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中国历代战争史.4:三国

書城自編碼: 4146490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中國史
作者: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3820545
出版社: 岳麓书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82.5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我能把生活过得很好 》

售價:HK$ 54.8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何以大明:历史的局内人与旁观者(一部充满人性温度与历史洞察的大明群像史诗;十八位人物,帝王、巨富、权宦、狂士、文人、英雄……他们是历史的书写者,也是历史的旁观者;明史学者章宪法最新力作。) 》

售價:HK$ 97.9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新民说·管理者为何重要:无老板公司的险境 》

售價:HK$ 96.8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宇宙(第二卷) 科学元典丛书 》

售價:HK$ 107.8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了不起的创作者:保持创造力的10堂启发课 》

售價:HK$ 64.9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爱得太多的父母:14组家庭,20年追踪的家庭教育调查实录 》

售價:HK$ 65.8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人偶游戏(东野圭吾竟然写过这种惊悚悬疑之作) 》

售價:HK$ 65.8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自然、权利与正义(重思古典自然法 探索人类生活的永恒根基) 》

售價:HK$ 74.8

編輯推薦:
◇1955年,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手令”形式,下令编纂一套中国古代战争史,从中抽绎出切实有用的军事与政治原则,用以指导现代战争。
◇1956年,《中国历代战争史》编委会成立,由徐培根任主任编委,李震任总编纂。姚从吾、陈致平、黎东方等历史大家担任审校与指导,开始着手本套书的编纂工作。委员会囊括全台湾文史、军事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成。
1974年9月,修订委员会成立,蒋纬国出任主任委员,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等史学名家出任修订委员,对这套书进行全面修订,至1979年10月,修订方告结束。
◇这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横跨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4600年,覆盖3000多场战争的宏观战略和微观细节。
◇中国历代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代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在本套书中都有着系统的叙述与论断,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550万字,每册附带一册地图,共700余幅战争地图。左
內容簡介: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是对中国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全书依时间顺序(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分为18册,涵盖了从上古时期到清朝的宏观战争和微观战役的具体情况。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国历代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代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在本套书中都有着系统的叙述与论断。此外,本套书对军事地理、地形地势的展现也相当重视,绘制了700余幅全彩地图,独立成册。本套书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本套书第4册涵盖了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九十年间的主要战争,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蜀吴猇亭之战等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战役,尽在其中。
關於作者: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1956年成立。委员会囊括了众多文史、军事、地理专家,由徐培根任主任编委,李震任总编纂,姚从吾、陈致平、黎东方等历史大家担任审校与指导。1974年9月,在原编委会班子基础上,又成立修订委员会,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等史学名家出任修订委员,对本书展开全面修订,至1979年10月,修订方告结束。
目錄
第八卷 三国时代
第一章 三国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群雄讨董卓之战
第三章 曹魏开国之战一——破吕布与定都许昌之战
第四章 曹魏开国之战二——官渡之战
第五章 东吴开国之战——孙策开拓江东豫章
第六章 曹魏开国之战三——赤壁之战
第七章 刘备开国之战——袭取蜀汉之战
第八章 吴蜀争夺荆州之战——荆州及猇亭之战
第九章 诸葛亮伐魏之战
第十章 魏灭蜀之战
內容試閱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是对中国古代战争的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全书一共18册,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18个时代,上起于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下终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本覆盖了中国古代的所有战争。
具体到每一时代,先是对此一时代大背景的综合论述,如地理地缘、政治形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辟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对这一时代战争情况进行综合评述,以探讨交战双方的成败得失。
``````
在本书之前,有关战争史的史料,多散见于历代各种史籍当中。本书编纂人员先精选历代典籍五百余种,之后仔细摘选与战争相关的史料,无一遗漏,最终经军事专家和史学名家审核订正之后,才开始撰写。因此,本书对中国史学体裁的开拓,有开创之功。作为中国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虽然本书内容是对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复盘,但其中的宏观战略分析,对我们用以指示现代战争,预判当代国际局势,制定军事与政治斗争策略等等,也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虽名为《中国历代战争史》,但内容所及却远非只局限于战争本身,实际上是围绕战争主题展开的中国通史,举凡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朝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都有着有系统的叙述与论断。此外,本书对军事地理、地形地势的展现也相当重视,绘制了700余幅全彩地图,独立成册,随书附送。因此,本书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有鉴于此,我们引进本书,以飨读者。
在出版之际,关于本书的编辑过程,有如下几点,尚需说明:
1.受当时的研究视野、学术积淀乃至编者立场的影响,本书的个别表述,难免有不妥之处。虽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但为保持原貌,也尽量保留,未做改动。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自行甄别。
2.原书为繁体竖排,为适应大陆读者阅读习惯,此次出版改以简体横排呈现。
3.原书数字全为汉字,按大陆出版规范,除将公元纪年和附图编号改为阿拉伯数字外,其余大部分一仍其旧。
4.原书各分册页眉标有全书总页码,此次出版各分册页码单独排列,不再标示全书总页码。
5.原书第一册书前和第十八册结尾有编委名录、参考书目录、序言、体例、跋等诸多辅文,此次出版,全部整合至第十八册结尾。原书第一册书前有全书总目录,各分册结尾有索引,此次出版,予以删除。
6.原书地图装订于各分册之后;为方便读者查阅,此次出版,将地图摘出,单独成册。原书地图全书统一编号,现改为各分册单独编号,以两组数字标示,分别为册数和图号。原书地名和图例、图示均为手写繁体,全部改为简体印刷体。
7.本书全部地图已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审核,并申领审图号。根据地图编制出版的有关规定,对边界模糊、线索不清或内容不妥的地图,酌情予以删改。
8.原书正文和地图地名,均沿袭自民国时期行政区划。近百年来,中国行政区划和地名变更频繁,为保持资料的完整性,忠实呈现地图原貌,以及出于对原编者的尊重,此次出版,全书地名大部分一仍其旧,未做改动。
9.原书中多字、漏字、错字等明显笔误,均直接修改,不另加说明。
本书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虽历时数年,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诸位读者不吝赐教,多多指正。

东汉外戚宦官之祸乱,由来已久,及至桓、灵二帝而尤甚。故致政治紊乱,民不聊生,盗贼四起,史不胜书。及至黄巾一起,天下响应,朝廷虽然能旋即平定大乱,但由于政治已极败坏,社会已尽凋残,东汉之崩溃,已入于不可挽救之境地。故自董卓而后,朝野上下,唯权力是尚,上焉者挟天子以令诸侯,次焉者割境自雄。当时有识之士如信都令阎忠劝皇甫嵩有“推亡汉于已坠”之言,政略家鲁肃道孙权有“汉室不可复兴”之语;曾为西园八校尉之一淳于琼,乃汉青年将校之选,亦作“汉室陵迟为日久矣”之叹;刘表已为宗室,名列时贤八骏,竟有“郊天”、“合乐而庭作之”之僭,刘璋据益州亦有“阴图异计”之谋。于是,初则州郡割据,继则强凌弱,众暴寡,互相兼并,最后仅存曹操、孙权、刘备三雄,因此三国之时代出焉。
所谓“三国”者,即魏、蜀、吴三分东汉州郡,各自称王称帝之一段时间而言。其时间,起自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止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共为九十年。此九十年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各约为三十年。第一个“三十年”为三国时代之酝酿,缔造及完成期;第二个“三十年”为三国称王、称帝及鼎峙期;第三个“三十年”则为三国衰败、灭亡及结束期。历史由东汉演变为三国鼎峙,再由三国鼎峙而演变为一统之晋,其间政权递嬗,形势演变,皆视群雄之实力消长而定。而实力消长,则决定于战争;战争之胜败,又取决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准备与运用之人谋;谋之臧者胜,谋臧而尤及于远者大者,则握全胜之权,而收其功。三国人才极盛,谋既臧又能及于远大者曹操、诸葛亮,皆其尤者也。
东汉自灵帝中平六年(189年)董卓造乱以来,各州郡以兴兵讨逆为由,截留朝廷租税赋贡 ,以给军用。及董卓挟献帝迁都长安,闭关自守,遂形成群雄割据之局。当时东方以袁绍为首之群雄,乃有议立大司马兼幽州牧刘虞为帝,借为党同伐异之政治号召;及帝虞不成,遂径行割据自封,州郡从此各自为政。其中野心最大得机最先者惟袁绍,继起而直追之者为曹操。
袁绍借其先人四世三公之余荫 ,起兵以来,袁氏之门生故吏风起云涌,故得机先割据物产丰饶之冀州,从而扩充军队,收揽豪强,留心治化,肃清盗匪,以攻取并州、青州、幽州。东汉十三州天下,绍有其四。其于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悉凌驾其他诸雄而上之。政略战略与曹操相埒,惟于其个人之战略修养上,不及曹操。故于汉献帝建安五年(200年)十月,竟为兵微将寡之曹操击破之于官渡。孙策乘此时机开辟江东。事详本卷官渡之战章。此为三国时代第一个“三十年”中,最初“十年”三国时代之“酝酿时期”。
曹操雄才大略,用兵作战,仿佛孙、吴。于得失兖州诸战役中,备尝创业艰苦。因而深知忍小谋大,坚苦自励,屯田以求足食,精练以求足兵,挟天子以要民信,故得北破袁绍,东定徐扬,西略三辅 ,南下荆州。于建安十三年(208年)九月,曹操已取得江陵(即今湖北省江陵县)战略要地时,本有复天下于一统之势,但由于骄满遂使功败垂成;并失益州之内附,遂使孙权王吴之基业益固,刘备亦得以创其荆蜀之基业,于是鼎足相峙之雏形成。是为三国时代第一个“三十年”中,第二个“十年”之三国时代“缔造时期”。事详于本卷赤壁之战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