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二战危城蒙太奇:9座二战名城的历史之旅(未知文库

書城自編碼: 4146388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世界史
作者: 陆大鹏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86909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64开 釘裝: 平装

售價:HK$ 4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逊清奉天残留特权研究 》

售價:HK$ 151.0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分职文昌:中国古代尚书省及六部体制研究 》

售價:HK$ 115.6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弗里德里希二世皇帝:一部传记 》

售價:HK$ 221.8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阿非利加征服者:比拿破仑更伟大的西庇阿 》

售價:HK$ 69.6
营救里斯本丸
《 营救里斯本丸 》

售價:HK$ 66.1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鸟瞰最美国保全书(刷边版) 》

售價:HK$ 1177.6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上海市民生活记忆 》

售價:HK$ 83.2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分肥游戏:古代中国权力分配规则 》

售價:HK$ 70.6

編輯推薦:
★以“游记 历史”的复合视角,用电影“蒙太奇”式的创新手法,打破传统二战叙事,创造出“一脚踩在历史,一脚踩在现实”的阅读张力。
★书中较少聚焦领袖、将军等巨头,而是将镜头对准 “非典型英雄”:自愿潜入奥斯维辛的波兰军官皮莱茨基、用雨伞对抗装甲车的英军少校塔瑟姆·沃特、在南京用纳粹党旗保护难民的拉贝……让历史从“宏大叙事”回归个体命运。
★80 年后的现实回响,为当下提供历史镜鉴。二战物理地点的消逝只是表象,本书证明了历史不是躺在档案馆里的死物,而是活着的、流动的、与现实血肉相连的生命体。
★这种“在行走中思考,在思考中行走”的写作,让本书成为二战题材中罕见的“行动派历史读物”。
內容簡介:
以“现场走访 历史再现”的复合视角和“蒙太奇”式的写作手法,作者带领我们穿梭时空,探访9座与二战命运深度绑定的城市。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你将在柏林元首地堡废墟中追溯希特勒的末路,在阿纳姆空降兵公墓聆听虞美人花丛中的沉默证言,在拉贝故居窥见跨越时空的人道之光。
这场跨越80年的时空巡礼,不仅是对烽火岁月的致敬,更是对 “战争与和平” 的永恒叩问。当旅行鞋踏上斯大林格勒的山岗,当指尖划过南京城墙的弹痕,历史不再是冰冷的数字,而是化作无数呼吸与心跳,警示后人:遗忘即背叛,唯有正视伤痕,方能守护文明火种。
關於作者:
陆大鹏,世界史研究者,英语、德语译者。著有《德意志贵族》《巴比伦怪物》,译有《阿拉伯的劳伦斯》《金雀花王朝》等。获誉有《北京青年报》2015年度译者,《经济观察书评》2015年度译者,单向街书店文学奖2016年度文学翻译奖,《新周刊》2018年新锐榜年度知道分子,2023年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欧战打响的地方:格但斯克,1939
走廊上的城市
西盘半岛战役
格但斯克邮局保卫战
布龙贝格血腥星期日
争议并未随战争结束
第二章
一艘波兰军舰的奇幻漂流:格丁尼亚,1939
“闪电号”
孤悬海外
第三章
中华门下的血色记忆:南京,1937
来自欧洲的二战史学家
从淞沪会战说起
攻还是不攻,守还是不守
外围陷落,战幕拉开
总攻下的顽强抵抗
浴血中华门
惨烈结局
拉贝故居
南京的“辛德勒”
回报义举
第四章
没有抽水马桶的地下战时内阁办公室:伦敦,1940
至暗时刻的丘吉尔
失去斗志的法国
敦刻尔克大撤退
绝不妥协
盟友
丘吉尔的偏见
第五章
90分钟,600万人的命运:柏林,1942
万湖别墅
海德里希与万湖会议
恶的平庸性
对阿伦特的批评
悲愤的约瑟夫·武尔夫
第六章
行动代号“类人猿”:布拉格,1942
绥靖主义的牺牲品
密谋刺杀
“类人猿行动”
海德里希之死
血腥的报复
第七章
德军的脊梁在这里被打断:斯大林格勒,1942
希特勒的东进野心
势如破竹的德军
莫斯科的寒冬
抢夺石油
斯大林格勒的象征意义
从中国召回的指挥官
不准后退一步!
近兵鏖战
反攻
第八章
自愿去奥斯维辛的人:华沙,1944
华沙印象
胸怀天下
发达的电子支付
家乡军起义
华沙起义博物馆
无奈的投降
潜伏集中营
皮莱茨基的结局
第九章
虞美人与遥远的桥:阿纳姆,1944
跟不上的后勤
战略分歧
蒙哥马利的计划
虞美人
救火元帅
体验当一次空降兵
市场花园行动
空降兵公墓
遥远的桥
第十章
元首地堡与犹太碑林:柏林,1945
围困柏林
寻找地堡
史家的调查
泽洛高地
末路的“伟大领袖”
困守柏林
众叛亲离
元首的最后时刻
无条件投降
纪念与反思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
內容試閱
2025年4月,我在南京与挪威作家西蒙·斯特朗格(Simon Stranger)把盏言欢。他所著的关于二战期间挪威犹太人遭遇以及一个臭名昭著的“挪威奸细”的小说《光明与黑暗的辞典》,在全球范围内十分畅销,并且已经有了中文版。席间,我谈到自己从小就对二战史感兴趣。
斯特朗格问:“是什么机缘所致呢?”
我回想了一下,可能是因为自己在青葱时代看了很多“国家地理”之类频道制作的二战纪录片,我的脑海里很早就印入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等历史影像,当然,还有中国
抗日的血泪壮歌。
战争能刺激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催生出许多斗智斗勇的精彩故事,也会极端地放大人性的正邪两面。所以,许多年来,我始终对二战题材的书籍、影视、游戏有着浓厚的兴趣。我对二战的认知,也不再仅仅是对坦克、飞机、潜艇、火炮的各项数据了如指掌,抑或乐此不疲地谈论艾森豪威尔、戴高乐、蒙哥马利、朱可夫、曼施坦因、古德里安等著名将帅的军旅传奇。谈论战争故事,很容易让没有亲身经受过战
争苦难的人眉飞色舞、血脉偾张。但是,这种“刺激”恰恰带来了一种风险,让我们看不清战争的真实面目。
我在世界各地旅行时,会注意寻访与二战有关的地点,要么是战场遗迹,要么是博物馆和纪念馆。我也喜欢广交天下朋友,与当地人侃大山,试图从他们的视角来看待历史和当下。
这本小书,是我的一次尝试,记述了我在中国、德国、波兰、英国、俄罗斯、捷克、荷兰追寻二战遗迹的经历,以及在这过程中与各国学者和普通人的交流,也顺带介绍了这些遗迹背后的史实与人物。我希望,用这种“游记 历史”的方式,把二战的故事讲得有些新意。
如果大家有兴趣,这样的“二战旅行笔记”或许还会有第二本、第三本……

秋高气爽,列车疾驰。2023年10月的一个静谧夜晚,我从哥白尼的故乡——洋溢着中世纪风情的小城托伦——赶往格但斯克。
车厢里除了我,只坐着一个笑盈盈的高个子波兰少女。我们有一搭没一搭地聊起来。她在罗兹(“波兰最丑陋的城市!”)读卫校,喜欢打排球(“因为我个子高”),有一个在英国做儿童摄影(“那种照片可是很贵的!”)的表姐。听说我要去格但斯克,她眼睛一亮:“那是波兰最美的城市!”她还说自己正在回家路上。她家在格丁尼亚,距离格但斯克不远,也很漂亮。
从她那里,我默默地学会了格但斯克的波兰语
发音:Gdańsk应读作“格戴因斯克”。好吧,实际上我更熟悉它的德语名字——但泽(Danzig)。我的背包里还装着德国文学大师君特·格拉斯的《铁皮鼓》,但泽就是曾经的纳粹党卫军士兵格拉斯魂牵梦萦的故乡。但为了方便起见,下面我还是称之为格但斯
克吧。
格但斯克的故事太多了,怎么讲也讲不完:汉萨同盟的重要成员、波罗的海之滨的贸易重镇、条顿骑士团的据点、琥珀之乡、莱赫·瓦文萨和列宁造船厂……不过我这次来格但斯克,主要还是想看看这座城市在二战初期经历了铁与火洗礼而留下的遗迹。毕竟,二战的欧洲战事,就是在格但斯克附近打响了第一炮。
格但斯克是一座混血之城,中世纪时,它在文化上深受德意志的影响,这一点从建筑上就能看出。我漫步在格但斯克街头,看到那些带三角形山墙的红砖建筑,恍惚间感觉自己来到了吕贝克或汉堡之类的北德城市。这当然是汉萨同盟的历史造成的。相传,在格但斯克长大的文豪格拉斯后来移居到吕贝克,就是因为觉得那里很像自己的故乡。
不过,格但斯克也与波兰联系紧密,其在15世纪归属波兰王国,作为海港而繁荣昌盛,带动了波兰的出口经济。波兰都城从南部的克拉科夫迁往华沙,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更好地利用与格但斯克海港相连的河流。在那个时代,还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认同,所以尽管格但斯克居民大多说德语(哥白尼本人
也是),但并不妨碍他们是波兰国王的臣民。18世纪末,波兰惨遭瓜分,格但斯克归属普鲁士王国,后来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一部分。
随着一战结束,德皇威廉二世皇冠落地,波兰获得新生。为了遏制德国,当时国际社会的带头大哥(英国和法国)做主,设置了一条“波兰走廊”,让波兰获得了一小段波罗的海的海岸线,又把格但斯克设置为国际共管的“自由市”,几乎相当于一个独立国家。波兰人在格但斯克以西建造了一座新海港,以对抗格但斯克,那就是我的火车旅伴的家乡格丁尼亚。
但是,波兰走廊的存在,把德国领土一分为二,导致德国的东普鲁士地区孤悬海外。波兰走廊也因此成了德国民族主义者的眼中钉、肉中刺。至于格但斯克,1923年的人口统计显示,格但斯克有95%的人口属于德意志族,波兰族只有3%,所以在渴望复仇的德国人眼中,格但斯克素来是德国领土,等到咱们“make Germany great again”(让德国再次伟大)之后,肯定要把格但斯克收回来。或者,波兰这个国家根本就不应当存在,都是我们德国的!
希特勒就是这么想的。他成为德国独裁者之后,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吞并波兰。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