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運費計算  | 聯絡我們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瀏覽雜誌 臺灣用戶
品種:超過100萬種各類書籍/音像和精品,正品正價,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服務:香港台灣澳門海外 送貨:速遞郵局服務站

新書上架簡體書 繁體書
暢銷書架簡體書 繁體書
好書推介簡體書 繁體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五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四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三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二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一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2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11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十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九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八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七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六月出版:大陸書 台灣書

『簡體書』美国漫画:一部历史

書城自編碼: 4146347
分類: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化世界各国文化
作者: 杰里米·道伯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868190
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9-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精装

售價:HK$ 173.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王朝的赌局:宋徽宗联金灭辽的致命抉择 》

售價:HK$ 85.8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盔甲骑士:为自己出征(纪念版) 》

售價:HK$ 54.8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地图中的战争史.海战篇(世界知名历史学家杰里米·布莱克口碑之作!) 》

售價:HK$ 162.8
预见6G
《 预见6G 》

售價:HK$ 96.8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全球视野下的投资机会 》

售價:HK$ 96.8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地图中的战争史.陆战篇(一本书看透军事地图对500余年来近现代世界的塑造) 》

售價:HK$ 184.8
我们的箱根驿传
《 我们的箱根驿传 》

售價:HK$ 71.5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思想的手法:如何“做中国哲学” 》

售價:HK$ 85.8

編輯推薦:
1.跨维度进行文化解码:本书突破了单一叙事框架,将美国漫画的发展史与美国政治、社会变迁交织。通过剖析《复仇者联盟》《蝙蝠侠》等经典漫画的诞生背景,解读超级英雄形象如何成为美国价值观的具象载体,回溯政治漫画在水门事件、民权运动中的舆论影响力,展现漫画作为“文化手术刀”的批判力量,呈现一部完整的美国漫画发展历史。
2.权威人物与经典作品图鉴:书中深度挖掘威尔?艾斯纳、斯坦?李等漫画巨匠的创作轨迹,还原《蜘蛛侠》《美国队长》等现象级作品的诞生秘辛。从黄金时代的纸本传奇到漫威电影宇宙的全球热潮,全方位展现美国漫画产业的迭代历程与艺术成就。
3.沉浸式的漫画历史漫游:以美国漫画的萌芽、发展、高潮、低谷为时间轴,串联南北战争、冷战对峙、科技革命等重大历史节点。对 “超人诞生与二战征兵宣传”“反文化运动催生地下漫画”等历史切片的细致解读,让读者在漫画分镜中触摸真实的美国社会的肌理。
4.市场潜力与学术价值兼具:依托近年漫威、DC电影的全球票房走高,本书精准锚定泛娱乐消费市场。同时,其严谨的学术考据与跨学科研究视角,使其成为高校文化研究、艺术史课程的优质参考读物,实现大众阅读与专业领域的双重覆盖
內容簡介:
《美国漫画:一部历史》讲述了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至今150多年的美国漫画历史。按照时间顺序,本书涉及的内容包括“美国讽刺漫画之父”托马斯·纳斯特与其创造的众多漫画形象、美国报纸连环漫画的黄金时期、英雄漫画的第一次热潮、漫威漫画革命、20世纪60至70年代的地下漫画运动,以及21世纪的经典漫画如《蝙蝠侠》《超人》等的发展。本书研究了不同时期美国政治、文化与漫画之间的相互影响,通过对连环漫画、政治漫画、超级英雄漫画等不同类型作品以及与漫画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的详细梳理,回溯了过去150年的美国历史,透过漫画解读了美国文化和美国人的思维方式。
關於作者:
作者简介:
杰里米·道伯(Jeremy Dauber),1975年出生于美国,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犹太文学和美国研究教授。出版过《犹太喜剧》(Jewish Comedy)和《肖洛姆·阿莱汉姆的世界》(The Worlds of Sholem Aleichem),两本书都曾入围美国国家犹太图书奖(National Jewish Book Award)。现居美国纽约。
译者简介:
陈友勋,重庆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2003年7月毕业于四川外语学院(现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院翻译理论与实践专业,获文学硕士学位。重庆市外文学会理事、重庆翻译学会成员、重庆翻译家协会成员。
內容試閱
序 言

一项艺术的诞生

我们的故事,毫不夸张地说,一开场就气势十足,伴随着震耳欲聋的背景音乐,其中包括子弹飞过头顶的“嗖嗖”声,以及枪炮交火的清脆响声。在这炮火轰鸣的嘈杂和喧嚣中,一名艺术家正伏着身子,忙着把这一切记录下来。如今,托马斯 ?纳斯特(Thomas Nast)的名字虽然可能不再家喻户晓,但他在有生之年,不但影响了一场战争的走向,点燃了美国人的想象力,而且任何一个喜欢漫画的读者,对他所创作的故事主题都不会陌生。纳斯特出身卑微,但成就非凡。他在追求艺术的道路上满怀壮志,并且一生中曾好几次(如果不是一蹴而就的话)取得令人震惊的艺术造诣。 当然, 纳斯特也遭遇了人生的诸多窘境:能力越大,责任越大(with great power, great responsi-bility)——但在这方面,他发现并非所有前辈都给自己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纳斯特和我们故事中的其他许多人一样,是一个移民。他的父亲由于坚持社会主义立场, 于1846年被迫离开德国。当时纳斯特年仅6岁……纳斯特的人生进入了自学成才并成为早期创业者的阶段),他从另一位新近成功人士——移民弗兰克 ?莱斯利(Frank Leslie)那里得到了第一份工作,而后者正在美国创建一种影响日盛的新型艺术,即绘制图片并 配上文字说明,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漫画”(comics)。
从进入文明时代起,人类的一种本能冲动就是通过绘制图片来传递信息;而将这些图片按顺序排列,让它们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的做法几乎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 其支持者和宣传者都认为,这种连续排列的艺术创作,即现代漫画的原始形式,可以追溯到 远古时期的洞穴壁画。如果你对此不太确定,那也完全可以像某些人 那样,认为漫画诞生于埃及的墓画、希腊的书卷、罗马的碑文、玛雅的陶瓷艺术、墨西哥的手抄本、日本的木版书,或创作于11世纪描绘诺曼征服的贝叶挂毯。
对漫画的定义就像讲故事一样,总是充满了争议。漫画迷和学者对此各执己见,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首先,漫画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系列图片吗?如果是这样,那么从政治漫画到《家庭马戏团》(The Family Circus)在内的所有单幅作品都将被排除在外。其次,漫画作品 必须添加文字说明吗?事实上,许多杰出的漫画作品中根本就找不到文字。也许我们可以借用一位评论家的观点,最终将漫画定义为“那些被漫画界认为属于漫画的作品”。 这从表面来看虽然属于自我论证,涉嫌循环解释,但也一语道出了实情(例如,人们普遍认为,儿童绘本不是漫画,尽管它符合许多由漫画的定义列出的标准)。对于讲述 连续的漫画故事来说,图片和文字的结合即使并非必须满足的前提条件,但二者之间的这种搭配至少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这一特点随着印刷术的发展急剧变化。从1450年到1800年,宽幅纸或大画报的使用在西欧及其殖民地达到了鼎盛——通常表现为 一幅或几幅图片,并在图片的上方或下方配有说明文字。印刷术使这 些图片广泛传播,其中活字印刷术更是让文字可以脱离图像而独立存在,但这一点对于创作手稿插图或木刻制品的艺术家来说则不一定能 做到。 大画报的内容可以是宣传一般的宗教教义, 也可以用于进行更 有针对性的道德论战: 比如马丁 ?路德(Martin Luther)在反对天主教当局的运动中就广泛使用各种漫画[他特别喜欢1521年的《基督受难记与基督者》(Passional Christi and Antichristi),这部作品包括13组木刻漫画,把耶稣的生活片段与教皇那不太体面的活动放在一起,从而形成鲜明的对比]。
但这并非他的专利,因为天主教徒也学会了用漫画作为进攻武 器。 他们在三十年战争(Thirty Years’War)期间制作了一部很长的漫画,名为《马丁 ?路德:宣传无神论的博士、邪恶的教授、可耻的叛教者、掠夺上帝的男丁,以及〈奥格斯堡信条〉的作者》(Martin Luther,Doctor of Godlessness, Professor of Villainy, Shameful Apostate, God-Robbing Husband, and Author of the Augsburg Confession)。在此期间,犹太人则一如既往难逃一劫:早期的大画报最喜欢印上各种反犹 太的图像,并制造谣言,指控他们用活人献祭。而关于情色犯罪的画报从一开始就大受欢迎,如在现代社会的早期阶段,就经常有人在处决犯人的行刑场所兜售这种作品(但这就要求画家提前准备好作品,从而导致他们对细节把握得不甚准确)。此外,贩卖情色图画的商家们很快就意识到创作反映生活积极面的作品所具有的市场价值。到了18世纪,人们采用了在铜板上蚀刻图案的技术来印制大画报。这种作 品被叫作“滑稽集”(comical cuts),简称“滑稽画”(the comicals),后来被进一步缩写为“漫画”(the comics)。到了19世纪20年代,这种技 术让位于平版印刷术——一种能够实现多次复制而不损害绘画质量的 化学工艺。这时印制的图画,往往是由匿名画家创作的,其内容包罗万象,质量则参差不齐。
在此期间,英国传统的“潘趣先生”木偶戏(Mr. Punch)和以意大利即兴喜剧 (commedia dell’arte) 为代表的奇迹剧大行其道,争相迎合大众的胃口。威廉?贺加斯(William Hogarth)生活在18世纪,他创作的连续铜版绘画,将漫画和人类喜剧以及道德信息糅合在一起。他声称自己“努力像一个戏剧作家那样进行创作。我的画作就是我的舞台,画中的男男女女就是我的演员”。他创作的《妓女生涯》(Harlot’sProgress)和《时髦的婚姻》(Marriage A-la-Mode),算得上漫画作品吗?我们姑且不去争论它们是否是漫画,但事实上,它们都如此大受欢迎且影响深广,以至于托马斯?格雷(Thomas Gray)——这位以创作《墓园挽歌》(Elegy Written in a Country Churchyard)而闻名遐迩的诗人——在1742年曾这样评论:“这些讽刺作品体现了我们时代的智慧。”然而,它们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吹捧,其实很大程度上得归功于商品销售,即廉价盗版作品的大量涌现,以及漫画的载体被转移到了包括从风扇到茶杯在内的诸多物品上。一些漫画还被媒体改编,从而催生出仿效活人画(tableaux vivant)的民谣歌剧。有鉴于此,贺加斯敦促议会用他的名义采取行动,以保护自己和其他雕刻师的艺术版权。

……

漫画成为美国大众的兴趣焦点与图像文学(graphic literature)的爆发同时发生,它不但与美国文学的核心问题相互呼应,并且对其产生了推进作用。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麦克阿瑟天才奖(MacArthur “genius grants”)和美国国家图书奖(American National Book Awards )得主,连记者、回忆录作者、创伤幸存者、理论家、超现实主义者、讽刺作家、实验者以及自封为粉丝的各种人群都参与了漫画创作,其中涌现出大量优秀作品,足以与其他任何媒介的最佳作品相提并论,例如《爱与火箭》(Love and Rockets)、《守望者》(Watchmen)、《欢乐之家》(Fun Home)、《吉米?科瑞根》(Jimmy Corrigan)、《睡魔》(Sandman)、《三月》(March)、《黑洞》(Black Hole)和《幽灵世界》(Ghost World)。众所周知,漫画界一直存在着激烈的分歧,但大家几乎一致认为,如果你不喜欢上面列举的这8部漫画作品,你完全可以找出另外8部作品来代替它们,或者再换8部作品,并且——即使与原来的漫画对比, 这些替代作品的质量也不会降低一丝一毫。
其实这两方面是互为因果、紧紧纠缠在一起的。比如,在充满四色斗篷和紧身衣传奇的葡萄园中,如果没有大量不为人知的创作者的辛勤劳作,就不可能出现那么多充满创意的高质量图像小说(graphic novel)。相反,最近几十年来,在主流漫画中,那些受到超级吹捧的 漫画和它们的同类作品,已经成为人们明确讨论个人身份、当代政治,甚至媒体艺术和道德限制的载体。如果没有一个广泛的、多样化的,甚至通常不为人知且特立独行的创作群体,那么主流漫画就不可能取得这些突破。这两个群体相互对抗、相互观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又相互合作。他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和平相处、共同繁荣,其结果无异于给漫画界带来了一场文艺复兴。
本书试图全面回顾关于漫画的整个历史,从纳斯特的漫画到最新的图像回忆录(graphic memoir)以及跨媒体公司作品。美国漫画的故事是对美国过去150年历史的总结,包括美国机构、文化和习俗的发展、成长和转变,以及漫画在自身领域中发挥的核心作用与它对其他 领域的吸引力。这是一个政治故事,讲述了一个长期被边缘化,有时甚至遭到鄙视的艺术媒介如何影响美国人的思想和行动。这也是一个 关于不断发生变化的美国漫画读者的故事,既涉及美国移民和美国人 的恐惧,又涉及美国人的理想和焦虑。它们都以文字和图像的形式出现,是解决美国当代问题的完美载体之一。
至于美国漫画的艺术价值,则完全白纸黑字地摆在页面上,供我们随时随地进行研究和考察。但是关于权威的问题(谁才有资格讲述 关于谁的故事?谁才有资格在作品中充当主角?)是像拉扯紧身衣那样体现出来的。鉴于漫画可以让人发挥无限的想象力,并且具有(潜 在的)不受审查的性质,因此在审美限制方面(即哪些内容可以在纸面上直接显示出来),漫画几乎比其他任何媒介都更能让读者产生直观体验。漫画可以将我们的视野扩展到一些新的未知领域,让我们慢慢体验吧。我们会发现,其中蕴含的那种既亲切又私密的感觉,比起最抒情的散文回忆录或最煽情的新闻摄影来说,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它们也可能一叶障目,虽然能诱导读者想象如此精心构造的世界,但容 易带领读者步入羊肠小道,从而可能掩盖世界的本来面目。
这样看来,是时候让我们讲述一下关于美国漫画的故事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hk
Copyright ©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