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茶物语 中国茶业风云录

書城自編碼: 4146579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烹飪/美食饮食文化
作者: 杨多杰
國際書號(ISBN): 9787807685289
出版社: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74.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唐勾检制研究
《 唐勾检制研究 》

售價:HK$ 63.8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俄罗斯通史(公元9世纪—1917年) 》

售價:HK$ 107.8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被争夺的身体:魏玛德国的生育制度 》

售價:HK$ 96.8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热烈的孤独大宋词人的明月与江湖 大宋顶流小传两宋词人柳永苏轼等两宋王朝史 》

售價:HK$ 76.8
抗衰营养全书
《 抗衰营养全书 》

售價:HK$ 85.8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罗马史 随书附赠专有名词对照册 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巨著 》

售價:HK$ 437.8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索恩丛书·伊斯兰帝国:十五座城市定义一种文明 》

售價:HK$ 141.9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现代日本简史 近现代日本发展之路的通俗历史读本 解析日本百年来的兴盛与阵痛 》

售價:HK$ 96.8

編輯推薦:
★不会说相声的历史文献硕士不是好茶人
收听量100万 的人气茶课“多聊茶”创始人、知名茶文化学者杨多杰又一力作,两年加印十余次的《吃茶趣》姊妹篇,从茶叶到茶物,从茶物到茶业,全方位展示茶文化的独特魅力!
★水浮万物,玉石留止,老物件里藏着永恒的故事
锈迹斑斑的老茶罐,饱经沧桑的老茶箱,皱皱巴巴的老茶庄宣传纸……165幅彩图展示茶物细节,更有作者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娓娓道来茶物背后的传奇故事。
★随书附赠老茶庄价目表海报,细品茶物里的茶业百年
复刻20世纪30年代泉祥鸿记茶庄价目表随书附赠,借一张海报穿越百年,在茶物里感受茶业变迁的今与昔。
內容簡介:
在老茶庄的价目表里,会发现龙井茶百年来的价格变化;从不同的老茶罐中,能看到时代背后的审美差异;而老茶行的广告宣传单里则藏着茶行业百年来的经营智慧……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茶物,既是中国茶产业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承载着茶庄经营智慧、名茶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它们是中国茶业百年发展的重要物证。
知名茶文化学者杨多杰以收藏的“茶物”为对象,讲述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进而深度梳理、探讨中国茶产业的百年风云,以及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变迁。
關於作者:
杨多杰
自媒体“多聊茶”创始人,茶文化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历代茶文献及茶文化课程教学。
中央电视台《味道》栏目文化顾问,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吃喝玩乐大搜索》常驻嘉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月吃越美》常驻嘉宾。
著有《茶经新解》《茶经新读》《中国名茶谱》《茶的品格:中国茶诗新解》《茶的味道:唐代茶诗新解》《唐茶诗钞》《凤凰单丛》《吃茶趣:中国名茶录》等。
目錄
序 阮浩耕 / i
作者的话 杨多杰 / v
辑一 白茶
福鼎白茶 002
建阳贡眉白茶 016
建阳水仙白茶 026
松溪白茶 039
新工艺白茶 053
白牡丹 063
白茶饼 074
辑二 乌龙茶
大红梅、大红岩与大红袍 086
施集泉铁罗汉 091
三印水仙 097
武夷水仙种 106
广东凤凰单丛 117
销日乌龙茶 126
茗香茶 133
宝国茶 143
闽南铁观音 150
黄金桂 156
辑三 黑茶
拼配普洱 168
茶楼普洱 176
古法六堡茶 183
桂青六堡茶 191
祁门安茶 201
四川黑茶:毛尖与芽细 214
四川黑茶:康砖与金尖 223
黑砖茶 233
湖南茯砖 239
泾渭茯砖 249
浙派黑茶 257
辑四 红绿花茶
卢仝牌祁门红茶 268
陈年祁门红茶 276
翁隆盛龙井茶 288
四川崇州枇杷茶 298
京庄小叶儿茉莉花 310
天津花茶 318
福州花茶 324
陈年老花茶 335
清真茉莉花茶 340
小袋茉莉花茶 349
高碎、高末、花三角 358
桂窨花茶 368
內容試閱

“茶物语”是个新词,至少我还是第一次读到。按多杰的说法,是指那些茶文化老物件背后的只言片语。
茶物有语,首先让我想起了苏东坡在谪居儋州时的一桩茶事:绍圣四年(1097)坡公被从惠州再贬到儋州,他在海南澄迈登岸,结交了赵梦得秘校。在儋州期间,由于得到梦得诸多帮助,生活渐趋稳定,心情开朗起来,两人结下深厚友谊。一日坡公邀梦得一起喝茶,特备一手札云:“旧藏龙焙,请来共尝。盖饮非其人茶有语,闭门独啜心有愧。”早在千年前坡公就曾说到过“茶有语”。
多杰在《作者的话》中说:“这本书似乎也可以归入名物研究的范畴。”在中国自秦汉以来2000多年的茶叶饮用史中,的确有相当多的名物及相关习俗我们如今已经不熟悉了,要理解,而且要透彻正确地理解它们,非常不容易。《茶物语》是有名物研究价值的。
本书记述的茶物,都是多杰自己搜集的藏品,归纳为白茶、乌龙茶、黑茶、红绿花茶四类。对每件茶物的述说,都包含某物是什么,有哪些功能,怎样认识解读等内容。这些老茶物由于存留有时间、地理和人事等信息,因此也是历史的见证。书中这些茶物虽历史并不长,大多在清末民初,但它们和近百年中国茶业风云之间存在着微妙的关系,多杰便别开生面地讲出了茶物与近百年茶业史的故事,如此,便有了本书的副题——“中国茶业风云录”。
名物研究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上可追溯到汉代的训诂学。宋代在欧阳修等的倡导下,就开展了古器物的研究。我读书不多,在我读过的有关名物的著述中,就不乏茶物的考辨研究。茶物该是名物的一个分支。如明人谢肇淛《五杂组》卷九至卷十二,四卷都是“物部”,其中茶物有北苑茶、竹沥水等。明文震亨《长物志》卷一“室庐”有茶寮,卷十二“香茗”有茶品、茶洗、茶炉、汤瓶、茶壶、茶盏等。
今名物研究专家沈从文、孙机、扬之水三代人,同样都有许多关于茶物研究的成果。沈从文先生《花花朵朵 坛坛罐罐——沈从文文物与艺术研究文集》中有《“分瓜瓟斝”与“点犀?”》一文,就是对《红楼梦》第四十一回“栊翠庵茶品梅花雪”中,妙玉递与宝钗的分瓜瓟斝和给黛玉的点犀?两件茶器,作了务实和务虚两方面的解读辨析。孙机先生《中国古代物质文化》的第二部分“酒、茶、糖、烟”中,有对茶盏、酒盏之盏托的辨析,并考证了茶托的起源。扬之水先生《棔柿楼集》中有《两宋茶事》一卷,对宋代点茶所用燎炉、汤瓶、茶筅,煎茶所用风炉、铫子等器物,或从文到物,或从物到文,详究名与物的关系,让这些茶物找回早已离散的语境。还有日本学者青木正儿,为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日本,倾力于对中国名物的研究,撰有专著《中华名物考》,其中涉及茶物的有《油脚·茶脚·酒脚》《茶蒻》《茶》《末茶源流》等文章。
由此我认为,多杰这本《茶物语》的意义不止是书中这些茶物,他启示茶文化研究者既可以作宏观的研究,又可以微观地对一件“茶物”进行探寻。
当今我们需要更多的《茶物语》,为茶叶科技史、茶业经济史和茶文化史研究提供丰富的原料;同时还原这些老茶物及其工艺、习俗的历史语境,从而为它们融入当代生活创造条件。
我期盼有更多人来研究茶物,书写茶物。
阮浩耕
2024年2月20日
(阮浩耕,1938年生,著名茶文化学者,《茶博览》原执行主编,宋代点茶技艺重要研究者)

作者的话
2022年8月,拙作《吃茶趣:中国名茶录》由生活书店出版发行。短短两年多的时间,竟然加印十余次,目前发行量超过了50000册。诸位爱茶人的支持,成为我继续写作中国名茶的动力。中国名茶,种类过千,一本《吃茶趣》能涉猎的内容还是太少了。这几年走访茶区,整理藏品,对于《吃茶趣》未能涉猎的许多名茶,又有一些心得体会。集腋成裘,便有了这本《茶物语:中国茶业风云录》。
这本书的写作特色,其实已经在书名里交代给诸位了。《茶物语》嘛,就是关于我自藏的茶文化老物件的只言片语。从严格意义上来讲,这本书似乎也可以归入名物研究的范畴。传统名物研究的对象,大都是珍贵的文物,抑或是知名的艺术品。相比之下,《茶物语》的写作对象就差得远了。这些茶物,有的是锈迹斑斑的老茶罐,有的是饱经沧桑的老茶箱,还有的是皱皱巴巴的老茶庄宣传纸,似乎都很难让人和博物馆中的宝物联系在一起。至于茶物的年份,那就更不值得一提了,老一点儿的清末民初,也有不少只有大几十年的历史而已。这些“茶物”都是笔者多年来从茶界前辈、茶庄后人甚至是海外拍卖中陆续收集而来,虽说也是敝帚自珍,却又不敢高攀“名物”二字。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茶物与名物相比,经济价值高低有别,研究价值却同等重要。每当我查阅老茶庄的价目表时,会发现龙井茶百年来的价格变迁;每当我把玩老茶罐时,会感叹百年来人们的审美差异;每当我整理老茶行的宣传广告纸时,又会赞叹茶行业百年来的经营智慧……咱们真别小瞧了这些老旧的茶物。它们既是中国茶产业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也承载着茶庄经营智慧、名茶制作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信息。这些茶物是中国茶业百年发展的重要物证。它们身上承载的珍贵信息,往往又难以在文献档案中找到,对茶史有补白之功。在重视文献档案收集整理的同时,若是能再结合上“茶物”一起研究中国茶文化,似乎会更为真切与具体。本书就是以笔者收藏的“茶物”为对象,来讲述它们背后的传奇故事,进而深度梳理、探讨中国茶产业的百年风云,以及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变迁。
古人云:水浮万物,玉石留止。时间是水,我们都是漂浮其上的万物。至于那些老物件才是玉石,能够留止于世。它们虽已老旧,却依然透露出特有的沉稳,散发着耀眼的光泽。
在它们的面前,我们不过是匆匆过客。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