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旧庙新神——晚清变局中的孔庙从祀(论衡)
》
售價:HK$
63.8

《
道心惟微:中国大一统王朝的战略文化与历史启示
》
售價:HK$
107.8

《
重写灵魂:多重人格与记忆科学(共域世界史)
》
售價:HK$
119.9

《
新伦巴第街:美联储如何成为最后交易商
》
售價:HK$
63.8

《
权力与财富 晚清时期的金融博弈(以金融视角重构晚清史,揭开晚清金融体系背后的权谋暗战)
》
售價:HK$
79.2

《
微海幻境:神秘海洋生物微观之旅
》
售價:HK$
218.9

《
企鹅海盗史
》
售價:HK$
97.9

《
镰仓幕府与外来冲击:蒙古袭来与日本历史的转型
》
售價:HK$
107.8
|
編輯推薦: |
◇1955年,败退台湾的蒋介石以“手令”形式,下令编纂一套中国古代战争史,从中抽绎出切实有用的军事与政治原则,用以指导现代战争。
◇1956年,《中国历代战争史》编委会成立,由徐培根任主任编委,李震任总编纂。姚从吾、陈致平、黎东方等历史大家担任审校与指导,开始着手本套书的编纂工作。委员会囊括全台湾文史、军事专家,阵容之强,盛况空前。1972年5月,全书编印完成。
1974年9月,修订委员会成立,蒋纬国出任主任委员,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等史学名家出任修订委员,对这套书进行全面修订,至1979年10月,修订方告结束。
◇这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横跨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4600年,覆盖3000多场战争的宏观战略和微观细节。
◇中国历代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代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在本套书中都有着系统的叙述与论断,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全书共550万字,每册附带一册地图,共700余幅战争地图。左
|
內容簡介: |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是对中国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全面总结和分析。全书依时间顺序(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分为18册,涵盖了从上古时期到清朝的宏观战争和微观战役的具体情况。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中国历代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代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在本套书中都有着系统的叙述与论断。此外,本套书对军事地理、地形地势的展现也相当重视,绘制了700余幅全彩地图,独立成册。本套书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本套书第3册涵盖了从楚汉战争到东汉一朝的战争史内容。主要包括楚汉战争,西汉前期平定七国之乱的战争、汉武帝对匈奴的战争以及对西南夷的开拓,新莽末年的农民起义和东汉的开国战争,以及东汉对匈奴和西域的战争等内容。
|
關於作者: |
《中国历代战争史》编纂委员会,1956年成立。委员会囊括了众多文史、军事、地理专家,由徐培根任主任编委,李震任总编纂,姚从吾、陈致平、黎东方等历史大家担任审校与指导。1974年9月,在原编委会班子基础上,又成立修订委员会,钱穆、王云五、陶希圣、蒋复璁、黄季陆、方豪等史学名家出任修订委员,对本书展开全面修订,至1979年10月,修订方告结束。
|
目錄:
|
第五卷 楚汉战争史
第一章 楚汉战争全般形势
第二章 刘邦进袭三秦与项羽伐齐之战
第三章 彭城会战
第四章 荥阳对峙及刘邦之机动作战
第五章 韩信破魏之战
第六章 韩信破代、赵及下燕之战
第七章 韩信袭齐及潍水之战
第八章 垓下会战
第九章 楚汉战争总论
第六卷 西汉时代
第一章 西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汉削平异姓诸王之战
第三章 汉削平同姓诸王之战
第四章 汉初对匈奴之战
第五章 汉武帝第一阶段征匈奴之战——诱击战
第六章 汉武帝第二阶段征匈奴之战——阴山
第七章 汉武帝第三阶段征匈奴之战——政治军事并用战
第八章 汉武帝第四阶段征匈奴之战——后期大决战
第九章 汉武帝开西南夷及灭南越朝鲜之战
第十章 汉宣、元二帝征匈奴之战
第七卷 东汉时代
第一章 东汉时代全般形势
第二章 更始灭新莽之战
第三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一——略定河北之战
第四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二——进取两京(长安洛阳)之战
第五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三一一平定关东群雄之战
第六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四——平定隗嚣之战
第七章 光武开国战役之五——平定公孙述之战
第八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一——征匈奴之战
第九章 东汉对外战役之二——征西域之战
|
內容試閱:
|
《中国历代战争史》是一套以战争为主题的中国通史,是对中国古代战争的深入分析和全面总结。全书一共18册,依历史朝代顺序,分为上古至西周、春秋、战国、秦、楚汉战争、西汉、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夏、元、明、清、太平天国18个时代,上起于黄帝战蚩尤的涿鹿之战,下终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本覆盖了中国古代的所有战争。
具体到每一时代,先是对此一时代大背景的综合论述,如地理地缘、政治形势、社会状况、国防措施、外交与谋略决策、战略与战术运用、主要人物的影响等;然后对每一朝代的重要战役或会战辟以专章论述,先论述战役或会战前的战争起因、战场地理形势等,然后详述双方战略指导、作战经过、战略与战术的运用、战后情况等;最后是对这一时代战争情况进行综合评述,以探讨交战双方的成败得失。
``````
在本书之前,有关战争史的史料,多散见于历代各种史籍当中。本书编纂人员先精选历代典籍五百余种,之后仔细摘选与战争相关的史料,无一遗漏,最终经军事专家和史学名家审核订正之后,才开始撰写。因此,本书对中国史学体裁的开拓,有开创之功。作为中国军事历史研究的重要成果,虽然本书内容是对中国古代冷兵器时代战争的复盘,但其中的宏观战略分析,对我们用以指示现代战争,预判当代国际局势,制定军事与政治斗争策略等等,也有巨大的参考价值。
本书虽名为《中国历代战争史》,但内容所及却远非只局限于战争本身,实际上是围绕战争主题展开的中国通史,举凡中国数千年的战争、国防、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历朝政治的利弊分析、名将用兵的长短等等,都有着有系统的叙述与论断。此外,本书对军事地理、地形地势的展现也相当重视,绘制了700余幅全彩地图,独立成册,随书附送。因此,本书堪称一部中国古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有鉴于此,我们引进本书,以飨读者。
在出版之际,关于本书的编辑过程,有如下几点,尚需说明:
1.受当时的研究视野、学术积淀乃至编者立场的影响,本书的个别表述,难免有不妥之处。虽不代表我们的观点,但为保持原貌,也尽量保留,未做改动。请读者阅读时加以注意,自行甄别。
2.原书为繁体竖排,为适应大陆读者阅读习惯,此次出版改以简体横排呈现。
3.原书数字全为汉字,按大陆出版规范,除将公元纪年和附图编号改为阿拉伯数字外,其余大部分一仍其旧。
4.原书各分册页眉标有全书总页码,此次出版各分册页码单独排列,不再标示全书总页码。
5.原书第一册书前和第十八册结尾有编委名录、参考书目录、序言、体例、跋等诸多辅文,此次出版,全部整合至第十八册结尾。原书第一册书前有全书总目录,各分册结尾有索引,此次出版,予以删除。
6.原书地图装订于各分册之后;为方便读者查阅,此次出版,将地图摘出,单独成册。原书地图全书统一编号,现改为各分册单独编号,以两组数字标示,分别为册数和图号。原书地名和图例、图示均为手写繁体,全部改为简体印刷体。
7.本书全部地图已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审核,并申领审图号。根据地图编制出版的有关规定,对边界模糊、线索不清或内容不妥的地图,酌情予以删改。
8.原书正文和地图地名,均沿袭自民国时期行政区划。近百年来,中国行政区划和地名变更频繁,为保持资料的完整性,忠实呈现地图原貌,以及出于对原编者的尊重,此次出版,全书地名大部分一仍其旧,未做改动。
9.原书中多字、漏字、错字等明显笔误,均直接修改,不另加说明。
本书编辑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虽历时数年,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诸位读者不吝赐教,多多指正。
博集天卷
岳麓书社
刘邦入关,秦王子婴出降,其事已详于第四卷末章。兹仅述其入咸阳后之主要动态如次:
一、收秦档案 楚汉元年(前206年)冬十月,沛公刘邦进入秦都咸阳时,诸将竞逐于争夺金帛财物,独萧何先收秦丞相府图籍文书,沛公得赖以具知天下阨塞、户口多少及强弱之形势。
二、还军霸上 刘邦入咸阳后,见秦宫室帏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以自娱。樊哙、张良谏阻之。哙主沛公安定天下,应还军霸上。张良则曰:“秦为无道,故公得至此。夫为天下除残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且忠言逆耳利于行……愿听樊哙言。”于是沛公遂封秦重宝财物府库,于十月率十万兵号二十万还军霸上。
三、收拾人心 十一月,刘邦召秦诸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兄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赴各县乡邑遍告而抚安之,秦民大悦。
四、派兵拒项羽入关 刘邦还军霸上后,时有解生劝刘邦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羽号曰雍王,王关中。即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刘邦恐不得王关中,乃从其计,派兵守函谷关,以拒项羽。按刘邦人咸阳曾数变其计,始则欲据富丽堂皇之秦宫以自娱,继则还军霸上以待诸侯,复则遣兵拒关欲自王关中。盖刘邦之进入关中,其经过之顺利与疾速,实非其所预料,故未能制有定策;但关中之得失,甚为重要,故仓卒中遂不得不数易其计
项羽于巨鹿之战,破降章邯,其事已详于第四卷。羽乃于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月,即刘邦还军霸上之时,将诸侯兵四十余万号称百万,浩浩荡荡,向关中挺进。十一月,秦降将长史司马欣将秦军二十余万为前导,行到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时,秦吏卒因多受诸侯军之奴役折辱,遂多窃言曰:“章将军等诈吾属降诸侯,今能人关破秦,大善。即不能,诸侯虏吾属而东,秦必尽诛吾父母妻子。”诸将微闻其言,以告项羽,项羽因念秦吏卒尚众,恐其至关中叛乱,乃密召英布与蒲将军计议。夜击坑秦降卒二十余万于新安城南。而独留章邯,长史司马欣,及都尉董翳与之入秦。(按此次所坑者皆秦卒。至王离所率之蒙恬军,其中多胡人。就中楼烦骑兵尤强悍,则已为项羽所收编,故楚汉激战时,楚兵最强。及楚失势,楼烦骑兵,又屡为汉所俘,详见以后各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