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君臣共天下:一本书读懂东晋门阀
》
售價:HK$
95.7

《
第3选择
》
售價:HK$
96.8

《
火起建章宫:汉武帝天命之年的荣耀、危机与救赎
》
售價:HK$
74.8

《
道德偶然研究
》
售價:HK$
105.0

《
中国古代史三论:政治·地域·族群
》
售價:HK$
90.0

《
走向现代:东亚现代人的起源与演化
》
售價:HK$
115.6

《
蜉蝣国度
》
售價:HK$
73.2

《
中国兰花名品珍品鉴赏图典(第四版)
》
售價:HK$
410.6
|
編輯推薦: |
◎献给当代年轻人的反规训治愈小书,“上班哪有不疯的?”“今天又为I做E了”“走进自然,自然会玩”“就爱看点人间土味”一本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图鉴,请你查收!嘿!当你的心灵与规则不和,敢不敢偶尔“出格”?
◎80万用户信赖的互联网专业心理医院×全网表情包发送量破亿的超人气IP“大鼻头狗”强强联合,历时两年推出shou部心理自助作品。39个温柔实用心理处方×39幅搞怪萌趣心理漫画。观心实验室专家组权威审读。
◎“不自律”“不主流”的心理疗愈方式,手把手教会东亚小孩如何“出格”。生活惹毛了我就会变得毛茸茸的小狗哲学,大鼻头狗陪你摆脱人生自动驾驶模式,打破日常生活惯性。
◎专业心理概念融入生活,无门槛阅读小白友好,陪伴打卡式心理自助书籍!39个瞬间,记录那些让我们感同身受的迷茫无措和豁然开朗的快乐时刻,提示你珍惜那些被忙碌生活冲淡的幸福瞬间。
◎锁线裸书脊双封设计,小开本&高颜值,每页都能轻松实现180°平摊,随时随地为自己充电!
◎超多萌趣周边大礼包!四色全彩香香鸡腿小镇人物全家福明信片 3款异形精美手绘书签随机掉落 15枚PVC透明香香鸡腿小镇建筑贴纸 315*297mm超大漫画
|
內容簡介: |
东亚社会,我们总会听到这样的形容词,你要听话、懂事、乖……
來源:香港大書城megBookStore,http://www.megbook.com.hk 但有没有这样的时候,会很想很想去做一件事情。
一件挑战自己个性的事情;
一件他人眼中不寻常的事情;
一件或许会改变未来的事情,
一件“出格”的事情。
在应该和算了之间,你可以选择出格而不脱轨。
本书通过39种非常规,甚至听起来也许“不自律”“不主流”的心理疗愈方式,剖析其背后的本质行为逻辑。深度洞察每种“出格行为”蕴涵哪些情绪、冲突、自我怀疑与牵绊,带大家重新体会彰显力量感与掌控感的时刻,焕发生命原本活力。
搭配39幅萌趣搞怪的心理漫画,与大鼻头狗共同踏上一场心灵冒险。
每篇结束后特设“第XX天重启人生”环节,跟随每天的小挑战一起夺回生活主动权。
世界总想给我们画格子,告诉我们哪里该进,哪里该退。
但亲爱的你,你的快乐、你的自我、你的风格,边界由你决定!出格,是走出他人画的格子,走进自己定义的广阔天地。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观心实验室
80万用户信赖的互联网专业心理医院。
观心实验室是一家综合性心理研究与服务机构,也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互联网医院牌照、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心理公司之一。平台拥有由顶尖医学专家、心理学家带领的数百名全职医生,已在全国8个城市开设了11家线下诊疗中心,每年帮助数十万人解决失眠、抑郁、焦虑等相关精神心理问题。
【绘者简介】
银安
自由插画师,“大鼻头狗”原创品牌创始人。
大鼻头狗、香香鸡腿小区系列作品点赞481.3k,全网表情包发送量破亿,长期与小红书、肯德基、飞鹤等品牌达成深度合作。
艺术家致力于记录一只普通小狗的日常生活,透过它做过的每件事,遇到的每个人,让读者朋友们照见热爱生活的、平凡伟大的自己。
|
目錄:
|
第一章
学会放松,重拾感知
1 学会放松,重拾感知/悦纳自我
2 等茶叶落下去,等它舒展开/幸福可以“慢慢来”
3 GAP HOUR(间隔小时)/清理心灵缓存
4 彩霞鉴赏指南/天气是每个人的“自传性记忆”
5 “我和大爷都是地坛公园散淡的人”/找到自我,固守自我
6 咔嚓咔嚓,踩在秋天的剪影上/即刻满足与延迟满足
7 养小动物就是不停给出我想得到的爱/爱,是用生命影响生命
8 冷静,冷静,深呼吸/在不确定中重构生命节律
第二章
允许自己偶尔出格
1 持续释放,主动创造/定期、主动、强行“自我放纵”
2 只有微醺的时候,风才是风/偶尔让感性接管理性
3 对流动的花火许下永恒的心愿/希望,通过我们的生活继续存在
4 i人和显眼包KTV/合理地、适度地宣泄
5 站在十字路口,把红灯看作简易日落/“现在职场游牧民的精神迁徙术”
6 知道不爱听您还说?/不解释、不争辩、不说服
第三章
释放被驯化的天性
1 从内打破,找回对生活的掌控感/在规则内找到自由
2 用麻将搭一座城堡,再推倒它/“适度地破坏”,迎接新的可能
3 “我想起来了!我跟没跟你说过?”/镜像神经元与情感共鸣
4 被飞盘击倒,我丢/玩耍心理学
5 嗷嗷吃肉,哐哐打拳/相对反抗,绝对自由
6 比赛季,我准备好了/打破现实与想象的边界
7 28岁,终于慢慢摸索到身体使用手册/具身认知,与身体好好沟通
第四章
在流动中寻找意义
1 行当所行,止当所止/心之所向,行止皆是归途
2 如果散步是和地球约会/没有执念的自在随行
3 怀民,你睡了吗?/睡眠与情绪调节
4 一个人吃饭、旅行,到处走走停停/如何勇敢地面对孤独和挑战
5 电话那端是海浪声和心跳声/完全沉浸于心流体验中
6 我在他乡重启人生/让新风景治愈旧记忆
第五章
用味觉唤醒记忆与幸福
1 “正念饮食”,好好吃饭/处理与食物、身体、自我的关系
2 吃点垃圾食品怎么了?/为做出的选择负责
3 没有什么是一顿炸鸡解决不了的/美食带来多巴胺
4 吃着火锅唱着歌/与他人共同参与积极的活动
5 留恋童年的“好味道”/熟悉的味觉刺激唤起曾经温馨的记忆
6 瓜汁、桃汁进入喉咙,兀兀作响/享受美食,享受当下
第六章
整理空间,整理内心
1 归置东西,重新建立心理秩序/专注于自身“课题”
2 进门前记得喷一下“祛班味清新剂”/身体疲惫、精神内耗与无尽的焦虑
3 像床单一样感受暖洋洋的日光/NLP意义换框法,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
4 1000片拼图,我和你拼了!/心理熵减,设定与分解目标
5 间歇性收拾屋子综合征/放下繁杂,回归本我
6 告诉清洗地毯、修牛蹄的,今天先不过去了/“象征性重启”
后记
|
內容試閱:
|
我的心灵与“规则”不和,普通人的“出格”时刻
有没有那么一个瞬间,你感到生活像是一条永不停歇的传送带,一刻不停地将你推向下一站,却让你对每一站的风景变得麻木?当这样的时刻到来,你会做些什么?或许是对
着屏幕叹气,或许是在微信朋友圈发一条吐槽动态,抑或只是默默低头继续赶路。
本书为每一个有过这种感受的人提供了答案。
这不是一本教你如何快速摆脱焦虑或立刻实现目标的实用手册,也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式”的励志故事合集。它更像是一位好友,在你焦头烂额的时候,轻轻拍了拍你的肩膀,说 :“嘿,要不,试试停下来,看看生活的另一面?”
或许你是刚踏入职场的年轻人,或许你是独自生活在城市中的异乡人,或许你是对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抱有思考的学生或自由职业者。你可能对生命充满期待,却总是感到找不到方向 ;也可能对生活感到疲惫,却始终不愿就此麻木。如果你渴望通过偶尔“出格”重新调整与疗愈自己,激发出生命的原初活力,那么这本书正是为你而写。
本书通过六章,将疗愈的方式分门别类地呈现,每一章都映射出一种特定的生活状态与需求。这些方式不高深、不抽象,更不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而是嵌在日常的点滴中,
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疗愈路径。
Step 1: 学会放松,重拾感知
松弛是疗愈的起点。我们常常因为习惯紧绷而忘记 :生活的真正乐趣藏在那些微小而安静的时刻里。
这一章告诉我们如何慢下来,比如静静地看着春天的茶叶沉到玻璃杯底,踩着秋天的落叶,听落叶发出咔咔声,甚至只是做一次深呼吸,感受空气在身体里的流动。它提醒我们:放松并不是一种浪费,而是一种重新连接自我的方式。
Step 2: 允许自己偶尔“出格” 有时候,适度的放纵是必要的。这一章鼓励我们偶尔摆脱完美的束缚,为生活注入一些无伤大雅的“小疯狂”。
放烟花,对流动的花火许愿 ;去 KTV 开一场主题限定的“演唱会”;周六晚上一边喝酒一边看一部搞笑电影……这些行为并不宏大,但它们给了我们在平淡生活中呼吸新鲜空
气的机会。
Step 3: 释放被驯化的天性
发泄型的疗愈方式不是让你忽略愤怒或委屈,而是找到一种健康的释放方式,比如搭一座麻将城堡再推倒它,或者在泰拳训练中挥汗如雨。这一章让我们明白 :愤怒和脆弱并不可怕,只要学会以建设性的方式去面对,它们也能成为疗愈的助力。 Step 4: 在流动中寻找意义
书中有这样一个珍贵的片段 :夜游时,听见有人用口风琴吹《送别》,这种不设目的的游荡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惊喜和安慰。
游荡型的疗愈方式鼓励我们放下日程表和目标,随心所欲地走一走,比如 :骑自行车穿越城市,随停随走 ;或者独自旅行,给自己一个重新认识世界的机会。这些看似漫无目 的的行动,实则让我们与内心重新联结。 Step 5: 用味觉唤醒记忆与幸福 没有什么是一顿美味的饭解决不了的 ;如果有,那就两顿。
这一章通过美食带领我们重新认识生活的滋味。
儿时记忆里的“好吃的”、零食配小说、与朋友分享刚出锅的炸鸡……这些简单的幸福都在提醒我们,进食不仅仅是为了填饱肚子,更是对过往美好记忆的唤醒。
Step 6: 整理空间,整理内心
整理是疗愈的最后一步,也是最深层的净化。通过归置物品、拼 1000 片月球拼图,甚至是单纯地看整理视频,我们不光清理了空间,更梳理了内心的秩序。
这一章引导我们用整洁的外在环境,唤醒内在的平静与焕新之力。
疗愈并不是一种单一的行为模式,而是一种开放的状态。它没有标准答案,也不需要绝对的时间表。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你就像走进一个朋友的家,她随手端来一杯热茶,和你聊起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树叶的飘落、猫咪的呼噜声、汽车经过的街角。
你会发现原来生活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坚硬,它存在着很多缝隙,让光透进来。
当翻开这本书时,你也许会发现,它不是在告诉你如何改变人生,而是试图引导你重新感受生活中那些本已存在却被忽略的美好。本书为我们提供 39 种选择,但最终的疗愈
方式,却掌握在每个人自己的手中。每一个小故事,每一种小方式,都是在提醒我们 :生活的意义在于发现和选择与自己契合的生活方式,而生命则是一段需要用心感知的旅程。
希望你在读完这本书后,能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停下来看一场日落,踏上一次全新的旅程,或者与内心的自我对话,在这种小小的暂停中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轻松。
在这偶尔“出格”的时刻里,找到属于你的疗愈方式,重新与生活温柔相逢。
电话那端是海浪声和心跳声/完全沉浸于心流体验之中 人的幸福的状态,往往源自完全沉浸于当下的体验之中。然而,职场中的我们似乎走向了反方向——焦虑的状态,为未来担忧。我们将“忙碌”等同于“重要”,把“全天待命”视为职责,这不仅损伤了我们的身心健康,还悄悄偷走了生活中的宝贵财富——随机性与当下感。
周三早晨,林秋拨通了主管的电话 :“我今天请一天年假。”对方问她是否有急事。她停顿了两秒,回答 :“没有,就是想看看海。”电话那头的沉默比她预想中要长,最后主管干巴巴地说了句 :“注意安全。”
那天,她坐上开往海边的公交车,戴着没有播放任何音乐的耳机,窗外的风景以一种她许久未曾注意的方式流动着。没有会议,没有截止日期,没有需要回复的邮件。她感到身体里有什么东西正在渐渐苏醒。
当我们日复一日地按部就班,我们的感官似乎逐渐变得迟钝。那些曾经触动心灵的细微变化——季节交替时空气中的微妙差异、自己情绪的细小波动,都渐渐被我们忽略。我们与世界的联系仿佛隔着一层看不见的薄膜,生活被简化为日历上被一一划掉的日期,以及偶尔在深夜袭来的“我究竟在做什么”的恍惚感。而在工作日请个假,去没有目的地漫游,
正是打破这种麻木状态的绝佳方式。
林秋在海边找了块礁石坐下。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后,第一次,她能清晰地听到海浪的声音,还有自己的心跳声。
“正常人不会在周三跑来看海。”一个念头闪过她的脑海。紧接着是另一个更有力的声音 :“那么,什么才是‘正常’?每天重复相同的路线,在相同的时间做相同的事,直到退休
或死亡?”
林秋掏出手机,拍下眼前的海面,发给主管 :“这是今天的会议室。”主管回复了一个惊讶的表情,然后是一句“羡慕”。她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小小叛逆,可能正是别人内心渴望却不敢尝试的自由。
回到公司的林秋,发现自己的工作效率出奇高。那些困扰她数日的问题,在她望着海面发呆的时候,竟不知不觉找到了答案。这并非巧合——心理学早已证明 :当我们暂时放 下问题,让思维自由漫游时,往往更能产生创造性的解决方案。
也许,偶尔在工作日请假放松,不是逃避责任,而是用一种更高效的方式履行责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自律——对自己内在节奏的尊重。
在这个过分规整的世界里,你需要偶尔在本该工作的日子里,请个假,去听一听海浪声和心跳的声音。
第二十六天重启人生挑战
下周三,向你的上司请一天假。带上一本书,或者什么都不带,去一个工作日一般不会去的地方。让自己暂时脱离“有用”的状态,体验纯粹的存在。
|
|