭敌舰。
上海沦陷后,危机四伏,他甘冒奇险,协助中央银行将收集的数十吨铜币(防止日军用于制造子弹)秘密转运至北极公司在法租界的仓库,并派遣亲信日夜看守。
陈三才的孤勇远不止于此。眼见汪精卫叛国投敌,组建伪政府,荼毒同胞,他胸中的义愤如烈火燃烧,于是秘密筹划,意图炸毁令人闻风丧胆的汪伪特务魔窟“76号”;更不惜重金买来枪弹,周密部署,买通人员,伺机枪杀头号汉奸汪精卫。
令人惋惜的是,因计划遭泄密,陈三才被汪伪特务绑架。当汪精卫亲自提审他,以伪“电政司司长”(一说“外交部部长”)的高官厚禄相诱时,陈三才严词拒绝,遂被枪杀于南京雨花台。
在我孤陋寡闻的学识中,陈三才的这段往事,在中国抗战史上大概是第一人吧,堪称绝响。陈三才虽然就义于雨花台,但他不是雨花台烈士,没有参加任何党派,只是一介平民。支撑他的,纯粹是“欲诛国贼耳”的赤子之心与家国大义。
陈三才为什么能做到如此?这个问题多年来如巨石般压在我心头。他有漂亮的妻子,是上海享有盛名的美籍舞蹈家;他坐拥豪宅,出有车,食有鱼,生活优渥如在云端。上海沦陷时,他的亲友大多远避重洋或退守重庆,他本有无数机会离开上海。是什么让这位享有盛誉的电气专家、商界巨子,甘愿放弃一切,选择一条注定通向死亡的荆棘之路?
带着这个震撼灵魂的叩问,我走近了陆宜泰先生。这位来自陈三才故乡昆山锦溪镇的地方文史学者,他的追寻之路本就是一曲悲壮的史诗。1999年8月23日,清华大学一纸公函发往昆山市民政局,询问陈三才的烈士事迹,欲在90周年校庆时将其英名补刻于“清华英烈纪念碑”上。然而,令人痛心的是,这位为国捐躯六十载的昆山之子,在家乡几乎无人知晓。这巨大的历史空白与清华的郑重追询,瞬间点燃了陆宜泰心中追寻真相的火种。从此,他如同踏入一条幽暗而漫长的隧道,执着地追寻着那些被岁月尘封的答案:为何清华大学校史馆没有陈三才的抗战档案?为何陈三才牺牲一甲子,社会各界却一无所知?为何陈三才还不是烈士?最核心的叩问就是,一个前程似锦的富商才俊,为何舍弃一切,以命相搏,只为“诛国贼”?
陆宜泰先生的追寻,也为我点亮了探索的灯。当时,我正沉浸于研究抗战时期上海地下斗争的史料,陈三才的故事发生在同一时空,他的行动是否与抗日地下斗争有关?这个疑问促使我深入研读陆先生提供的所有资料——百年前清华大学与美国伍斯特理工学院的档案、旧上海工商学界的档案记录、民国名士的回忆、军统与汪伪特务的记述、陈三才后人的追思、泛黄的报纸报道以及上百张弥足珍贵的老照片,甚至一段当年陈三才在北极公司拍摄的彩色视频……资料之丰,令人惊叹。清华大学校史馆负责人曾两度亲赴昆山拜访陆先生,他们坦言,在清华园65位英烈中,陆先生为陈三才建立的档案是最为翔实、最为厚重的。
阅读这些浸透血泪与忠诚的文字,一种无法抑制的创作冲动在我胸中奔涌。2016年底,利用一个短暂的双休日,我伏在键盘上,完成了一篇17000字的长文《陈三才:刺杀汪精卫的上海实业家》。之后,我把文章发给了《上海滩》编辑部主任葛昆元先生。葛先生阅后立即来电,盛赞其史料价值,并迅速分两期刊登在《上海滩》2017年第2期和第3期上。又承蒙《新民晚报》厚爱,于2017年7月26日至28日分3期连载。随后,《文摘旬刊》等报刊也予以转载。这位“孤勇者”的故事,开始被更多人知晓。
然而,陆宜泰先生的脚步并未停歇。陈三才的名字虽渐为人知,但追寻真相、为烈士正名的征程远未结束。他持续不断地发来新发现的史料,每一份都如拼图碎片,让陈三才的形象更加清晰、丰满。这份坚持,源于一个庄重的承诺,也源于对历史真相的敬畏。从1999年8月23日清华大学那封开启追寻的来信,到2020年9月3日那个永载史册的日子——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的庄严时刻,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退役军人事务部公布第三批185名著名抗日英烈名录,陈三才的名字赫然在列!
整整21个春秋寒暑,从53岁到74岁,陆宜泰先生从壮年步入暮年,将他生命中最富创造力的年华,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为陈三才正名的漫漫长路。这21年,是个人生命的壮烈远征,更是对民族记忆的虔诚守护。此刻,陈三才的名字不仅镌刻在清华英烈的丰碑上,更铭刻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英烈名册中,历史终于还他应有的荣光。
尘埃落定,夙愿得偿。陆宜泰先生心中又萌生了一个更宏大的愿望:为陈三才立传。他动情地对我说,陈三才的挚友、学术泰斗顾毓琇先生,毕生怀念这位同窗英烈,曾多次想为其撰写传记,却因种种原因夙愿未酬。“顾老未竟之志,我们来实现!”陆先生的话语,让我久久不得平静。
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2024年1月9日,我与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郝鹏老师谈及正在创作的传记。听到我讲述陈三才和陆宜泰先生的种种事迹后,郝老师眼中迸发出热切的光芒。他说:“每一个为抗战牺牲的先烈,都值得被历史铭记。”“明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如果能出版这本书,是对陈三才最深切的纪念,是对陆老先生20多年追寻的肯定,也是对抗战精神最有力的传承!”郝老师的话,对我这段时间的辛苦写作无疑是最好的鼓励。没过几天,郝老师来电告知,他已向社里申报选题,争取在2025年出版这本书。
我一边写作一边期待着。
2025年2月26日,手机铃声响了,我一看是郝老师来电,心中瞬间升腾起喜悦,预感一定有好消息。果然,电话那头的郝老师告诉我,选题顺利通过!这个好消息为这本心血之作的诞生,按下了最终的确认键。
于是,《孤勇者——寻索抗日英烈陈三才》这本书应运而生。它不仅仅是一部记录陈三才以商贾之身行壮士之举的短暂、辉煌而壮烈的人生传记,更是寻索者陆宜泰用20余年心血写就的史诗。它试图回答那个最根本的问题:在至暗时刻,是什么支撑一位优秀的商界英才,选择了慨然赴死的孤勇?书中将首次系统披露大量尘封档案、珍贵照片和独家史料,还原一个更真实、更立体、更具血肉与灵魂的陈三才,再现那段惊心动魄的“一个人的抗战”。
翻开这本书,您将走进雨花台东殉难处那个深秋的午后,感受那份穿越时空的悲壮与崇高;您将跟随追寻者的脚步,体会那份为英魂正名、为历史补白的执着与艰辛;您更将理解,那份超越党派、源于血脉的家国情怀,如何在民族存亡的至暗时刻,迸发出足以刺破漫漫长夜的灼灼光芒。
2025年,铭记胜利,致敬孤勇。期待与您一同走进这段不应被遗忘的历史,去凝视那缕从暗夜尽头透出的永恒微光,去见证一个照亮民族精神的名字——陈三才。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