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历代战争史.5:两晋

書城自編碼: 4146556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820552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96.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自由的危机:全球视角下的英国内战史 》

售價:HK$ 173.8
索恩丛书·俾斯麦:欧洲风暴
《 索恩丛书·俾斯麦:欧洲风暴 》

售價:HK$ 196.9
元首政治与帝国治理——以赫洛迪安《罗马帝国史》为考察对象
《 元首政治与帝国治理——以赫洛迪安《罗马帝国史》为考察对象 》

售價:HK$ 74.8
镜观中国 1930年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和中国景 “走近中国”译丛系列
《 镜观中国 1930年代的中国人、中国事和中国景 “走近中国”译丛系列 》

售價:HK$ 85.8
地中海十城:西方文明的古典基因
《 地中海十城:西方文明的古典基因 》

售價:HK$ 97.9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国学的天空(国学导师、“百家讲坛”主讲人傅佩荣经典之作) 》

售價:HK$ 74.8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超人类进化:从仿生到人工智能 》

售價:HK$ 86.9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九型人格:人人都应该学习的自我认知课 》

售價:HK$ 71.5

編輯推薦:
◇1955年,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手令”形式,下令编纂一套中国古代战争史,从中抽绎出切实有用的军事与政治原则,用以指导现代战争。
◇1956年,《中国历代战争史》编委会成立,由徐培根任主任编委,李震任总编纂。姚从吾、陈致平、黎东方等历史大家担任审校与指导,开始着手本套书的编纂工作。委员会囊括全台湾文史、军事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成。
1974年9月,修订委员会成立,蒋纬国出任主任委员,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等史学名家出任修订委员,对这套书进行全面修订,至1979年10月,修订方告结束。
◇这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横跨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4600年,覆盖3000多场战争的宏观战略和微观细节。
◇中国历代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代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在本套书中都有着系统的叙述与论断,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550万字,每册附带一册地图,共700余幅战争地图。左
內容簡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是对中国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全书依时间顺序(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分为18册,涵盖了从上古时期到清朝的宏观战争和微观战役的具体情况。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国历代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代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在本套书中都有着系统的叙述与论断。此外,本套书对军事地理、地形地势的展现也相当重视,绘制了700余幅全彩地图,独立成册。本套书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本套书第5册涵盖了司马炎建立晋朝到东晋帝室式微刘裕登上政治舞台为止的中国古代战争史。包括了晋灭吴之战、八王之乱后西晋在北方匈奴的冲击下灭亡,东晋建国,北方割据政权间的战争及它们和东晋间的战争如淝水之战,也包括东晋的各次内乱而引起的战争。
關於作者: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1956年成立。委员会囊括了众多文史、军事、地理专家,由徐培根任主任编委,李震任总编纂,姚从吾、陈致平、黎东方等历史大家担任审校与指导。1974年9月,在原编委会班子基础上,又成立修订委员会,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等史学名家出任修订委员,对本书展开全面修订,至1979年10月,修订方告结束。
目錄
第九卷 两晋时代
第一章 东西晋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晋平吴之战
第三章 匈奴刘汉之开国及其灭西晋之战
第四章 后赵石勒开国之战
第五章 东晋内乱之战
第六章 慕容燕开国及桓温灭蜀之战
第七章 燕晋乘乱伐赵及苻秦建国之战
第八章 桓温北伐——伐秦伐燕之战
第九章 前秦统一中原——灭燕之战
第十章 前秦统一之诸战役及其灭亡
第十一章 拓跋硅兴魏及其扩张之战
第十二章 桓玄篡晋及刘裕复晋诸战役
第+三章 刘裕灭南燕及平定内乱诸战役
內容試閱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是对中国古代战争的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全书一共18册,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18个时代,上起于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下终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本覆盖了中国古代的所有战争。
具体到每一时代,先是对此一时代大背景的综合论述,如地理地缘、政治形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辟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对这一时代战争情况进行综合评述,以探讨交战双方的成败得失。
``````
在本书之前,有关战争史的史料,多散见于历代各种史籍当中。本书编纂人员先精选历代典籍五百余种,之后仔细摘选与战争相关的史料,无一遗漏,最终经军事专家和史学名家审核订正之后,才开始撰写。因此,本书对中国史学体裁的开拓,有开创之功。作为中国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虽然本书内容是对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复盘,但其中的宏观战略分析,对我们用以指示现代战争,预判当代国际局势,制定军事与政治斗争策略等等,也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虽名为《中国历代战争史》,但内容所及却远非只局限于战争本身,实际上是围绕战争主题展开的中国通史,举凡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朝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都有着有系统的叙述与论断。此外,本书对军事地理、地形地势的展现也相当重视,绘制了700余幅全彩地图,独立成册,随书附送。因此,本书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有鉴于此,我们引进本书,以飨读者。
在出版之际,关于本书的编辑过程,有如下几点,尚需说明:
1.受当时的研究视野、学术积淀乃至编者立场的影响,本书的个别表述,难免有不妥之处。虽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但为保持原貌,也尽量保留,未做改动。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自行甄别。
2.原书为繁体竖排,为适应大陆读者阅读习惯,此次出版改以简体横排呈现。
3.原书数字全为汉字,按大陆出版规范,除将公元纪年和附图编号改为阿拉伯数字外,其余大部分一仍其旧。
4.原书各分册页眉标有全书总页码,此次出版各分册页码单独排列,不再标示全书总页码。
5.原书第一册书前和第十八册结尾有编委名录、参考书目录、序言、体例、跋等诸多辅文,此次出版,全部整合至第十八册结尾。原书第一册书前有全书总目录,各分册结尾有索引,此次出版,予以删除。
6.原书地图装订于各分册之后;为方便读者查阅,此次出版,将地图摘出,单独成册。原书地图全书统一编号,现改为各分册单独编号,以两组数字标示,分别为册数和图号。原书地名和图例、图示均为手写繁体,全部改为简体印刷体。
7.本书全部地图已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审核,并申领审图号。根据地图编制出版的有关规定,对边界模糊、线索不清或内容不妥的地图,酌情予以删改。
8.原书正文和地图地名,均沿袭自民国时期行政区划。近百年来,中国行政区划和地名变更频繁,为保持资料的完整性,忠实呈现地图原貌,以及出于对原编者的尊重,此次出版,全书地名大部分一仍其旧,未做改动。
9.原书中多字、漏字、错字等明显笔误,均直接修改,不另加说明。
本书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虽历时数年,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诸位读者不吝赐教,多多指正。
博集天卷
岳麓书社

自晋武帝司马炎于泰始元年(265年)十二月篡魏,至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十一月,长安为匈奴汉国刘曜所攻陷,愍帝被俘,国亡,历时五十二年之晋,史称西晋。明年(317年)镇守建康之琅邪王司马睿称晋王,改元建武。又明年(太兴元年)即皇帝位,改元大兴(史载亦作太兴),是为元帝。传至恭帝德文,于元熙二年(420年)禅位于刘裕,国亡。历年一百零四,是为东晋。
一、西晋之政局
武帝苟安逸乐 武帝司马炎于篡魏之同月,彼惩于魏宗室衰微,帝室孤弱,致为所篡,乃大封宗室,以叔祖孚为安平王,叔父干为平原王,亮为扶风王,伷为东莞王,骏为汝阴王,彤为梁王,伦为琅邪王,弟攸为齐王,鉴为乐安王,机为燕王,又封群从司徒望(孚之子)等十七人皆为王。诸王以郡为国邑,二万户为大国,置上中下三军,兵五千人;万户为次国,置上军、下军,兵三千人;五千户为小国,置一军,兵一千五百人;王不之国,官于京师,授以职任,以辅翼皇室。至太康元年帝以极意声色,遂致成疾。又恐外戚杨氏之逼,分遣诸王假节就国,督诸军事,使镇要害之地(太康十年),是为八王之乱之张本。先是太康元年(280年)三月,平定孙吴后,同年十月诏罢州郡兵。诏曰:“昔自汉末,四海分崩,刺史内亲民事,外领兵马。今天下为一,当韬戢干戈,刺史分职,皆如汉氏故事。(西汉初置刺史,察举郡县长吏而已,详见第六卷)遂悉去州郡兵,大郡置武吏百人,小郡五十人。”交州牧陶璜、仆射山涛,皆言不宜去州郡武备,不听。侍御史郭钦又上言,略谓:“魏初民少,西北诸郡皆为戎居,内及京兆、魏郡、弘农,往往有之。今虽服从,若百年之后,有风尘之警,胡骑自平阳、上党,不三日而至孟津。北地、西河、太原、冯翊、安定、上郡,尽为狄庭矣。宜及平吴之威,谋臣猛将之略,渐徙内郡杂胡于边地,峻四夷出入之防,明先王荒服之制,此万世之长策也。”亦不听。盖武帝此时以满于统一大业已遂,又已实施大封宗室,皇室渐固;又已罢州郡兵,则汉末州郡割据之患,不致重演;在外无敌国,中无内忧之下,遂以游宴逸乐为事,而渐怠于政事。故翌年三月,即将所俘吴国宫女,简选五千入宫,并其掖庭原有者,殆将万人。乃有由于宫女过多,不知所适,“常乘羊车,恣其所之,至便宴寝”。而宫人为争取帝临以谋一夕之欢,则竞以竹叶插户,盐汁洒地,以引羊车之事。帝之所为若是,于是公卿外戚竞为奢侈,其中最显著之人,如于帝有旧恩之中护军散骑常侍羊琇,文明皇后(文帝昭王后)之弟王恺,及散骑常侍石崇等,皆富于财,竞以奢侈相高。又由于帝怠于政事之故,旧臣多被疏退,后父杨骏,及其弟洮、济三人开始用事,遂致“交通请谒,势倾内外”,驯至大臣争权,相互倾轧。初则尚书张华,以文学才识,名重当世,又有赞襄伐吴之谋,论者皆谓华宜为三公,而中书监荀勖,侍中冯紞疾之,遂斥华出镇幽州(太康三年正月)。继则有齐王攸,德望日隆,而荀勖、冯紞、杨洮,皆恶之,致攸愤怨而卒(太康四年三月)。三则有惠皇后贾氏杀杨骏而乱政(元康元年三月,去年四月武帝炎崩,太子衷即位,是为惠帝),于是贾后擅政及八王之乱兴焉。(上引《通鉴》卷八十一“太康元年”载)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